刘永琰;周琼
作者:邹安琪;况建国;江志群;徐庚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激动素为植物细胞生长有关的刺激因子,迄今仍为植物细胞培养广泛应用.在动物细胞培养的生物学活性研究中,发现它对纤维细胞的生长具有特殊的杀伤效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肖艳群;赵林;袁铿;徐利平;胡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从1998年10月至2000年12月,我们用可吸收缝线采用“改良内埋法”缝合腹部手术切口共1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玉麟;李惠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的手术要点、适应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对16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TLH术式,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16例均成功地完成TLH,其中1例在完成TLH加一侧附件切除后,因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为恶性附件肿瘤,而行开腹分期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6min,平均出血量100ml,无术中大出血,无肠管和泌尿道损伤.结论 TLH是安全可行的.McCartney Tube的应用可使手术易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郭天棋;聂继跃;袁迎九;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自1989年美国的Rutkow医生首次施行这种手术至今,已在欧美等国家广泛开展,1997年起逐步在国内推广.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用此新的手术方法治疗了25例腹股沟疝病人,取得近期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明辉;蔡定玉;刘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临床中,已广泛采用吻合血管组织移植修复深度创面.我科应用这一技术修复创面,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情况:1999年10月以来,我科采用肩胛皮瓣和胃网膜加中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深度创面6例.男5例,女1例.年龄各为50、13、24、23、41、36岁,平均年龄31.17岁.3例为电烧伤,各在伤后第98d、50d、3d手术;2例为撕脱伤,各在伤后第362d、30d手术;另1例为热砖挤压伤,伤后第216d手术.
作者:闵定宏;李国辉;曾元临;张志安;廖立新;刘丽忠;郭光华;余於荣;刘上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炎症呈长期慢性过程,我们采用脚踏式CyP-Ⅲ型电脑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熊楠华;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介于血流与血管壁组织之间,它不仅是一机械屏障,而且还具有物质转运、自分泌、旁分泌等多重功能,在创伤修复、血管生成、止血、血栓形成、出血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肖礼祖;罗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危重病中内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方法检测了20例危重病儿,18例非危重病儿及10例内毒素性休克大鼠与正常大鼠的血浆内皮素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危重病儿与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非危重病儿与正常大鼠;且危重儿中多器官衰竭组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单器官衰竭与无器官衰竭组;疾病恶化组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明显高于治愈及好转组.结论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参与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危重病发生MOF的警示性参数,并可预测危重病的预后及转归.
作者:许飞;吴熙;徐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胃癌与生长抑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分析法(RIA)测定20例胃癌患者血浆、胃液、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生长抑素(SS)含量,并与18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胃癌组血浆S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胃癌组血浆SS含量又明显高于其本身胃液中SS含量(P<0.001);癌旁组织SS含量明显高于癌组织中SS含量(P<0.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浆SS增高有利于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胃癌患者的SS仍以内分泌形式进入血循环为主;检测胃粘膜不同部位的SS有助于对胃癌的诊断及确定肿瘤的范围,给予外源性SS治疗可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李春安;黄裕新;张少玲;王庆莉;穆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PSA作为一种血清生物标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监测前列腺癌病人的治疗反应,几种PSA方法上的改进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改善.尽管f/tPSA可以提高Pca的诊断率,但是当血PSA值位于4~1Ong/ml时,这种血清学检测仍然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夏维木;张小云;刘定益;冯国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经皮肾穿刺活检(简称肾穿刺)能直接观察肾脏病的肾脏形态学改变.目前肾穿刺正成为对肾脏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肾穿刺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具有一定的危险及难度,由于儿童具有相对不易合作等特点,故目前开展小儿肾穿刺的单位不多.现将我科进行小儿肾穿刺的应用体会及其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胡宝金;傅睿;郑卫民;李先文;饶淑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肾上腺皮质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对于内分泌治疗无效的肾上腺双侧皮质增生或肾上腺皮质肿瘤等疾病,肾上腺移植作为治疗手段取得很大进展,本文就其研究历史与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钟柯兆;王道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上呼吸道淋巴瘤为上呼吸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该部位的淋巴瘤,往往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我们收集了从1992年到2000年46例上呼吸道淋巴瘤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郜玉萍;蔡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但许多小儿斜疝在各级成人医院进行治疗,手术方式仍延用成人疝修补方式,切口大、时间长,人为地改变腹股沟管正常结构,但并不能减少复发,而且增加了周围重要组织的损伤机会。我科自1984年5月至2000年9月使用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54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熊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中常见的肿瘤,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膀胱肿瘤疾病知识、康复知识和自我护理知识,不仅能早期发现、早治疗,降低复发,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自1999年1月到2000年1月,共接受治疗膀胱肿瘤患者62例,均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健康教育,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主要教育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罗艳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下颌骨是面部较突出部位,易遭受损伤,常见下颌骨骨折伴有不同程度骨缺损.我科从1990年以来,收治42例外伤性下颌骨骨折伴有骨缺损患者,根据部位缺损范围,选择性采用三种不同方式骨断端复位固定及羟基磷灰石骨缺损充填修复,术后随诊观察1~3a,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维平;钟庐云;程庐堂;宋全衡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老年男性患者由于长期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及膀胱颈慢性炎症等因素更易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DI),其发病率是对照年龄组的5~8倍,高达52~80%[1].
作者:陈捷;姚茶花;罗燕萍;曹润福;王共先;熊礼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病人左室发生明显向心性肥厚,伴心腔缩小,收缩排空过度,呈现严重舒张功能障碍,其生理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类似肥厚型心肌病(OHCM),TOPOL等称之为“高血压肥厚心肌病”(HHCME),因此引起人们广泛重视.现就我院检出的12例HHCME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黄笋生;况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局部注药加外照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经内镜下注射化疗药物:5-氟脲嘧啶250mg,丝裂霉素2mg,瘤体区域分点注射,每周1次,5~6周.放疗于注药后第2d进行,放射源为电子直线加速器6MV-X线,前后对穿及后缩野照射,每次2.0Gy4次/周,总剂量48~56Gy/24~28次,共6~7周,上述完成后为一疗程.结果显效16例(35.6%),有效26例(57.8%),无效3例(6.7%),总有效率93.4%.结论内镜下局部注药加外照射治疗食管癌有协同增效作用,副作用少,近期疗效较好.
作者:冯青青;孙曙光;柯传庆;许永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