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

朱培谦

关键词:胃癌, 穿孔, 胃切除术, 胃癌根治术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1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复习,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胃癌穿孔患者病程多属晚期.21例中行单纯修补4例,其中2例术后再穿孔.穿孔修补加行胃空肠吻合5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10例,根治性切除2例.手术死亡6例.其中单纯穿孔修补或加行胃空肠吻合者死亡4例.随访9例,单纯修补或加行胃空肠吻合2例,术后1~3个月内死亡,根治性切除2例,术后21~43个月死亡.结论胃癌穿孔者应慎行单纯修补术,对一般病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是一有价值的手术方式,只要条件许可,应积极施行淋巴清扫术.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碘酊中的碘和水杨酸的配伍变化

    复方碘酊是我院传统的自制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足癣,因疗效较好而深受病人欢迎.其处方中主要成份有碘,水杨酸和苯甲酸,均对霉菌有抑制作用.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碘的含量有逐渐下降的现象.由于本处方中碘的含量较低,分析可能原因有三:(1)包装不严,碘挥发;(2)聚乙烯瓶包装的问题;(3)碘与处方中其他成份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含酚羟基的水杨酸发生碘代反应.为此,我们做以下实验进行检查,用聚乙烯瓶和玻璃瓶不同包装作对照,经证实是储存过程中因水杨酸发生取代反应而致碘含量下降,并对下降过程作了动力学分析.

    作者:赵文艳;潘尚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红外热像检查对鼻窦疾病的诊断价值

    红外热像检查是利用红外热像仪接收人体表面辐射出的不同强度的红外线,并形成热像图,以了解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目前,医用红外热像仪的应用正向各临床科室发展,展示它在炎症、肿瘤等疾病诊断方面的优势.现将我科1997年2月~1999年10月对72例鼻窦疾病患者所做的热像图做简要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2例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10~62岁.其中急性鼻窦炎28例,慢性鼻窦炎31例,面部蜂窝织炎2例,鼻窦囊肿9例,鼻窦鳞状细胞癌2例.所有病例均做CT检查,除2例急性蜂窝织炎病人外均行穿刺或手术治疗.

    作者:谢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

    急性脑卒中患者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为了解这类患者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以合理选择抗生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ICU28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2月~2000年3月我院共收治并发肺部感染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8例,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46~78(平均61.3)岁.本组患者均因病情危重,意识不清由神经内科ICU治疗,包括脑梗塞16例,脑出血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接受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或被放置鼻咽通气道.医院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按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1990年公布的标准诊断.

    作者:刘新;姚华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胸段食管癌128例临床资料分析

    手术和放射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段.自1986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院共收治胸段食管癌242例.笔者对其中完成了根治性放疗、根治性手术、手术放疗加根治性手术的12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情况:128例病人男性102例,女性26例,男:女=3.9:1;年龄29~78岁,中位年龄56岁.按1987年国际食管癌分段标准分段:胸上段17例,胸中段79例,胸下段32例.按病变分:≤5cm的47例,5~9cm60例,≥9cm21例.

    作者:康恭礼;罗志强;周毅;丁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江西省医院感染监控网1997~2000年监测资料分析

    江西省医院感染监控网1997年成立,参加监控网共有省、地(市)、县级39所医院.现将监控网1997年6月~2000年12月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并探讨如何改进全省监控网工作,做好管理工作.1监测方法按照《医院感染监测指南》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1]入网医院按要求将当月医院感染监测结果上报,由省医院感染监控中心专业人员审核统计.

    作者:况斌;谭薇;罗晓黎;龚小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阴道选择性减胎的护理体会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所致的多胎妊娠逐渐增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始应用选择性减胎处理3胎以上的妊娠,我院生殖中心成功地进行了多胎妊娠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现将护理体会阐述如下:1临床资料例1,26岁,继发性不孕7a,输卵管阻塞,曾多方治疗无效,末次月经2000年5月22日,5月15日开始接受GnRH-a-FSH-HMG-HCG治疗,6月6日取卵,6月8日宫内胚胎移植,6月22日尿HCG阳性,7月14日B超检查显示宫内有3个孕囊,7月23孕63d在B超下行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减去1胎,保留2胎,减胎成功.

    作者:涂美兰;曾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左心室减容术

    终末期心脏病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确诊为心功能Ⅳ级的患者,半数以上在1a内死亡[1].原位心脏移植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主要手段,但供体缺乏,耗费昂贵,使其受到极大的限制,不能广泛开展.左心室减容术(又称左心室部分切除术或Batista手术)为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提供了新方法.1左心室减容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历史巴西外科医生Batista等[2 3]用动物实验制作了左室扩大的模型,将羊的左心室切开,补片扩大左室容积,增加心脏半径,射血分数由45%降到9%,发生低心排,致动物不能脱离体外循环,去除心室补片后,重新缝合左心室,恢复左心室半径,射血分数恢复正常,并能顺利脱离体外循环.说明左室容积减小与左室功能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牛继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氯沙坦(Losartan,LOS)治疗轻、中度高血压(EH)的临床治疗和安全性及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选择轻中、度EH患者,经4周安慰剂冲洗期治疗后,88例患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进入本研究并随机接受氯沙坦治疗(LOS组,n=44)和卡托普利治疗(CPA组,n=44)12周,比较两组的血压、心率、不良反应和血生化及生活质量.结果采用intension-to-treat的原则.治疗12周末,有效率LOS组72.7%(32/44),CAP组70.5%(31/44),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2周末LOS组坐位收缩压(SiSBP)/坐位舒张压(SiDBP)下降(16.1±12.5/11.4±6.8)mmHg,CAP组SiSBP/SiDBP下降(15.4±11.6/11.9±7.7mmHg.两组间4、8及12周血压差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降压的同时小引起心率增快,LOS且能降低血尿酸值.咳嗽发生率LOS组(2.3%),明显低于CAP组(11.4%,P<O.05),分别为8.6±3.2比8.2±3.9、9.5±2.8比8.5-±4.2±和15.2±7.6比13.8±5.6;躯体功能维度分增加值LOS组(9.8±2 5)显著高于CAP组(3.9±1.2,P<0.01).结论LOS治疗轻,中度EH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干咳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转换酶抑制剂;同时还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付剑云;吴红玲;王小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鼻咽部淋巴组织形态分布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部淋巴组织形态分布与耳鼻咽喉疾病的关系.方法用纤维鼻咽喉镜对800例进行鼻咽部检查,分为疾病Ⅰ组:以耳鼻症状为主243例;疾病Ⅱ组:以咽喉症状为主357例;对照组:无耳鼻咽喉症状健康人200例.肉眼将鼻咽部淋巴组织分为A、B、C、D 4型.疾病组鼻咽部活检245例,对照组200例全部行鼻咽部活检.结果鼻咽部分布分型中,A型在疾病Ⅱ组之间无明显差异;B型,疾病Ⅰ组多于疾病Ⅱ组;C型,疾病Ⅱ组多于疾病Ⅰ组;疾病一组14例D型中发现8例鼻咽癌;疾病Ⅱ组无1例D型.结论耳鼻症状与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有一定关系,A、B、C、D四型的病理学检查与鼻咽部淋巴组织分型是相符合的.

    作者:詹志荣;徐宝莲;林顺湘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扩大式翼点入路治疗额颞叶脑挫裂伤5例

    我院自1999~2000年收治5例额颞叶脑挫裂伤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采用扩大式翼点入路的手术方法,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5~36岁.致伤原因:车祸3例,坠落伤2例.受伤机制:均为直接减速头外伤.着力部位为枕部.1.2 临床症状:伤后均有原发性的意识障碍,头痛剧烈,烦躁不安,呕吐频繁.入院查体:神志清楚,GCS为13~14分;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活动对称,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病情逐渐加重,神志不清,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瘫痪,颞叶钩回疝形成.

    作者:杨枫;李卫国;罗林;叶春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长时期L-NAME的使用对正常心肌损害的研究进展

    1987年,英国和美国两个实验室同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衍生的舒张因子化学本质为一氧化氮(NO)以来,NO的研究成为全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从NO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到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探讨,又到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OS-I).本文就这三者对心肌影响尤其是后者长时期使用对心肌造成损害作一阐述.1一氧化氮在生物体内,NO是由L-精氨酸(L-Arg)的胍基氨产生,其中间形成为N[1].-羟基-L精氨酸并立即产生瓜氨酸.催化这一反应的NOS.反应式为:L-精氨酸+nNADP+mO2→瓜氨酸+NO+nNADP+哺乳动物体内的许多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以及脑组织均能合成NO[1].

    作者:吴卫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股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

    脂肪栓塞是创伤,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的重要并发症,其中以股骨干骨折多见,2000年2月27日我科科收治1例因车祸致左大腿单纯股骨干骨折的病人,伤后24h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症,病情变化突然,情况危急,经积极抢救后,挽救了生命,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车祸致左大腿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2h入院,伤后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史,头颅CT、胸部骨盆摄片,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胆、脾、胰、双肾、盆腔未见异常.

    作者:陈晓红;秦秀香;官林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退热与止惊药用于热性惊厥治疗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退热与止惊药对高热惊厥治疗的价值.方法在106例儿童中对比观察退热与止惊药对热性惊厥的疗效.结果退热组与止惊药组治疗热性惊厥效果均达到满意疗效.结论热性惊厥时,不需一律应用止惊药.

    作者:廖洪;周文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心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肺心病人夜间处于睡眠状态时,大脑皮层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脑部血流相对缓慢.针对肺心病人的病理变化及夜间特定的环镜,我们加强了夜间巡视,及时发现了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临床资料105例肺心病人均是我院1990年2月~2001年2月收治的住院病人,其中男73例、女32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1.3岁.

    作者:周黑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海洛因中毒的院前诊断和救治

    海洛因中毒目前已成为社会公害,吸毒成瘾者在社会中的绝对数不小.我中心2000年1月至11月对向120求救的20例急性海洛因中毒患者进了院前救治.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1~35岁均为吸毒过量所致,使用毒品时间2~3a.从吸毒至电话求救时间在5min~2h,14例经院前抢救后送医院,5例经院前抢救后好转拒绝去医院治疗,其中1例救护车赶到时已死亡.主要中毒方式是口服13例、吸入2例、肌注1例及静注4例,一般中毒剂量一次在5mg以上或每日用量》15mg.

    作者:赵卫红;姜金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26例体会

    我院1990年1月~2001年3月共收治肝挫裂伤124例,其中2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除中转手术1例外,25例治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9~70岁,平均35岁.经B超/或CT证实,肝包膜下血肿6例,血肿大8.6×7.5×7.Ocm,小2.2×3.1×4.1cm,肝破裂伴包膜撕裂伤5例,其深度《1cm2例,1~3cm3例,肝实质内血肿15例,大8.9×7.8×7.6cm,小4.2×3.4×3.1cm,其中肝内多个血肿6例.本组合并脑挫伤2例,肋骨骨折4例,下肢骨折2例,肾挫伤2例.

    作者:张传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组脂肪肝与某些相关因素分析

    为探讨脂肪肝在各年龄组的发病情况及脂肪肝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对458例受检者其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458例均系我院2000年7月对外体检者,男423例、女35例、年龄34~89岁、平均年龄53.79±16.72岁.1.2方法1.2.1受检人员在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和心电图后,用日本阿洛卡630型超声波诊断仪探查肝、胆、脾、胰、肾;应用美国贝克曼(BECKMAN),CX5CE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1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作者:刘小喜;张承斌;许海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附3例分析)

    1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 2材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3例患者均为单侧发病,有外伤史,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是患侧髋关节疼痛,负重时加剧,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并跛行.其中例1,男性,9岁,病程6个月,X线平片示患侧股骨头骺呈分节状,密度增高,骨骺线不规则增宽.例2,女,22岁,病程12个月,X线平片示患侧股骨颈变短,股骨头略蹋陷,其内见类圆形囊状骨质吸收区.例3,男,48岁,病程16个月,股骨颈明显变短,股骨头变扁,密度增高,轮廓不规则,略呈现磨姑状,同时可见囊性低密度区.3例患者X线平片皆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明确.

    作者:刘经明;孙爱莲;张蕃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骨组织脱钙的超声处理

    骨组织中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和胶原,应用超声处理及Plang K-Rycho氏法对骨组织进行脱钙,不仅具有较好的脱钙作用,且组织结构完整,切片染色清晰,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应用原理:将组织放入溶剂介质或熔融石蜡中,使之伴随80万次/s的高速超声振荡而产生周期性的缩涨运动,这样既能使组织中的水份自然地被有机溶剂替代出来,又能加速熔融石蜡液渗至组织内,使脱钙标本40min之内即可完成.1.2仪器和设备:DCSK-Ⅲ型多功能组织处理仪(江苏常州中威电子仪器厂产)输出功率1200w、频率50MHz;80ml烧杯,针灸针.

    作者:陈元栋;陈同钰;虞华明;万晓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于肝纤维化防治的研究现状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损害是造成肝纤维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则为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不技术的进步,对肝纤维化发生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从而推动了肝纤维化防治的深入探讨.1肝纤维化发生机理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时肝内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间质成份(ECM)过量沉积的不良结局.近年研究证实,肝炎形细胞(贮脂细胞HSC)是肝损伤时ECM的主要产生细胞[1],它在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和肝脏各种介质的产生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它的表型激活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关键[2][3].HSC激活、增生、转化和分裂,导致大量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同时,HSC的表型激活在调节ECM降解中也起关键作用,通过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与α2-巨球蛋白,抑制胶原酶的降解作用而增加胶原沉积[2].另外,肝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等通过激活和增殖HSC,促其产生ECM,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肖艳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