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

陈晓红;秦秀香;官林英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 脂肪栓塞综合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 长管状骨骨折, 意识障碍, 临床资料, 护理工作, 功能障碍, 大腿, 车祸, 病情变化, 并发症, 胸部, 头痛, 头颅, 疼痛, 双肾, 生命, 抢救, 盆腔
摘要:脂肪栓塞是创伤,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的重要并发症,其中以股骨干骨折多见,2000年2月27日我科科收治1例因车祸致左大腿单纯股骨干骨折的病人,伤后24h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症,病情变化突然,情况危急,经积极抢救后,挽救了生命,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车祸致左大腿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2h入院,伤后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史,头颅CT、胸部骨盆摄片,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胆、脾、胰、双肾、盆腔未见异常.
江西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

    脂肪栓塞是创伤,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的重要并发症,其中以股骨干骨折多见,2000年2月27日我科科收治1例因车祸致左大腿单纯股骨干骨折的病人,伤后24h并发脂肪栓塞综合症,病情变化突然,情况危急,经积极抢救后,挽救了生命,现将护理工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车祸致左大腿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2h入院,伤后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史,头颅CT、胸部骨盆摄片,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胆、脾、胰、双肾、盆腔未见异常.

    作者:陈晓红;秦秀香;官林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感染研究现状

    大肠杆菌0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主要菌型.作为一种病原菌而使人类致病,于1982年在美国被首次发现[1],此后相继在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1996年5月8日在日本大阪的Sakai市出现了历史上大的一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食物中毒感染的暴发流行,累计受感染者近万人,其中大多为6至12岁儿童,造成7人死亡,引起世界普遍关注和重视,现美国每年因大肠杆菌0157:H7感染至腹泻者2万余人,我国在1987年以来已先后在江苏、山东、北京、河南、安徽、新疆等地发现了EHEC(散发感染患者或发现有EHEC菌株[2]),目前尚未有EHEC感染暴发流行的报道.江西省未有EHEC感染的报道,近期(5月份)在南昌市京东乡因集体聚餐后发生的一百四十余人食物中毒事件,经初筛试验高度怀疑0157:H7感染所致,后虽未分离到该菌,但我们仍应该对EHEC给予足够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作者:车达平;张志诚;陈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具有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重建快,感染并发症少的优点[1、2],同时供者无需在麻醉下采集骨髓,可减少痛苦,增加安全性,供者愿意接受.我们采用同胞异性供者进行allo-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1例,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病例:患者,男43岁,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6个月,于2000年12月6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5月中旬因全身皮肤瘀点、牙龈渗血伴低热,经骨髓检查诊断为AML(M2).在当地医院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诱导完全缓解(CR1),此后分别用MA、HD-MTX、MA、MD-Ara、MA、MA化疗方案强化治疗6个疗程,患者一直处于CR状态.

    作者:陈国安;张荣艳;肖承京;付美珍;陈艳;高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侧脑室外引流加腰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重型脑室出血(Ⅲ、Ⅳ脑室铸型积血、Greabs计分在8分以上)病情险恶,传统内科治疗及直接手术治疗病死率80~100%[11.我院自1996年12月至2000年9月对重型脑室出血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传统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侧脑室体外引流及脑室内注入尿激酶加腰池置管脑脊液引流,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勇;钟文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治疗64例

    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是目前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作者对1998~2000年介入治疗时例肺癌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4例,男50例,女14例;年龄34~84岁,平均61.7岁.全部病例均有胸片、CT和病理诊断依据.胸片及CT诊断,中央型肺癌41例,周围型肺癌23例.病理诊断,鳞癌36例,腺癌16例,未分化癌12例.本组病人因发现肿瘤时都有潜在或明显的转移灶,失去手术机会而接受介入治疗.

    作者:刘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硬膜外空留置PCA泵在前列腺术后应用

    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常出现强烈尿意及便意感,膀胱痉挛性收缩痛,膀胱冲洗不通畅,冲洗液血色鲜红或返流,甚至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等临床症状,症状阵发性出现,发作间隔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我们对32例接受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术后使用PCA泵(硬膜外腔留置病人自泵调节镇痛装置)止痛,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源;孟栋良;何洁卿;车建华;李新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院内感染51例新生儿肺炎临床分析

    本文就1997年5月~2000年6月在我院住院发病的51例新生儿肺炎临床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51例院内感染新生儿肺炎均符合新生儿肺炎临床诊断参考依据.其中男42例,女9例.日龄》4d5例,~10d22例,~15d13例,~20d6例,~25d3例,25d以后2例.1.2起病时间入院后第4~6d6例,~9d12例,~12d8例,~15d 6例,出院后2d起病再次入院3例.(吸入性肺炎未计在内)

    作者:涂嘉民;熊欣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桡骨瓣治疗舟骨骨折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围绕腕舟骨损伤后的血运重建问题提出不少新观点和新方法,根据应用解剖学基础,我们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手舟骨骨折,临床应用3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应用解剖骨间前动脉在旋前方肌上缘分为两支,一支在旋前方肌深面继续下行向远端,终于腕掌侧动脉网;另一支穿过骨间膜成为背侧支.通过观察上肢血管铸型标本及成人上肢新鲜标本,背侧支起始部口径为1.2~1.7mm,距腕横纹5~7cm,于拇短伸肌、指总伸肌间隙向远端走行,在拇短伸肌肌腹肌腱移行处附近发出骨膜支,骨膜支在拇短伸肌尺侧向桡骨远端呈孤形走行,此处距腕横纹4~5cm,背侧支主干向远端走行时分为两支,加入腕背动脉网,在桡腕关节发出桡骨茎突返支与骨膜支汇合成骨膜弓.静脉回流是通过两条伴行静脉间的众多交通支做迷宫式的逆流.

    作者:袁杰;胡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阴道选择性减胎的护理体会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在我国广泛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所致的多胎妊娠逐渐增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开始应用选择性减胎处理3胎以上的妊娠,我院生殖中心成功地进行了多胎妊娠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现将护理体会阐述如下:1临床资料例1,26岁,继发性不孕7a,输卵管阻塞,曾多方治疗无效,末次月经2000年5月22日,5月15日开始接受GnRH-a-FSH-HMG-HCG治疗,6月6日取卵,6月8日宫内胚胎移植,6月22日尿HCG阳性,7月14日B超检查显示宫内有3个孕囊,7月23孕63d在B超下行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减去1胎,保留2胎,减胎成功.

    作者:涂美兰;曾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微粒皮和贝复济合用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

    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切削痂后需自体皮移植覆盖创面,1986年由张明良教授应用微粒皮方法得到解决,此方法为自体皮源不足问题开创了新的治疗途径.随着科学的发展,生长因子的发现,应用于微粒皮移植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对加快微粒皮重生、融合起一个很大的作用,作者于1999年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1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慧;王德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脑囊虫病5例报道

    囊虫病是由猪肉绦虫蚴虫寄生于人和家畜体内引起人畜共患病,其成虫寄生在人体内,蚴虫可寄生在猪、人、骆驼、猫等体内.脑囊虫病占囊虫病的60~90%[1]该病在我省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本文5例病人的初诊断都不是脑囊虫病,而后经CT、MRI和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脑囊虫病.为避免误诊,提醒医务人员注意,特将近几年在我院经治的5例报告如下:

    作者:姜爱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癌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1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进行复习,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胃癌穿孔患者病程多属晚期.21例中行单纯修补4例,其中2例术后再穿孔.穿孔修补加行胃空肠吻合5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10例,根治性切除2例.手术死亡6例.其中单纯穿孔修补或加行胃空肠吻合者死亡4例.随访9例,单纯修补或加行胃空肠吻合2例,术后1~3个月内死亡,根治性切除2例,术后21~43个月死亡.结论胃癌穿孔者应慎行单纯修补术,对一般病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是一有价值的手术方式,只要条件许可,应积极施行淋巴清扫术.

    作者:朱培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不同年龄组脂肪肝与某些相关因素分析

    为探讨脂肪肝在各年龄组的发病情况及脂肪肝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对458例受检者其脂肪肝患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458例均系我院2000年7月对外体检者,男423例、女35例、年龄34~89岁、平均年龄53.79±16.72岁.1.2方法1.2.1受检人员在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和心电图后,用日本阿洛卡630型超声波诊断仪探查肝、胆、脾、胰、肾;应用美国贝克曼(BECKMAN),CX5CE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1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肝功能、肾功能等.

    作者:刘小喜;张承斌;许海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关于肝纤维化防治的研究现状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在西方国家,酒精性肝损害是造成肝纤维的主要原因,而在我国则为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不技术的进步,对肝纤维化发生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从而推动了肝纤维化防治的深入探讨.1肝纤维化发生机理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时肝内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间质成份(ECM)过量沉积的不良结局.近年研究证实,肝炎形细胞(贮脂细胞HSC)是肝损伤时ECM的主要产生细胞[1],它在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和肝脏各种介质的产生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它的表型激活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关键[2][3].HSC激活、增生、转化和分裂,导致大量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同时,HSC的表型激活在调节ECM降解中也起关键作用,通过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与α2-巨球蛋白,抑制胶原酶的降解作用而增加胶原沉积[2].另外,肝细胞因子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等通过激活和增殖HSC,促其产生ECM,在肝纤维化形成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肖艳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人术探讨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因其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术后散光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和术后患者活动不受限等优点而被国内外眼科学者所推崇.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已得到迅速开展.我院自1999年12月到2000年8月共开展超声乳化术96例(105眼)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系我院门诊手术病人,其中男37例,女59例,年龄大83岁,小19岁,平均69岁,其中单眼手术87例.双眼手术9例,共105眼.

    作者:宁财文;符呈荣;艾素珍;郭小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严重多发伤中腹部损伤67例诊治体会

    近年来我国严重多发伤病例显著增多,其中合并腹部损伤占相当比例.我科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严重多发伤中腹部损伤67例,占同期收治多发伤531例的12.6%.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严重多发伤中腹部损伤指除腹部脏器破裂以外同时合并损伤脑、胸、脊柱、四肢、骨盆之一或以上者.符合上述条件者67例.本组男性56例,女性11例.年龄小6岁,大72岁,20~40岁53例(79.1%).

    作者:夏绍荣;张达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鼻咽癌误漏诊42例原因分析

    鼻咽癌是我国东南沿海省市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早期又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常常不被患者及医务工作者所重视而造成误漏诊,作者总结近几年在临床工作中亲身经历,体会和教训,报告42例鼻咽癌误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龄小13岁,大73岁.误漏诊时间短2周,长14个月.误漏诊病种为:卡他性中耳炎10例,颈淋巴结炎或结核9例,副鼻窦炎鼻息肉7例,神经性头痛5例,鼻出血4例,颞颌关节综合征3例,鼻咽血管纤维瘤2例,咽旁神经纤维瘤1例,复视待查1例.

    作者:林良夏;廖志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长时期L-NAME的使用对正常心肌损害的研究进展

    1987年,英国和美国两个实验室同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衍生的舒张因子化学本质为一氧化氮(NO)以来,NO的研究成为全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从NO与各种疾病的关系,到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探讨,又到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OS-I).本文就这三者对心肌影响尤其是后者长时期使用对心肌造成损害作一阐述.1一氧化氮在生物体内,NO是由L-精氨酸(L-Arg)的胍基氨产生,其中间形成为N[1].-羟基-L精氨酸并立即产生瓜氨酸.催化这一反应的NOS.反应式为:L-精氨酸+nNADP+mO2→瓜氨酸+NO+nNADP+哺乳动物体内的许多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以及脑组织均能合成NO[1].

    作者:吴卫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产时并发耻骨联合分离6例分析

    产时并发耻骨联合分离在临床上时有发生,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6月间共诊治产时并发耻骨联合分离患者6例,现将其有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6例患者的耻骨联合分离均发生于足月妊娠头位阴道分娩的第二产程,其中自然分娩4例,产钳助产2例,初产妇5例,经产妇1例;年龄22~28岁,平均24.3岁.6例患者的骨盆均发育正常,无骨盆外伤及结核史.6例新生儿的体重均》3.5kg,其中2例≥4.0kg.4例自然分娩的第二产程均不足1h.

    作者: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整体铅挡块技术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不论是根治性还是姑息性放疗,必须给肿瘤区以有效而精确的治疗剂量,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同时必须尽量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要达到这个目的,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将位于照射野中的正常组织部分用铅挡块进行遮挡.目前机器附带的铅挡块及市场购买的铅挡块均为方体、圆柱体、棱柱体、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下一些问题:(1)铅挡块与铅挡块之间易发生射线泄漏;(2)梭柱形铅挡块有部分靶区达不到5个半价层的有效遮挡;(3)不规则靶区没有合适的铅挡块.因此,我们开展整体铅挡块技术来解决以上问题.即依照医嘱确定的照射野中的被保护区的大小及形状制作整体铅挡块,从而有效保护正常组织,并且肿瘤部位得到高精度的适形放射治疗.

    作者:黄小陆;任福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江西医药杂志

江西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