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联合羟基喜树碱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高跃进;高源

关键词:紫杉醇, 羟基喜树碱, 氟尿嘧啶, 晚期胃癌
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死亡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3.9%.局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多属中晚期,往往失去手术机会(1),化疗成为中晚期胃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健康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天天面对电脑怎么保健

    目前,电脑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科学使用电脑,减少电脑和网络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喻建;高晓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收集我科室114例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显效62例,有效4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106/114),肺功能FEV、FVC、PEF明显改善.结论: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是治疗老年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关键.

    作者:谷艺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院做好当前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对策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行,医疗保险正在对医疗服务和医院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作为医疗保险体系中供、需、保三方中,医院是联结保方和需方的桥梁.文章从完善管理、提供服务、建设系统方面分析了做好当前医疗保险工作的可行性管理策略.

    作者:赵秋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提取方法对三种药材中元素含量影响的探讨

    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腹皮、大腹毛、使君子药材及其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中6种元素的含量.通过测定这3种药材及其两种提取液中6种元素的含量,对不同提取方法对药材中元素含量的影响加以探讨,对药材的制剂工艺及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志国;李跃东;孟繁姝;王爱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00例剖宫产手术安全性观察

    目的:回顾性研究剖宫产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2006年1月1甘-2006年12月31日3年间200例在我院生产的孕妇.剖官产孕妇loo例为A组,自然顺产孕妇100例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产后两年内切口疼痛、子宫活动受限、贫血发生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B两组产后出血、产后两年内切口疼痛、子宫活动受限、贫血发生例数分别为21,5例;15,3例;9,1例,22,4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各自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并发症比自然顺产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以降低剖宫产发生率.

    作者:方跃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绩效工资制在疾控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探讨

    本文谨就绩效工资制在疾控事业单位实际运用中,如何把握好绩效与工资、绩效的考核、考核的内容、考核效应、分配机制、考核的五个原则,绩效工资的评定等问题,集聚在运行机制上做了系统阐述,提出了具体见解.文中指出:绩效工资制打破了光环效应、近亲效应、资历亲疏,具有可操作性.进一步明确了绩效工资制的考核效应,是提高职工工作贡献率的一个接触点,个人闪光的凝聚点;绩效工资制是自我驱动力的源泉,具有激发职工的原动力的魅力;具有推动职工之间的有序竞争,提高单位活力,并能有效提升单位业绩的观点.

    作者:刘燕;王晓英;高崇武;宋留平;郭海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现状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致,占前3位的分别为肺癌(36.3%)、乳腺癌(25%)和淋巴瘤(8%-26%),恶性胸腔积液增长迅速,常伴有胸闷、气急、心悸、不能平卧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患者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贫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王轶珊;沈红梅;黄杰;赵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进压疮管理流程减少压疮的发生

    目的:为了降低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方法:我院于2010年一月开始实行三级管理,改进压疮管理流程,实施高危压疮评估-报告-预防-追踪-会诊-护理质量考评的制度.结果:住院高危压疮病人的压疮发生明显降低(P<.05).结论:改进压疮管理流程能有效降低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

    作者:王晓彬;许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及应用阿苯达唑驱虫效果观察

    肠道寄生虫病是中小学生常见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影响儿童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发育,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定期集体服药驱虫防治肠寄生虫的策略,使用药物为阿苯达唑,并于2008~2009年4月份选择四处学校1407名小学生做为监测对象,进行了服药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及驱虫疗效观察,结果如下:1.观察对象、内容及方法

    作者:李天泽;陆守龙;林竹琛;劳文清;罗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议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计提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应该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及单位结余中的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以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维修与购置、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与待遇、职工公费医疗开支及科研项目管理开支等的问题.但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已无实际意义,借鉴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处理专用基金计提问题更加符合实际.

    作者:梁洁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葡萄球菌典型β-内酰胺类耐药表型的认识

    长期以来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缺乏沟通,致使在抗感染治疗时病灶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没有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里谈谈对葡萄球菌典型的β-内酰胺类耐药表型的认识,有利于让临床了解微生物实验室葡萄球菌抗菌谱的意义及应用,达到药敏结果在治疗感染时被更充分的认识和应用.

    作者:唐蔓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溶栓治疗

    1 病例资料病例一:男性,72岁,因胸骨后疼痛,大汗35分钟急来我院,做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阿司匹林0.3嚼服,吗啡肌注,异舒吉缓慢泵入,急查凝血系列,距发病90分钟时候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于30分钟静滴结束,静滴过程中患者胸痛明显缓解,心率减慢为40-51次/分,立即给予654-210mg静滴,使心率维持在65-72次/分之间,心电监护显示梗死相关导联ST段进行性下降,4小时后心电监护显示ST段回落基线,CK峰值距发病8.5小时出现.住院期间病情平稳,出院后严格按照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用药,随访一年,偶有心绞痛的发作,心脏三位片未见增大,心脏彩超显示左室壁局部运动减弱,无室壁瘤形成.

    作者:张居凡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医院污水中镉的佳条件选择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医院污水中镉含量时空心阴极灯测量条件、火焰原子化条件的选择,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294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053~0.025%,回收率为94.1~104.0%.

    作者:覃华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会阴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异位子宫内膜可出现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是一种非癌性侵润性疾病,近年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但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却极少见.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低浓度丝裂霉素C在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低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在原发性青光眼小粱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58例8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38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MMC组32例44眼于常规小梁切除术中巩膜板层剥离片下应用0.2mg/m1MMC棉片,放置2分钟后取出冲洗,继续其余手术步骤,术后处理2组基本相同.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眼压稳定情况及滤过泡形成维持状况等指标,结果:MMC、组手术成功率为95.4%,显著高于对照组81.6%(P<0.05)结论:低浓度MMc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有效减少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通道瘢痕的形成,提高小梁切除的成功率及延长滤过泡的维持时间.

    作者:王三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之我见

    近几年来,中药注射剂频繁出事,刺五加、双黄连等等,在中药注射剂刚刚投入临床使用的时候,人们都很喜欢用,都会认为比西药好的多,却忽略了中药注射剂也有它不安全的一面.

    作者:王爱英;何国华;孙凯云;孟繁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简述产程图在初产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本文对产程图在初产产妇剖官产术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作者:时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据文献报道,医疗纠纷自2000年以来每年以11%的递增速度上升,产科护士投诉排在第一位,要求经济赔偿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案件增多.助产士肩负着母婴两个人的健康和安全,为保证母婴安全,规范操作规程,减少纠纷,对妇产科的护理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爱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功能性胃肠病诊断与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方法及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疗程3-4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为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王倍;张丽丽;王春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沙门菌培养基的研制与分析

    目的:选择抑制大肠埃希菌、枸橼酸杆菌生长的物质,制成培养基供沙门菌检验专用,提高沙门菌的分离效率.方法:采用大肠埃希菌噬菌体、枸橼酸杆菌噬菌体和结晶紫作为抑菌剂,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沙门菌固体琼脂培养基.结果:60株各型沙门菌试验菌株均可在新型培养基上生长.与ss琼脂培养基配对,对537份健康人粪便检验,沙门菌的检出率前者为2.42%,后者为0.93%(x2=6.125,P<0.025),且保存一周后的培养基不影响沙门茵的检出率;新型培养基对已知大肠埃希菌和枸橼酸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4.74%和46.43%;在琼脂平板上就能够区别迟缓发酵乳糖的菌株,沙门菌的菌落特征明显,易于辨认.结论:沙门菌专用培养基明显优于SS琼脂,对提高沙门菌检出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王凯;袁静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健康天地杂志

健康天地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