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益伊;王志国;周山;郝秋星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三位一体”医疗模式,是根据军队离退休干部的需求,在干休所离退休干部家庭中为其设置家庭病房,由军队医院负责管理指导,干休所负责具体实施,离退休干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管理服务的医疗模式。“三位一体”医疗模式与现代老年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相接轨,对处于“双高期”的老干部医疗、保健和康复意义重大。“三位一体”医疗模式的建立,是军队医院的宗旨所系、职责所在,军队医院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医院要健全组织,明确各级人员任务;与干休所及离退休干部家庭相互协调,规范建立家庭病房;加强对干休所医务人员督促指导,定期培训,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为离退休干部的服务质量。
作者:卜庆锋;刘杰;李法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军队医院承担的涉外医疗任务是向世界展示我军综合实力的特殊窗口,更是体现军队医院战斗力的重要方式。医院根据近年来涉外医疗工作经验,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实践证明,通过高效的组织机构、严谨的工作制度、科学的医护诊疗、安全一流的保障措施和注重发挥传统医学优势等一系列做法,利于军队医院出色的完成各项涉外医疗任务。
作者:高杨;高萌;陈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聘用制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成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利用锐器伤事件登记表,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某军队医院408例聘用制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08例锐器伤中,护士所占比重高,工龄低于5年的人员易发生锐器伤,主要致伤环节为操作中,主要致伤物品为头皮针输液器针头,自评主要致伤原因为操作流程不规范。致伤时未戴手套的人员占53.4%,致伤后选择立即处理伤口的人员占53.2%。结论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包括职业类别、工作年限、操作流程规范性、锐器种类、防护意识。为减少锐器伤发生率,应加大教育力度,强化业务训练,加强医院管理,重视人员防护。
作者:朱秀美;王辉;孙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给发展中国家外军留学生肛肠外科学的临床带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不同于国内军队“三生”的临床带教。按照“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突显中国元素和军事特色”的总原则,针对性地开展外军学员肛肠外科临床教学新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楼征;张卫;傅传刚;卓冬兰;李丽;沈洪兴;赵志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新军事变革和新武器装备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必须改革飞行人员健康管理模式,提高飞行人员健康水平。某医院在研究、跟踪现代健康管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基础上,创新飞行人员健康管理模式,提出“三全一化”健康管理模式,即飞行人员全维度、全时段、全要素和信息化健康管理,为特种作战人员健康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吴颖超;邹志康;马中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超长住院日病例分析,了解超长住院日形成原因,为医疗管理部门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依据。方法从2010—2013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获取资料,对其性别、年龄、费别、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长住院日病例以医保患者、男性患者居多,主要病种为损伤和中毒,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结论医疗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完善住院诊治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减轻患者和医保部门负担,从而实现医疗资源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玲;缑文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医院病案质量指标和医保支付管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子宫肌瘤与急性阑尾炎患者24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病案质量改进情况将其分为 A、B 两组。 A 组患者病案质量持续改进,B 组患者的病案质量维持现状,比对分析两组患者医保支付率、公费率、自费率及住院天数。结果①A 组患者医保支付率、公费率及自费率各为59.9%、12.9%和27.2%,B 组则为43.0%、7.0%和50.0%,A 组医保支付率明显高于 B 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差异,P <0.05;②A组医保支付患者平均住院时长分别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3.1±2.6)天,子宫肌瘤患者(16.6±3.4)天,急性阑尾炎患者(7.3±2.2)天,B 组医保支付患者平均住院时长分别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5.7±2.9)天,子宫肌瘤患者(18.5±4.1)天,急性阑尾炎患者(9.0±3.1)天,A 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均短于 B 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质量与医保支付率呈正相关性,病案质量越高,医保支付率越高;且医保支付患者中,病案质量越高,资源利用率与医院服务质量越高,患者住院时间越短。
作者:陈丽;李万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数字化手术室作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流程,实现麻醉、重症监护的数字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数字化手术室的建设内容和功能特点进行介绍。
作者:袁静;王新国;刘长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模式,通过细化跌倒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和护士培训内容,完善风险评估制度,改进病房环境与标识等措施,探讨精细护理在减少心血管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有效减少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兵阳;宋艳杰;杨玉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从军队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建设策略及建设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军队医院建设康复医学科的必要性及康复医学科建设的实践方法,以适应当今医学发展,满足官兵健康需求,促进医院健康稳步发展。
作者:罗克品;孙晓娟;杨明;胡建方;朱中权;张旭;余奕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已成为当前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医学整合课程教学的定义、特点与发展进程,提出整合课程教学的建设要系统推进,注重课程创新,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加医学人文教学内容等建议。
作者:杨兴辰;许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精神运动疗法始于20世纪中叶,是一种融合心理学、运动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知识的治疗形式。士兵在军事训练中出现机体损伤的几率较大,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普遍存在周期长、恢复慢等问题,严重影响士兵的体能恢复。本文在对精神运动疗法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探索其在改善士兵体能恢复中应用。
作者:邵权威;李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水平逐步提高,持卡就医制度的全面落实,持卡就医较好地发挥“门户”作用,但军队伤病员在就医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详细梳理了军队人员持卡就医现状,提出通过统一标准、构建平台等措施,夯实依卡全程监管基础,提供精细化监管手段,讨论并提出完善机制是常态化监管的基本保障。
作者:李军;樊小玲;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照军队等级医院评审要求;本文分析军队团级医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并就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出强化各级领导医疗质量意识、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引进医疗质量管理的新方法、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等4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作者:刘磊汉;夏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将军人心理免疫的概念、结构和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旨在探求以激活军人心理免疫机制作为维护军人心理健康的路径,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介绍某部医院在创建“健康营院”活动中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科学治理、法制监督、巩固成果、常抓不懈”的方针,依靠全员上下共同努力,在军区爱卫会评比活动中,得到检查组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认可,顺利通过达标验收。本文着重介绍该部长期以来在爱国卫生运动方面所坚持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供其他单位借鉴。
作者:徐福强;姜素刚;李荣军;安宝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病率,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本科2013年5月由某事业单位组织的2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率及生活习惯与疾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210例体检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46.67%)、肥胖(45.24%)、高血脂(32.86%)、高血糖(18.10%);体检者对生活习惯及疾病知识不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戒烟限酒(64.76%)、健康膳食(62.38%)、自我锻炼(61.43%)、心血管病知识(53.81%)。结论不良生活习惯是体检者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与自我保健能力,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从而保障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
作者:杨艳;吴英;马寒芳;张天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对信访医疗纠纷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快速、公正、低成本地解决信访医疗纠纷的综合性处置措施,并对“彻底止诉”的方法及其原理进行论述。
作者:王淼;吕世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基于病历中患者姓名错误原因及其负面影响的分析,制定患者姓名确认及更正的规范化流程。采用持“身份证”挂号,多环节核查,以及实行开具《患者姓名信息更正证明》的方式。一年后患者姓名错误发生率同比降低57%,相关纠纷减少,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丁苏青;朱寿美;赵家红;杨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