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芝
酶化过程天然所谓的黑蒜其实就是生蒜经过自然的酶化反应,让大蒜中的醣类和氨基酸起了化学反应而变成的.制作黑蒜时要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时间在30~90天(不同制作过程所需时间不一).整个过程无任何菌种介入,而是利用温度让大蒜本身的物质产生的化合和转换的反应而形成的黑素,这就是黑蒜的来因.
作者:吕雪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痛风的形成在人体内有一种叫嘌呤的物质,当它的代谢发生紊乱后就会引起痛风.嘌呤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终形成的产物叫尿酸.尿酸在人体里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1/3由大肠排出.体内的尿酸是在不断地生成和排泄,因此它在血液中维持着一定的浓度.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国医大师吕仁和,是中医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大家.虽已84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出口不凡,一言一行中无不透露出名医的风采.如此精气神十足,个中原因无疑跟吕仁和精通中医,深谙中医养生之道有很大关系.吕仁和认为养生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或惶惶不安的人会成为长寿之人.在他看来,喜、怒、忧、思、悲、恐、惊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但只要生活中加强修养、爱好广泛、宽宏大量、不计得失恩怨、遇事不躁,就能心静志安,乐观宽宏.谈及自己的养生,他说:“老年人要忘记年龄,不要认为自己老.当前社会稳定,生活条件好,老年人活到百岁已不是梦.”
作者:张光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1 概述独特的“五步呼吸法”是从自古以来诸多呼吸法中进行深度提炼,去粗取精,将人体作为整体、自然体,由人体去自我医治和改善,经数十年临床实践行之十分安全有效的呼吸养生祛病疗法.1.1 功法特点:平衡学说作指导为成就,既符合《黄帝内经》提出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又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现代医学理论中的生理、心理平衡,神经内分泌平衡,对抗衰老等学说.经过三十多年从不间断的探索、实践、完善,创立了十分简单、快速有效,甚至可防治一些现代医学不可治疗的疾病,而且各年龄阶段人均可修炼,大多数人可在一至数小时内就能初步掌握,相对十分安全有效的王氏养生“五步呼吸法”
作者:王长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家乡在故黄河畔,听老人们讲,这原是一片荒草地,广袤无垠,茅草丛生,在冬季风中抖动的野草,发出清远而寂寥的声响,春天则风沙遍野,贫瘠的土质长不出庄稼.上世纪六十年代,知青们下放在这里开垦荒地,种植苹果树.望着眼下大片大片的苹果树林,叶子青翠欲滴,果实缀满枝头.我就会想起他们当年栽种时的艰辛,浇水施肥,修剪除虫,一天一天将果树种绿.
作者:孙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升学是一种人生考量.如果还在上学,就必须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的人生抱负和志向.而要实现人生的抱负和志向,就必须作好基本功,打好基础,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做好心理和能力上的准备,只有学事精进,学业有成,才可能在将来事业有成.
作者:山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无论是健康、美容还是瘦身都与排毒脱不了关系.很多人都以为增加排便量就可以排毒,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除了肠道需要排毒之外,身体的其它器官也需要排毒.1.肠道净化肠道是人体的“树根”,身体会从肠道内吸取水分.如果肠内累积了宿便,含有毒素的水分就会回流到身体,造成毒素的累积.肠道肮脏不仅会影响排毒和免疫能力,还会使气色、气血、吸收力等变差.所以,排毒的第一步必须先把大肠清干净,避免毒素回流.
作者:王祖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在网上书城闲逛,发现了张德芬这个名字,也发现了她的几部心灵作品.《爱到极致是放手》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部,这本书由《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改版而来.张德芬在书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所有外在的世界,以及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都是我们内在的投射.有时候我们在自己的情绪模式和互动惯性的遮蔽下,会看不清楚我们和爱人、亲人、家人、好友、同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作者:程应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脑退化症是一些脑部疾病的统称,指那些导致思考能力和记忆力长期而逐渐地退化的脑部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血管型痴呆症、路易氏体型痴呆症和额颞叶型痴呆症.其中又以阿兹海默症发病率高,约占所有脑退化症的50%.脑退化症的典型症状包括情绪问题、语言问题、行动能力低下.医生在诊断脑退化症有两个要点:心智功能出现退化和心智功能退化程度比一般老化的情形更迅速.
作者:王东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人到老年,各个器官逐渐老化,功能减退,尤其是食管下端括约肌的肌力减弱,食管的蠕动变慢,导致了当胃内压力升高时,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食管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损伤,就会发生返流性食管炎.返流性食管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餐后1个小时左右出现烧心感和反胃.烧心感又常常被老年人描述为胸骨后的烧灼痛,常伴有返酸味或苦味的液体.有的老年人则自述进食后不久出现反胃,呕吐出少量所进食物,也有烧心感不明显而表现为进食固体食物如米饭、肉类、水果、面包等后出现心窝部疼痛或堵塞感.
作者:光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一、早睡早起规律生活根据美国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患失眠症或者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男性寿命缩短.数据显示,参加调查的男性志愿者中,患失眠症或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的男性志愿者在调查期间的死亡比例达51%,而睡眠好的男性只有9%的人死亡.女性志愿者身上并未出现这一差别.尽管这些研究成果并不能证明睡眠和死亡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睡眠不好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作者:徐晓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治慢性荨麻疹——蝉蜕取蝉蜕洗净,晒干,炒焦,研末,过筛,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或取蝉蜕2份,刺蒺藜1份,蜂蜜适量,制成丸剂,每丸重9克.每日服2-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下.一般服药2-3天后即见症状改善,皮损逐渐消退;服药5-7天症状和皮损可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继续服药15-20天,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作者:郭旭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砂仁田鸡粥 砂仁5克,青蛙肉100克,粳米150克,鲜荷叶1张,食盐适量.将砂仁洗净,碾成细末,荷叶洗净备用.再将青蛙肉、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煎煮成粥.然后放入砂仁末,将荷叶覆盖于粥上,烧沸,煎煮5分钟,停火.待粥凉后,除去荷叶,放入食盐即成.此款的功效是清暑解毒,化浊除湿;适用于皮损,以水疱、脓疱为主,伴糜烂,结痂,困倦乏力,纳呆,大便稀溏,尿短赤,苔白腻,脉濡缓等症.
作者:余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西派丹法,必须“总要收心坐虚无”,之后“入得杳冥方见道”,所谓“初一着好功夫”也.海印子在《外身易形》谓之:“外身易形之道的是玄宗所修.外身者,明身外虚空一着,如运瓮者必立在瓮外,方能运转自如.易形之道亦然,必先舍此色身,到外边虚无中来,凝神调息,方能无中生有,尽七返九还之妙,是故玄宗丹法,初从身外虚空下手,后亦在身外虚空了手,自始至终,步步不离虚空,尽在外边运用.而一切法验,则尽在色身上显得,如易发、易齿、易血、易瞳,乃至易粗重色身为微妙色身、根身世界,一一密转密移.
作者:盛克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该有恢复疲劳的休息时间,可是人们却常破坏这个原则,譬如让胃工作过度,让神经、肝脏、大脑过度疲累,透支精力.现代生活的特征是紧张、忧虑、休息不够,主因大都是缺少用心的计划.生活习惯不规律对身体的害处很大.
作者:陶诗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1991年退休后,当时想法有些迷乱:时想好闲恋逸,贪图享乐,无所事事,畅度晚年;时想老树发芽,焕发生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后经朝思暮想,深思熟虑,使我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广阔天地里,终于看到了夕阳美景,毅然立志选定了“退休光阴莫白度,高举‘三乐’唤春归”这一亮丽的风景线.从退休那年起,二十多年如一日,“三乐”成了我晚年唯一的追求,也是我晚年生活的美味佳肴.
作者:赵鹤寿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了.他生命中有两大奇迹:一是21岁时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属于全身瘫痪的神经系统癌症,医学判决存活期2~3年,他却活到了76岁,“缓刑”55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渐冻人”;二是他严重变形的躯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动,患肺炎后又失去语言功能,他却坚持世界尖端理论研究,成为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史无前例.
作者:张战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从中医的观点上来看,夏天正是治冬病的好时机.中医对于冬季容易发生的过敏性鼻炎、气喘等疾病,会建议在夏季的三伏天,采取穴位敷贴的方式来调整体质,可减少冬季发作机会.但是孕妇、一岁以下幼儿、严重心肺功能不足、发烧和咽喉发炎等患者并不适合使用三伏贴.一年中炎热的三伏天乃阳胜之际,中医的做法是每隔十天把药饼敷贴在患者背部穴位三次以达到治疗效果.药饼含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麝香和生姜汁等药材,有辛温温阳、逐痰祛寒、减敏定喘及化痰止咳等功效,这种治疗方式称为“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
作者:诗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我无意间看到了新疆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当我看到博文中的女儿说的一句话: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让我为之一震,好似一股激情瞬间塞满胸膛,顿感女孩的冷静,心里却暖暖的.
作者:孙志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我越来越懂得享受一段简静时光了,那是一种花开一般的曼妙体验,也是一种波澜不惊的安宁感受.给自己一段时光,简约,宁静,你能够听到时间之水逝去的声音.人在时间的河流里缓缓走过,旧的去了,新的来了,所有浮在岁月之河中的东西统统滤清,只剩下一段澄澈晴朗的简静时光.
作者:王纯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