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类制剂药理作用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王楠楠;赵雪梅;迟延青;唐辉;王爱武

关键词:雷公藤, 雷公藤制剂, 药理作用, 含量测定
摘要:雷公藤类制剂是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常用药物,但至今未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本文概述近年雷公藤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常用制剂的质量分析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人与胃癌患者尿液中6种微量元素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尿液中6种微量元素的差别.方法HNO3-HClO4(4∶1,v/v)为消解体系,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正常人与胃癌患者尿液中锰、镍、钼、钴、铜、铬等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尿液中锰、镍和钴降低显著,铜、铬升高显著,钼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胃癌患者与正常人尿液中6种微量元素的水平有显著差别,起到预防、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胃癌的辅助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立立;杨亮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QNL长期毒性研究

    目的 观察QNL重复灌胃给药对大鼠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 取健康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QNL 1.25,2.5,5.0 g/(kg·d)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3周,每周给药6d,停药恢复2周,并于给药13周及停药2周,做常规毒理学观察和指标检测.结果 (1) QNL低剂量组,所有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2) QNL中、高剂量组药后3~10 min,动物出现活动增加、抓鼻,0.5~1 h基本恢复;给药期间体重增长缓慢,但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13周,QNL高剂量组,血液学指标中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浓度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生物学意义;血液生化指标中肌酸磷酸激酶CK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结束各项指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QNL高剂量组,给药13周心脏发生病理改变,2只动物出现心肌炎;QNL高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各有1只动物肺充血,属个体偶发,与受试药物无关,其余动物主要器官、组织未见与药物明显相关的形态学改变.恢复期结束,各组动物均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QNL大鼠长期毒性试验主要的中毒靶器官可能为心脏,无毒反应剂量为1.25g/(kg·d)(相当于临床拟用剂量的39倍).

    作者:张冬梅;贾庆文;闫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黑升麻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确定黑升麻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条件,HPLC法测定黑升麻提取液中黑升麻苷含量.结果 优选工艺为黑升麻药材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 优化选择的提取工艺较稳定,重现性好,可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宋军;王鹏程;李艳;姜立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株泡菜乳酸菌的佳培养条件研究

    目的 研究泡菜中乳酸菌的佳生长条件.方法 利用基础培养基考察不同碳源、pH值和温度条件下,乳酸菌生长情况.结果 葡萄糖是该乳酸菌的佳碳源,该菌的佳pH值为5~6,佳生长温度为30~35℃.结论 在泡菜发酵前加入乳酸菌纯菌种,并提供已优化的发酵条件,可缩短泡菜腌制的发酵周期.

    作者:房晓;姜薇薇;段荣帅;王树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紫苏泡腾片固体饮料的研究

    目的 研究紫苏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确定原辅料配比.方法 采用酸碱混合非水制粒法,经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干燥、整粒、压片等工序,制备紫苏泡腾片.结果 紫苏泡腾片佳配方为:紫苏提取物干粉10%,柠檬酸49%,碳酸氢钠35%,阿拉伯胶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0.5%,三氯蔗糖0.7%,聚乙二醇8000 0.8%.咀嚼片表面光滑、酸甜可口、营养丰富,且能防龋齿、改善肠胃功能.其中,柠檬酸、碳酸氢钠和阿拉伯胶是紫苏泡腾片崩解时限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柠檬酸对其影响大.结论 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节约能源;所制固体饮料酸甜可口,片剂表面光滑整洁、呈紫苏的亮紫红色.

    作者:杨春梅;吴金鸿;夏云;包萨日娜;王正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正交法优化金银花、连翘、牛蒡子中抗病毒成分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中抗病毒成分的佳提取条件.方法 通过抗病毒试验确定提取溶剂为50%乙醇,以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连翘中的连翘苷、牛蒡子中的牛蒡苷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溶剂用量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进行优选.结果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中抗病毒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1B3C1D3,即6倍量50%乙醇、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h/次、提取3次.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工业大生产.

    作者:王冠杰;战旗;杜世芳;周长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PLC测定安神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及B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神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及B含量的方法,提供该制剂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65∶35∶1),流速:1.0 mL/min,柱温25℃,氮气流速2.0 L/min,漂移管温度94℃,测定安神颗粒中酸枣仁皂苷A和B含量.结果 酸枣仁皂苷A及B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 (RSD=1.21%)和99.88%(RSD=1.32%).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制剂的质量.

    作者:尚磊;窦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糠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米糠多糖是从稻糠中提取的一种活性多糖,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降脂、降血糖等活性.本文综述了米糠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米糠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米糠多糖的发展前景.

    作者:肖云;张迎庆;糜志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联苯苄唑乳膏处方工艺的改进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 提高联苯苄唑乳膏的质量.方法 通过调整联苯苄唑乳膏的基质组成,改变主药联苯苄唑的加入方法制备联苯苄唑乳膏;并对改进处方与原处方制剂进行1年的保留样观察试验.结果 改进处方制备的联苯苄唑乳膏更细腻,无砂粒感,放置无变硬、变干现象,稳定性明显优于原法制备的乳膏.结论 改进的联苯苄唑乳膏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杨柳;陈俊波;林白云;余邦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PLC测定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有关物质方法的研究

    目的 研究建立测定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中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8柱(250mm×4.6 mm,5μm);柱温:35℃;流动相: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78∶22);流速:1.5 m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 硫酸沙丁胺醇主峰与各分解产物峰分离良好,硫酸沙丁胺醇的检出限为1.0 ng.结论 此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冬梅;牛冲;冷佳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响应面法优化猪脾免疫活性多肽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猪脾中免疫活性多肽的提取工艺.方法 选择适当的酶水解猪脾脏,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建立各因素与提取液中多肽含量的数学模型,后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初步验证其活性.结果 获得了猪脾中免疫活性多肽提取工艺∶料液比1∶2.6 g/mL,温度40℃,pH 7.0,胰蛋白酶浓度485 U/g,中性蛋白酶浓度1711U/g,每100 g含活性多肽2.930 g,与理论计算值2.929 g基本一致,活性约为对照组的1.5倍.结论 确定了猪脾免疫活性多肽佳提取工艺.

    作者:张凯;张莹石;闫国栋;王强;程瑛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有感于《硫酸软骨素》新书

    我们仔细阅读和学习了由凌沛学和何兆雄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硫酸软骨素》这一专著,感到受益良多.现按该书的顺序,个别问题前后联系起来,写一下我们的心得体会.1关于硫酸软骨素的发展简史这一部分虽然篇幅很小,但对国内外的硫酸软骨素(CS)发展概况做了简要介绍.明确了早在1861年就从软骨中分离出CS,因此CS的研究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还重点初步说明了CS分子结构中的二糖重复单位,这一问题对认识CS非常重要.2关于糖胺聚糖概述这部分用表格的形式列出了糖胺聚糖(GAG)的主要结构特征和组成,简单明了.

    作者:潘妍冰;边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00例观察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方法.方法 602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采用膝关节腔臭氧灌注治疗,痛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协助;对照组口服塞来昔胶囊或盐酸氨基葡萄糖,骨肽注射液,鹿胍多肽静脉滴注治疗.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300例患者中,临床痊愈200例,好转80例,无效20例,有效率93.3%.对照组302,临床痊愈20例,好转49例,无效233例,有效率39.4%.结论 臭氧灌注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是治疗膝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彭明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43例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本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2年1~6月143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率56.6%,无预防指征用药9例;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10例;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的18例;平均预防用药时间4.43 d,疗程不合理44例.结论 本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已较规范,但仍有预防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问题,需继续加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管理.

    作者:颜志文;苏建军;曹心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

    目的 研究利用固相提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分析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方法 水样品经玻璃纤维滤纸过滤后,经C18固相提取柱富集净化,氮吹后定容.流动相中添加0.1%甲酸,采用梯度洗脱模式,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定性、定量测定.结果 线性定量范围0.1~5.0μg/kg,检测低限为MC-LR 0.01 μg/kg,MC-RR 0.02 μg/kg.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定性定量能力较强,可作为检测水质量和评估食品安全风险的可靠方法.

    作者:吴振兴;鲍蕾;静平;孙静克;许艳丽;石媛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PLC同时测定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中两组分含量

    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中丙酸氯倍他索和水杨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A: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用80%磷酸溶液调节pH 2.6),B:甲醇;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柱温:室温.结果 丙酸氯倍他索、水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2512~10.048tg/mL(r=0.9999)和10.23~122.76 μg/mL (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RSD=0.7%(n=6)和96.8%,RSD=0.3%(n=6).结论 该法简单,灵敏,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丙酸氯倍他索涂膜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吕冠欣;庞露;黄嘉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目的 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作为微丸成型材料,水为黏合剂,Kollicoat SR 30D为缓释材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文拉法辛含药微丸,进而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微丸;以释放度结果为指标,考察包衣增重.结果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所得的盐酸文拉法辛微丸,表面光滑平整,圆整度好;包衣增重24%~28%时,自制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体外释放行为与原研产品一致,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结论 采用挤出滚圆及流化床包衣工艺,可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

    作者:李兆明;张雯;颜东;封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安全的研究

    目的 观察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手法组25例,采用颈椎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次要疗效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 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安全性高,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立永;赵宝力;王红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科研与实验相结合,探索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拟以药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为研究点,将药学领域的先进技术引入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药学领域科学研究于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培养学生对科研探索的兴趣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构建具有山东大学药学特色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作者:栾玉霞;高雅;林贵梅;季晓晴;邵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丹参片多糖的提取工艺

    目的 优选复方丹参片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超声法、设置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提取复方丹参片多糖.结果 佳提取方案为:料水比=1∶40;提取时间35 min;醇沉浓度为乙醇浓度达90%;提取次数1次.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佳方案,多糖提取量稳定,方法简单、可行.

    作者:刘春娟;李万芳;石俊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