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感染管理实践

陈丽丽;严艳清;陈芙蓉;曾义霞

关键词:医院感染, 干预措施, 质量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及时执行新颁布法规,及时更新和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每季度对每个科室进行一次感控质量全面检查,确保医院感染制度措施有效落实;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管理;利用《军队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及时控制薄弱环节;严格监控和落实多重耐药菌患者消毒隔离,防止院内感染暴发;分层次开展培训,提供交流平台;建立奖惩制度,强化感控意识和遵医行为。结果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明显提高,科室感染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医院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无医院感染病例聚集和暴发。结论综合措施能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陆军某特种部队训练伤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某特种部队野外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总结训练伤发生特点,分析发生训练伤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军事训练中的卫生保障质量。方法对某特种部队2013年野外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训练伤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相应措施。结果2013年该特种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病率为41.47%,高于普通部队的发病率。列兵、上等兵和下士是训练伤的高发人群,训练伤以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骶部损伤为主,易引发训练伤的训练科目是长跑、力量训练和400米障碍。结论特种部队军事训练科目数量多,强度大,难度高,其训练伤发病率高于普通部队,应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医疗保障方案,降低训练伤发病率,提高训练水平。

    作者:郝楠;王军;郭栋;董睿;郭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论疾病分类在军队医院统计数据质量中的作用

    从病案管理到病案信息管理的专业转变过程中,医院统计和疾病分类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部分。本文通过介绍、总结与疾病分类有关的各项军队医院统计工作,从数据常规上报、医院管理需求、临床科研,以及上级检查调研等多个方面利用,实例阐明疾病分类在军队医院统计工作质量中的职能与作用,从而得出两者只有相互支撑,才能彼此完善的结论,以期为医院统计人员运用疾病分类,以及医院编码人员了解疾病分类与医院统计工作的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于莉莉;李红;肖飞远;韩杨;刘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数字化体检中心与流程质控同步建设的实践

    介绍本院数字化体检中心的建设情况,按照体检中心的业务模式和信息化管理需求,提出数字化体检中心的总体目标,实现体检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并针对体检流程同步建立质量控制措施。应用效果表明,数字化体检中心与质控流程的同步建设,真正实现医院体检中心数字化、自动化、标准化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严格管理路径,为学科建设打下基础。

    作者:肖军;罗晓明;张红君;陈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军队机动卫勤力量执行海外医学救援任务的思考

    结合援塞抗“埃”实践,简要归纳海外执行医学救援任务的主要特点和重大意义,对军队机动卫勤力量海外执行医学救援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对策。

    作者:刘水文;姬军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美减灾救援联合实兵演练的总结与思考

    对参加中外卫勤联合实兵演练进行经验总结,通过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从应急卫勤救援训练常态化、应急医疗流程标准化、新型野战卫勤装备体系化、卫勤工作指导体制化等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卫勤保障效能,为中心医院遂行中外卫勤演练和保障任务提供参考。

    作者:张世新;黄文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军队医院合理用药的现状与改进

    本文阐述军队医院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某区军队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军队中小医院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对策。

    作者:邹鹏宇;张岳;殷国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本院加强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后,抗菌药物各类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先收集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检查落实,对实施前后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制定落实细节,本院2014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比上半年有所下降,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3.82%下降至56.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9.64下降至64.4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25.62%下降至14.84%,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从42.45%下降至20.17%,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从32.44%下降至20.32%,基本达到省厅规定的标准。结论通过抗菌药物的专项管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得到改善,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巩固效果和改进管理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73例行政谈话的实践分析

    目的:探讨行政谈话制度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上海市某妇婴保健院实施的173例行政谈话事件进行回顾分析,并利用绩效评价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行政谈话涉及科室以产科占比例高,为54.9%;其次是妇科,为43.3%。引发行政谈话的常见原因是实验性的有创诊疗,其比例为38.7%。进行谈话后的医疗事件,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结论行政谈话制度对于减少特殊患者的医疗纠纷有显著作用。

    作者:葛颖杰;戴自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的影响,为规范完善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腕带识别、指纹识别仪识别,比较使用两种标识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的满意率、意外情况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分别是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5);身份识别的缺陷率分别是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74,P<0.05);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分别是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8,P<0.05);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方式的满意率分别是8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两组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分别是3.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指纹识别仪在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的情况下,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点避免腕带使用的局限性,其提高精神科护患双方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人力材料成本,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率;可根据诊疗护理操作的内容、范围、患者的特点等,共同或分别应用两种识别方法,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徐彬;沈念红;胡筱峰;钱一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从医疗诉讼案件谈医疗质量管理

    目的:为加强医疗质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从事医疗质量与风险管理工作及在医疗纠纷诉讼处理工作中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列举容易引起纠纷且常被人忽视的突出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补充说明。结果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医患矛盾的发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加强医疗质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降低医疗纠纷及诉讼的发生。

    作者:皇甫明放;皇甫娜;王占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规范化培养现状分析

    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是未来现代医院管理的主力军,现代医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就必须加强对青年人的培养,而目前对于此类人员的规范化培养没有成熟的固定模式可参照借鉴。因此,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本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培养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分析规范化培养现状,从而为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医院应找出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者:顾靖;沈璐;李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区域一体化保障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分析军队区域一体化保障改革,研发区域一体化保障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原则以及框架设计;描述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并介绍该系统在中心医院与体系部队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泱;孙金海;陈立富;王国萍;高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标准化伤员库及救治流程在战创伤模拟仿真训练中的应用

    为提高野战医疗队战创伤救治水平,我军各机动卫勤力量展开各种基于战现场模拟的仿真训练,但战创伤伤情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与常规训练方法的单一性及非实战性存在显著的矛盾,使模拟训练难以达到较好效果。医院以医学模拟人为训练对象,设置多种伤情模块,将救治流程标准化,结合室内仿真模拟实验室,使模拟仿真训练更贴近实战,提高了队员伤情预判效率,使救治技术应用更加合理,提高野战医疗队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何鹏;罗奇志;马炬;王丽华;郭继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临床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结合前期实践工作,探讨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

    作者:万辉;郝璐;黄鹏飞;蔡行建;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Reason模型给药错误不良个案分析

    由于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缺乏经验,与护生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频频发生。 Reason提出的组织事故模型指出,在不良事件中,虽有一部分来自个人的疏忽或技术的不良,但是更大部分来自系统、程序、工作环境中的潜藏失误。本文运用Reason模型,对一例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经历的护理给药错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寻找出事件背后潜在的环境与组织漏洞,并提出相关对策,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阚庭;李娟;师文文;储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1]。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尊严及情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与赞同[2]。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护士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尤为重要。

    作者:侯建敏;高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继续医学教育对改善医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医患双方进行调查,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期望,探讨继续医学教育对改善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2014年7—9月按方便抽样的原则对靖江市人民医院在岗医务人员和同期住院患者各4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医务人员中88.8%处理医患关系时自感力不从心,76.1%认为有必要在工作中接受培训以改善医患关系。接受调查的患者15.2%对医疗技术不满,11.3%对医患沟通不满,52.5%期望医务人员医德好,96.3%赞成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结论医务人员应参加持续整个职业生涯的继续医学教育。医务人员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服务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一步。

    作者:陶春牡;卢建华;施桂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志愿服务在儿童专科医院的实践

    本院于2002年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逐步完善医院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结合儿童医院专科特色,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促进医患和谐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钱昆;庞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舰艇长期远海任务的医疗保障特点及建议

    舰艇长期远海任务的医疗保障特点:医疗空间小、医疗保障人员少、病种多、突发医疗事件几率大、医疗保障人员需有全科医师和凭借经验诊治疾病的能力。对舰艇长期远海任务时医疗保障建议,重视医疗保障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携带的药品和器材由专人负责、其种类和数量需科学合理,需携带适量的医疗书籍资料,出航前需检测维护好医疗设备,对医疗保障人员进行适当培训并明确各自职责。

    作者:覃林花;张兵;周国中;吕礁;施云星;潘竹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军继续医学教育一类项目“军队健康管理理论与技能培训班”报名通知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