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鹏;罗奇志;马炬;王丽华;郭继卫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临床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结合前期实践工作,探讨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
作者:万辉;郝璐;黄鹏飞;蔡行建;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是未来现代医院管理的主力军,现代医院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就必须加强对青年人的培养,而目前对于此类人员的规范化培养没有成熟的固定模式可参照借鉴。因此,对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本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培养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分析规范化培养现状,从而为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医院应找出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
作者:顾靖;沈璐;李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三级医院支气管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同期对照研究,对呼吸内科实施和未实施支气管肺癌化疗临床路径的60例患者(20例小细胞肺癌和40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统计,对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药占比和检查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住院时间分别缩短0.72天和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费用降低(P<0.05),小细胞肺癌化疗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及药占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缩短支气管肺癌化疗的住院时间,降低检查费用,减少部分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张景熙;高白;夏阳;聂小蒙;勇晓;王筱慧;韩一平;李强;白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1]。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尊严及情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与赞同[2]。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护士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尤为重要。
作者:侯建敏;高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阐述军队医院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某区军队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军队中小医院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对策。
作者:邹鹏宇;张岳;殷国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舰艇长期远海任务的医疗保障特点:医疗空间小、医疗保障人员少、病种多、突发医疗事件几率大、医疗保障人员需有全科医师和凭借经验诊治疾病的能力。对舰艇长期远海任务时医疗保障建议,重视医疗保障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携带的药品和器材由专人负责、其种类和数量需科学合理,需携带适量的医疗书籍资料,出航前需检测维护好医疗设备,对医疗保障人员进行适当培训并明确各自职责。
作者:覃林花;张兵;周国中;吕礁;施云星;潘竹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科学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并使之有效运行。方法借鉴SH9医疗不良事件分级法,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以鼓励主动报告为手段提升上报率。结果2014年度共上报医疗不良事件289例,其中近半数为隐患事件,事件归因多集中在患者服务流程及护理服务质量方面,事件处理两周内整改完成率为86.45%,事件教训分享53例。结论统一的事件分级加归因分类、方便快捷的网报途径、自觉自愿的责任意识驱动上报、及时切实地解决问题是保障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宏;王志国;周山;郝秋星;欧益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某特种部队野外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总结训练伤发生特点,分析发生训练伤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军事训练中的卫生保障质量。方法对某特种部队2013年野外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训练伤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相应措施。结果2013年该特种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病率为41.47%,高于普通部队的发病率。列兵、上等兵和下士是训练伤的高发人群,训练伤以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骶部损伤为主,易引发训练伤的训练科目是长跑、力量训练和400米障碍。结论特种部队军事训练科目数量多,强度大,难度高,其训练伤发病率高于普通部队,应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医疗保障方案,降低训练伤发病率,提高训练水平。
作者:郝楠;王军;郭栋;董睿;郭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院于2002年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逐步完善医院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结合儿童医院专科特色,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促进医患和谐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钱昆;庞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由于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缺乏经验,与护生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频频发生。 Reason提出的组织事故模型指出,在不良事件中,虽有一部分来自个人的疏忽或技术的不良,但是更大部分来自系统、程序、工作环境中的潜藏失误。本文运用Reason模型,对一例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经历的护理给药错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寻找出事件背后潜在的环境与组织漏洞,并提出相关对策,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阚庭;李娟;师文文;储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本院加强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后,抗菌药物各类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先收集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检查落实,对实施前后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制定落实细节,本院2014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比上半年有所下降,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3.82%下降至56.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9.64下降至64.4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25.62%下降至14.84%,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从42.45%下降至20.17%,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从32.44%下降至20.32%,基本达到省厅规定的标准。结论通过抗菌药物的专项管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得到改善,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巩固效果和改进管理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结合援塞抗“埃”实践,简要归纳海外执行医学救援任务的主要特点和重大意义,对军队机动卫勤力量海外执行医学救援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对策。
作者:刘水文;姬军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及时执行新颁布法规,及时更新和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每季度对每个科室进行一次感控质量全面检查,确保医院感染制度措施有效落实;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管理;利用《军队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及时控制薄弱环节;严格监控和落实多重耐药菌患者消毒隔离,防止院内感染暴发;分层次开展培训,提供交流平台;建立奖惩制度,强化感控意识和遵医行为。结果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明显提高,科室感染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医院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无医院感染病例聚集和暴发。结论综合措施能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陈丽丽;严艳清;陈芙蓉;曾义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掌握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基本情况,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法通过国家卫计委《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和中医药“十二五”中期评估调研数据,对近几年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床位、门诊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同类机构比较,运用横向和纵向对比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与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还较薄弱。统计数据模糊、资源不足、资源与服务不对等、投入较少等问题制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议规范基层中医药服务数据统计口径、加大基层中医药投入。
作者:肖梦熊;郑格琳;杨永生;李哲;许艳燕;陈珞珈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的影响,为规范完善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腕带识别、指纹识别仪识别,比较使用两种标识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的满意率、意外情况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分别是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5);身份识别的缺陷率分别是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74,P<0.05);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分别是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8,P<0.05);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方式的满意率分别是8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两组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分别是3.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指纹识别仪在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的情况下,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点避免腕带使用的局限性,其提高精神科护患双方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人力材料成本,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率;可根据诊疗护理操作的内容、范围、患者的特点等,共同或分别应用两种识别方法,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徐彬;沈念红;胡筱峰;钱一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军民融合方式助力中小医院卫勤保障力生成。方法介绍利用驻地民用资源与技术优势推动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解决边远散单位官兵就医难的难题,创建救护艇海上适应性训练平台,建立海空一体化海难救援机制,开展提升保障力的科技创新的做法。总结“意识早、行动快、导向明”的经验体会,就深化军民融合提出建议。结果中小医院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可采取军民融合的方式,但需进一步改进。结论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可助力卫勤保障力的生成。树立大局观念、强化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建立法制保障可拓展和深化军民融合。
作者:王兵;李大同;鞠衍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应用综合指数法分析某院医疗质量,探讨历年来医院医疗发展趋势,为医院管理层提供科学的统计数据资料。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8—2014年报表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指数化处理,分析医疗质量情况。结果纵观历年综合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医疗工作强度增幅大。结论综合指数法具有直观性、可行性、辐射性、综合性,能够集中反映多个各异功能指标的综合作用,在综合评价医疗质量、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娟;朱海静;龙宪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结合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建设研究型疗养科室的经验,提出应坚持统筹规划、任务牵引、多措并举、协作攻关、整合资源,带动疗养服务保障能力的全面跃升。
作者:王杨;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析军队区域一体化保障改革,研发区域一体化保障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原则以及框架设计;描述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并介绍该系统在中心医院与体系部队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泱;孙金海;陈立富;王国萍;高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