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颖杰;戴自奋
目的:探讨本院加强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后,抗菌药物各类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先收集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检查落实,对实施前后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制定落实细节,本院2014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比上半年有所下降,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3.82%下降至56.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9.64下降至64.4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25.62%下降至14.84%,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从42.45%下降至20.17%,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从32.44%下降至20.32%,基本达到省厅规定的标准。结论通过抗菌药物的专项管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得到改善,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巩固效果和改进管理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介绍本院数字化体检中心的建设情况,按照体检中心的业务模式和信息化管理需求,提出数字化体检中心的总体目标,实现体检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并针对体检流程同步建立质量控制措施。应用效果表明,数字化体检中心与质控流程的同步建设,真正实现医院体检中心数字化、自动化、标准化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严格管理路径,为学科建设打下基础。
作者:肖军;罗晓明;张红君;陈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某特种部队野外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总结训练伤发生特点,分析发生训练伤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军事训练中的卫生保障质量。方法对某特种部队2013年野外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训练伤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相应措施。结果2013年该特种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病率为41.47%,高于普通部队的发病率。列兵、上等兵和下士是训练伤的高发人群,训练伤以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骶部损伤为主,易引发训练伤的训练科目是长跑、力量训练和400米障碍。结论特种部队军事训练科目数量多,强度大,难度高,其训练伤发病率高于普通部队,应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医疗保障方案,降低训练伤发病率,提高训练水平。
作者:郝楠;王军;郭栋;董睿;郭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1]。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尊严及情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与赞同[2]。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护士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尤为重要。
作者:侯建敏;高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科学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并使之有效运行。方法借鉴SH9医疗不良事件分级法,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以鼓励主动报告为手段提升上报率。结果2014年度共上报医疗不良事件289例,其中近半数为隐患事件,事件归因多集中在患者服务流程及护理服务质量方面,事件处理两周内整改完成率为86.45%,事件教训分享53例。结论统一的事件分级加归因分类、方便快捷的网报途径、自觉自愿的责任意识驱动上报、及时切实地解决问题是保障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宏;王志国;周山;郝秋星;欧益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介绍2014年9月16日—2015年1月16日“援塞抗击埃博拉疫情国际援助”任务中医务人员应急培训的组织实施与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援塞抗埃”应急培训任务特点,确定培训方案,加大仿真模拟训练和高温适应性训练强度,确保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医务人员自身“零感染”和住院患者“零交叉感染”,成为在塞拉利昂工作的众多国际援助队伍中保持“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仅有的两所医疗机构之一。为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效组织应急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山丽梅;李进;陈昊阳;许顺熊;张秀;谭钧元;谭文辉;李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做好军队医学院校人员出国学习、交流及培训,对于提高军队医学院校的高等教育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本校2011-2014年出国人员的有关情况回顾及总结,对该阶段工作取得的成效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归纳,并针对加强军队院校人员出国管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孟萌萌;王颂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的影响,为规范完善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腕带识别、指纹识别仪识别,比较使用两种标识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的满意率、意外情况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分别是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5);身份识别的缺陷率分别是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74,P<0.05);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分别是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8,P<0.05);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方式的满意率分别是8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两组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分别是3.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指纹识别仪在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的情况下,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点避免腕带使用的局限性,其提高精神科护患双方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人力材料成本,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率;可根据诊疗护理操作的内容、范围、患者的特点等,共同或分别应用两种识别方法,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徐彬;沈念红;胡筱峰;钱一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应用综合指数法分析某院医疗质量,探讨历年来医院医疗发展趋势,为医院管理层提供科学的统计数据资料。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8—2014年报表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指数化处理,分析医疗质量情况。结果纵观历年综合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医疗工作强度增幅大。结论综合指数法具有直观性、可行性、辐射性、综合性,能够集中反映多个各异功能指标的综合作用,在综合评价医疗质量、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娟;朱海静;龙宪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大型医院门诊流程潜在的不足,找出门诊流程优化的可能方法并进行实践,使医院能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采用ESIA法并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空间进行重新布局,应用多种预约挂号方式及其他多种途径,对医院门诊流程进行优化。结果流程优化明显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优化医务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了医患满意度。结论 ESIA法对门诊流程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芳;涂顺桂;熊慧;王留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信息化的人事档案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专业人员的配备,对专业人员的处置能力作出客观的分析评估,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王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总结为军服务模式持续创新的基本做法。通过模式创新,为军服务质量越来越好、疗养院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疗养院内部风气得到净化、疗养院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作者:谢明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从生产力发展要求及医者提高诊疗水平、进行科研创新、疾病管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节约医疗成本、改善医患关系等客观需求,分析手机网络平台介入医疗活动的前景和重要意义,提出医者应该勇于破旧立新,把先进的技术用于医疗活动,后分析移动网络平台应用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作者:魏伟;吴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临床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结合前期实践工作,探讨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
作者:万辉;郝璐;黄鹏飞;蔡行建;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从病案管理到病案信息管理的专业转变过程中,医院统计和疾病分类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部分。本文通过介绍、总结与疾病分类有关的各项军队医院统计工作,从数据常规上报、医院管理需求、临床科研,以及上级检查调研等多个方面利用,实例阐明疾病分类在军队医院统计工作质量中的职能与作用,从而得出两者只有相互支撑,才能彼此完善的结论,以期为医院统计人员运用疾病分类,以及医院编码人员了解疾病分类与医院统计工作的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于莉莉;李红;肖飞远;韩杨;刘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人员战场急救技能,应用多种信息模拟技术,结合仿真模拟人系统,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开设战地基础心肺复苏术训练课程及考核。培训后学员操作总及格率远远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团队配合成绩与救治成功率与培训前相比,有很大幅度提高,差异非常显著。参训人员中100%认为训练该课目非常必要,实用且贴近实战。通过人工合成训练环境结合模拟人系统,大程度实现战场现实环境综合演练考核,能够有效地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人员的急救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作者:孙东;张泽华;许建中;马炬;郭继卫;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提高野战医疗队战创伤救治水平,我军各机动卫勤力量展开各种基于战现场模拟的仿真训练,但战创伤伤情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与常规训练方法的单一性及非实战性存在显著的矛盾,使模拟训练难以达到较好效果。医院以医学模拟人为训练对象,设置多种伤情模块,将救治流程标准化,结合室内仿真模拟实验室,使模拟仿真训练更贴近实战,提高了队员伤情预判效率,使救治技术应用更加合理,提高野战医疗队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何鹏;罗奇志;马炬;王丽华;郭继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分析军队区域一体化保障改革,研发区域一体化保障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原则以及框架设计;描述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块,并介绍该系统在中心医院与体系部队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泱;孙金海;陈立富;王国萍;高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结合全国和新疆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现状,探讨其产生原因,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从宏观的社会政策制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多个角度出发,为预防及有效解决医疗纠纷,建设和谐、互相理解信任的医患关系提出建议。
作者:帕提麦?马秉成;玛尼拉;候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加强对医院药品的全面管理,提升平时与战时药品管理的综合水平。方法针对我国药品管理现存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对医院药品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结果开发一套功能齐全的药品监管系统,实现对医院、野战医疗所药品的全面管理。结论系统的应用加强后勤保障速度,提高官兵用药安全,提升野战药局数字化管理水平。
作者:栾艳;石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