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伟;吴成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临床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结合前期实践工作,探讨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
作者:万辉;郝璐;黄鹏飞;蔡行建;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舰艇长期远海任务的医疗保障特点:医疗空间小、医疗保障人员少、病种多、突发医疗事件几率大、医疗保障人员需有全科医师和凭借经验诊治疾病的能力。对舰艇长期远海任务时医疗保障建议,重视医疗保障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携带的药品和器材由专人负责、其种类和数量需科学合理,需携带适量的医疗书籍资料,出航前需检测维护好医疗设备,对医疗保障人员进行适当培训并明确各自职责。
作者:覃林花;张兵;周国中;吕礁;施云星;潘竹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影像技术薄弱是制约部队卫生机构医疗救治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分析部队卫生机构医学影像工作现状及问题,探索在医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中心,辐射和带动部队卫生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部队医疗保障能力和部队官兵健康水平,为全军推行一体化医学影像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谭孝华;王庆林;易秀英;唐颖;熊伟;刘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军队医院护理志愿服务体系构建。方法介绍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军队医院护理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实施方法,具体组织流程及成效。结果通过信息化方式建立的护理志愿服务体系成效明显,但仍需完善。结论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军队医院护理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可推广应用。
作者:郭英俊;池小锋;宋娟;薛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为加强医疗质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从事医疗质量与风险管理工作及在医疗纠纷诉讼处理工作中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列举容易引起纠纷且常被人忽视的突出问题,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补充说明。结果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医患矛盾的发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加强医疗质量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降低医疗纠纷及诉讼的发生。
作者:皇甫明放;皇甫娜;王占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行政谈话制度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上海市某妇婴保健院实施的173例行政谈话事件进行回顾分析,并利用绩效评价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行政谈话涉及科室以产科占比例高,为54.9%;其次是妇科,为43.3%。引发行政谈话的常见原因是实验性的有创诊疗,其比例为38.7%。进行谈话后的医疗事件,无一例医疗纠纷发生。结论行政谈话制度对于减少特殊患者的医疗纠纷有显著作用。
作者:葛颖杰;戴自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阐述军队医院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某区军队医院合理用药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军队中小医院推进合理用药工作的对策。
作者:邹鹏宇;张岳;殷国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信息化的人事档案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专业人员的配备,对专业人员的处置能力作出客观的分析评估,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王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结合援塞抗“埃”实践,简要归纳海外执行医学救援任务的主要特点和重大意义,对军队机动卫勤力量海外执行医学救援任务的组织实施提出对策。
作者:刘水文;姬军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强调医院管理中应重视人文社会学知识的掌握运用,以确保医疗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社会学知识的更新实践,并使医师意识到运用人文社会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可以缓和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使患者更多地参与到自身疾病的诊治决策之中。
作者:颜晗;单守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人员战场急救技能,应用多种信息模拟技术,结合仿真模拟人系统,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开设战地基础心肺复苏术训练课程及考核。培训后学员操作总及格率远远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团队配合成绩与救治成功率与培训前相比,有很大幅度提高,差异非常显著。参训人员中100%认为训练该课目非常必要,实用且贴近实战。通过人工合成训练环境结合模拟人系统,大程度实现战场现实环境综合演练考核,能够有效地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人员的急救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作者:孙东;张泽华;许建中;马炬;郭继卫;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掌握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基本情况,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法通过国家卫计委《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和中医药“十二五”中期评估调研数据,对近几年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床位、门诊量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同类机构比较,运用横向和纵向对比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与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还较薄弱。统计数据模糊、资源不足、资源与服务不对等、投入较少等问题制约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建议规范基层中医药服务数据统计口径、加大基层中医药投入。
作者:肖梦熊;郑格琳;杨永生;李哲;许艳燕;陈珞珈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急诊是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快速处置、合理分流的场所。但各大医院的急诊均面临拥挤不堪,占用急诊资源的问题。本文分析当前急诊的现状,探讨急诊资源滥用的各方面原因,进而提出严格入口,规范过程,拓宽出口的对策。
作者:樊荣;邓勇;匡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军民融合方式助力中小医院卫勤保障力生成。方法介绍利用驻地民用资源与技术优势推动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解决边远散单位官兵就医难的难题,创建救护艇海上适应性训练平台,建立海空一体化海难救援机制,开展提升保障力的科技创新的做法。总结“意识早、行动快、导向明”的经验体会,就深化军民融合提出建议。结果中小医院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可采取军民融合的方式,但需进一步改进。结论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可助力卫勤保障力的生成。树立大局观念、强化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建立法制保障可拓展和深化军民融合。
作者:王兵;李大同;鞠衍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结合全国和新疆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现状,探讨其产生原因,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从宏观的社会政策制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多个角度出发,为预防及有效解决医疗纠纷,建设和谐、互相理解信任的医患关系提出建议。
作者:帕提麦?马秉成;玛尼拉;候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应用综合指数法分析某院医疗质量,探讨历年来医院医疗发展趋势,为医院管理层提供科学的统计数据资料。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008—2014年报表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指数化处理,分析医疗质量情况。结果纵观历年综合指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医疗工作强度增幅大。结论综合指数法具有直观性、可行性、辐射性、综合性,能够集中反映多个各异功能指标的综合作用,在综合评价医疗质量、提升医院运营效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娟;朱海静;龙宪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介绍本院数字化体检中心的建设情况,按照体检中心的业务模式和信息化管理需求,提出数字化体检中心的总体目标,实现体检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并针对体检流程同步建立质量控制措施。应用效果表明,数字化体检中心与质控流程的同步建设,真正实现医院体检中心数字化、自动化、标准化的需求,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严格管理路径,为学科建设打下基础。
作者:肖军;罗晓明;张红君;陈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介绍2014年9月16日—2015年1月16日“援塞抗击埃博拉疫情国际援助”任务中医务人员应急培训的组织实施与实践经验,通过分析“援塞抗埃”应急培训任务特点,确定培训方案,加大仿真模拟训练和高温适应性训练强度,确保培训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医务人员自身“零感染”和住院患者“零交叉感染”,成为在塞拉利昂工作的众多国际援助队伍中保持“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仅有的两所医疗机构之一。为医疗卫生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效组织应急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山丽梅;李进;陈昊阳;许顺熊;张秀;谭钧元;谭文辉;李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做好军队医学院校人员出国学习、交流及培训,对于提高军队医学院校的高等教育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本校2011-2014年出国人员的有关情况回顾及总结,对该阶段工作取得的成效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归纳,并针对加强军队院校人员出国管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孟萌萌;王颂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三级医院支气管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同期对照研究,对呼吸内科实施和未实施支气管肺癌化疗临床路径的60例患者(20例小细胞肺癌和40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统计,对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药占比和检查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住院时间分别缩短0.72天和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费用降低(P<0.05),小细胞肺癌化疗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及药占比显著减少(P<0.05)。结论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可以缩短支气管肺癌化疗的住院时间,降低检查费用,减少部分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张景熙;高白;夏阳;聂小蒙;勇晓;王筱慧;韩一平;李强;白冲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