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模拟人系统的室内人工合成训练环境在机动卫勤分队训练中的应用

孙东;张泽华;许建中;马炬;郭继卫;王丽华

关键词:模拟技术, 人工合成训练环境, 模拟人, 战地心肺复苏术
摘要:为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人员战场急救技能,应用多种信息模拟技术,结合仿真模拟人系统,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开设战地基础心肺复苏术训练课程及考核。培训后学员操作总及格率远远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团队配合成绩与救治成功率与培训前相比,有很大幅度提高,差异非常显著。参训人员中100%认为训练该课目非常必要,实用且贴近实战。通过人工合成训练环境结合模拟人系统,大程度实现战场现实环境综合演练考核,能够有效地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人员的急救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模拟人系统的室内人工合成训练环境在机动卫勤分队训练中的应用

    为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人员战场急救技能,应用多种信息模拟技术,结合仿真模拟人系统,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教材,开设战地基础心肺复苏术训练课程及考核。培训后学员操作总及格率远远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团队配合成绩与救治成功率与培训前相比,有很大幅度提高,差异非常显著。参训人员中100%认为训练该课目非常必要,实用且贴近实战。通过人工合成训练环境结合模拟人系统,大程度实现战场现实环境综合演练考核,能够有效地提高机动卫勤分队人员的急救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作者:孙东;张泽华;许建中;马炬;郭继卫;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临床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本文分析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问题,结合前期实践工作,探讨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培养模式。

    作者:万辉;郝璐;黄鹏飞;蔡行建;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标准化伤员库及救治流程在战创伤模拟仿真训练中的应用

    为提高野战医疗队战创伤救治水平,我军各机动卫勤力量展开各种基于战现场模拟的仿真训练,但战创伤伤情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与常规训练方法的单一性及非实战性存在显著的矛盾,使模拟训练难以达到较好效果。医院以医学模拟人为训练对象,设置多种伤情模块,将救治流程标准化,结合室内仿真模拟实验室,使模拟仿真训练更贴近实战,提高了队员伤情预判效率,使救治技术应用更加合理,提高野战医疗队军事斗争卫勤保障能力。

    作者:何鹏;罗奇志;马炬;王丽华;郭继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院与部队区域一体化医学影像中心的建立

    医学影像技术薄弱是制约部队卫生机构医疗救治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分析部队卫生机构医学影像工作现状及问题,探索在医院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中心,辐射和带动部队卫生机构医学影像诊断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高部队医疗保障能力和部队官兵健康水平,为全军推行一体化医学影像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谭孝华;王庆林;易秀英;唐颖;熊伟;刘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疆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现状及应对策略

    结合全国和新疆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现状,探讨其产生原因,了解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从宏观的社会政策制度、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多个角度出发,为预防及有效解决医疗纠纷,建设和谐、互相理解信任的医患关系提出建议。

    作者:帕提麦?马秉成;玛尼拉;候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志愿服务在儿童专科医院的实践

    本院于2002年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逐步完善医院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结合儿童医院专科特色,不断探索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促进医患和谐方面都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钱昆;庞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本院加强抗菌药物专项管理后,抗菌药物各类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先收集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拟定对策,检查落实,对实施前后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一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制定落实细节,本院2014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比上半年有所下降,其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3.82%下降至56.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99.64下降至64.46,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25.62%下降至14.84%,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从42.45%下降至20.17%,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从32.44%下降至20.32%,基本达到省厅规定的标准。结论通过抗菌药物的专项管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得到改善,抗菌药物各项指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巩固效果和改进管理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院应用军民融合助力卫勤保障力生成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探讨军民融合方式助力中小医院卫勤保障力生成。方法介绍利用驻地民用资源与技术优势推动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解决边远散单位官兵就医难的难题,创建救护艇海上适应性训练平台,建立海空一体化海难救援机制,开展提升保障力的科技创新的做法。总结“意识早、行动快、导向明”的经验体会,就深化军民融合提出建议。结果中小医院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可采取军民融合的方式,但需进一步改进。结论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可助力卫勤保障力的生成。树立大局观念、强化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建立法制保障可拓展和深化军民融合。

    作者:王兵;李大同;鞠衍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某院感染管理实践

    目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及时执行新颁布法规,及时更新和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每季度对每个科室进行一次感控质量全面检查,确保医院感染制度措施有效落实;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管理;利用《军队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及时控制薄弱环节;严格监控和落实多重耐药菌患者消毒隔离,防止院内感染暴发;分层次开展培训,提供交流平台;建立奖惩制度,强化感控意识和遵医行为。结果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明显提高,科室感染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医院感染率呈现下降趋势,无医院感染病例聚集和暴发。结论综合措施能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陈丽丽;严艳清;陈芙蓉;曾义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诊资源滥用现状与对策

    急诊是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快速处置、合理分流的场所。但各大医院的急诊均面临拥挤不堪,占用急诊资源的问题。本文分析当前急诊的现状,探讨急诊资源滥用的各方面原因,进而提出严格入口,规范过程,拓宽出口的对策。

    作者:樊荣;邓勇;匡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陆军某特种部队训练伤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某特种部队野外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总结训练伤发生特点,分析发生训练伤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提高军事训练中的卫生保障质量。方法对某特种部队2013年野外驻训期间训练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训练伤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相应措施。结果2013年该特种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病率为41.47%,高于普通部队的发病率。列兵、上等兵和下士是训练伤的高发人群,训练伤以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骶部损伤为主,易引发训练伤的训练科目是长跑、力量训练和400米障碍。结论特种部队军事训练科目数量多,强度大,难度高,其训练伤发病率高于普通部队,应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医疗保障方案,降低训练伤发病率,提高训练水平。

    作者:郝楠;王军;郭栋;董睿;郭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舰艇长期远海任务的医疗保障特点及建议

    舰艇长期远海任务的医疗保障特点:医疗空间小、医疗保障人员少、病种多、突发医疗事件几率大、医疗保障人员需有全科医师和凭借经验诊治疾病的能力。对舰艇长期远海任务时医疗保障建议,重视医疗保障工作,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携带的药品和器材由专人负责、其种类和数量需科学合理,需携带适量的医疗书籍资料,出航前需检测维护好医疗设备,对医疗保障人员进行适当培训并明确各自职责。

    作者:覃林花;张兵;周国中;吕礁;施云星;潘竹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Reason模型给药错误不良个案分析

    由于护生在临床实习阶段缺乏经验,与护生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频频发生。 Reason提出的组织事故模型指出,在不良事件中,虽有一部分来自个人的疏忽或技术的不良,但是更大部分来自系统、程序、工作环境中的潜藏失误。本文运用Reason模型,对一例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经历的护理给药错误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寻找出事件背后潜在的环境与组织漏洞,并提出相关对策,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阚庭;李娟;师文文;储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管理质量的影响,为规范完善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腕带识别、指纹识别仪识别,比较使用两种标识对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率、缺陷率、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的满意率、意外情况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两组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依从率分别是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5);身份识别的缺陷率分别是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74,P<0.05);腕带材料成本节约率分别是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8,P<0.05);精神病患者对身份识别方式的满意率分别是8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P<0.05);两组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分别是3.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指纹识别仪在确保患者身份信息准确的情况下,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点避免腕带使用的局限性,其提高精神科护患双方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节约人力材料成本,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率;可根据诊疗护理操作的内容、范围、患者的特点等,共同或分别应用两种识别方法,有利于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徐彬;沈念红;胡筱峰;钱一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ESIA法再造门诊流程实践

    目的:了解大型医院门诊流程潜在的不足,找出门诊流程优化的可能方法并进行实践,使医院能为更多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采用ESIA法并结合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空间进行重新布局,应用多种预约挂号方式及其他多种途径,对医院门诊流程进行优化。结果流程优化明显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优化医务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提高了医患满意度。结论 ESIA法对门诊流程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彭芳;涂顺桂;熊慧;王留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论疾病分类在军队医院统计数据质量中的作用

    从病案管理到病案信息管理的专业转变过程中,医院统计和疾病分类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部分。本文通过介绍、总结与疾病分类有关的各项军队医院统计工作,从数据常规上报、医院管理需求、临床科研,以及上级检查调研等多个方面利用,实例阐明疾病分类在军队医院统计工作质量中的职能与作用,从而得出两者只有相互支撑,才能彼此完善的结论,以期为医院统计人员运用疾病分类,以及医院编码人员了解疾病分类与医院统计工作的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于莉莉;李红;肖飞远;韩杨;刘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与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1]。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尊严及情感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可与赞同[2]。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对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护士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尤为重要。

    作者:侯建敏;高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军队医院护理志愿服务体系构建

    目的:探讨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军队医院护理志愿服务体系构建。方法介绍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军队医院护理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实施方法,具体组织流程及成效。结果通过信息化方式建立的护理志愿服务体系成效明显,但仍需完善。结论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军队医院护理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可推广应用。

    作者:郭英俊;池小锋;宋娟;薛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继续医学教育对改善医患关系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医患双方进行调查,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及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期望,探讨继续医学教育对改善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2014年7—9月按方便抽样的原则对靖江市人民医院在岗医务人员和同期住院患者各40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接受调查的医务人员中88.8%处理医患关系时自感力不从心,76.1%认为有必要在工作中接受培训以改善医患关系。接受调查的患者15.2%对医疗技术不满,11.3%对医患沟通不满,52.5%期望医务人员医德好,96.3%赞成医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结论医务人员应参加持续整个职业生涯的继续医学教育。医务人员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服务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一步。

    作者:陶春牡;卢建华;施桂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应用与问题

    目的:建立科学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并使之有效运行。方法借鉴SH9医疗不良事件分级法,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以鼓励主动报告为手段提升上报率。结果2014年度共上报医疗不良事件289例,其中近半数为隐患事件,事件归因多集中在患者服务流程及护理服务质量方面,事件处理两周内整改完成率为86.45%,事件教训分享53例。结论统一的事件分级加归因分类、方便快捷的网报途径、自觉自愿的责任意识驱动上报、及时切实地解决问题是保障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作者:王宏;王志国;周山;郝秋星;欧益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