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眼症药物专利信息分析

黄璐;李威;耿海明

关键词:干眼症, 专利检索, 专利信息分析,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法律状态
摘要:目的:分析在中国申请治疗干眼症药物的专利信息.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和Soopat专利搜索工具为信息源,检索获取在我国申请并公开的治疗干眼症药物的发明专利,并从其专利申请数量、区域分布数量,主要申请人等方面与其他热门治疗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法律状态、技术动向等对比,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是影响新药研发的重要因素,国际上主流的干眼症药物专利的申请仍集中在美国和日本,干眼症的治疗药物专利申请在整个眼科领域仍占较小比例,未来将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结论:该论文以期为从事眼科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分析的医药企业人员提供参考.
食品与药品杂志相关文献
  • 钩藤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制定钩藤提取物制备工艺.方法:用水煮提取及乙醇提取法提取钩藤,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钩藤碱的含量.结果:40%乙醇和60%乙醇提取物收率较高,60%乙醇提取物的钩藤碱含量高.结论:用60%乙醇作为钩藤提取的溶剂较合适.

    作者:张军;宋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聚季铵盐-1作为眼用制剂防腐剂的研究与展望

    聚季铵盐-1(polyquaternium-1,PQ-1)是一类强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低毒、无刺激性,具有杀菌消毒性能,属于非氧化性杀生物剂.目前,聚季铵盐-1已作为防腐剂安全用于隐形眼镜护理液和滴眼液中.本文对近年来聚季铵盐-1的合成方法、抗微生物机制及在眼用制剂中作为防腐剂应用方面的研究及进展做一概述,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贾瑞;张祚顺;贺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醋制甘遂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分离和鉴定醋制甘遂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戟醇(1)、麦芽酚(2)、β-谷甾醇-3-O-6-硬脂酰葡萄糖苷(3)、5-羟基麦芽酚(4)、棕榈酸(5)、棕榈酸甘油酯(6)、丁二酸(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4、6、7为首次从甘遂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燕;安琨;孙敬勇;王菊;仲英;孙立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醋酸棉酚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

    目的:研究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ic acid,GAA)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GAA对MG-6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与Bax的表达情况.结果:GAA对MG-63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可观察到明显核固缩、染色质凝集等细胞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下调,而Bax表达则相对上调.结论:GAA能够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实现.

    作者:徐万龙;孙治国;王浩;袁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华猕猴桃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华猕猴桃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结合谱学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华猕猴桃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硬脂酸葡萄糖苷(Ⅱ),胡萝卜苷(Ⅲ),表-儿茶素(Ⅳ),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Ⅴ),正丁基果糖苷(Ⅵ),蔗糖(Ⅶ).结论:化合物Ⅱ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晓晓;杨尚军;白少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级分离阴离子糖胺聚糖

    阴离子糖胺聚糖(酸性黏多糖)的分级分离缺少简单、可靠和定量的方法,是制约对其生理学及医学应用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要原因.Scott发明了一种选择性解离糖胺聚糖十六烷基吡啶复合物的方法,Schiller等人对该方法作了进一步改进,这项技术沿用至今.

    作者:Pearce R H;Mathieson J M;Grimmer B J;窦茜茜;金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超临界流体CO2提取法与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南五味子挥发油的成分比较

    目的:比较超临界流体CO2提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南五味子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流体CO2提取的佳工艺条件,采用超临界流体CO2提取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五味子挥发油,并采用GC-MS方法分析成分.结果:超临界流体CO2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压力15MPa、提取时间3h,在此条件下南五味子挥发油得率为8.2%,鉴定出16个成分.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南五味子挥发油得率为1.4%,鉴定出24个成分.结论:超临界流体CO2提取南五味子挥发油的得率比水蒸汽蒸馏法高,挥发油的组分和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毛日文;张敏;徐佐旗;赵婷;樊懿娜;周叶;仰榴青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和释药行为研究

    目的: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E4P5)形成层状液晶的流变性质和药物释放行为.方法:用TA-2000ex流变仪测定25℃时层状液晶稳态和动态流变性质,用透析试验研究层状液晶中水杨酸钠的体外释放.结果:流变研究表明,随着C12E4P5浓度的增加,液晶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增大,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外释放研究表明,水杨酸钠包裹到液晶相后释药行为发生改变,表现明显的缓释特征,且遵循一级释药动力学方程.随着C12E4P5浓度增大或体系载药量减小,药物的释放速率增大.结论:C12E4P5/水层状液晶体系可作为药物的缓释载体.

    作者:王仲妮;赵静;周武;魏西莲;吴同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膳食纤维复合冲剂及其辅剂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复合冲剂的降糖作用及其辅剂在降糖作用中的辅助功效.方法:建立四氧嘧啶诱导的昆明种小鼠糖尿病模型;模型小鼠连续灌胃膳食纤维复合冲剂14d(50mg/kg·d),观察实验期间小鼠的体貌特征,测定给药前后小鼠空腹血糖值;膳食纤维复合冲剂灌胃同时,将其辅剂掺入小鼠饲料中,测定给药前后小鼠空腹血糖值.结果:膳食纤维复合冲剂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饲喂辅剂具有进一步辅助降血糖功效,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膳食纤维复合冲剂对四氧嘧啶诱发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辅剂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作者:蔡琳;刘莹;丛峰;王秋雨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紫外-光复活诱变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选育出脂肪酶高产菌株.方法:通过罗丹明B指示平板法分离出产脂肪酶量高的菌株,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选育提高产量.结果:从土壤中筛得脂肪酶产量为6.75U/mL的菌株白地霉L-8,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提高产量到12.08U/mL.结论:获得了一株高产脂肪酶的白地霉菌株,结果:表明从土壤中分离出产脂肪酶的菌株,再通过紫外-光复活诱变提高其产量的高产菌株的筛选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王金主;袁建国;杨丹;徐军庆;谭少君;刘建民;王元秀;李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霞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霞草具有抗肿瘤、抗肥胖及抗糖尿病等药理作用.本文对霞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武海艳;安琨;李海波;王菊;孙敬勇;仲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国药典2010年版生化药物简介

    通过学习中国药典2010年版及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中国药典2010年版生化药物情况.

    作者:黄思玲;边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落葵多糖的免疫调节和肿瘤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落葵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和肿瘤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碳粒廓清试验验证落葵多糖对小鼠免疫吞噬功效影响,采用称重法测定落葵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采用S(180)肿瘤模型研究落葵多糖抑制肿瘤的功效.结果:落葵多糖给予剂量12.5,50mg/kg·d,可明显改变小鼠碳粒廓清指数;给予剂量50,100,200mg/kg·d,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有较大影响;给予剂量300,500mg/kg·d,显示出良好的抑瘤作用.结论:落葵多糖能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较好的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邹群;肖松;彭会军;糜志远;李小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黄连解毒汤半仿生法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

    目的:优选黄连解毒汤方药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半仿生法,在药材规格、煎煮温度、煎煮用水量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均匀设计U9(91×33)表,以盐酸小檗碱、黄芩素、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HPLC总面积、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提取物为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该方药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三煎用水的pH依次为A=2.0614,B=7.0517,C=8.9642;提取总时间D=4.9680.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该方药用半仿生法提取的工艺条件为:3煎用水的pH值依次为2.0,7.0,9.0,提取时间依次为2.0,1.5,1.5h.

    作者:黄延亮;陈丽静;孙秀梅;张兆旺;王京龙;荆汉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戊二醛交联法固定化脂肪酶活性包涵体的研究

    目的:以戊二醛(GA)为交联剂固定化黏质沙雷菌ECU1010脂肪酶活性包涵体.方法:单因素优化固定化条件,以GA浓度、酶浓度、GA与酶用量比、固定化时间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佳固定化条件,并研究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结果:佳固定化条件为:GA浓度0.15%(w/v),酶浓度15mg/mL,GA与酶用量比6:1,固定化时间2h.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平均酶活达234.7U/L,酶活回收率40%以上.固定化酶重复使用6次后仍能保持50%的酶活.4℃贮存3个月后其酶活基本无明显减弱.结论:脂肪酶活性包涵体经固定化后其操作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显著提高.

    作者:林康;李素霞;许建和;潘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近代联用技术在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中应用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联用技术和基因研究的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深受化学和医学工作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表面等离子共振-环伏安法(SPR-CV)、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质谱法(BIA/MS),微流路芯片毛细管电泳-质谱法(Chip-CE-MS)、离线二维液相色谱综合串联质谱法(2D-LC coupled MS/MS)及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LC-MS-NMR)联用技术在生物大分子药物中的研究应用进展.这些联用技术的应用将为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开发开拓广阔的前景.

    作者:王铭章;陈执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干眼症药物专利信息分析

    目的:分析在中国申请治疗干眼症药物的专利信息.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和Soopat专利搜索工具为信息源,检索获取在我国申请并公开的治疗干眼症药物的发明专利,并从其专利申请数量、区域分布数量,主要申请人等方面与其他热门治疗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法律状态、技术动向等对比,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果: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是影响新药研发的重要因素,国际上主流的干眼症药物专利的申请仍集中在美国和日本,干眼症的治疗药物专利申请在整个眼科领域仍占较小比例,未来将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结论:该论文以期为从事眼科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分析的医药企业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黄璐;李威;耿海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山豆根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与功效、毒性相关的山豆根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研究山豆根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的相互关系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分析、整理和归纳近20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山豆根含有生物碱、黄酮、三萜类、多糖、酚类、有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其中苦参碱既是山豆根的功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结论:山豆根化学成分是其功效与毒性表达的物质基础,与功效、毒性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量毒关系.

    作者:郑丽娜;孙虎;谢元璋;孙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氯法拉滨氯代杂质分析及鉴定

    目的:分析及鉴定氯法拉滨中的氯代杂质.方法:通过液-质联用法对氢氟酸合三乙胺引进的杂质进行定性.结果:氢氟酸合三乙胺所引进的杂质为氯代杂质.结论:控制氢氟酸合三乙胺质量,避免氯代杂质产生.

    作者:肖虎;王毅;夏泽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药代动力学专家刘昌孝院士

    简历刘昌孝,药代动力学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2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专业.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院长,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纳米研究院纳米生物医药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河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并担任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天津药学会会长、天津药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外源物代谢研究会(ISSX)中国办事处主任.

    作者:王春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食品与药品杂志

食品与药品杂志

主管: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主办: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