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肾利水法治疗重症水肿2例

郭海玲

关键词:温肾利水, 水肿
摘要:例1,孙某某,男性,50岁,病案号:21795.因水肿、喘憋二月于2000年7月4日入院.患者于二年前活动后见阵发性胸憋闷、气短,未经治疗.近二月出现水肿明显,少尿,喘憋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110次/min,血压:20/16kPa.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Ⅲ°可凹性水肿.心电图示ST-T改变,超声心动及心三位片提示:扩张型心肌病.入院中医诊断:水肿,西医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功能Ⅲ级.入院症见:双下肢水肿明显,少尿,喘憋,气短乏力,腰膝酸重,舌质暗淡,舌体胖大,苔白略腻,脉沉细无力.依舌脉症辨证为心肾阳虚,水湿内停,治以温阳利水佐通脉化瘀法.方药:附子15g,桂枝15g,白芍10g,茯苓30g,白术15g,生姜3片,黄芪30g,丹参15g,三七粉1.5g(冲).服用14剂后患者水肿已消,喘憋大减,夜间已能平卧入睡.出院后继服1月,随访至今,未复发.
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与随访报道

    小儿消化性溃疡是儿科消化系统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尤其是小儿内窥镜检查在儿科范围的普遍应用及对HP感染的检测,临床上小儿消化溃疡已较多见.反复的胃脘痛、呕血、便血及贫血均可成为本病的主要症状.我院中医科病房自1992年6月至2000年6月收治了临床资料较系统、齐全的192例病人,现将临床资料、胃镜检查、HP检测、中药治疗结果及远期随访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杨燕;李素亭;闫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针药并用治疗多囊肾12例

    笔者根据已故老中医蒋玉佰先生治疗多囊肾的方法,结合笔者“一穴多针法”,针药并用治疗多囊肾,疗效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作者:袁明泽;袁新珍;袁明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谢海洲用药配伍经验选析

    谢海洲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年逾八旬,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著述甚众.笔者通过学习谢老的专著,获益非浅.现将其用药配伍经验归纳选析如下.一、精研中药知特性

    作者:洪文旭;洪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温肾利水法治疗重症水肿2例

    例1,孙某某,男性,50岁,病案号:21795.因水肿、喘憋二月于2000年7月4日入院.患者于二年前活动后见阵发性胸憋闷、气短,未经治疗.近二月出现水肿明显,少尿,喘憋加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110次/min,血压:20/16kPa.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Ⅲ°可凹性水肿.心电图示ST-T改变,超声心动及心三位片提示:扩张型心肌病.入院中医诊断:水肿,西医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功能Ⅲ级.入院症见:双下肢水肿明显,少尿,喘憋,气短乏力,腰膝酸重,舌质暗淡,舌体胖大,苔白略腻,脉沉细无力.依舌脉症辨证为心肾阳虚,水湿内停,治以温阳利水佐通脉化瘀法.方药:附子15g,桂枝15g,白芍10g,茯苓30g,白术15g,生姜3片,黄芪30g,丹参15g,三七粉1.5g(冲).服用14剂后患者水肿已消,喘憋大减,夜间已能平卧入睡.出院后继服1月,随访至今,未复发.

    作者:郭海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陈彤云治疗皮肤顽疾的经验

    陈彤云教授业医数十年,对皮肤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于一些顽固性皮肤病,经她治疗,用药看似平淡,但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拜师学习近三年,深有感触.兹将临床拾得点滴,介绍如下.

    作者:卢仲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的辨证治疗

    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疾病,多见于学龄儿童.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0年5月收治了40例过敏性紫癜腹型病人,治疗前均经胃镜检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盛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坏死性筋膜炎8例

    坏死性筋膜炎是皮肤,皮下组织,浅深筋膜的进行性坏疽,临床虽不多见,但病死率极高.我院近10年收治本病人8例,除1人术后3天突发心梗死亡外,其余7人均获痊愈.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康煜冬;吕培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林改错》方临床应用举隅

    清代名医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血瘀诸证的辨治颇有创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王氏诸活血化瘀方及杂病方药治疗疑难杂证,屡获奇效.兹举治验如下.一、三叉神经痛

    作者:崔玲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金匮肾气丸又名“崔氏八味丸”、“八味地黄丸”,方出仲景<金匮要略>,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桂枝、炮附子八味药物组成,用于治疗肾气虚弱所致的虚劳、消渴、痰饮、脚气、妇人转胞等病证.在此基础之上,历代医家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不断将本方的临床适用范围加以扩展,使其成为至今仍在中医临床被广泛使用的名方之一.复习10多年来有关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研究报道近百篇,可以看出,其治疗范围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口腔、眼、耳鼻喉、皮肤、老年病等多个学科的众多疾病,而辨证又总不外乎肾气(阳)衰弱的证候.

    作者:张家玮;鲁兆麟;彭建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天麻钩藤饮辅以心理疗法治疗强迫症22例疗效观察

    强迫症属于现代医学神经症范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变革,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紧张因素的增加,强迫症患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笔者自1995年~1999年于我院心身病门诊应用中药天麻钩藤饮加减辅以心理疗法治疗强迫症2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富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池如勋运用经方验案

    先师池如勋为温州地区名老中医,行医三十余载,学验俱丰.在内、妇科疑难顽症的辨证论治上,常善于用经方,尤有其长.在他人屡治不效之际,活法巧用,别具捷径,手到病除.笔者有幸从师六年,深受教益.现将他临证中运用经方验案加以整理明析,以见一斑.

    作者:彭振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补脾肾汤治疗中老年骨痹91例疗效观察

    骨痹近似于现代医学的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病以及退行性骨关节病等,是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的一种疾病.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正趋向老龄化.人过40岁,脾肾之气始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颈、腰背、四肢等骨节酸痛无力、活动受限,或肿胀、变形等症状.我们认为中老年人出现这些骨痹症状,可能与脾肾功能渐衰有关.因此自拟补脾肾汤以治之,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耿鲁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清解退黄汤治疗小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及小婴儿常见病,患儿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持续时间延长,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故必须予以及时退黄治疗.我们采用中药清解退黄汤治疗小儿高胆红素血症4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宝军;德桂荣;孟昭清;王金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124例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95~1999年在门诊治疗的病人.年龄在24~76岁之间,平均48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22个月.其中男性66例,女性5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7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1例.主要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胀满、痞闷阻塞感,食欲减退,嗳气吞酸等.

    作者:殷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期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足是因下肢中小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所致的一种疾病,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中医根据本病炎症发展往往侵犯到肌腱故称筋疽.本病气阴不足,血瘀络阻为本,复感邪毒为标,而糖尿病足感染期多以毒热壅盛(标实)为主.本文通过对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期的临床观察,旨在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期的疗效.

    作者:丁毅;吕培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

    萎缩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病症的范畴,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3年至1999年间,在消化科门诊运用自拟“健脾益气活血汤”治疗萎缩性胃炎60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屠连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健脾祛湿解毒汤并局部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直肠癌临床观察

    化学药物是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有效手段之一,腹腔灌注化疗虽然可以使化学药物直接与瘤体接触,但其毒副作用常常令患者难以接受,且疗效远不理想.我科采用健脾祛湿解毒汤合并FP方案腹腔灌注化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兆香;陈树泉;王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女性外生殖道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属性传播疾病.北京中医医院妇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注重饮食起居的调养,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作者:滕秀香;吴育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脏腑辨证治疗寒冷性荨麻疹

    寒冷性荨麻疹为荨麻疹中的一型,分为获得性和家族遗传性两种.笔者自拟温阳驱风汤结合脏腑辨证治疗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58例,并与单纯服用抗组织胺药赛庚啶治疗者相对照,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方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扶正固本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92例

    笔者于1979年~1995年间,根据中医学理论,应用扶正固本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92例,取得满意疗效,兹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

    作者:蔡金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中医

主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