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丽;闫海楠;于秋影
目的 构建临床Ⅰ类技术准入及奖励评估体系.方法 文献分析,设计临床Ⅰ类技术准入及奖励评估指标,应用改进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咨询和应用,确定评估指标的内容和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对Ⅰ类技术准入评估总体平均权威程度为0.870,两轮专家协调程度为0.113、0.139;奖励评估总体平均权威程度为0.889,协调程度为0.581、0.603,经Kendall's W 检验,P=0.001;建立了规范、量化的临床Ⅰ类技术准入及奖励评估体系.结论 体系的建立为临床Ⅰ类技术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规范Ⅰ类技术的管理.
作者:詹险峰;梅梅;卫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主诊医师负责制在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其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成本意识,进一步精细核算,科学有效,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郭娟;何媛;李起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军队人员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与数据元标准是军队人员电子化健康档案标准的核心.国家卫生部卫生信息标委会于2011年8月组织完成了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数据元及值域代码标准的编制工作,同年将其正式颁布为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并开发了基于基本数据集与数据元标准的区域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本文参照我国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与数据元标准,基于军队人员健康档案基础框架和特殊属性,阐述我军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与数据元标准体系.
作者:刘丽华;姚远;鲍玉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再认识,分析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5个重点环节.
作者:唐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结合疗医合编单位实际,从医学专科中心、特色重点学科、疗养医疗技术创新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探讨技术建设的思路,为疗医合编单位技术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斯友良;过贵元;施文兴;阮英轶;宋启哲;孙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介绍胸痛中心的基本情况,论述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对应用进行分析,表明该系统可实践可评估可推广,为急性胸痛的诊治提供解决方案.
作者:周民伟;向仕平;向定成;秦伟毅;田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军医大学管理的干休所卫生所机构建设、保障能力与服务保障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董巧儿;刘新元;徐丹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健康管理是新兴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本文阐述健康管理的基本内涵及意义,并对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健康管理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进行人群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进而指导人群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
作者:钱存荣;吴光哲;王颖;李杰静;杨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某军队院校首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生活满意度,为推进和保障预选士官教育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的支持.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应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对某军校首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进行横断面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①全军首批预选卫生士官学员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较高,但生活环境满意度较低;②男学兵的学校、生活环境、自我和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女生(P<0.01);③高年龄段(即23~26岁)的学兵的自我满意度较高(P<0.01);④低学历的学兵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偏低(P<0.01);⑤刚入伍的一年兵对家庭、战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和总体的满意度显著低于二年兵和士官(P<0.01).结论 预选卫生士官学员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将为制定减轻预选卫生士官学员心理压力和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程度的系统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方凡夫;夏晨;顾伟;李柏;凌昌全;吴良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患纠纷已成为当前影响安全稳定的社会性问题,特别是多年遗留的重点医患纠纷,不但调处难度大,而且对军队医院形象信誉损害巨大,决不能等闲视之,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化解.重点医患纠纷的复杂性与调处的艰巨性,决定了要实现息访止争的目的,需要综合运行多种措施,主动沟通化解;必要时还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军队医院的合法权益和形象不受损害.
作者:赵锡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有效遏制医疗纠纷上升势头,扎实做好医疗纠纷防范和调处工作.主要做法:从“三个严格”入手,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从“三级监管”入手,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从规范“三个环节“入手,积极防范化解医疗纠纷.几点体会:以人为本,积极疏导,是做好医疗纠纷调处工作的基础;健全制度,源头控制,是做好医疗纠纷调处工作的根本;畅通渠道,协同配合,是做好医疗纠纷调处工作的关键.对策思考:增强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提高医疗纠纷调处能力;加大医疗纠纷处置力度.
作者:朱晓燕;贺祥;许劲松;郭黎安;陈卫东;杨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给我国的卫生事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医疗技术的发展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法律知识的普及使患者的维权意识得到增强[1].身处日益复杂医患关系中的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处理繁重的医疗工作,处理医患关系也令其负荷剧增[2].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认知和分析不同科室医务人员疾病谱的构成情况,以期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春亚;黄春霞;潘菲;刘钰;王永坤;黎檀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军队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医师资格考试情况、医师资格认定情况和医师执业注册信息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方法 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面向对象技术,在总结多年来军队执业医师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研发出新一代执业医师联网管理软件.结果 该软件的成功开发和应用,使得军队系统建立更加完善的全军医师资源数据库,实现军队和地方医师数据信息的联网互查,可对全军医师执业信息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结论 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军队执业医师信息的全面、规范、准确、动态的互联网管理,具有实用性.
作者:张璇;吴琼;苏鸿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主要介绍医院在谋划、人才、设备和环境上创新做法的经验与做法,打造优势学科从而引领医院快速发展,赢得区域强势地位.
作者:许国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我国医院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健全营养科(室)已逐渐引起卫生部门的关注,并在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很多部队医疗机构中临床营养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不足,有待改善.本文从综述的角度,对我军医院临床营养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张丽霞;孔筠;幺冰;陈庆岭;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阐述商业健康保险作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理论基础,分析商业健康保险对医疗卫生服务的作用及其不足的原因,对商业健康保险发挥在其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提出对策建议,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理论借鉴.
作者:刘其芹;胡进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环节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也是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阐述门诊服务、医疗文书、围手术期管理和医患沟通等质量管理经验,说明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必要性.
作者:杨迎春;黄美良;王广云;常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就创建研究型学科,从培养创新人才、科研创新、科室文化、构建优势学科群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地思考,目的是使创建研究型学科思路清楚、目标明确,达到提高医疗、保健和护理水平,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能力,更有利于医院的持续发展.
作者:王德平;蒋明德;吴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从突发公共安全自然事故医学救援的需求分析入手,提出包括信息录入和检伤分类,留治与后送跟踪等内容,在突发公共安全自然事故医学救援中建立和使用数字化管理的设想,并对其展开讨论分析.
作者:刘志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军队医院对地方开展医疗有偿服务以后,补助工资(奖金)作为补偿医护人员超负荷劳动一种分配形式应运而生.但是在上级没有统一规定前提下,各医院采取不同的分配办法,笔者认为补助工资的设计要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其核算要与为兵服务相结合,其分配要与效益、药占比等指标相结合.
作者:牛广利;靳丽华;张运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