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怀;张道全;臧国华;程远
在回顾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可借鉴的理论进行阐释,提出了进—步完善和制定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路.
作者:李军;钱阳明;周山;杨颖;李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主要介绍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的目标体系,结合当前军队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指出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要在开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军情的数字化医院建设道路,需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
作者:袁静;刘国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标准化的伤情编码是卫生减员数量和结构预计的基础.本文介绍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及其在美军各种卫勤建模仿真软件中的应用,提出参考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建立我军标准化的伤情编码体系,并与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现减员呈现,为精确化卫勤保障提供基础.
作者:赵建军;彭海文;江雷;秦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国家层面的健康统计指标,是描述一个国家居民健康状况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核心指标,各国根据其卫生状况和管理重点有各自的指标分类框架和指标内容.我国已建立完善的统计调查制度和卫生统计指标网络直报系统,并逐步走向国际化,特别是卫生统计指标数据元标准化工作.军队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其健康统计既有一般人员健康统计的共性,又有其特殊属性,需要建立一套反映军队人员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统计指标.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健康统计指标分类进行归纳与比较,为促进我国和军队卫生统计指标标准化和完善指标体系打下基础.
作者:王宇;姚远;刘丽华;冯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化、定量化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Excel 2003对某院2002-2012年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根据其关联强度依次为治愈好转率、病床周转次数、抢救成功率、床位使用率、病死率、实际占床总天数、收容人次、手术总例数、院内感染例数.结论 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结果可靠,简单易行,为医院管理者合理控制平均住院日提供依据.
作者:秦峰;沈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根据后勤训练等级评定标准和实施办法,成立考评专家指导组,制定考评千分制标准,采取“听、看、查、考、演”等方法,全面考评医院训练的组织领导、训练成绩、训练能力、训练管理、训练条件等.为提高后勤训练质量,还需进一步抓按纲施训工作落实,提高科学组训能力,规范战时卫勤支援保障勤务流程,推进医院卫勤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作者:凌小明;李卫东;陈礼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总结本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带体系部队卫生机构业务共建,一体服务的作法、成效和经验体会,并对存在的不足和展望分析思考.
作者:杨文宇;陈立富;宋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以军队中心医院为依托,将军队基层医院与卫生队(所)作为中心医院一个分院模式建设信息平台,大限度地共享资源,以此带动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实现与中心医院信息化同步发展,并有效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技术人才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对促进军队区域医疗协同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成为解决部队基层官兵“看病难”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张侃怀;张道全;臧国华;程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灾害救援中,常由于应急响应滞后、预案缺乏、卫生力量筹划与部署不合理等导致救援组织效率低下.本文针对卫生管理人员,构建基于卫生循证决策支持平台的军地联合训练模式,对其进行组织管理专门训练,以期提高卫生管理人员的组织、指挥和决策能力.
作者:邓月仙;张鹭鹭;刘晓荣;吴耀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情景领导理论在预选卫生士官技术操作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分析预选卫生士官特点,根据情景领导理论对其进行分阶段、差异化教学.结果 预选卫生士官技术操作掌握扎实,且对培训效果满意.结论 情景领导理论能有效提高预选卫生士官技能学习积极性,确保培训效果.
作者:岳立萍;刘兰芬;卢根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结合军队中心医院宗旨与任务,不断改进和提升医院“为军服务”质量.方法 运用普通DEA评价方法与带有“为军服务”约束锥的DEA方法分别计算8所军队中心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并对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和结论 在原有的DEA模型中加了体现军事效益偏好的约束锥.使得计算结果中原来一些的DEA有效单元变成非有效,说明一些医院在为兵服务上还做得不足,可以在相应投入产出上作出调整,提高“为军服务”效率.
作者:张玉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针对联勤体制下军队中心医院远航卫勤保障难点,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保障力生成,围绕弱点、聚焦难点,创新理念,优化机制,积极构建海上卫勤保障方法体系:通过前期上舰考察调研、预先情况想定、横向协调沟通等一系列方法举措,系统了解舰队需求,进而科学拟制训练计划,合理筹备保障药械;通过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推行进度表管理,明确人员职责归属和任务时间节点,实现保障行为的全程可视化管理;依托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填补保障需求、保障活动之间的时间断层和地域间隔,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共享,保障活动实时可控,提升医院遂行海上卫勤保障的能力.
作者:姚洪祥;宋召武;刘乐斌;张腊喜;姜兴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医院绩效考核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及薄弱环节,提高组织执行力和效率,切实提升医院整体实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竞争力.
作者:金凤竹;孙永华;甄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概述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在医院门诊、急诊、手术救治、重症监护、住院等部门,以及医院总体的应用情况,探讨了仿真研究策略,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应用前景,对促进该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有参考意义.
作者:张凯;伍瑞昌;张新雷;赵欣;陶学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以某三甲医院门诊医疗服务为切入点,从门诊流量、门诊设置、疑难病诊断、患者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五个方面,剖析现阶段门诊服务所存在的局限与弊端.探索通过建设多层面、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性门诊医疗平台,实现门诊医疗服务人性化、科学化发展,并推进医院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作者:王亚平;司马欣元;田静;晁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军队医院是军队卫生工作的主力军,是军队卫生战备工作的基础,是战役卫生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1].搞好卫生战备建设,确保战时或平时关键时刻能够上得去,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是军队医院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是摆在军队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2].
作者:胡兴茂;乔民;谢鹏;许剑峰;左艳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针对军队聘用制卫生技术人员主人翁意识薄弱、为兵服务意识不强、人才流动性大、学科带头人缺乏等现状,从激发工作热情、规划职业生涯、完善薪酬待遇、管理以人为本等方面提出管理对策,以期促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稳定,实现军队医院可持续发展.
作者:欧阳玲;魏巍;果琰;陈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军民融合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方法 利用地方海难资源和海上救援直升机与救护艇(船)救护平台,军队医院主动加入,形成军地海上联合医学救援的格局,实行联合救援行动.根据事发性质、程度和距离,以救护艇(船)或救援直升机单独驰援施救,或两者联合驰救,军队医院医疗队员多随救护艇(船)参加海上救援的捞、救、送等过程,再进行医院后续医疗救治.结果 26起海难或突发事件39例各类伤病员的救治均获成功,且后送时间明显缩短,救援的针对性、时效性明显增强.通过联合救援,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军民融合式海空一体化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救治效能明显提高,同时,增强了军队医务人员海上适应性,体能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锤练,成为海上应急卫勤保障“实战”练兵平台.结论 该模式能较好地适应海难或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还可通过完善机制、加强基础与装备建设,使救援效能提高,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卫勤保障提供借鉴.
作者:王兵;郑卫平;姜志高;高会广;葛振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阐述军队医院探索建立以大学附属医院和上级总医院为依托的人员外训基地,对医院中青年技术骨干进行培养的做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军队医院人才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张胜利;蔡明志;叶国成;王炳军;吴巍;陈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军队医院以快速医疗救治为主的平战时核心保障能力建设,必须适应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的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清醒认识能力与需要的差距,针对军队医院核心保障能力生长特点,紧抓新时期有利于军队医院核心保障能力快速生长机遇,不失时机地采取“抓基础筑根基,重实践长功力,聚全能强核心,给大力保永续”的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军队医院核心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作者:王华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