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及对我军的启示

赵建军;彭海文;江雷;秦超

关键词:减员预计, 伤情编码体系, 减员呈现
摘要:标准化的伤情编码是卫生减员数量和结构预计的基础.本文介绍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及其在美军各种卫勤建模仿真软件中的应用,提出参考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建立我军标准化的伤情编码体系,并与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现减员呈现,为精确化卫勤保障提供基础.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优化医院床位资源配置

    目的 通过对医院床位设置的合理性分析,以期达到动态的优化配置床位资源.方法 采集汇总本院2011年度医疗统计数据,应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测算出床位数的合理区间.结果 30个临床科室中床位设置合理的有13个科室,需要调整的有17个科室,存在床位设置不尽合理的情况.结论 医院的病床数量不能盲目的增加,而应以科学的方法学为依据,适度的扩大规模,才能实现优化卫生资源的目标.

    作者:万方;张波;雷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区域军队医院信息化为部队服务平台构建

    本文总结本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带体系部队卫生机构业务共建,一体服务的作法、成效和经验体会,并对存在的不足和展望分析思考.

    作者:杨文宇;陈立富;宋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卫生战备建设思考

    军队医院是军队卫生工作的主力军,是军队卫生战备工作的基础,是战役卫生战备的重要组成部分[1].搞好卫生战备建设,确保战时或平时关键时刻能够上得去,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是军队医院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是摆在军队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2].

    作者:胡兴茂;乔民;谢鹏;许剑峰;左艳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卫生组织管理军地联合培训模式探讨

    灾害救援中,常由于应急响应滞后、预案缺乏、卫生力量筹划与部署不合理等导致救援组织效率低下.本文针对卫生管理人员,构建基于卫生循证决策支持平台的军地联合训练模式,对其进行组织管理专门训练,以期提高卫生管理人员的组织、指挥和决策能力.

    作者:邓月仙;张鹭鹭;刘晓荣;吴耀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初探

    在回顾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可借鉴的理论进行阐释,提出了进—步完善和制定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路.

    作者:李军;钱阳明;周山;杨颖;李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刍议医务处干部素质培养

    医务处是医院管理、医疗护理、医院改革工作的医疗行政管理机构,是医院医疗业务和医疗行政组织实施的职能部门,是院内、院外业务工作联系协调的枢纽,肩负着承上启下、联络左右、沟通内外的任务[1].根据医院医务处的任务职能,必须加强医务处于部素质建设,从而提升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水平.

    作者:周丽春;梁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推进军队医院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根据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总体要求,结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际,当前军队医院亟待改革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卫勤保障能力的生成模式,实现医院发展的转型升级.本文总结在推进医院转型发展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提出以现代化建设引领医院全面发展,以正规化建设推动医院健康发展,以内涵式建设保证医院持续发展的建设思路,为加快军队医院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刘长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及对我军的启示

    标准化的伤情编码是卫生减员数量和结构预计的基础.本文介绍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及其在美军各种卫勤建模仿真软件中的应用,提出参考美军伤情编码理论建立我军标准化的伤情编码体系,并与军事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现减员呈现,为精确化卫勤保障提供基础.

    作者:赵建军;彭海文;江雷;秦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院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

    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可以将医院绩效考核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及薄弱环节,提高组织执行力和效率,切实提升医院整体实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竞争力.

    作者:金凤竹;孙永华;甄玉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依托医院云中心的部队卫生信息化建设

    目的 探讨基层部队卫生信息化建设模式与效果.方法 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军队医院局域网延伸到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以军队医院云中心为依托,建立高度共享又独立运行的部队卫生信息系统.结果 快速提高基层部队卫生信息化水平,有效提高基层卫生管理水平和医疗工作效率.部分解决部队特别是边远海岛部队看病难问题.结论 这种模式投资省、建设速度快、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东;宋斌;陈立富;王勇显;黄绍君;黄旭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后勤训练等级考评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后勤训练等级评定标准和实施办法,成立考评专家指导组,制定考评千分制标准,采取“听、看、查、考、演”等方法,全面考评医院训练的组织领导、训练成绩、训练能力、训练管理、训练条件等.为提高后勤训练质量,还需进一步抓按纲施训工作落实,提高科学组训能力,规范战时卫勤支援保障勤务流程,推进医院卫勤指挥信息系统建设.

    作者:凌小明;李卫东;陈礼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平战时核心保障能力建设

    军队医院以快速医疗救治为主的平战时核心保障能力建设,必须适应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的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清醒认识能力与需要的差距,针对军队医院核心保障能力生长特点,紧抓新时期有利于军队医院核心保障能力快速生长机遇,不失时机地采取“抓基础筑根基,重实践长功力,聚全能强核心,给大力保永续”的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军队医院核心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作者:王华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流失的风险识别与预警指标体系

    目的 保证军队医院人力资源流失预警管理的科学开展.方法 识别聘用制人员流失风险,从人员流失原因角度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结果 建立包括内部预警指标与外部预警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结论 建立军队医院聘用制人员流失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对军队医院及时预控,减少聘用制人员流失带来的损失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赵育新;孙令艳;祝松;谢峻;何涛;李达;张丽华;曾艳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边远地区军队小医院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战略资源,医院文化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新趋势和新发展,也是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1 小医院需要文化建设当今这个时代是以文化论输赢的时代,拚设备也好,拚技术也好,终还是要拼文化[1].1.1 医院文化的内涵医院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借助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因素,在长期经营服务过程中逐渐形成、发育起来,且日趋稳定,具有独特性,并为员工所认同和社会公众所认知的价值观和医院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医院传统,还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医院服务意识、服务理念以及经营战略[2].

    作者:魏绍华;李洋;彭文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适应远航卫勤保障需求的探讨

    针对联勤体制下军队中心医院远航卫勤保障难点,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保障力生成,围绕弱点、聚焦难点,创新理念,优化机制,积极构建海上卫勤保障方法体系:通过前期上舰考察调研、预先情况想定、横向协调沟通等一系列方法举措,系统了解舰队需求,进而科学拟制训练计划,合理筹备保障药械;通过引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推行进度表管理,明确人员职责归属和任务时间节点,实现保障行为的全程可视化管理;依托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填补保障需求、保障活动之间的时间断层和地域间隔,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实现保障需求实时可知、保障资源实时共享,保障活动实时可控,提升医院遂行海上卫勤保障的能力.

    作者:姚洪祥;宋召武;刘乐斌;张腊喜;姜兴禄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以军事医学为特色凝聚医院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内涵建设和提升竞争力的的核心,科学谋划学科战略,合理构建学科体系,实施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学科思路,以军事医学为特色,以人才促学科,全面系统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推动医院整体发展.

    作者:刘素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美军伤情编码向国际疾病损伤编码的转换研究

    3名分类员将美军伤情码向国际疾病代码转化,利用Kappa检验分析其一致性.结果为两种编码系统间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转换.在战现场急救及紧急救治中仍然可以采用PC-CODE;早期治疗阶段,即陆军师救护所阶梯可以酌情采取其中某种编码系统;伤员后送至后方医疗机构实行专科治疗时,可以按照平时军地医院临床所采取的伤情分类措施,按照ICD完成病历.

    作者:彭海文;秦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队省级医疗队规范化训练

    军队作为国家强大保卫力量,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增多,军队省级医疗救援队使用频繁,任务复杂多样,给医疗队的训练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本文就医疗队规范化训练,谈几点体会.

    作者:魏士清;尤健;陆海宇;张秀梅;克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民融合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构建

    目的 探讨军民融合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方法 利用地方海难资源和海上救援直升机与救护艇(船)救护平台,军队医院主动加入,形成军地海上联合医学救援的格局,实行联合救援行动.根据事发性质、程度和距离,以救护艇(船)或救援直升机单独驰援施救,或两者联合驰救,军队医院医疗队员多随救护艇(船)参加海上救援的捞、救、送等过程,再进行医院后续医疗救治.结果 26起海难或突发事件39例各类伤病员的救治均获成功,且后送时间明显缩短,救援的针对性、时效性明显增强.通过联合救援,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军民融合式海空一体化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救治效能明显提高,同时,增强了军队医务人员海上适应性,体能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锤练,成为海上应急卫勤保障“实战”练兵平台.结论 该模式能较好地适应海难或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还可通过完善机制、加强基础与装备建设,使救援效能提高,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卫勤保障提供借鉴.

    作者:王兵;郑卫平;姜志高;高会广;葛振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军队医院城市维稳卫勤保障对策

    在城市维稳卫勤保障的长期性、艰巨性的基础上,分析军队医院城市维稳卫勤保障组织指挥存在的主要问题,以调整组织结构、抓紧人才建设、构建信息系统、开展针对训练为对策,对提升医院维稳卫勤保障组织指挥能力进行探讨.

    作者:陶发胜;吴峰;曹金军;刘晓明;谭彦宏;张海员;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