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0家大型公立医院院训特点分析

倪歌;倪凯;吴晓芳

关键词:医院文化, 院训
摘要: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内核,表现在文字层面就是医院的院训,是医院员工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笔者调查分析了国内240家三甲医院,发现当代医院院训构成显现出追求对偶整饬、词约义丰、音韵和谐的美感,以及对儒家仁爱诚信思想的继承等特点,但也存在政治化倾向、缺乏独创性、亲和力和服务意识等问题。医院精神的凝炼应当走下圣坛,绕开政治化、功利化、趋同化的漩涡,努力实现个性化发展及与患方的和谐交融。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疗养院开展主任课堂的做法

    本文结合疗养院业务训练的特点,从充分认识主任课堂的重要性,努力增强主任课堂的时效性等方面入手探讨主任课堂的组织筹划,并进行有益的尝试,对促进疗养院各专业人才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疗养院工作绩效提供了借鉴。

    作者:朱承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军队医院绩效分配的演进及对策

    医院建设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贡献,基于绩效评价的内部分配制度,在激发医务人员动力,增强医院凝聚力,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促进医院全面建设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军队医院绩效分配制度的演化过程,找出影响军队医院分配制度的因素,探索适用于新医改环境下的军队医院内部分配制度发展方向,有利于创新激励约束机制,达到军事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

    作者:查丹;王建昌;高丽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团队管理”模式在军队疗养院中的应用

    疗养院组建团队疗养服务管理小组,在对疗养员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团队专业疗养指导模式,由多学科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这种“团队管理”服务模式,提高疗养内涵质量,促进疗养员的身心健康,提高疗养服务满意度。本文探讨军队疗养院康复疗养服务新模式,以提升疗养服务保障水平,对新时期军队疗养院内涵质量建设有指导意义。

    作者:曲慧馨;齐爱江;张传俊;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年卷终索引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移动数字时代病区护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医护处置一体化管理系统(简称CTIS系统)的成功运行给病区护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护士更多地关注与患者直接相关的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辅导等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需求。本文分析我国当前病区护理所面对的压力,移动数字技术应用给病区护理带来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描述病区护理工作的新景象。

    作者:沈玉美;汪际;顾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军地医保患者医疗费用补偿对比分析

    通过对某驻军医院军队伤病员与地方医保患者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对比分析,建立以病种费用据实补偿为主的多元化医疗补偿模式,探讨军队医疗保障及医疗费用补偿模式。

    作者:楚小红;翁小杰;姜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谈军队中小医院核心竞争力

    本文分析军队中小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中的短板问题,着重从医院人才、技术、品牌、服务、设备设施等5个方面提高和规范军队中小医院的建设,提出加强内涵质量建设就是打造军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武警总队医院应急卫勤分队建设探讨

    本文探讨新形势下内卫武警总队级医院应急卫勤分队建设,并结合本院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实际,从建设应急卫勤分队的重要意义、任务和功能定位、能力建设,以及具体措施四个方面探讨,为提高卫勤分队卫勤保障能力提供经验。

    作者:刘莉;李建朗;袁岚;宝彩芹;柳庆华;孙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试论我国手术意外保险的完善

    在医疗实践中,相当比例的医疗损害纠纷不是由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或者过失导致。患者在遭受非医疗过失导致的医疗损害后,如果医院方无过错,而要患者自行承担风险,为患者不能接受。本研究从我国建立手术意外保险制度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一方面,能达到一般保险制度对风险、事故所致损失进行补偿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手术意外险,全方位提高全社会人员的医疗意外风险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极大程度的转移医疗风险和医疗执业风险。

    作者:袁江帆;陈伟;陈秀丽;刘诗卉;张鹏;刘红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驻边军队医院军民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聘用人员是当前军队医院建设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驻边疆地区军队医院,将聘用人员纳入地方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开展军民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是稳定聘用人员队伍、有效利用社会人才为军队医院建设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陈建明;邓华;杨昕;马斌;李四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军队三级计量站信息化保障系统构建

    提出构建军队三级计量站信息化保障系统。通过模板配置技术、内容管理技术、质量控制参数建模技术实现了检定装备基础信息管理、装备检定过程管理、检定数据计算引擎管理,有效解决军队三级计量站计量检定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人工统计、核算数据易发生错误等问题,提高军队卫生装备计量检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作者:张晓玲;阮俊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条形码和电子标签技术在医院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解决医院物流由于人为的因素,数据录入速度慢、准确率低,差错率高,及操作标准化的问题。方法分析医院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物流管理的方法与流程。开发实施基于无线网络和PDA的电子标签和条形码技术相结合的物流管理系统。结果实现物流从供应商到出库发货的全程信息化跟踪,真正实现对物资的全流程管控,有效降低人为差错。结论利用电子标签、条形码、无线网络等成熟先进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信息化管理,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无缝连接,提升医院的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吴兵;郭晓军;刘邦国;康丽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21例医务人员锐器伤监测分析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监测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发生情况。结果2012年1-12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130人其中发生医疗锐器损伤121名、占93.08%,皮肤黏膜接触8人、占6.15%,离体残肢端刺伤1人、占0.77%;内外科病房和门诊输液厅是锐器伤主要发生场所;各种诊疗穿刺和注射、采血操作是常见的锐器伤环节;暴露源为乙型肝炎者占首位为33.06%;一级暴露7人、占5.79%,二级暴露114人、占94.21%。所有医疗锐器损伤的医务人员经追踪观察,无一人发生血源传播性疾病。结论医疗锐器伤是医疗操作中常见的职业暴露,遵守操作规程,重视自身的防护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小莲;李亮;蒋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制剂室药品生产偏差管理

    目的:提高药品生产质量水平,从而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分析制剂室生产药品过程中偏差处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结果制剂生产过程中偏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偏差管理认识不足;偏差管理培训不到位;偏差管理程序制定不合理;纠正预防措施不全面等。结论制剂生产单位偏差管理建议:提高偏差管理认识;加强偏差管理培训建立科学的偏差管理程序。

    作者:武晓琼;李连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部审计在军队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本文论述军队医院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阐述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对策措施。为强化管理、严格内控制度、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加强廉政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作者:李淑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医科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实践

    知识产权工作是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科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桥梁。本文结合学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实际,介绍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剖析。

    作者:徐拯;张爱岭;程传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口支援工作中骨干医师的培训

    以医师培训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核心环节,对细节进行完善,提高培训流程的连续性和协调性。骨干医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提升,导师的启发式教学和学科交叉课程,促进师生的互动作用,培训人员的临床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获得较大提升。

    作者:宓轶群;刘威;李维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析医疗投诉及纠纷的成因与处理技巧

    医疗投诉和纠纷呈逐年上升态势,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处理好医疗投诉和纠纷,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共同面对的难题。本文探讨医疗投诉与纠纷的发生原因,并借鉴服务性行业与所在医院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程序及技巧。

    作者:汪琦瑛;程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军队中小医院科研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本文立足于新时期军队医院科研发展的需要,对某军队医院科研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各方面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

    作者:付清海;王欢;豆鹏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科医师职业教育认知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全国部分省市临床工作者在全科医师职业教育方面的认知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为完善全科医师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科学建议。方法以文献回顾法和专家访谈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83名全科医学教学者和109名全科医学执业者,调查教、学双方对我国全科医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认知。结果被调查者认为患者对全科(社区)医师服务能力满意程度并不高(31.2%)。超过50.0%被调查者认为在本科学历教育中专门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毕业后开展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作用较大。对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运作效果满意的仅有17.7%。在需求方面,超过90%的被调查者期望提高全科医师待遇和社会地位,77.1%认为要增加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教学者对教材、临床技能评估方法、带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结论提升教学者的带教能力和全科医师实践能力,健全全科医师职业教育体系,创造全科医师职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作者:沈璐;赵列宾;董斌;张艳萍;陈英耀;孙斌;邵洁;倪卫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