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非精神科患者出现焦虑、抑郁、人格障碍时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其中偏执型人格和反社会型人格易发生极端、暴力行为,主诊医师应在注重医患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出准确评估,视情况给予心理危机干预、常态监测、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必要时转介至精神科施以专科规范化治疗,有效防范重大医疗纠纷。
作者:段力萨;韩晨光;李玉明;冯俊敏;徐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疗问题是近年的社会热点,而医患纠纷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医务人员、医院管理、患者及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并阐述防范措施。
作者:李丁川;蒋知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在医疗实践中,相当比例的医疗损害纠纷不是由于医疗机构存在医疗过错或者过失导致。患者在遭受非医疗过失导致的医疗损害后,如果医院方无过错,而要患者自行承担风险,为患者不能接受。本研究从我国建立手术意外保险制度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一方面,能达到一般保险制度对风险、事故所致损失进行补偿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推行手术意外险,全方位提高全社会人员的医疗意外风险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极大程度的转移医疗风险和医疗执业风险。
作者:袁江帆;陈伟;陈秀丽;刘诗卉;张鹏;刘红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已建立的医院感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容设计调查问卷表,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地区2所三级甲等医院12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指标体系的重测信度及内容效度进行评价;对使用医院感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前后,医务人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满意度及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指标体系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信度(总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4、重测信度为0.937);指标体系符合专家的共识和认同,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在使用医院感染绩效考核体系后,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和医务人员对绩效考核工作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医院感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医院感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医务人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黄荔红;吴鲤霞;王佳;李小京;游荔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医护人员医疗锐器损伤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管理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监测医务人员医疗锐器损伤发生情况。结果2012年1-12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130人其中发生医疗锐器损伤121名、占93.08%,皮肤黏膜接触8人、占6.15%,离体残肢端刺伤1人、占0.77%;内外科病房和门诊输液厅是锐器伤主要发生场所;各种诊疗穿刺和注射、采血操作是常见的锐器伤环节;暴露源为乙型肝炎者占首位为33.06%;一级暴露7人、占5.79%,二级暴露114人、占94.21%。所有医疗锐器损伤的医务人员经追踪观察,无一人发生血源传播性疾病。结论医疗锐器伤是医疗操作中常见的职业暴露,遵守操作规程,重视自身的防护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卢小莲;李亮;蒋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年224例胰十二指肠手术临床资料,用Logistic 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发症的产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等级、手术时间,以及主刀医师的关系,并分析对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药品费用的影响。结果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药品费用在有无并发症分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手术等级对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影响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患者性别和手术等级是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月辉;曹秀堂;薛杨;姚远;张文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疗投诉和纠纷呈逐年上升态势,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处理好医疗投诉和纠纷,已经成为各级医院共同面对的难题。本文探讨医疗投诉与纠纷的发生原因,并借鉴服务性行业与所在医院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程序及技巧。
作者:汪琦瑛;程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军医大学教员到部队基层医院代职是“双向代职”的重要举措。军医大学教员深入基层,夯实为兵服务精神,并结合基层医院实际,促进教学改革。基层医院更需要计划周详,规范管理,充分利用人才,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昊;汪滋民;扶晓明;沈洪兴;李明;许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与其他医院相比,具有多种社会角色。根据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特性、专业技术岗位的特殊性,以及岗位任务的多重性特征,针对当前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中存在技能考核评弱化的倾向,通过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中实施临床技能考核,为完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任体系提供新的实践。
作者:李伟;韩英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教育既有教育的普遍规律,又有其特殊性。充分调动医学教育一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对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影响医学院校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因素包括:制度、教学意识及人力资源三方面。因此,激励措施包括:改进教学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改善薪金制度。
作者:王凯旋;徐茂锦;徐晓璐;李兆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结合疗养院业务训练的特点,从充分认识主任课堂的重要性,努力增强主任课堂的时效性等方面入手探讨主任课堂的组织筹划,并进行有益的尝试,对促进疗养院各专业人才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疗养院工作绩效提供了借鉴。
作者:朱承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全国部分省市临床工作者在全科医师职业教育方面的认知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为完善全科医师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科学建议。方法以文献回顾法和专家访谈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83名全科医学教学者和109名全科医学执业者,调查教、学双方对我国全科医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认知。结果被调查者认为患者对全科(社区)医师服务能力满意程度并不高(31.2%)。超过50.0%被调查者认为在本科学历教育中专门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毕业后开展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作用较大。对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运作效果满意的仅有17.7%。在需求方面,超过90%的被调查者期望提高全科医师待遇和社会地位,77.1%认为要增加临床实践和技术操作。教学者对教材、临床技能评估方法、带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结论提升教学者的带教能力和全科医师实践能力,健全全科医师职业教育体系,创造全科医师职业发展的有利环境。
作者:沈璐;赵列宾;董斌;张艳萍;陈英耀;孙斌;邵洁;倪卫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方法。方法调查某军医大学某研究生队108名学员,了解其对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果军医大学研究生构成复杂,思想多元,对导师和学员队的管理工作总体上比较满意,面临的主要压力是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结论学员对导师和学员队的教育管理工作总体上满意,学校应大力加强导师队伍和学员队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科学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并针对学员面临压力采取有效措施,为学员成长成才提供指导、服务和帮助。
作者:钟飞;王新文;郭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基于军医全科医学体系还不完善的现状,开展基层军医转岗培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军医转岗培训是培养新型基层军医的有效模式,是提高基层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官兵的健康水平以及军队战斗力。本文从基层军医转岗培训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出发,探讨有效地进行基层军医转岗培训。
作者:徐昕明;董自西;张雨龙;叶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以医师培训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核心环节,对细节进行完善,提高培训流程的连续性和协调性。骨干医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提升,导师的启发式教学和学科交叉课程,促进师生的互动作用,培训人员的临床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获得较大提升。
作者:宓轶群;刘威;李维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护处置一体化管理系统(简称CTIS系统)的成功运行给病区护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护士更多地关注与患者直接相关的病情观察、健康宣教、心理辅导等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需求。本文分析我国当前病区护理所面对的压力,移动数字技术应用给病区护理带来的机遇与面临的挑战,描述病区护理工作的新景象。
作者:沈玉美;汪际;顾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微博客(MicroBlog)因其具有表达简单明了,传播效率高,成本低廉,裂变传播的特点,正以无比迅猛的速度崛起。医院于2011年9月在新浪网上开通医院微博,探索利用微博工具搭建医院管理、宣传的新媒体平台。立足于服务的理念,打造职工交流平台,向大众传播普及健康知识,发布医院工作动态,传递医院正能量,与患者互动交流,让社会了解并理解医务人员,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发挥舆论监督,危机公关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庞芳;吴叶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提出构建军队三级计量站信息化保障系统。通过模板配置技术、内容管理技术、质量控制参数建模技术实现了检定装备基础信息管理、装备检定过程管理、检定数据计算引擎管理,有效解决军队三级计量站计量检定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人工统计、核算数据易发生错误等问题,提高军队卫生装备计量检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作者:张晓玲;阮俊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解决医院物流由于人为的因素,数据录入速度慢、准确率低,差错率高,及操作标准化的问题。方法分析医院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物流管理的方法与流程。开发实施基于无线网络和PDA的电子标签和条形码技术相结合的物流管理系统。结果实现物流从供应商到出库发货的全程信息化跟踪,真正实现对物资的全流程管控,有效降低人为差错。结论利用电子标签、条形码、无线网络等成熟先进技术可以实现物流信息化管理,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无缝连接,提升医院的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吴兵;郭晓军;刘邦国;康丽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内核,表现在文字层面就是医院的院训,是医院员工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笔者调查分析了国内240家三甲医院,发现当代医院院训构成显现出追求对偶整饬、词约义丰、音韵和谐的美感,以及对儒家仁爱诚信思想的继承等特点,但也存在政治化倾向、缺乏独创性、亲和力和服务意识等问题。医院精神的凝炼应当走下圣坛,绕开政治化、功利化、趋同化的漩涡,努力实现个性化发展及与患方的和谐交融。
作者:倪歌;倪凯;吴晓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军事医学科研物资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服务保障工程。优质、高效、适量的军事医学科研物资采购能为实施军事医学科研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军事医学科研物资采购,推进军事医学科研物资采购健康发展,必须强化科学意识,确保物资采购统筹有序;强化服务意识,确保物资采购优质高效;强化廉政意识,确保物资采购公开透明;强化保密意识,确保物资采购安全实施。
作者:周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收集整理某医院2010-2012年心血管部分病种费用情况,分析总费用中各项指标(如药品、检查、化验、平均住院日等)变动趋势,找出影响费用变化的因素,研究调控各项指标的可靠依据。
作者:熊峻岭;李腊梅;邹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落实和推进军队物资采购改革,是推进全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物资集中采购管理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军队医院物资集中采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分段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提出加强物资集中采购规范管理的基本路径。
作者:王庆;舒艳萍;邢丞;寇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院建设发展离不开人才的贡献,基于绩效评价的内部分配制度,在激发医务人员动力,增强医院凝聚力,提高医疗工作效率,促进医院全面建设发展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军队医院绩效分配制度的演化过程,找出影响军队医院分配制度的因素,探索适用于新医改环境下的军队医院内部分配制度发展方向,有利于创新激励约束机制,达到军事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
作者:查丹;王建昌;高丽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某驻军医院军队伤病员与地方医保患者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对比分析,建立以病种费用据实补偿为主的多元化医疗补偿模式,探讨军队医疗保障及医疗费用补偿模式。
作者:楚小红;翁小杰;姜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军队医院临床科室2012年医疗收入的增长要素统计分析,归纳多种不同的收入增长类型特点,为临床科室健康运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指导。方法应用多元函数全增量因素分析法、床位利用指数分析法和疑难危重率与次均住院费用关联对比法。结果临床科室医疗收入增长呈现医疗数量增长型、病种费用增长型、单纯费用增长型、综合增长型。讨论不同的收入增长类型适用于不同的科室建设发展时期。
作者:肖谦;廖碧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论述军队医院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开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阐述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职能的对策措施。为强化管理、严格内控制度、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加强廉政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作者:李淑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探讨新形势下内卫武警总队级医院应急卫勤分队建设,并结合本院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实际,从建设应急卫勤分队的重要意义、任务和功能定位、能力建设,以及具体措施四个方面探讨,为提高卫勤分队卫勤保障能力提供经验。
作者:刘莉;李建朗;袁岚;宝彩芹;柳庆华;孙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聘用人员是当前军队医院建设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医院建设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驻边疆地区军队医院,将聘用人员纳入地方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开展军民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是稳定聘用人员队伍、有效利用社会人才为军队医院建设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陈建明;邓华;杨昕;马斌;李四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军队大型医院的性质及所承担的任务特征,决定其对院内外相关情况“全面掌控、迅速反应、及时处置”的需求特点。解放军总医院着眼自身工作特点和任务需求,以及未来建设发展需要,启动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工作,建成一个集平时、战时和各类应急情况下能够遂行综合组织指挥功能的集成调控平台。医院探索出一条依托自身力量,借用外部资源来建设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新路。
作者:王冬;史洪飞;应俊;王进亮;潘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针对灾害医学救援中伤员信息采集和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从伤员卡的研究设计和运用入手,进一步探析伤员信息的采集、运转和管理模式,以增强医疗机构的救治水平,为灾害医学救援卫勤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作者:张文;葛毅;刘江;蒲卫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学工程保障是有效组织实施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结合本源参与汶川、芦山抗震救灾医学救援的实践,从医疗物资筹措的方法和渠道、保障临床物资需求、调配和检修设备、消毒供应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做法。
作者:张超群;吴向阳;周龙甫;王丽香;李正;杭建金;石丽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疗养院组建团队疗养服务管理小组,在对疗养员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团队专业疗养指导模式,由多学科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这种“团队管理”服务模式,提高疗养内涵质量,促进疗养员的身心健康,提高疗养服务满意度。本文探讨军队疗养院康复疗养服务新模式,以提升疗养服务保障水平,对新时期军队疗养院内涵质量建设有指导意义。
作者:曲慧馨;齐爱江;张传俊;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营养学是现代营养学和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综合性治疗中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门学科。营养科作为临床营养实施的具体执行部门,其专业队伍建设和临床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营养工作的开展,关系到营养治疗的效果。因此加快营养学科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营养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推进多学科合作发展,提升不同专业的医疗水平,是今后营养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是综合性医院提升整体医疗水平要求所在。
作者:乔德丽;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军队综合性医院放射学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现代放射学科管理的对策:资源管理集约化,队伍建设团队化,工作模式协同化,学科管理制度化,绩效评价数据化。
作者:谭孝华;王庆林;易秀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从新时期军队医院科室管理实际出发,运用“6W”规则指导医院科室管理实践,对科室管理工作的内容、特点、实施方法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医院科室管理的具体思路和医疗安全防范需要把握的问题。
作者:刘世宝;陈雷;许安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提高药品生产质量水平,从而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分析制剂室生产药品过程中偏差处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结果制剂生产过程中偏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偏差管理认识不足;偏差管理培训不到位;偏差管理程序制定不合理;纠正预防措施不全面等。结论制剂生产单位偏差管理建议:提高偏差管理认识;加强偏差管理培训建立科学的偏差管理程序。
作者:武晓琼;李连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医院医学实验室推行标准化活动的经验及取得的效果。方法根据医院标准和实验室建立的质量体系梳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岗位考核指标、检验流程。通过品管圈等活动解决影响检验质量的关键问题。结果通过落实标准,完成科室质量管理体系与医院标准的对接;科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将医院标准的中目标、指标、岗位职责、标准操作程序文件按流程配置到岗位;通过标准化活动优化检验流程、降低检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结论通过标准化摸索经验和路径,为其他医学实验室实现标准化起试点示范作用。
作者:马良;张莉彩;贾兴旺;董振南;曹德森;田亚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知识产权工作是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科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桥梁。本文结合学校知识产权管理的工作实际,介绍知识产权管理的具体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剖析。
作者:徐拯;张爱岭;程传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医院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在2011年、2012年分别提出建立研究型医院和转化型医院的发展目标,针对转化型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服务对象的转变、科研管理的落后、缺乏竞争体制等,阐述改进措施。
作者:史兆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对现有综合医院学科整合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学科整合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学科整合的方法。
作者:王魁英;谭映军;侯凯文;刘建华;张莹;叶平;呼永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立足于新时期军队医院科研发展的需要,对某军队医院科研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各方面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
作者:付清海;王欢;豆鹏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分析军队中小医院内涵质量建设中的短板问题,着重从医院人才、技术、品牌、服务、设备设施等5个方面提高和规范军队中小医院的建设,提出加强内涵质量建设就是打造军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第二军医大学主办的医院管理专业的学术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
作者:《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