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成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一种金属酶,本文根据相关研究和应用资料,对其性质及在药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
作者:边玲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为了切实掌握大型酒店卫生制度的落实情况,加强对酒店的卫生监督,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我们于2004年7月20日至8月3日对34家大型酒店的餐饮具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导如下.
作者:孙成帅;公茂玺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藕可以生食或加调味品凉拌,其味鲜嫩清脆爽口.或切成丝与青椒丝、肉丝等炒食,其味鲜美可口.亦可切成块状与猪排骨煮汤食之,可谓美味佳肴.中医认为,生藕甘,寒,无毒.熟藕甘,温,亦无毒.生藕具有消瘀清热,除烦解渴,止血(鼻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等)功效.藕经过煮熟以后,性由凉变温,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而变为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作者:福如海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有些植物性食品中除含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一些影响消化吸收、对身体有害或可引起中毒的特殊成分.这些成分虽然含量很低,但不可忽视.1植酸植酸是一种有机酸,植物性食品大都含有有机酸,其中谷类、豆类和硬果中含量较高.植酸在人体内能与蛋白质、无机盐类结合成复合物,影响其吸收利用.人体内能破坏植酸的酶叫锌酶,缺锌则锌酶活性降低,因此,多吃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鱼、虾、动物的肝脏等,可破坏食物中的植酸.
作者:韩素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同一种疾病使用同样的药物,有的人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有的人不仅疗效不明显,还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的原因除了个体的差异外,还可能与食物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有关.过去对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多,而忽视了食物对药物作用的影响.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琦;秦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用于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多种,但无一是蛋白质专一的.各方法尽管所依据的原理不相同,均可能为某些盐类、缓冲剂成分及溶剂等所干扰.因此,每种方法都具有一些独特而有用的特性,同时在应用方面也有一定局限性.现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几种方法做简要介绍.
作者:张梅村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入世以后,方方面面都需要与国际接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在生活消费方面也越来越多的受国际社会的影响.而国外的商家也看好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纷纷抢滩中国大陆,一领风骚.在这个浪潮中,国内各行业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冲击.在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包围之下的中国食品业,急需增强竞争力、稳住阵脚,与之抗衡.尤其中国传统食品应凭借其传统特色,发挥龙头作用,为国内食品行业树立旗帜.
作者:杨洁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应该尽可能多吃鱼少吃肉吗?并非完全如此,鱼和肉都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消耗1克蛋白质,体重60公斤的人就需消耗60克蛋白质.肉和鱼所含的蛋白质一样多,均为每100克含蛋白质15~25克.问题是肉类、特别是红肉类(指猪、牛、羊肉),还含较高的脂肪,所以人们更偏爱白肉类(指鱼肉)和家禽,尽管它们的铁含量相对较低.
作者:何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致病菌易引起动物性食品(如肉)污染.利用原子能技术将致病菌杀灭,辐照后的肉品可取得满意的微生物学效果和达到良好的感官指标.辐照对肉类各种致病菌的杀灭效果和延长货架期表明,肉品辐射是一种肉类无害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作者:梁俊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3.2大豆蛋白大豆蛋白是一种优质营养源蛋白.蛋白质是人类生长,发育和繁衍的基础物质,大豆蛋白中的氨基酸的含量丰富,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大豆分离蛋白PDCAAS是1.00,对人体来说,大豆蛋白的质量相当于动物蛋白,优于一般的植物蛋白.大豆蛋白对人体的多种疾病有防治作用.
作者:宋国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犬咬伤首先要对伤口局部迅速彻底清洗,用20%肥皂水、去垢剂、含胺化合物等,如用0.1%新洁尔灭或清水清洗伤口,要注意肥皂水与新洁尔灭不能同时使用,必要时用狂犬病病毒免疫血清做局部浸润注射,冲洗后可用3%~5%碘酊擦拭消毒伤口.但用于普通伤口处理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碘酊,因其对伤口的刺激性大.如伤口较深,还需要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消毒,处理后的伤口不宜缝合和包扎,以利排毒处理.在及时处理伤口的基础上,还要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
作者:黄中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普遍讲究起营养健康,可许多人不是注重科学饮食,而是片面追求高档、名牌补品,以致花费高却未能获取良好的营养.其实,价格昂贵的滋补品未必等于高营养;对普通工薪家庭乃至低薪家庭来说,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少花钱获取高营养才是明智的选择.
作者:褚双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