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丽;王震;陈力勇;闫红;葛衡江
武警部队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实行统一和科学合理的医疗成本核算,全面系统地反映对内、对外医疗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情况,有助于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武警官兵服务.会计核算和工作量补贴核算是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整的会计核算和工作量补贴核算体系,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志锋;师马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汶川地震医疗后送工作,为完善灾害救援的医疗后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汶川地震医疗后送的系统调研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总结汶川抗震救灾医疗后送流程、医疗后送工具及分级救治情况.结果汶川地震中医疗后送总体分三个层次进行,军队独立医疗后送体系未形成,缺乏专用卫生运力,分级救治原则不尽完善.结论在特大地震医疗后送中,应严格掌握分级救治原则,重点加强前方卫勤分队的机动能力、中间卫生专用运力、后方基地化医院救治水平,并形成三者相结合的快速立体医疗后送.
作者:刘旭;张鹭鹭;刘源;张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研究分析了军队医院特别是中小医院面临的整体规模处于劣势、人才队伍中坚流失较多、学科优势逐渐弱化、有偿服务盈利空间压缩、发展经费不多等矛盾.提出了加强军队医院建设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部署和要求,以提高卫勤保障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医院建设发展理念、服务保障、人才建设、学科模式、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实现军队医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曹文献;胡波;丁益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国家医疗改革是一项重要任务[1].本文从整合和联合应用区域卫生资源方面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工作者一起进行探讨.
作者:陈诺夫;谭祖春;冉剑波;苏永林;刘子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立足于新时期军队医院科研工作特点,结合某军队医院中心实验室工作发展实际,对医院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医院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思路等观点,为军队医院提高专业实验室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李大鹏;刘文清;王永清;杨德利;李乃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围绕提高特勤人员医疗保障水平为主题,深刻剖析了当前区域特勤保障面临的形势和现状,提出了特勤医疗保障思路;并结合外军特勤建设情况,明确了特勤医疗保障要提高思想认识,实施依法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
作者:徐金江;毕猛;张建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加强医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1.1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是维护生命和促进健康的科学.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人们对效益原则的片面追求和科学技术的急剧膨胀,挤占了人性的伸展,医学人文精神在流失,如果医学失去道德本质,违背治病救人的准则,医学就不成其为医学.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医德教育,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热爱生命,抛弃唯技术至上的观点,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素质,尤其在肿瘤学教育中,这种人文精神培养尤为重要[1].
作者:傅强;朱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手术科室床位为900余张,手术室分为3个区域,护理人员90名,其中聘用制护士比例占95.6%.2005-2008年间共流失护理人员35名(其中转业15名,辞职20名),新增加护士42名.由于护理队伍的年轻化,为适应现代学科发展,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手术室能级管理网络[1].
作者:王利丽;阮晓茹;屠杰梅;丁瑞芳;王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近三年的发展,医院急诊科医疗毛收入和职能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正在由一个分诊、接诊科室向独立的急救单元、共用的初诊通道转变.
作者:李富军;徐越斌;尹强;张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按照对军区实施全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从归纳、整合已有信息系统入手,针对疗养院的需求开发了收费管控子系统和客房管控子系统.新平台具有收支项目全、数据核算准、支持多点消费一点结算、资产信息单点录入全网共享等特点,对提高本院的财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琳;杨文宏;苏国同;张明月;季微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检验科与临床交流对于促进检验与临床共同提高,提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检验工作更好地服务临床,确保标本的正确留取,促进检验前的质量控制,互相理解,互相学习,达到共同发展.
作者:王清泉;张瑞平;林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分析医院环境污染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医疗安全.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探讨在医院管理中,发现医院员工有些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消毒隔离制度不落实,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医疗环境质量.通过采取两个教育,两个严格和三个认真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阻断感染因素,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医院只要认真按照<两个规范>的要求,抓好医院环境管理,才能确保医疗安全和职业健康.
作者:苗亮;闫素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军队战备血液储备的目的是在战时或突发重大灾情时,能够以足够的储备血液满足伤病员救治的用血需要,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探析军队血站战备血液储备现状,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对于新形势下提高我军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红;张立福;徐学芳;刘永强;李大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军队医院是实施应急卫勤保障工作的主体,其任务是保障军队指战员的健康和提高战斗力[1-2].围绕临床医疗工作开展科研,是推动平战时期卫勤保障工作发展的动力.
作者:王永清;李大鹏;杨德利;刘永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军队医院发展,要科学统筹战场和市场、能力和规模、质量和效益、继承和创新四个关系,努力增强保障能力、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构建先进文化,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潜力较大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黄海涛;房树志;胡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新时期医疗服务具有需求多元和过程复杂的特点,同时存在人文关怀、协作机制、服务创新等薄弱环节.医务工作者要掌握医疗服务的多元复杂性,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和人文关怀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在服务项目、服务流程、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设施和服务环境等方面实现人性化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可感知和可持续.
作者:武强;范利;高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针对当前军队医院医疗合作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的论证不科学、核算不规范、管理不严密问题,阐述了在合作项目开设、运营、核算、管理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旨在提高军队医院合作项目管理效益.
作者:熊翔;王晓鸣;唐志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从企业流程再造的视角,对医院内部控制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思考,以期实现医院内部控制的帕累托优改善.
作者:狄海涛;王明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论述了急救网络医院生命绿色通道建立和维护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建立了生命绿色通道并不意味着就一定畅通,必须进行全程维护,除设立工作目标、组织机构及工作流程外,先进的管理思路、规范的标准化建设及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才是生命绿色通道得以畅通的保证.
作者:黄英;贺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对医疗风险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特性描述,其特性包括客观性、永恒性、普遍性、复杂性和危害性;并对影响医院医疗风险的一系列因素,如医方因素、患方因素、体制因素、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从而大程度上规避医疗风险.
作者:赵攀;王卉;吕占秀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