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北;常文军;朱晓军;曹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更多地通过对心理方法的探寻来缓解患者的病痛,因此,在手术室管理中加入人文关怀教育进而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作者:徐海涛;宁慧杰;石学银;袁红斌;朱秋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依据民法有关规定,提出了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性质,是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双方都应有法律约束力;同时,分析了协议书成立及有效的要件,论述了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思兵;孙业勤;张宝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全球灾害发生呈不断上升趋势,据联合国发布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比2004年增长了18%,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475人死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为5年来的之.
作者:茅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师的职责是服务社会,服务的条件不仅仅体现在医术精湛上,还要求医师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医德情操.具备这些条件并非一日之功,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师的起点,不能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本文从开展素质教育的原由、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目的在于阐明从事临床教学和管理的人员应重视医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作者:刘斌;王占齐;吴淑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坚持管理创新是提升医院综合保障能力的不竭动力.笔者对医院这几年建设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分析,提出了军队医院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总结了医院管理创新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管理理念创新;二是坚持管理模式创新;三是坚持管理手段创新.医院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效:①经济效益持续增长;②社会效益明显提高;③风气建设明显改善;④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周仲贤;王卫兵;陈一君;王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国内医学进修生教育现状目前在各大医院的进修生来自中小医院者居多,理论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来大医院进修的目的也不尽相同.
作者:潘泽亚;王志红;周伟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课程作为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教育形式,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
作者:杨建民;倪雄;陈莉;徐晓璐;王健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某部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部军人进行调查,将结果与地方常模、军人常模的SCL-90因子分进行比较;对不同兵源、类别的军人SCL-90因子分进行比较.结果:①某部军人在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军人常模;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和其他症状等因子上与地方常模没有显著性差别,而在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偏执等因子上优于地方常模,其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症状上;②不同兵源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③部队的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部队.结论:某部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正常,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躯体化症状,应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训练.
作者:雷勇;盛天金;陈锦华;魏梅洋;高进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结合自身医院管理实践,探讨了医院实践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对医院自主创新的构成要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军队医院实践自主创新工作应坚持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主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自主创新;坚持把自主创新贯穿于协调发展之中.
作者:刘福祥;马中立;季一鑫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城市面临越来越多的突发卫生事件威胁,2003年席卷全国的SARS和至今仍绵延不断的禽流感疫情说明了这种严重局面.国内许多专家认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同时必须重视和发掘科学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巨大作用.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形成机制,探讨和设计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管理策略,期望对今后突发卫生事件科研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姜北;常文军;朱晓军;曹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学科是医院发展的基础与核心,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技术水平及影响力.医院运用系统论思想指导学科建设,统一认识、完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积极协调外部环境为重点学科争取课题经费资助,注意点面结合,狠抓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已建成由国家级、全军级、军区级和院级组成的四级重点学科网络.
作者:林叶青;王海林;鲜荣华;吴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部队的医务人员不仅要救治各种身体疾患,同时也要医治各种心理疾患,为部队官兵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卫生服务,这就迫切要求部队医务人员不断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作者:尚秀花;王铁权;戴文奎;郝通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该文通过对城市双向转诊制度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城市双向转诊制度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希望能有助于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作者:崔勇;黄淇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军队医院低年资医师的组成特点:①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②临床工作经历长短不一;③院前教育背景不尽相同.指出了军队医院低年资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问题,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制定培训制度,规范管理模式;加强过程监管,确保培训质量;明确培训目标,坚持因人施训;为医院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姚国庆;刘勤勇;纵兆辉;祝松;洪求兵;黄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影响医院急诊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03-2005年急诊患者或家属1564名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3年急诊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0.16%、91.71%、92.56%,模糊评价总评分为J=0.7648、0.8961、0.9577,2005年诊疗环境与总体医疗服务质量模糊控制量占前两位(C=0.4843,0.2037).结论:大多数急诊患者感到满意,且逐年提高,但诊疗环境与总体医疗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窦东梅;施学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某大型医院103例非医疗过失性医疗纠纷进行研究,发现对治疗结果不满意是引发纠纷的主要原因;而对治疗结果不满意主要是因为患方经常对疾病抱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高期望又源于患方对医疗风险的认识不足.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医院管理中实际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增强与患方沟通的有效性、注意倾听患方的声音、注意改善服务态度等建议.
作者:鞠金涛;饶黎;连斌;钟海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总结福州总医院多年探索新的为部队服务保障模式的工作经验.在为部队服务方面有许多新举措,尤其是在新落成的新门诊大楼特设军人诊区,采取一站式服务,配以先进的设施,安排服务热情、业务精干、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到军人诊区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表明:军人门诊大限度提高军人门诊就医效率,军队人员就医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同时也解决了军地患者在同一诊区就诊矛盾,显著地改善了军人门诊就医的流程和环境,提高了服务保障水平.
作者:盛天金;陈金水;雷勇;杨文宇;郑春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随着疗养院合同制人员、非现役文职人员等增加,抓好培训成为工作的重点内容.方法:通过分析合同制人员的特点,采取解决的对策和途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有效的培训手段.结果:建立个人轮转带教制度、制定短期训练计划和远期训练目标、严格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制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积极开展科研帮带等多种培训手段.结论:通过多种培训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短期效益,也可以提高长期效益.
作者:董晓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科技精品成果是指近似完美的科技成果或经过精心打造而形成的成果中的精华.它除了具有一般科技成果的基本属性外,还有突出的创新性、很强的引领性和强大的实效性,对国家、军队、院校和个人都有重大价值.科技人员要坚定价值取向、强化创新意识、保持良好心态,与科技管理部门一起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才能更好地打造出精品成果,有力提升院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郑兴东;吴萌;张从昕;陈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医疗卫生体系的转型使医院的定位从单纯的社会福利型开始向公益经营型转变,因此了解医院核心竞争力要素,是医院转型后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并提出了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作者:吴佳佳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