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清
目的 观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4年12月SAP患者50例,采用CRRT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WBC、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淀粉酶(urine amylase,AM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table Ⅱ,APACHE Ⅱ)、血气分析指标[乳酸(Lac)、pH、氧合指数(PaO2/FiO2)]及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并统计病死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WBC[(12.16±2.39)×109/L]和血生化指标[CRP (146.32±186.25)mg/L、Scr (191.52±152.16) μ mol/L、AMS (173.67±66.51) U/L]明显低于治疗前WBC[(19.63±5.42)×109/L]、血生化指标[CRP (218.13±162.32) mg/L、Scr (345.26±319.62)μmol/L、AMS (681.52±168.15) 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PaO2/FiO2 (276.23±63.19) mm Hg、pH 12.16±2.39、Lac(1.31±0.52) mmol/L]和APACHEⅡ评分[(9.86±2.91)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FiO2(219.82±98.31) mm Hg、pH 7.31±0.09、Lac (2.62±0.59) mmol/L]和APACHEⅡ评分[(22.72±4.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呼吸频率[(28.5±2.7)次/min]以及心率[(93.5±4.3)次/min]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呼吸频率[(43.2±3.6)次/min]以及心率[(142.6±5.2)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病死率为4.00%.结论 CRRT可改善SAP患者血生化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降低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及心率,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汲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胃乏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63例,其中A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胃乏力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组胃乏力发生率1.59%,与A组的22.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便时间[(8.01±1.97)、(45.69±6.81)、(34.95±5.13)、(50.81±6.92)h]短于A组[(9.27±2.05)、(53.39±7.20)、(38.87±5.77)、(56.92±7.21)h](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自评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均P<0.05),而B组[(78.9±12.0)分]显著高于A组[(72.4±11.4)分],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乏力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黄圣斐;曾倩倩;卢德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大肠癌肝转移后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 (chain antigen19-9,CA19-9)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大肠癌肝转移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采用介入栓塞化疗联合口服希罗达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化疗联合口服希罗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EA、CA19-9水平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CEA、CA19-9水平分别为(61.14±17.28)mg/l、(113.78±24.82) μg/l,对照组分别为(60.92±16.58)mg/l(113.17± 24.52)μg/l;治疗后实验组血清CEA、CA19-9水平分别为(14.29±3.65)mg/l(25.84±7.17)μg/l,对照组分别为(17.61±4.17) mg/l、(29.62±8.22)μg/l.两组治疗后CEA、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血清CEA、CA19-9升高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42% (14/33)、12.12% (4/33)、0;未升高患者分别为75.76% (25/33)、51.52% (17/33)、21.21% (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后患者外周血CEA、CA19-9水平升高,二者水平变化可反映患者预后,可作为治疗后监测复发和转移的指标.
作者:陈洪兴;刘云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及综合护理组,每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过敏性紫癜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消化系统并发症、肾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血常规、肾功能.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综合护理组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10.0%)、肾病并发症发生率(26.7%)均低于常规护理组(40.0%、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前后WBC、RBC、PLT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两组干预前后24 h Cr、BUN比较变化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24 h蛋白尿[(0.88±0.31)g]少于常规护理组[(1.13±0.49)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过敏性紫癜儿童的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及肾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蛋白尿.
作者:卜雅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比分析普通社区和健康社区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了解鹰潭市居民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的现状.方法 在鹰潭市已完成健康社区创建的5个社区随机抽取2个社区,并在其他普通社区随机抽取2个社区作为对照,各抽取500名居民,共计2 000名.开展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口基本情况、健康生活方式知晓情况、膳食指导工具的使用情况、运动情况、健康行为.数据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结果 普通社区与健康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社区健康生活方式内容、推荐身体活动水平、油推荐摄入量、盐推荐摄入量、健康腰围、BMI、健康血压、高血压危险因素、吸烟的危害、酗酒的危害的知晓率高于普通社区(均P<0.05).健康社区居民对控油控盐壶、腰围尺和BMI尺的使用率高于普通社区(均P<0.05).健康社区居民和普通社区居民对中等有氧运动的知晓率分别为11%、3.6%,成人推荐运动量达标率分别为24.6%、15.8%,与1年前相比每周增加锻炼次数的增加率分别为7.2%和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社区居民和普通社区居民对控油、控盐行为和控制体重行为均有明显差别,对蔬菜摄入和水果摄入健康居民的摄入也都高于普通社区居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健康行为优于普通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健康意识,优化其健康行为.
作者:汪静;吴先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需求情况,总结诊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 2016年1-5月随机抽取广州市越秀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84例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基本情况,对中医适宜技术接受度、需求及认为其存在的问题.结果 患者就诊居前5位的病种:心脑血管疾病16例、颈肩腰腿痛13例、呼吸系统疾病13例、糖尿病9例、消化系统疾病8例.80例(占95.24%)认为可接受或尝试中医适宜技术治疗.84例患者中有76例接受过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占90.48%.接受过的治疗项目主要有中成药、中草药、针剌、推拿、艾灸等.接受过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的患者治疗途径主要是通过中医门诊76例、中医健康宣教17例、住院8例等.社区中医适宜技术仍存在的问题依次为: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中药口感差等.调查对象对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依次为:专家出诊、提高报销比例、煎药服务等.结论 广州市越秀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部分患者能接受中医适宜技术,虽存在部分问题,但已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作者:刘锦灿;周丽萍;冯丽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中的成像特点.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伴有脾功能亢进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排除肝硬化、肝转移瘤及没有造成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所测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时间分别再延迟3、5、7、9s接受检查,比较两组门静脉主干强化峰值时间、肝实质的密度差值(P-Ll值和P-L2值)、图像质量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时间分别为(51.12±11.21)、(34.53±7.12)s,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后第3、5、7、9s的P-L1值分别为(53.12±7.43)、(64.19±6.36)、(78.39±7.18)、(55.13±6.68) Hu,P-L2值分别为(34.56±4.03)、(38.21±4.39)、(63.09±5.15)、(49.31±5.07) Hu,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9±1.25)、(5.82±1.42)、(7.69±1.79)、(6.83±1.58)分,7s与3、5、9s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后第3、5、7、9 s的P-L1值分别为(114.41±11.15)、(91.09±8.21)、(74.38±11.52)、(54.02±9.61)Hu,P-L2值分别为(73.23±8.43)、(52.12±7.09)、(43.38±6.74)、(38.13±6.47)Hu,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8.69±1.02)、(6.82±1.31)、(5.97±1.23)、(5.81±0.89)分,3s与5、7、9s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的门静脉主干达强化峰值的时间延长,且在到达峰值7s后成像佳,图像质量高.
作者:黄琳;王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及肠内营养联合组各40例.肠外营养组接受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接受肠内营养,肠内营养联合组在肠内营养组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0.4 g/kg.比较三组有效率、病死率、感染率、手术率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Hematopoietin 1β,IL-1β)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肠内营养联合组有效率、病死率、感染率、手术率及住院时间[92.5%、7.5%、22.5%、20.0%、(19.24±4.78)d]与肠外营养组[60.0%、40.0%、72.5%、67.5%、(30.84±4.52)d]、肠内营养组[77.5%、22.5%、40.0%、32.5%、(25.41±5.0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4天肠内营养联合组APACHEⅡ评分[(4.97±1.10)分]均低于肠外营养组[(7.51±2.24)分]、肠内营养组[(6.25±2.09)分](均P>0.05).治疗第14天肠内营养联合组超敏C反应蛋白、TNF-α、IL-1β[(0.71±0.34)mg/l、(7.13±1.46)、(0.10±0.02)pg/l]均低于肠外营养组[(1.64±0.59)mg/l、(14.03±2.08)、(0.20±0.04)pg/l]、肠内营养组[(1.20±0.45)mg/l、(11.08±2.15)、(0.16±0.05)pg/l](均P>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好,病死率、感染率、手术率低,住院时间短,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炎症反应.
作者:赵红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术中观察组行球囊压迫止血,对照组行电凝止血.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渗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手术结束时检测检测两组应激状态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每搏量(stroke volume,SV).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渗血时间、术中出血量[(31.06±5.28) min、(1.60±0.21)d、(16.38±2.35)ml]均少于对照组[(52.71±6.65)min、(2.98±0.40)d、(29.03±4.11)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ACTH、Cor、NE水平[(44.06±6.03) pg/ml、(125.03±15.34)、(113.06±16.03)ng/ml]均低于对照组[(80.25±8.64)pg/ml、(197.03±20.36)、(200.25±30.42)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CO、MAP、SV[(3.87±0.44) l/min、(86.03±10.30) mm Hg、(53.00±6.09) ml]均低于对照组[(5.89±0.76)l/min、(112.08±12.84) mm Hg、(74.05±7.64)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宫腔镜下电切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比电凝止血效果好,可缓解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邬羽;张历君;陈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手术室器械护士15名于2015年3月成立FMEA小组,均接受FMEA系统培训.回顾分析过去两年内影响手术器械回收的原因,查找潜在失效模式及风险因素,计算潜在失效模式计算危机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采用RPN对器械回收三步流程进行评价.比较FMEA实施前后器械回收失效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FMEA前居前十位失效模式的RPN,实施FMEA后均显著降低.FMEA实施前后器械损坏率(1.51‰、0.16‰)、器械缺失率(3.16‰、0.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FMEA可分析手术器械回收失效的原因,采取有效改进措施改善器械回收质量.
作者:邵智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冲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密切观察膀胱痉挛、尿失禁以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213.6±22.5)ml、(1.5±0.9)、(3.0±0.9)、(7.0±1.2)d]均少于对照组[(368.0±34.9)ml、(4.0±1.4)、(5.1±1.0)、(9.9±1.3)d](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0%)高于观察组(13.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相比,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韦怡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在重症患者中比较常见,发病率50%左右.同时,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病死率也逐年增高.当患者病情进展至肾衰竭时肾脏替代治疗是目前缓解病情的唯一有效方法.在AKI早期的可逆转阶段能够及时发现,从而预防其进展至关重要.
作者:王玉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诊治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前者予奥沙利铂与替加氟联合治疗,后者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社会、角色及躯体功能评分[(59.70±15.68)、(70.11±15.59)分、(65.23±8.69)分]比对照组[(53.48±14.79)、(61.03±17.28)、(53.21±8.97)分]高(均P<0.05);观察组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 (90.20%、74.51%)比对照组(70.59%、35.29%)高(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纪贤良;王艳莉;赵英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WBC在老年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7月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62例(其中细菌性感染组96例、非细菌感染66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PCT水平,采用迈瑞公司生产的BC-5500检测血常规,测定PCT、CRP及WBC.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灵敏度、特异度比较用x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CT、WBC、CRP的诊断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CT、CRP及WBC对老年性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2.71%、87.50%、75.00%,特异度分别为92.4%、40.9%、46.9%,PCT灵敏度、特异度高(均P<0.05).PCT、WBC、CRP诊断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的佳截点分别为0.27ng/ml、12.5×109/L、16.5mg/L,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5、0.691、0.836,PCT的诊断效能高(均P<0.05).结论 与CRP、WBC比较,PCT诊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价值高.
作者:赵宇;曹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对中风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PSSD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营养神经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穴位针刺治疗,俯卧位及仰卧位各留针30 min,每日1次.1个疗程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心理干预,3d1次.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评价睡眠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9.14±2.26)、(17.33±1.79)分]均较治疗前[(27.26±1.92)、(26.42±2.32)分]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单纯针刺治疗比较,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PSSD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卢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孝昌县2015年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现状,为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孝昌县2015年预防接种门诊狂犬病暴露者处置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SPSS17.0和Excel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 226例狂犬病暴露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5:1;31~70岁多占55.21%;犬伤占65.87%,猫伤占24.67%;各月份病例报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病高峰在5-9月;伤口以手和下肢居多,且以浅表和多部位伤多见;伤害程序以Ⅲ级暴露者居多;暴露者致伤后24 h内就诊占80.00%;完成全程免疫接种占85.21%,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者占29.25%.结论 孝昌县对2 226例狂犬病暴露者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今后要加大培训,提高对暴露后伤口处理技术及水平;加强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广泛宣传,提倡人群暴露前免疫,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犬类动物的免疫,控制动物间传播.
作者:胡琴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对比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诊治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9例.对照组应用血管外显微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进行治疗.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score,GO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术后半年复发率,美波士顿健康调查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术后3个月并发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恢复良好36例,残疾11例,植物状态2例;观察组恢复良好46例,残疾3例;观察组恢复良好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复发率2.04%较对照组18.37%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76.58±10.60)、(79.42± 12.75)、(75.68±13.32)分]及总分[(85.02±14.66)分]均高于对照组[(64.45±9.40)、(61.23±10.31)、(66.55±12.27)、(65.37±13.02)分](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观察组为8.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血管外显微手术治疗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能够改善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吉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他克莫司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外涂于皮损部位,0.01 mg/cm2,早晚各1次,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患者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计算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总受累面积占体表面积百分比(BSA),根据EASI改善率计算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治疗3周症状及体征评分、EASI、BSA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3周,治疗组症状及体征评分、EASI、BSA[(9.71 ±3.40、6.08±3.41、6.21±2.78)分]均低于对照组[(24.09±6.13、12.54±4.06、14.25±4.08)分](均P<0.05).治疗组经治疗3周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治疗组血清IL-6、IL-10水平[(17.85±3.39)、(36.92±4.75)mg/L]均低于对照组[(24.30±4.15)、(52.49±6.03)mg/L](均P<0.05).结论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效果明显优于0.03%他克莫司软膏.
作者:李真真;宋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 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型功能性消化不良(type PDS functional dyspepsia,PDS-F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PDS-FD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莫沙必利复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后对两组症状进行评分;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焦虑抑郁程度;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失眠、头晕、皮疹以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量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餐后嗳气、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以及上腹痛积分[(0.42±0.02)、(0.41±0.01)、(0.15±0.06)、(0.39±0.02)分]低于对照组[(1.07±0.28)、(1.04±0.30)、(1.07±0.24)、(1.22±0.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5.90±2.87)、(5.95±2.94)分]低于对照组[(11.65±3.42)、(12.42±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38.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复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PDS-FD可改善患者症状与负面情绪,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晓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保列治联合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对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周服用保列治,5 mg,1次/d,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血流量、被切除前列腺的重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0L)、大尿流率(Qmax)、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血流量以及被切除前列腺重量[(32.2±11.4)min、(245± 10) ml、(37±17)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0.2±13.6) min、(315±19) ml、(21±16)g](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PSS、QOL、RUV、Qmax[(10.4±1.4)、(2.9±0.3)分、(13.5±3.5)ml、(15.7±2.1) ml/s]与对照组[(15.1±1.5)、(3.5±0.5)分、(4.4±3.5) ml、(10.5±1.5) m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102.45±11.23) ml、(6.15±1.01)、(1.24±0.89)、(6.43±1.21)d]均较对照组[(123.45±15.45)ml、(9.68±1.83)、(3.12±1.34)、(12.89±2.15)d]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保列治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电切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
作者:刘培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