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对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卢颖

关键词:中风, 睡眠障碍, 针刺,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对中风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PSSD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营养神经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穴位针刺治疗,俯卧位及仰卧位各留针30 min,每日1次.1个疗程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心理干预,3d1次.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评价睡眠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9.14±2.26)、(17.33±1.79)分]均较治疗前[(27.26±1.92)、(26.42±2.32)分]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单纯针刺治疗比较,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PSSD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500~1 000 mg/次口服,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拉莫三嗪口服,起始剂量12.5 mg/次,1次/d;2周内逐渐增加剂量,每日保持在25~50 mg/次,终剂量100~150 mg/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观察患者癫痫发作频次、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癫痫发作频次[(21.29±2.44)次/3个月]少于对照组[(25.47±3.75)次/3个月],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3.40±1.09)/180 s、(6.90±3.82) t/180 s]低于对照组[(5.70±2.23)/180 s、(11.63±4.71) t/180 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9.13%)低于对照组(4.3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复合拉莫三嗪治疗特发性全面性癫痫患者可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与不良反应,并降低累及导联数与病样放电.

    作者:郭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莫沙必利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PDS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 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型功能性消化不良(type PDS functional dyspepsia,PDS-F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PDS-FD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莫沙必利复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后对两组症状进行评分;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焦虑抑郁程度;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失眠、头晕、皮疹以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量资料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餐后嗳气、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以及上腹痛积分[(0.42±0.02)、(0.41±0.01)、(0.15±0.06)、(0.39±0.02)分]低于对照组[(1.07±0.28)、(1.04±0.30)、(1.07±0.24)、(1.22±0.4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5.90±2.87)、(5.95±2.94)分]低于对照组[(11.65±3.42)、(12.42±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38.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复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PDS-FD可改善患者症状与负面情绪,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晓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葛根素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心源性脑梗死(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3月CCE患者1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3、5、7、14天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统计总有效率,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均有所改善,治疗第1、3、5、7、14天对照组NIHSS分别为(22.8±7.4)、(22.7±6.8)、(21.9±6.2)、(19.4±6.0)、(16.2±7.1)分,观察组分别为(14.2±6.5)、(12.4±6.3)、(10.8±7.1)、(9.4±6.3)、(7.6±6.3)分,观察组NIHSS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92%)低于观察组(95.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61.5±14.6)分]高于治疗前[(31.0±10.4)分],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86.1±15.8)分]高于治疗前[(31.9±1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有3例血压下降,1例出现面色潮红,5例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减慢滴速后症状均消失,且均较轻微,未影响治疗.结论 葛根素治疗CCE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柴学森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电切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行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术中观察组行球囊压迫止血,对照组行电凝止血.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渗血时间、术后出血量;手术结束时检测检测两组应激状态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每搏量(stroke volume,SV).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渗血时间、术中出血量[(31.06±5.28) min、(1.60±0.21)d、(16.38±2.35)ml]均少于对照组[(52.71±6.65)min、(2.98±0.40)d、(29.03±4.11)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ACTH、Cor、NE水平[(44.06±6.03) pg/ml、(125.03±15.34)、(113.06±16.03)ng/ml]均低于对照组[(80.25±8.64)pg/ml、(197.03±20.36)、(200.25±30.42)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CO、MAP、SV[(3.87±0.44) l/min、(86.03±10.30) mm Hg、(53.00±6.09) ml]均低于对照组[(5.89±0.76)l/min、(112.08±12.84) mm Hg、(74.05±7.64)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宫腔镜下电切术配合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比电凝止血效果好,可缓解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邬羽;张历君;陈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手术室器械回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手术室器械护士15名于2015年3月成立FMEA小组,均接受FMEA系统培训.回顾分析过去两年内影响手术器械回收的原因,查找潜在失效模式及风险因素,计算潜在失效模式计算危机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采用RPN对器械回收三步流程进行评价.比较FMEA实施前后器械回收失效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FMEA前居前十位失效模式的RPN,实施FMEA后均显著降低.FMEA实施前后器械损坏率(1.51‰、0.16‰)、器械缺失率(3.16‰、0.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FMEA可分析手术器械回收失效的原因,采取有效改进措施改善器械回收质量.

    作者:邵智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及肠内营养联合组各40例.肠外营养组接受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接受肠内营养,肠内营养联合组在肠内营养组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0.4 g/kg.比较三组有效率、病死率、感染率、手术率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Hematopoietin 1β,IL-1β)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肠内营养联合组有效率、病死率、感染率、手术率及住院时间[92.5%、7.5%、22.5%、20.0%、(19.24±4.78)d]与肠外营养组[60.0%、40.0%、72.5%、67.5%、(30.84±4.52)d]、肠内营养组[77.5%、22.5%、40.0%、32.5%、(25.41±5.0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4天肠内营养联合组APACHEⅡ评分[(4.97±1.10)分]均低于肠外营养组[(7.51±2.24)分]、肠内营养组[(6.25±2.09)分](均P>0.05).治疗第14天肠内营养联合组超敏C反应蛋白、TNF-α、IL-1β[(0.71±0.34)mg/l、(7.13±1.46)、(0.10±0.02)pg/l]均低于肠外营养组[(1.64±0.59)mg/l、(14.03±2.08)、(0.20±0.04)pg/l]、肠内营养组[(1.20±0.45)mg/l、(11.08±2.15)、(0.16±0.05)pg/l](均P>0.05).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好,病死率、感染率、手术率低,住院时间短,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炎症反应.

    作者:赵红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肾衰竭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诺舒阻抗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肾衰竭合并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肾衰竭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7例,均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和宫腔镜进行治疗,贫血患者术后给予铁剂纠正贫血.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宫腔深度、宫腔宽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采用月经失血图(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ount,PBLAC)评分评价月经失血,统计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检测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血红蛋白.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未发生子宫穿孔、肠穿孔、热损伤、感染、血尿等并发症.宫腔深度4.2~8.7cm,平均(5.21±1.07) cm;宫腔宽度3.2~5.9 cm,平均(4.49±0.82)cm;手术时间35~120 s,平均(70.34±20.37)s;术中出血量8.4~20.3 ml,平均(14.37±5.19)ml.术后住院2~6 d.术后3个月有效率100%,闭经率58.82%;术后12个月有效率100%,闭经率82.35%.术后患者满意度为94.12%.术后3个月贫血纠正率57.14%,术后12个月贫血纠正率85.71%.与术前[(45.03±10.81) mmol/l、(764.8±130.4)μmol/l、(83.09±22.50)g/l]比较,术后3[(29.76±8.53) mmol/l、(482.4±70.0)μmol/l]、12个月[(21.97±7.64) mmol/l、(352.6±60.9)μmol/l]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逐渐降低(均P<0.05),血红蛋白水平[(100.37±20.43)、(108.30±19.24) g/l]逐渐升高(P<0.05).结论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肾衰竭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效果好,可有效纠正贫血,且未影响肾功能.

    作者:曾韶英;徐小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智护训练联合游泳对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观察智护训练联合游泳对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4年5月-2015年2月出生的婴幼儿8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0例.对照组单纯游泳,观察组智护训练配合游泳,两组均从出生后干预满1周岁.比较两组新生儿在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时的体格发育情况,3、6个月时的大运动、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交往及语言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出生6个月观察组体重(8.41±1.12)kg、头围(45.11±1.16) cm、身长(70.23±1.87)cm,优于对照组体重(7.98±0.97)kg、头围(42.87±1.72) cm、身长(67.82±1.76)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生3、6个月时的大运动(119.68±4.83)和(135.25±5.61)、适应能力(106.14±6.03)和(121.18±4.95)、精细动作(90.14±7.58)和(97.13±10.11)、交往(113.15±6.84)和(121.17±9.08)及语言(108.08±8.01)和(114.76±8.0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新生儿在抚触室中进行智护训练联合游泳能够明显促进新生儿早期的生长发育.

    作者:贺海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比索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羧甲司坦片0.5 mg/次口服,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1.25 mg/次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检测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EV1由(1.16±0.18)L提高到(1.48±0.31)L,FEV1/FVC由(48.4±9.8)%升高到(58.3±10.7)%,FEV1% pred由(49.3±11.8)%提高到(56.9±12.6)%,对照组FEV1由(1.14±0.19)L提高到(1.28±0.26)L,FEV1/FVC由(48.5±9.7)%升高到(51.1±11.2)%,FEV1%pred由(49.4±11.7)%提高到(50.6±12.5)%.观察组FEV1、FEV1/FVC、FEV1%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由(0.36±0.25) μg/L下降到(0.13±0.10) μg/L,IL-8由(0.73±0.57) μg/L下降到(0.45±0.36) μg/L,TNF-α由(0.86±0.29) μg/L下降到(0.56±0.08) μg/L,对照组IL-6由(0.34±0.29) μg/L下降到(0.25±0.16) μg/L,IL-8由(0.75±0.55) μg/L下降到(0.65±0.43) μg/L,TNF-α由(0.84±0.27) μg/L下降到(0.72±0.25) μg/L.治疗后观察组IL-6、IL-8、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比索洛尔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作者:王瑒;贾晰;王楠楠;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同浓度他克莫司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他克莫司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给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外涂于皮损部位,0.01 mg/cm2,早晚各1次,均治疗3周.治疗前后对患者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计算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总受累面积占体表面积百分比(BSA),根据EASI改善率计算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水平.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治疗3周症状及体征评分、EASI、BSA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3周,治疗组症状及体征评分、EASI、BSA[(9.71 ±3.40、6.08±3.41、6.21±2.78)分]均低于对照组[(24.09±6.13、12.54±4.06、14.25±4.08)分](均P<0.05).治疗组经治疗3周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治疗组血清IL-6、IL-10水平[(17.85±3.39)、(36.92±4.75)mg/L]均低于对照组[(24.30±4.15)、(52.49±6.03)mg/L](均P<0.05).结论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效果明显优于0.03%他克莫司软膏.

    作者:李真真;宋俐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细胞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分析

    目的 分析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机制,初步确定引起成熟卵巢功能衰退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部位.方法 选取7例健康妇女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建立一个黄色人种妇女的正常基因库,严格筛选5例特发性POF患者进行高分辨率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结果 所有特发性POF患者出现21p11.2拷贝数扩增,2例患者出现Xp22.33拷贝数的缺失.结论 21p11.2扩增引起的相关基因功能改变也许是导致成熟卵巢过早衰退的机制之一.

    作者:胡红波;朱少芳;许红雁;李文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作细颗粒物.其主要化学组分包括无机硝酸、硫酸盐、有机化合物、元素碳以及粉尘等五类物质.本文对PM2.5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甚至遗传系统等方面的毒理实验现象和数据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泊松回归模型等两个经典模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袁善丞;孙利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激素联合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激素联合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就诊的哮喘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激素吸入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激素联合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疗效;统计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哮喘消失时间(3.1±1.2)d、肺部哕音消失时间(4.7±1.1)d、咳嗽消失时间(4.1±1.2)d及住院时间(5.1±1.5)d均明显比对照组(5.2±1.1)、(6.7±1.5)、(5.7±1.4)、(7.2±1.2)d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可快速有效缓解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小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连续肾替代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4年12月SAP患者50例,采用CRRT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WBC、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淀粉酶(urine amylase,AM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table Ⅱ,APACHE Ⅱ)、血气分析指标[乳酸(Lac)、pH、氧合指数(PaO2/FiO2)]及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并统计病死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WBC[(12.16±2.39)×109/L]和血生化指标[CRP (146.32±186.25)mg/L、Scr (191.52±152.16) μ mol/L、AMS (173.67±66.51) U/L]明显低于治疗前WBC[(19.63±5.42)×109/L]、血生化指标[CRP (218.13±162.32) mg/L、Scr (345.26±319.62)μmol/L、AMS (681.52±168.15) 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PaO2/FiO2 (276.23±63.19) mm Hg、pH 12.16±2.39、Lac(1.31±0.52) mmol/L]和APACHEⅡ评分[(9.86±2.91)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的血气分析指标[PaO2/FiO2(219.82±98.31) mm Hg、pH 7.31±0.09、Lac (2.62±0.59) mmol/L]和APACHEⅡ评分[(22.72±4.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呼吸频率[(28.5±2.7)次/min]以及心率[(93.5±4.3)次/min]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呼吸频率[(43.2±3.6)次/min]以及心率[(142.6±5.2)次/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病死率为4.00%.结论 CRRT可改善SAP患者血生化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降低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及心率,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汲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肾损伤临床诊断及防治策略研究进展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在重症患者中比较常见,发病率50%左右.同时,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病死率也逐年增高.当患者病情进展至肾衰竭时肾脏替代治疗是目前缓解病情的唯一有效方法.在AKI早期的可逆转阶段能够及时发现,从而预防其进展至关重要.

    作者:王玉标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期: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口服,连用8周后隔3~4周减原剂量的10%~15%至维持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他克莫司.维持期: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他克莫司他克莫司,均连用24周.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比较两组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及公式推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对比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尿蛋白量、Scr及eGFR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12个月两组24 h尿蛋白量均降低,治疗后6、12个月24 h尿蛋白量[(0.82±0.36)、(0.62±0.26)、(0.85±0.33)、(0.60±0.31)g]与治疗前[(2.64±0.78)、(2.60±0.75)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24 h尿蛋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12个月两组Scr均降低,治疗后6、12个月Scr [(112.50±31.37)、(110.37±29.65)、(111.55±30.72)、(111.03±29.35)μmmol/L]与治疗前[(122.30±33.57)、(121.58±30.64)μ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12个月两组eGFR无发生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糖耐量减低2例、糖尿病2例,对照组发生糖尿病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IgA肾病伴轻中度肾功能损伤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甘晓辉;王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对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心理干预对中风后睡眠障碍(post-stroke sleep disorders,PSSD)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PSSD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营养神经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穴位针刺治疗,俯卧位及仰卧位各留针30 min,每日1次.1个疗程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予以心理干预,3d1次.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评价睡眠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9.14±2.26)、(17.33±1.79)分]均较治疗前[(27.26±1.92)、(26.42±2.32)分]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与单纯针刺治疗比较,针刺联合心理干预治疗PSSD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卢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患者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成像特点

    目的 探讨CT平扫及增强检查在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中的成像特点.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伴有脾功能亢进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排除肝硬化、肝转移瘤及没有造成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改变的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所测得门静脉强化峰值时间分别再延迟3、5、7、9s接受检查,比较两组门静脉主干强化峰值时间、肝实质的密度差值(P-Ll值和P-L2值)、图像质量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时间分别为(51.12±11.21)、(34.53±7.12)s,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后第3、5、7、9s的P-L1值分别为(53.12±7.43)、(64.19±6.36)、(78.39±7.18)、(55.13±6.68) Hu,P-L2值分别为(34.56±4.03)、(38.21±4.39)、(63.09±5.15)、(49.31±5.07) Hu,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9±1.25)、(5.82±1.42)、(7.69±1.79)、(6.83±1.58)分,7s与3、5、9s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门静脉主干达到强化峰值后第3、5、7、9 s的P-L1值分别为(114.41±11.15)、(91.09±8.21)、(74.38±11.52)、(54.02±9.61)Hu,P-L2值分别为(73.23±8.43)、(52.12±7.09)、(43.38±6.74)、(38.13±6.47)Hu,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8.69±1.02)、(6.82±1.31)、(5.97±1.23)、(5.81±0.89)分,3s与5、7、9s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的门静脉主干达强化峰值的时间延长,且在到达峰值7s后成像佳,图像质量高.

    作者:黄琳;王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Servqual评价法在评价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现状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4-11月住院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ervqual量表评价76例患者对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和感知值,计算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收集科室内10名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肝胆外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正确、无差错的期望值高,对护理人员衣着的感知值高,Servqual量表五个维度22个条目中,仅7个条目的测评结果为正值,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为(-0.492±0.104)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技能水平、文化程度是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063、9.749,均P<0.05).结论 Servqual评价法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医院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临床工作人员明确影响肝胆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相关因素.

    作者:谢兆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视觉训练对弱视患儿视觉恢复和立体视觉重建的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视觉训练对弱视患儿视觉恢复及立体视觉重建的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1月治疗的弱视患儿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如配镜、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视觉训练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对比敏感度、神经行为能力.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8%)高于对照组(6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的患儿治疗效果更佳.观察组儿童空间对比敏感度提高值(0.39±0.22)优于对照组(0.13±0.31) (P<0.05).观察组托腹抬头、拉起坐直、跨越反射、踏步反射等项目(20、21、19、17例)均优于对照组(8、9、7、6例)(P<0.05).结论 视觉训练提高了弱视患儿的立体视觉重建功能,并提高了其治疗积极性和顺应性,视力得到了良好恢复.

    作者:莫艳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