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枢;王正洪
加强医院科室质量管理,提高科主任查房质量,是科室和医院业务建设一项基本的、长期的、重要的工作[1].近年来,本院在提高科主任查房质量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医疗质量和诊治水平,促进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王兵;顾彦琪;于大海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按照要求,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事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1].笔者结合军队疗养院的自身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作者:汪涛;于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病案电子化管理在军队医院已普遍获得应用,并由此取得了一些经验,为使后续者少走弯路,笔者就计算机下患者ID、住院号的切入方式及相关问题谈点看法.
作者:杨若梅;田学勤;任建宇;药之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军队医学科研设备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权重.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群体分层分析法.结果:对问卷调查各评价指标打分的结果进行矩阵合并处理得出机时利用率、科研成果、人才培养、服务收入、功能开发与利用的权重分别为0.32、0.27、0.21、0.12和0.08.结论:权重是综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分配权重是量化评价的关键.
作者:姚国庆;洪求兵;纵兆辉;祝松;黄涛;陈文敏;蒋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围绕大学校医院门诊服务利用的特点展开讨论,从中探索与之适应的门诊工作对策.同济大学校医院的门诊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学生的门诊服务利用数量在各月份的分布是不同的,其就诊科别与教工有差异,低自负费用促进学生门诊利用.为了适应校医院的门诊服务利用需求,针对学生在校医院就诊的科别特点,合理调整和配备门诊的医技力量.另外,合理布局各校区门诊点,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方针,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方敏霞;罗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患者提供快捷的医疗服务,本院和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门急诊信息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于2005年6月初全面投入运行[1].在门诊医生工作站应用时,遇到了许多困难,特别是思想认识模糊、医生操作能力、信息系统集成等问题,给顺利实施带来较大的压力.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实施应用指导、组织技术协调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相关问题,为门诊医生工作站平稳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徐旭东;毛琦敏;杨国斌;汪惠霞;钱峥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分析了医院门诊流程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流程再造和优化的措施,并阐述了门诊流程优化对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作者:卢光明;于启林;张颖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ISO9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20世纪对人类所作的一大贡献.它高度概括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革命200年来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是源自实践,上升为理论的一套科学管理模式,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适时性的特点.所谓医院标准化管理,指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工作过程进行控制.
作者:马守江;张东;隋友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军队后勤管理机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编制逐渐精简,同时,随着医院对外医疗服务的扩展,医务人员的短缺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医院的医疗工作[1].聘用卫生技术人员在大部分军队医院已不鲜见,尤其是护理岗位聘用的比例比较大.本院聘用制工作已施行十几年,除护理岗位外,在医疗、影像、麻醉等6个专业也进行了聘用工作,弥补了医院技术人员的不足,保证了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李国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客户端即是网络得以实现的起点,也是网络工作的终点,因此客户端的安全、高效就成为网络管理人员时时关心的一个重要而繁琐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在医院局域网中影响前台用户和后台用户安全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
作者:黄国莉;王洪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以一所地处上海、综合实力较强的军队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院人才外流的特点与主要原因,提出了从事业、待遇、感情和制度四个方面吸引人才的主要对策.
作者:李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军队医院干部病区的伤病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做好对其医疗服务的同时,认真做好干部病区各项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治病疗伤环境,对保障住院干部的安全和促进疾病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李贤卓;向月应;阳丽华;王庆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病案使用情况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30日期间,本院各种原因调用病案44 366份,占库存资料的15.8%,牵涉操作次数为70 000余次,占总库存的26.27%.目前本院病案总库存为28万.
作者:陈俐;邹郢;吕红梅;谢静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1影像资料借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1借阅制度不科学临床医师借阅影像资料时只是简单地在各科室登记本上登记有关信息,对借阅的具体内容没有严格的界定.
作者:陈志辉;曾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医用高压氧舱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高压氧舱安全使用和管理.本院于1996年引进高压氧治疗项目以来,针对疗养院的具体情况,在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压氧舱安全使用与管理办法,力求达到人员专业化、设备规格化、工作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有效防止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与治疗效果.
作者:李爱萍;余芳;徐茂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本文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军队医疗机构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重点为军队医院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并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的运行情况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单位运行的初步情况看,军队医疗机构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可行的.
作者:张明祥;马守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教学质量监控是目前国内各高校尤其是医药院校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通过有效的质量监控手段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各高等院校工作的核心.然而面对大量的质量监控信息,国内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在以人工方式进行处理,监控信息得不到及时上通下达,许多教学质量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本文系统阐述了一种基于WEB的教学督导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曹洪欣;刘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直接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为有效解决I临床技能教学与临床医疗之间的矛盾,本院于2003年底在承担本科以上临床医学教学的5个附属医院建立了临床教学实训中心,运用高级综合模拟人系统和其他模拟模型,对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唐红梅;鲁威;张美娇;姜叙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面,存在着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不足,尤其是应急型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本文充分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医院应急型人力资源的规划与获取、绩效管理、薪酬设计、职业发展及团队建设等阐述,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
作者:黄枢;王正洪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医院数字化建设是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军队医院必须首先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数字医院建设目标和任务,制定基本架构,明确基本原则,充分利用医院信息资源,不断完善数字化系统,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院整体运作效率和医疗市场行业竞争力,更好地赢得医院生存和发展空间.
作者:沈旭东;徐茂;梅雪;张寓景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