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崔艳红

关键词:乌司他丁, 急性加重期, 氧化应激, 慢性阻塞性肺病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6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4),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每次100 000单位溶于500ml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静滴1~2小时,每日1~3次,疗程一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和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PX分别为[(79.1±18.5)、(8.0±1.3)、(160.9±28.4)],对照组分别为[(72.3±10.4)、(8.9±1.6)、(145.2±41.3)],观察组FVC和FEV1/FVC分别为[(2.9±0.4)、(53.9±3.8)],对照组分别为[(2.8±0.3)L、(50.1±2.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OD、GSH-PX、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机体组织损伤,从而提高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婴儿下呼吸道感染61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婴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婴儿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及对照组51例,除常规化痰、止咳、平喘、抗感染治疗外,治疗组给予氨溴特罗0.3 ~0.5 ml/kg,2次/d,对照组给予小儿止咳糖浆0.5 mlkg,3次/d.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咳嗽、咳痰、气喘、肺部罗音吸收等症状改善率、有效率及患儿依从性、常见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分别为95.1%和82.4%.治疗组在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排痰、喘息、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分别为(4.2±1.1)、(5.1±1.3)、(3.3±0.8)、(5.6±1.2)d,均优于对照组的(6.3±0.9)、(7.2±0.7)、(5.5±1.4)、(7.9±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小婴儿下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氨溴特罗,疗效显著,但应注意了解不同剂量及个体差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晓娟;武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间充质干细胞在放射性肠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放射性肠损伤在临床上常见,以腹部肿瘤放疗过程中为常见.然而,针对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有限;目前,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成为辐射损伤治疗的研究热点,各种来源的MSCs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受到学者们青睐,它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潜能的干细胞,对其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可为放射性肠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方向.

    作者:张锷;卢先州;张树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67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4),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每次100 000单位溶于500ml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静滴1~2小时,每日1~3次,疗程一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和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PX分别为[(79.1±18.5)、(8.0±1.3)、(160.9±28.4)],对照组分别为[(72.3±10.4)、(8.9±1.6)、(145.2±41.3)],观察组FVC和FEV1/FVC分别为[(2.9±0.4)、(53.9±3.8)],对照组分别为[(2.8±0.3)L、(50.1±2.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SOD、GSH-PX、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79.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抑制氧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机体组织损伤,从而提高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ms,GDM)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做孕检的孕妇340例,其中孕检正常孕妇130例作为正常组,糖耐量异常孕妇75例作为异常组,GDM孕妇134例作为GDM组.所有孕妇禁食10~12h后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和HbA1c,如血糖> 6.1 mmol/L行50g口腹葡萄糖负荷试验和OGTT筛查.三组FPG、OGTT、HbA1c结果用(x)±s表示,两两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GDM组FPG、OGCG、HbA1c分别为(6.97±0.82) mmol/L、(6.94 ±0.33) mmol/L、(10.62±0.37)%,均高于正常组[(4.20±0.36) mmol/L、(5.62 ±0.34) mmol/L、(6.41±0.53)%]和异常组[(5.19 ±0.72) mmol/L、(6.20±0.36) mmol/L、(8.34±0.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bA1c诊断GDM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房翠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于肝外科手术,如广泛肝切除、肝移植.其导致的并发症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从细胞和分子调控二层面阐述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作者:屈振超;张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感染性炎症与骨肿瘤的影像学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与对比骨感染性炎症与骨肿瘤的影像学改变,为以后四肢长骨的骨感染性炎症影像结果和骨肿瘤影像结果提供鉴别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7例骨感染患者为骨感染组,48例骨肿瘤患者为骨肿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和MRI进行观察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骨感染组骨质破坏累及骨垢的分布率为33.33%,骨干髓腔改变的分布率为29.41%,病变边界清晰可辨的分布率为22.22%,层状连续骨膜新生骨的分布率为90.91%,Codman三角的分布率为20.00%,死骨形成的分布率和髓腔内脓肿的分布率都为100.00%;骨肿瘤组的骨质破坏累及骨垢的分布率为66.67%,骨干髓腔改变的分布率为70.59%,病变边界清晰可辨的分布率为77.78%,层状连续骨膜新生骨的分布率为9.09%,Codman三角的分布率为80.00%,死骨形成的分布率和髓腔内脓肿的分布率都为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合理利用X线平片、CT和MRI等多种影响学手段对四肢长骨的骨感染性炎症患者和骨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充分了解各患者各征象的意义,将有助于两类疾病的鉴别,有效避免误诊.

    作者:方锡鑫;陈裕展;苏辉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13年谷城县居民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谷城县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为今后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死因归类,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对2013年谷城县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谷城县人群粗死亡率为712.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1.11/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893.52/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529.27/10万,男女死亡比为1.70∶1.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183.19/10万)、恶性肿瘤(179.04/10万)、心脏病(148.67/10万)、呼吸系统疾病(3.77/10万)、伤害(70.56/10万).结论 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等慢性病成了谷城县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损伤与中毒在减寿年数中位居前列.

    作者:柳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肥城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

    目的 了解肥城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情况,为保障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1-12月对肥城市山区14个乡(镇)的28个农村集中式供水点分别在丰水期与枯水期进行动态的水质监测和一般的卫生学调查.结果 28个采样点共采集水样56份,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别进行了14个项目的检验,被检测水样14项指标全合格的有29份,合格率为51.79%.丰水期与枯水期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35.70%、35.70%、71.40%、67.90%,两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是农村生活饮用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品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上海某社区274例老年失眠患者安眠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江甫社区门诊失眠患者助眠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对2013年3月-2014年2月社区门诊274例失眠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助眠药物连续使用率为45.6%,连续使用10年以下者占31.4%,连续使用10年以上者占23.0%社区门诊失眠患者中苯二氮卓类药物助眠治疗的使用率为85.8%,中成药的使用率为14.2%,二者均使用者占5.5%.结论 社区门诊失眠患者助眠药物的使用率较高,以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为主,社区门诊患者在助眠药物的使用上存在不合理,需要引起社区医生的重视.

    作者:巢云;王晴;李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显微镜下双侧颈动脉鞘交感神经剥脱术结合迷走神经孤立术治疗脑性瘫痪儿童流涎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双侧颈动脉鞘交感神经剥脱术结合迷走神经孤立术治疗脑性瘫痪儿童流涎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脑性瘫痪流涎首儿童73例,随机分为A组34例和B组39例,A组采用显微手术行双侧颈动脉鞘交感神经剥脱术结合迷走神经孤立术治疗,B组采用口腔功能训练治疗.随访6周后,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脑性瘫痪儿童流涎症的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流涎程度有效率64.7%高于B组的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流涎频率有效率70.6%高于对照组的5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起效时间为(8.00±3.18)d,B组为(24.00 ±7.0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双侧颈总动脉外周交感神经剥脱术结合迷走神经孤立术治疗脑性瘫痪儿童流涎症效果较好,起效时间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宫外孕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与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24例,A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B组采用输卵管切除术,比较手术效果及血β-hCG值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在24h内排气,48h内排便,住院1周后均出院.A组第1、4、7天血β-hCG值分别为(1 102±159)、(630±48)、(215±37)U/L,B组分别为(1307±173)、(673±65)、(246±32) 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4、2.607、3.105,均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手术,术后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稍快,持续性移位妊娠情况不再发生,帮助患者保留了生育能力,可以在有生育需求的患者中广泛推广.

    作者:陈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比较高通量透析与低通量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肾内科透析的80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透析,使用金宝8LR血液滤过器,面积1.7 m2,超滤系数11.3 ml·mmHg-1·h-1(1 mm Hg =0.133 kPa),观察组给予高通量透析,使用金宝17R血液滤过器,面积1.7 m2,超滤系数57 ml·mm Hg-1·h-1.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呼吸中段流量、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中的V50分别为(2.57 ±0.53)、(2.67±0.44)、(2.65±0.46)ml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8±0.44)、(2.25±0.48)、(2.28±0.4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长期应用高通量透析能够更好地改善透析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霍飞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出院后,对照组不对患者的疾病诊治、生活习惯及健康宣传等方面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状况,并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服药依从性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5.0±2.0)、(95.0 ±3.0)mm Hg(1 mm Hg=0.133 kPa),观察组分别为(130.0±3.0)、(82.0±6.0) mm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健康感觉、躯体感觉、工作能力、睡眠状态、生活满足感、社会参与能力得分分别为(86.1±2.4)、(5.1±1.6)、(9.5±1.5)、(10.5±1.5)、(11.5±2.5)、(10.5±1.5)分,观察组分别为(101.2±3.1)、(8.2±1.4)、(13.8±2.0)、(14.4±1.5)、(21.9±1.6)、(13.9±3.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服药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64%、63.64%、16.36%,观察组分别为96.49%、94.74%、3.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有助于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血压的控制,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妮;雷剑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10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固定期第2天,A组于牵张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原的混合液,C组注射纤维蛋白胶原,D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固定2、6周时处死动物获取标本,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X线观察、骨密度分析观察骨质愈合改建情况.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的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X线观察、骨密度分析显示,在固定期第2、6周,A组、B组牵张间隙内成骨质量好于C组、D组,A组优于B组.A组固定第2、6周牵张区新生骨骨密度值分别为(66.74±1.97)、(94.65±2.35) g/cm2,B组分别为(43.63±1.84)、(68.54±2.03)g/cm2,C组分别为(27.15±1.49)、(53.69±1.64) g/cm2,D组分别为(25.39±1.23)、(55.32±1.52)g/cm2,A组牵张区内新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均P<0.05),B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均P<0.05).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可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新骨形成.

    作者:闫利勇;肖长杰;张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威海市农村地区应急救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威海市农村地区急诊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为建立健全本地区农村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6月对威海市部分周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 共调查18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诊医生60名,护士132名;其中副高以上的医生5名,占8.33%,副高以上的护士2名,占1.52%.其中18家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院)中共有救护车12辆,13家医院没有呼吸机,6家医院没有体外除颤仪,所有医院急诊科均没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结论 威海市农村地区急救医疗资源配置相对落后,急救布局不合理,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薄弱,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必须及时加以改进.

    作者:孙怀志;郑艳杰;王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方法预处理术前输卵管积水对冻融胚胎移植术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预处理术前输卵管积水对冻融胚胎移植术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25例输卵管积水患者,随机分为A、B和C组三组各75例,A组不进行预处理直接移植,B组腹腔镜下双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进行处理,C组给予介入栓塞法进行处理,观察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A组临床妊娠率为12.0%,B组为46.67%,C组为45.33%,A组与B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流产率44.44%,B组为17.14%,C组为20.59%,A组与B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卵管积水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给予腹腔镜下双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或介入栓塞法等预处理方式均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妊娠率,可根据患者意愿实施.

    作者:翟一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急腹症4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急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剖腹探查和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0%,对照组为5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5.3±11.4) min、(106.5±27.9) ml、(6.3±1.3)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5±14.6) min、(211.5±54.7) ml、(11.3±2.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科腹腔镜可以有效治疗急腹症,与传统的剖腹探查和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治疗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以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刚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作为独立因素对131Ⅰ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作为独立因素对131Ⅰ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10月68例接受131Ⅰ治疗的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和TPOAb阳性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严格按照《临床诊疗指南核医学分册》131Ⅰ治疗Graves病治疗方法进行,131Ⅰ剂量(MBq)=[计划剂量(MBq/g甲状腺组织)×甲状腺重量(g)]/甲状腺24小时摄碘率%,若甲状腺有效半衰期小于5d,可将计算结果乘以5/有效半衰期,给药方法为空腹口服,服131Ⅰ后2h才可以进食,131Ⅰ治疗3~6个月后确定为无明显疗效或加重的病人、有好转而未痊愈的病人,都可再次进行治疗,在131Ⅰ剂量修正上,观察组把TGAb和TPOAb阳性作为独立因素考虑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减小10% 131Ⅰ使用剂量,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甲低发生率.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甲低发生率19.44%,对照组甲低发生率21.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05)率.结论 TGAb和TPOAb阳性作为独立因素考虑不能减低131Ⅰ治疗Graves病后甲低的发生率.

    作者:王朝栋;党国际;张蕊;冯宏升;姜会哲;张慧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采用生活质量量表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五个维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定.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3.21 ±8.97)、(70.11 ±8.23)、(76.53±10.53)、(80.24±8.97)、(71.93±12.16)分,对照组分别为(60.53±4.68)、(63.52±5.11)、(65.21±6.07)、(64.64±5.78)、(59.83±8.8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00、4.632、6.317、9.915、5.457,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分分别为(47.65±4.22)、(43.29±4.01)分,对照组为(52.09±6.43)、(48.13±5.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5、4.981,均P<0.05).结论 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职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04-2013年厦门市猩红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2004-2013年厦门市猩红热发病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厦门市猩红热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报告猩红热938例,年平均发病率3.42/10万,均为散发病例,无死亡病例.2004、2007、2011年出现发病高峰,发病率分别为4.24/10万、3.78/10万、5.49/10万.11月一次年6月共报告792例,占发病总数的84.43%.全市6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男女比例为1.54:1,1~14岁儿童共报告889例,占发病总数的94.78%,5岁儿童发病率(67.59/10万)高.职业分布居前三位的为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发病数依次为454例(48.40%)、223例(23.77%)、215例(22.92%).结论 冬春季为厦门市猩红热的高发季节,幼托儿童、学生、散居儿童为猩红热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刘红莲;郑惠能;颜玉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