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友元;张鹭鹭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军队医改前后军队人员医疗费用的变化,探索改革对军队医院医疗经费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医改前后的门诊与住院医疗费用数据进行了汇总、比较和分析.结果:①门(急)诊医疗总费用下降幅度1.49%;其中现役军人增长3.65%,职工和家属则分别下降34.38%、3.42%.②门(急)诊治疗总人均费用上涨13.66%,以军职及以上干部上涨幅度高.③住院医疗总费用增加15.08%,现役军人增长35.68%,职工和家属则分别下降33.69%、40.97%.结论: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①分类保障模式初步形成.②军队伤病员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③合理医疗消费的机制基本建立.④基层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杨晓琼;宋兰堂;曾艳彩;蒋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医院辅诊科室医疗质量的内容1.1 响应及时是指对临床科检查申请作出的反应时间,包括由申请到开始检查的时间、出检查结果的时间以及特殊情况口头通知的时间等.重点是对急诊的反应时间,要求辅诊科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以辅助临床治疗.另外,特殊情况的检查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及时调整、补充治疗措施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应在出结果后第一时间内通知临床科[1].
作者:范颂杰;刘丙龙;王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当前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有着显著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本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践过程的回顾性分析,对评价的原则、组织、结果、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总结和思考,并对加强和改进军医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于全;王希;范恺洋;谢长勇;李小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临床医学工程在医院的发展建设中的诸多观点、方法、途径、模式,有力地促进和推动着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但作为一个学科、作为一个专业在医院如何发展建设,还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指导思想.本文从学科发展角度建议, 围绕医学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将临床医学工程作为学科发展建设,不断拓展学科发展建设的内涵,使临床医学工程从业人员在医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推进医院的全面建设.
作者:汤黎明;吴敏;刘铁兵;戚仕涛;朱兴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建立创伤急救中心的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创伤急救快速绿色通道;三是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救治能力;四是合理投入,改善创伤救治条件;五是加强对外联络,建立军警联动机制.建立创伤急救中心是军队医院增强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军队医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彭世喜;樊光辉;郭立新;段家怀;蒋瑞山;龙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基础研究的发展水平和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各国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基础研究评价在今天的优化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合理有效的基础研究评价体系对于更好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馨;任旭峰;张寓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前言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军事革命,其规模之大,内涵之广,影响之深,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军事革命都无法比拟的.要想在未来战争中掌握主动,在国际事务中不再被动,世界各国都无法漠视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新军事革命不仅仅是军事技术革命或武器装备的革命,而且是以先进的武器系统、科学的体制编制、创新的军事学说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的军事革命.
作者:邓月仙;陈千;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电子病案的使用为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然而由于受技术手段限制、管理措施跟不上等原因,出现了复制病历张冠李戴、不按时限要求完成病历书写内容等问题,为医疗纠纷的发生留下了隐患.建立有效的病案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病案资料的科学性,是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安全、保障病人利益的有效手段.
作者:许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医疗主体履行告知义务模式,提高告知义务的操作性,实现告知义务的确定性和医患关系调整的有效性.方法:理论考证法、实践借鉴法.结果:建立了医疗行为中医疗主体履行告知义务系统的五结构模式.结论:该模式对医疗主体落实告知义务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宋华;宋兰堂;陈文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责任医师是指直接负责病人诊疗、检查、手术、康复等的经治医师.责任医师负责制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病人医疗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1].我院实行责任医师负责制服务模式以后,医院的门急诊病人、住院病人、手术病人等有了明显增加,服务质量、医疗质量、技术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医院三个效益明显提高.
作者:张志敏;王月忠;华长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促使军队医院科学发展,提高综合实力水平,增强竞争力,以适应军队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层次分析等方法建立指标体系.结果:通过对全军各等级医院的现况分析,确定军队医院综合实力评价指标,量化各类指标,构建军队医院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指标选择有代表性、指标权重合理,评价方法科学,为军队医院建设和发展提供导向依据.
作者:冯鑫;李文考;田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想永立潮头,不仅要着眼于加强硬件建设,更需要优化就医流程的软环境.而病人在就医过程中,能否感到安全、便利、舒适,则有赖于医院能否提供一套全方位的规范化标识系统.因此,医院标志应用规范与否也是衡量病人对就医环境满意度的决定因素之一,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席淑华;周立;潘碧波;刘哲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知识管理与医学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知识管理是一种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通过系统管理组织的知识资源来提高组织效率、反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本价值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上更注重研究通过改进知识流程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机理和规律,包括知识的评价、组织创新的能力、建立基于知识资源的经济模型等问题[1].
作者:刘延;张凌;张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树立军队医院良好形象的重要性随着军队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地区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烈,军队医院只有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服务质量、信誉、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医院的形象对医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良好的形象可以在社会中树立信誉,使其对医院的医疗质量产生信赖感[1].其次,可以向社会传达医疗实力雄厚的信息,吸引患者.
作者:金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我国医院已开始重视急诊科建设发展,许多大医院急诊科及其他单位组成EMSS(Emergency medicine service即急诊医疗体系)系统,又称生命绿色通道.它要求设施完善的急诊科,使急救病人院前抢救-抢救室抢救-急诊手术-术后监护(危重监护)-病房一体化,不出急诊区.这种布局要求护士必须成为以急救为主,样样拿得起的全科能力的护士;同时也对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急诊护理的发展日益提到日程上来.
作者:吕红;苗京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对临床路径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是提高临床路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建立临床路径评价的五步评价模式,即临床路径评价的计划、报告和数据收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数据收集和分析报告、评价的评估五个步骤.运用该模式对临床路径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可以取得关于病人医护状况变化的可靠信息,反映病人医护结果的变化趋势,使临床路径真正成为医护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力工具.
作者:王伟;秦银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院通过积极开展合作引资工作,确定了指导思想和原则,建立了互惠双赢的合作引资模式和管理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确保为部队服务的方向,正确处理官员医疗需求与投资方追求利润大化的矛盾,促进了医院全面建设,提高了医院综合保障能力.
作者:樊俊杰;徐越斌;李富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介绍了该院立足卫勤保障任务,立足卫勤地理特点,立足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要求,把握军事医学发展趋势,面向战场,适应市场.通过确立军事医学地位,提高对军事医学的认识;选准军事医学发展方向,大力加强军事医学专科建设,提高学科的建设水平;发挥军事医学的作用,提高医院的卫勤保障能力的基本做法,为探索新形势下医院发展建设的新思路提供了参考.
作者:孙景海;黄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资料来源某大学学生两周卫生服务调查;学校、医院原始登记表册;2004年全校学生门诊、住院业务报表.
作者:方敏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院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医院改革发展腾飞的动力[1].医院文化建设的含量,对提升医院形象、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院在实施人性化服务过程中,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使门诊各项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韩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