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刘海军;王福忠
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监、控、管出现新理念:监测强调前瞻与目标,控制强调合理,预防强调标准预防,以此为核心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横贯于整个行医的过程,下面就如何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谈谈我们的认识与做法.
作者:杨莉萍;詹志荣;王占科;祝仲珍;张念悌;郭宝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院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医院改革发展腾飞的动力[1].医院文化建设的含量,对提升医院形象、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我院在实施人性化服务过程中,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使门诊各项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韩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医疗形势日益严峻,医院作为高风险行业,必须寻求一种社会风险共担、转移机制来保障医务人员的利益,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患者在损害中能得到公平的赔偿,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医疗责任保险是医院风险分担、转移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由于我国的医疗责任保险尚处于初级阶段,制度还不够完善,作用发挥不充分.本文探讨了医院在医疗责任保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对解决方法提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鞠金涛;钟海忠;连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研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通过科学方法建立符合军队医院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系数,为综合评价结果建立了基础.采用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的多种方法与不同的指标体系结合,形成多个评价方案,并通过评价方案择优系统,计算出各评价方案的兼容度和差异度,科学的从多个评价方案中选出了具代表性的评价方案.符合现代科学决策规则,为科学、客观的说明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益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黄玉梅;祝清华;毛宗福;张鹭鹭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建立创伤急救中心的做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创伤急救快速绿色通道;三是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救治能力;四是合理投入,改善创伤救治条件;五是加强对外联络,建立军警联动机制.建立创伤急救中心是军队医院增强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新时期军队医院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彭世喜;樊光辉;郭立新;段家怀;蒋瑞山;龙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军队医改前后军队人员医疗费用的变化,探索改革对军队医院医疗经费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医改前后的门诊与住院医疗费用数据进行了汇总、比较和分析.结果:①门(急)诊医疗总费用下降幅度1.49%;其中现役军人增长3.65%,职工和家属则分别下降34.38%、3.42%.②门(急)诊治疗总人均费用上涨13.66%,以军职及以上干部上涨幅度高.③住院医疗总费用增加15.08%,现役军人增长35.68%,职工和家属则分别下降33.69%、40.97%.结论: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基本达到预期目标:①分类保障模式初步形成.②军队伤病员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③合理医疗消费的机制基本建立.④基层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作者:杨晓琼;宋兰堂;曾艳彩;蒋红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病案成为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病案既是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做的文字记录,也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在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病案即成为法律资料,为司法鉴定提供依据,用以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刘玮璐;贺哓慧;彭春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疼痛诊疗专业向多学科相结合的方向发展[1].国内外研究表明[2,3]:许多患者疼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关键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疼痛管理体系.因此,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正在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转向以护士为主体[4].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独特和关键的作用正日益凸现出来,可以说,良好的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
作者:赵继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当前高校办学自主权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有着显著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本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践过程的回顾性分析,对评价的原则、组织、结果、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总结和思考,并对加强和改进军医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于全;王希;范恺洋;谢长勇;李小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保证军队卫生战备、突发事件用血,全军各采供血机构相继开展了采血工作,一个覆盖面广、管理严格的采供血网络在全军建立起来.血液从采集到临床输用,涉及多个环节、多个流程,影响因素众多,输血风险的客观存在更加强化了血液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王方;谢峻;陈大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想永立潮头,不仅要着眼于加强硬件建设,更需要优化就医流程的软环境.而病人在就医过程中,能否感到安全、便利、舒适,则有赖于医院能否提供一套全方位的规范化标识系统.因此,医院标志应用规范与否也是衡量病人对就医环境满意度的决定因素之一,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席淑华;周立;潘碧波;刘哲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指标和标准,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依据国家、军队和我校对研究生课程质量的相关要求,构建了军医大学研究生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优化课程设置、遴选精品课程和完善研究生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具体化和正规化,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作者:王树章;贺祥;吴雁鸣;陆小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军队医改系统软件的研究,提出在试运行阶段及应急状态下用条形码系统取代IC卡系统实施持卡就医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保密、安全,有效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无卡可刷、无机刷卡现象,特别适合于在边疆部队、基层医疗机构及军队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胡剑超;张步振;李铁军;赵锐;徐昕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现代医学科技的突飞猛进,对医学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科研管理,一方面要继承并严格执行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先进思想和先进方法,如风险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经济效益分析等等.循证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研究新的方法论,越来越受到医院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的重视[1].探讨科研管理引入循证医学观点,建立适应现代医学科研管理的新模式,对促进当前医院临床科研管理效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富军;袁军;姚战鹏;张永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树立军队医院良好形象的重要性随着军队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地区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烈,军队医院只有努力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服务质量、信誉、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公共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医院的形象对医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良好的形象可以在社会中树立信誉,使其对医院的医疗质量产生信赖感[1].其次,可以向社会传达医疗实力雄厚的信息,吸引患者.
作者:金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前言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军事革命,其规模之大,内涵之广,影响之深,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军事革命都无法比拟的.要想在未来战争中掌握主动,在国际事务中不再被动,世界各国都无法漠视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新军事革命不仅仅是军事技术革命或武器装备的革命,而且是以先进的武器系统、科学的体制编制、创新的军事学说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的军事革命.
作者:邓月仙;陈千;陈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野战医疗所现行管理模式造成物资长期闲置沉淀,训练内容与实际工作和战时需要脱节等弊端,不但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达不到训练目的和实战要求[1,2].
作者:王景明;陈恒年;翟树悦;范水平;王海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与时俱进,使优质服务在更高的层次上有新的发展,从而推动疗养院的全面建设,是我院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院党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在全院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经过一年艰苦复杂的工作,2004年年初,由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进行现场审核,确认我院建立和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 9001国际标准的要求.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在认证工作中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杨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掌握基层军官的自我保健意识及健康知识的需求,为部队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对1 075名营以下基层军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应分析.结果:基层军官的保健意识较好,但是知与行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脱节;基层军官的保健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加强基层军官保健工作需要多方面配合.结论:基层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在为官兵提供健康知识时注意四个结合,与当地疾病谱的特点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驻军所处地域环境特点相结合;与部队平时肩负的不同任务相结合,从而满足基层部队广大官兵的需要.
作者:王敏;郭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大政方针非常明确,要求也非常具体,责任、使命和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军事斗争准备摆在龙头地位,这是形势所迫,职能所系,任务所需,现状所求,人心所向.
作者:赵永光;桑进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