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长荣
深化以战区为基础的卫生联勤保障后,军兵种部队不再保留医疗保障实体,必须相应改革特勤人员医疗保障模式.一方面,要使军兵种部队感到联勤改革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深化改革,提高医疗卫生系统联勤保障的综合效益.划区医疗、就近就便的保障是确保改革成功的关键.通过描述新形势下陆军系统如何组建特勤科室,以及在组建特勤科室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几个关键点,作者深入浅出地表明了建设思想、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借鉴性.
作者:江建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面对学科带头人新老交替,部分技术骨干外流,医院吸引力下降,人才队伍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军队医院面临的问题[1].
作者:黄始振;周民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几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对医院建设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作者:刘玉秀;刘玉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国已加入WTO,中国政府对于开放医疗服务的主要承诺是:允许国外服务提供者与中方合作伙伴一起设立中外合营合作医院和诊所,但外资比例不能超过70%,即外方可以控股,但不能独资;根据中国的需要,数量要进行限制;在合营医院和诊所中,要求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大多数应为中国公民[1-3].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针对90年代中后期海军医院发展水平较全军、地方同等医院相对滞后的问题,2001、2002连续两年,海军机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明确了海军医院建设与发展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海军医院规模、结构、人才、专科特色突出,资源、环境相互配套,质量、效益优势明显.
作者:吴爱民;向建华;孙业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各医院在编现役科技干部数量将显著减少,这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医院发展的机遇.为了确保编制调整后医院各项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我们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就本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对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同道商榷.
作者:张永生;袁军;李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高技术战争必须有高技术的后勤作保障.没有快速、高效、有力的后勤保障,就不可能取得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军事航空卫生保障既是对航空兵部队的高技术勤务保障,也是飞行员战斗力的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后勤保障一体化进程,整合资源、加强军事航空卫生专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以确保军队后勤保障变革顺利进行[3].
作者:高雁旭;刘福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院要发展,基础在学科,关键是人才.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单位,对人才有着特殊的依赖性,医学人才又有成长周期长、速度慢、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1-3].
作者:沈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一、十年建设成就在总部首长和机关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以下简称<杂志>)于1994年正式创刊,由总后卫生部主管,第二军医大学主办.傅全有、陆增祺等原总后首长分别为<杂志>题词和致发刊词.创刊以来,<杂志>始终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国家、军队各项卫生政策为己任,以满足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转型时期军队医院管理需要为目标,不断改革办刊方式,强化学术研究,扎实提高刊物质量.
作者:黄伟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十余年来医院感染防控专业人员的队伍已经发展起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实绩比较显著,而且已经从单纯的环境检测和数据统计逐步过渡到科学研究.然而,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多,2003年的SARS的出现和流行,尤其是医务人员短期内的高感染率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引起了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机构的高度警惕,也因此促进了医院感染防控的管理和研究.以下就目前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谈一些个人看法[1,2].
作者:缪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一个医院对急危重症病患的抢救水平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成功的抢救,既需要良好的技术能力,又需要高效能的组织协调.特别是对一个没有ICU病房,临床仅设内、外科急诊值班的小医院而言,在抢救工作中,医疗行政干预的介入,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们坚持遇有重大医疗抢救,医疗行政管理人员亲自到场指挥,在抢救工作中实施合理的行政干预,对提高抢救的成功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沙杭;高岱峰;姜同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军队医院要生存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显在竞争力与潜在竞争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开源增收与节支增效的关系.
作者:龚志兴;李宏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才将越来越重要,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建设是医院建设的战略目标,也是医院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医院人才建设中应处理好以下关系[1]:
作者:刘祥富;叶乔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与建设发展的关系.文章从正确处理为部队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关系,正确处理为部队服务投入与医院自身建设投入的关系,正确处理医院自身建设与支援部队卫生建设的关系三个方面结合本院实际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保障思想上坚持为部队服务不动摇,在保障方式上努力创新服务模式,在保障措施上把为兵服务落到实处;优先保证为部队服务的投入,合理把握医院自身建设投入,切实落实合理医疗投入;医院自身建设必须使部队官兵受益,帮助部队加强卫生建设等八项措施.
作者:向月应;王庆林;朱世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济南战区从2001年4月起,开始启动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组织实施试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试点有序推进;二是广泛开展医改宣教,打牢试点思想根基;三是精心做好实施准备,完善试点运行条件;四是认真抓好运行督导,调控试点运行态势;五是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六是积极开展医改研究,深化试点工作进程.取得的基本成效有:一是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二是优惠医疗政策得到落实;三是职工医改进展良好;四是基层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医院自身消耗得到控制.
作者:王清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医院形象的概念医院形象是医院在社会和患者中所处的地位和享有的声誉,是医院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医院精神面貌和品格特征的体现,也是医院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在社会公众中建立起来的总体印象和评价[1,2].
作者:杨建新;马继红;庄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国家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军联勤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军医疗保障制度亦全面推开,医院将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医院只有改革,才能确保部队合理医疗;只有创新,医院才能健康发展[1,2].
作者:崔建新;李中元;胡宝友;乔玉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医疗市场竞争日趋的激烈,要求医院技术、服务、竞争和顾客需求都在不时地改变,特别要求医院要依据医疗市场整体健康需求不时地对自身进行变革,对医院管理进行创新、变革,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所谓医院管理创新就是变革,提升自己的医院,使变革后的医院在医疗市场的大环境下更具生命力.变革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在医院发展战略上、文化上、组织结构上、内部资源配置上、技术上、服务上、人才培养上、管理机制上等等[1-3].
作者:任真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体制编制调整后,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卫勤保障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全新课题.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完成体制编制调整,努力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加以把握[1,2].
作者:李明利;鲍传志;张鸣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