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如何确定医学研究的优先资助领域--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经验

曹河圻

关键词:优先领域, 健康研究
摘要:如何制定医学研究的优先资助领域是目前健康政策和科研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十多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资料收集、评价标准和参与人员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参与开发和推广的三种制定优先资助领域方法,比较了它们间的异同和存在的问题,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医院全面发展

    我部所属三所医院受军队精简整编和自身因素影响,人才大量流失,人心浮动,医疗收益锐减,医院发展面监严峻的挑战.

    作者:姜素刚;杨金宝;张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试论医院知识资本运营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是医院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本的总称.知识资本经营是物质资本经营的延伸和拓展,是医院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变革.这种转变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由重物质投入转向高新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引进,不断提高知识的产出和更新率;二是使医院由服务型组织转变为学习型组织;三是由以人员为动力的市场竞争转向用知识扩大市场份额.

    作者:徐祖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教学医院学科人才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临床医学院学科人才绩效评价体系,促进临床医学院人才建设,提高学科人才管理水平.方法:运用系统方法、层次分析方法、专家咨询法、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等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某临床医学院实测应用,反馈验证评价体系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结果:经实测应用,此体系对学科人才的评估总分呈正态分布,一、二级指标区分度较高,三级指标独立性强,其变量间相关率(经偏相关纠正)为2.67%.结论:此评价体系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综合评价学科人才的绩效水平.

    作者:李婷;许涛;宋玮;高及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教学医院教研室现状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教学医院教研室功能与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员结构不合理、教研室投入不足、教研室资源利用不充分、各类教研室发展不平衡.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教研室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研究生培养的力度;加强医院教研室的科研与教学;加大对医院教研室硬环境的建设;对教研室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作者:周建宏;霍仲厚;吴雁鸣;阴继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发热门诊的运行与管理

    SARS的出现,催生了发热门诊的建立.发病初期,由于人们对此病传播方式的认识不足,发热门诊的设立也各种各样.我们依照<传染病防治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逐步完善我院发热门诊的功能与规章制度.

    作者:许德华;华立;王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非SARS定点医院住院病人管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以呼吸传播为主,其他多种传播途径并存,因而容易出现医院的群聚性传染.许多城市综合性医院已撤消了传染科,因此对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较欠缺,尤其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更为有限(多只在夏秋季设肠道传染病门诊及留观室),因此非定点收治的综合性医院院内SARS防治是一大难点.

    作者:程晓斌;覃世文;刘刚;李海华;周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浅议医院人力资本运营

    人力资本运营的本质在于,从人力资本的有效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角度,不断有效地激活医院人力资本,使医院核心能力的开发、集中、扩散、发挥和更新过程有机地衔接起来,确保实现医院的战略规划.本文强调人力资本运营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加速医院发展的立身之本,提出医院人力资本运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创造性积累而实现资本增值,其内容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管理、组合及扩张.

    作者:徐祖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医院管理干部继续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e Medical Education,CME)已在全军普遍开展,并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但医院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问题远远落后于专业技术人员.各级医院管理干部既是卫生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具体执行者和组织实施者,他们素质的高低、知识的新旧、观念的进退等,直接影响到军队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对这部分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刘成刚;杨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如何确定医学研究的优先资助领域--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经验

    如何制定医学研究的优先资助领域是目前健康政策和科研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十多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资料收集、评价标准和参与人员三个方面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参与开发和推广的三种制定优先资助领域方法,比较了它们间的异同和存在的问题,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曹河圻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抓好实习带教工作的几点做法

    毕业实习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走向独立工作的重要阶段.近十年来,我院一直坚持对实习同学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抓实习带教工作方面得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罗金光;凌小明;叶德邵;胡朝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突发事件中成建制抽组医疗队的优越性

    某联勤分部在抗击SARS的战斗中,启动应急机动作战任务程序和应急机动卫勤力量抽组预案,从两所应急机动医院成建制抽组,组建小汤山医院第九、十病区.从接到军区命令后7小时完成动员和抽组,48小时整装待发.

    作者:黄邱朝;凌小明;李立志;陈剑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ARS诊疗信息展示与描述

    目的:探讨完整全面的SARS诊疗信息储存与展示方法,为相关研究构建数据利用平台.方法:根据HIS中已有信息,分析对诊断治疗有参考价值的所有信息,结合SARS疾病特点增补部分内容,利用数据库技术与统计描述手段,完整全面提取数据.结果:完成了SARS诊疗信息储存与展示的软件工具.结论:完整的原始资料,辅以适当的统计图形,为各研究进行数据挖掘提供可靠支持.

    作者:曹秀堂;董军;刘志敏;周亚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从SARS流行看医院危机管理

    医院是一个高风险的组织,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危机是一种连续发生的常态.要借鉴SARS危机管理的经验教训,树立预警性反危机理念,尽量减少危机发生.要提高医院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尽量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要善于把危机变成推动医院发展的契机.

    作者:王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620名军人伤病员就医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军人伤病员就医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满意度.方法:随机抽取620名军人伤病员就诊目的及就医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来医院会诊的占56.6%,伤病员需要的是医疗技术水平占52.2%和服务质量占31.6%.结论:医院应强化职能意识、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医疗环境.

    作者:王英;刘晓燕;张雨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主要问题及对策

    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医改扩大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有些是由于医改政策不够完善和旧的保障体制惯性运转引起的,有些则是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和工作落实不够到位造成的,应引起注意,并探讨解决办法[1-3].

    作者:叶乔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护理保障中心的设立与管理

    为了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去为病人服务,实现高质量的医疗和整体护理.我院于1999年3月率先在西南地区建立起护理保障中心,通过4年的运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蔡绍丽;任辉;李书章;王仙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习体会

    2003年5月9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第376号国务院令公布施行[1].全文共六章五十四条.<条例>是一部操作性较强的卫生行政法规,体现了国家已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纳入到了法制化的轨道,为当前和今后规范有效地展开工作奠定了基础.

    作者:冯德元;蔡晓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突发疫情中快速反应管理机制作用

    我院从今年2月16日收治第一例SARS病人以来,共收治SARS确诊和疑似病人42名,其中8名确诊,34名为疑似病例.住院SARS病人无一例死亡,医务人员和其他住院病人无一人感染发病.

    作者:李家斌;李峰;梅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ARS流行期间医院病区动态管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已被卫生部定为法定甲类传染病,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病区作为一个高危人群流动频繁的特殊环境,是SARS的高发区,因此SARS流行期间做好病区动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钱火红;毕建威;尹自芳;徐琴;马琳;朱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现代医院医疗设备管理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和器材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在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2002年初,我院引进ISO9000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起了我院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体系,现已进入良性运行阶段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唐伟;王义辉;魏静蓉;张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