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钢
目的 探讨坦度罗酮干预治疗心肌梗死治疗后并发焦虑症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心肌梗死治疗后焦虑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治疗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坦度罗酮(律康),10m~30mg/日,每4周复诊1次,每次复查心电图、判断临床疗效,测定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 vs 8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48.P<0.05);观察组治疗后SCL-90评分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坦度罗酮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治疗后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刘宏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3年信阳市浉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人群特征及检测情况.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导出2013年求询者的数据,采用Excel整理数据,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882例求询者接受了VCT服务,男性占70.75%,女性占29.25%;年龄集中于20(39岁.65.19%的求询者类型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882例求询者共检出HIV抗体阳性22例,阳性检出率为2.49%;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高,阳性率为6.99%.结论 浉河区VCT求询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求询原因大多为非婚异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较高,今后艾滋病防治要重视婚外性传播人群(暗娼和嫖客)和MSM人群的干预,预防HIV经性传播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作者:林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围产期健康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妇保科就诊的478例围产期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监测护理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围产期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围产期知识得分,产检次数,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高危妊娠率,顺产及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量、乳汁分泌情况、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观察组围产期知识得分(93.5+2.5)分,对照组(81.5+5.5)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检次数为5~7次,显著高于对照组2~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危妊娠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顺产率及产妇乳汁分泌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围产期保健,降低高危妊娠及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碧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科团队对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孤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32例,全科团队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制定并实施入户随访、健康讲座、家庭照顾者聚会、家庭内部干预、多途径信息平台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9个月,比较干预前后32例家庭照顾者在照顾能力和生活质量两方面的变化.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干预前后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比较32例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生活护理技能、疾病护理技能、照顾知识得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干预前后家庭照顾者生活质量的比较32例慢性病老人家庭照顾者在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的得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科团队通过提供综合的干预措施可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郑海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口服补钾治疗老年患者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10%氯化钾注射液口服;对照组予10%氯化钾注射液稀释后静滴.比较两组治疗后2小时、4小时的血钾水平、心电图异常情况及有效率.结果 ①治疗后2小时和治疗后4小时观察组血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88,P=0.013).结论 口服补钾治疗老年低钾血症患者的短期疗效优于静脉补钾.
作者:陈立;王云滨;李广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22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收集、整理患者各项检查诊断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226例冠心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与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间差异不明显(x2=1.547,P =0.081);动态心电图对室早单发,室速,房早单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窦性停博,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在统计学无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室早二、三联律,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房早成对,短阵室上速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较常规心电图更有效、更灵敏,对于评估患者病情、预测患者预后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蒋丽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初步了解男同性恋人群数量,为控制艾滋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同时采用除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在10天内对莱芜市8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展开计数调查.结果 除数法计数结果为1192人,估算男同性恋浮现率为0.26%;捕获—再捕获法结果为1121人(95 %CI为937~1105),估算浮现率为0.24%,两种方法的估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除数法易于操作,进展顺利,结果可信度较高,但花费较大;捕获—再捕获法用时短,花费低.两种方法可以满足对男同性恋浮现人数的估计.
作者:王加坤;时振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社区管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常规管理;干预组65例,给予综合社区管理,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和对照组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84.6%和46.2%;服药率分别为92.3%和47.7%;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1.5%和46.2%.两组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总有效人数分别为63例和49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7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社区管理干预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提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及血压控制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臻怡;汤赵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干预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控制以及运动管理.干预组:采用常规的饮食控制以及运动管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降糖效果、抑郁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别.治疗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比较,餐后2h血糖水平(6.3±1.5)比(7.4±1.6)mmol/L,P<0.05),糖化血红蛋白[(5.6±0.3)比(6.3±0.4)%,t =2.159,P=0.003]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MD评分(23.73±3.74比27.43±4.82,P<0.05),抑郁情绪明显缓解.GQOLI-74评分(73.51±7.52比67.44±7.56,P<0.05),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结论 心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谷丰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目标,以契约服务的形式为家庭及其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本文对2005年来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建立的5支全科服务团队开展社区家庭责任制服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作者:宋徽江;庄康路;张文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3年郴州市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和病原监测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2013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及病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郴州市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2926例,发病率为63.31/10万,2岁以下儿童占报告总数的36.64%,发病数高的月份是11月,发病数和发病率高的均是汝城县;病原监测111份,阳性检出率为22.52%,菌株有致泻性大肠杆菌(72.00%)、志贺菌(24.00%)、沙门菌(4.00%).结论 2013年郴州市感染性腹泻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菌株以致泻性大肠杆菌为主.
作者:王艳琴;朱韩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北京羊坊店社区卫生中心建立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的具体方法和工作流程,并探讨该服务模式对社区康复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以康复学会、三级医院康复专家为指导,社区卫生康复中心为重点,中心下属社区站为依托的三级社区康复网络服务.并制定了社区康复网络服务工作流程,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宣教.对该服务网络运行6个月前后社区康复患者接受康复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运行6个月后接受社区各种康复服务的患者月均人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接受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北京羊坊店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对社区康复患者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金秀慧;朱学庆;姜英;李秋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乌司他丁40万U溶于3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2次/d;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显72.73%,观察组96.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703.7±62.2)、(670.0±61.1) ng/ml]与实验组[(432.3±63.6)、(488.7±55.8)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天津市社区医务人员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评价相关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并通过达到有效的干预途径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为肺结核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天津市南开区13家社区医院的300名医务人员,设计肺结核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干预前后都采取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对肺结核的知、信、行三个方面的内容,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五项核心信息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5.74%和100%;对结核病患者的态度调查发现“同情他们并希望帮助他们”的态度持有率分别为65%和76%;对结核病患者采取“支持和帮助他们”的行为持有率分别为63%和100%.结论 在社区医疗机构开展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具有成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长久、持续地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发现和正确有效治疗肺结核病的能力.
作者:成秉来;张姝;宋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大蒜素对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30只豚鼠随机各抽取10只编成2组,给于高脂摄食4周后检测TC、LDL-C、HDL-C及TG,1组按大蒜素每日1mg/Kg给药,2组按大蒜素每日2mg/Kg给药,4周后各组分别检测TC、LDL-C、HDL-C及TG,比较两组间、各组用药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 大蒜素低剂量与高剂量在降低TC上差距明显(P<0.01),LDL-C降低其次(P<0.05),在提高HDL-C与降低TG上无差异(P>0.05),但两组在血脂下降率方面(TC下降率、LDL-C下降率、HDL-C提高率及TG下降率)均有显著差异.两组分别同给药之前比较,1组用药前后,TC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下降与HDL-C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TG下降无差异(P>0.05);2组用药前后,TC与LDL-C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HDL-C与TG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蒜素具有明显的降脂效果,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对胆固醇的影响大于对甘油三酯的影响.
作者:孟军;王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车祸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为临床采取合理治疗和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车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采用更具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睡眠质量量表,得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车祸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车祸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都存在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低下的问题,临床开展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对甲状腺功能检测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接诊的120例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来我院参加健康检查的100例非妊娠孕龄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T3、FT3、TT4、F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血糖、血脂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结果 两组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TT3、FT3、TT4、FT4水平方面二者差异显著(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TGAb、TPOAb阳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孕产妇TPOAb与TSH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0.18;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阴性与血糖、血脂没有相关性.结论 妊娠期孕产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于非妊娠期孕龄妇女,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时,TSH较为敏感,加强对妊娠妇女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万程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促进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对照组7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给与一般心理支持治疗,观察组7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促进疗法.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24周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进行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 入组时两组间SDSS MRSS 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时SDSS MRSS GQO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心理健康促进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孟艳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2013年1月-12月我院1000张住院及门诊处方,分析了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管理对策.结果 共有89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查处方总数的8.9%,包括用法用量不当占46.1%、联合用药不当占20.2%、重复用药占18.0%、溶媒选择不当占12.4%、药物选择不当占3.4%,其中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占82.0%;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由医师因素、药师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及社会因素等导致.结论 为改善乡村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建设合理用药制度,加强行业监管力度,重视医师培训工作,发挥药师防范作用,并重视患者健康宣教.
作者:霍春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小咯血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50例肺结核小咯血患者使用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并于150例使用常规治疗者,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后患者咯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规律服药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咯血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大咯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咯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小咯血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梁荣发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