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小咯血的临床治疗

梁荣发

关键词:结核板式组合药, 肺结核, 小咯血, 可行性, 利福平, 异烟肼, 已胺西醇, 吡嗪酰
摘要:目的 分析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小咯血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50例肺结核小咯血患者使用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并于150例使用常规治疗者,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后患者咯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规律服药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咯血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大咯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咯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小咯血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柳城县吸毒人群艾滋病毒感染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柳城县吸毒人群艾滋病毒感染特点,为制定进一步的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柳城县辖区内的吸毒者进行调查,比较分析吸毒者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年收入、婚姻状况.结果 共调查286名吸毒者,静脉吸毒率为62.9%,HIV感染率为28.3%.注射吸毒与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吸毒年限、首次吸毒年龄、性行为有关;近半年共用器具注射吸毒与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是否住自己的房子、吸毒年限、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有关;HIV抗体阳性与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是否住自己的房子、吸毒年限、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有关.结论 本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特点多由于共用器具感染引起,且与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是否住自己的房子、吸毒年限、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有关,另外与性别也有可能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在进行HIV防治过程中因对这些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余菊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呼吸系统炎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临床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治疗的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症分为支气管炎组和肺炎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和CRP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其结果.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其CRP和PCT水平均有明显升高,治疗后也均有所降低;②肺炎组患者其治疗前后CRP和PCT水平的变化均高于支气管炎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支气管炎组患者治疗前PCT水平变化较CRP水平变化更具有特异性.结论 CRP和PCT在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治疗前呈现升高,而治疗后下降的特征,其中肺炎患者变化更加显著,而PCT水平在支气管炎组中表现突出,可作为支气管炎发作的特异性指标检测.

    作者:欧阳立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的大蒜素降脂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大蒜素对血脂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30只豚鼠随机各抽取10只编成2组,给于高脂摄食4周后检测TC、LDL-C、HDL-C及TG,1组按大蒜素每日1mg/Kg给药,2组按大蒜素每日2mg/Kg给药,4周后各组分别检测TC、LDL-C、HDL-C及TG,比较两组间、各组用药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 大蒜素低剂量与高剂量在降低TC上差距明显(P<0.01),LDL-C降低其次(P<0.05),在提高HDL-C与降低TG上无差异(P>0.05),但两组在血脂下降率方面(TC下降率、LDL-C下降率、HDL-C提高率及TG下降率)均有显著差异.两组分别同给药之前比较,1组用药前后,TC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LDL-C下降与HDL-C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TG下降无差异(P>0.05);2组用药前后,TC与LDL-C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HDL-C与TG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蒜素具有明显的降脂效果,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对胆固醇的影响大于对甘油三酯的影响.

    作者:孟军;王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并总结其治疗对策.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18例,统计患者的卧床时间、采血检验次数、基础病情、机械通气时间、年龄、药物的使用等参数情况,探讨其与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对应关系.结果 在218例ICU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49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年龄、卧床时间、采血次数、脑卒中、手术史等情况为ICU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结论 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较多,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减少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华玉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13年郴州市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及病原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13年郴州市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和病原监测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郴州市2013年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及病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郴州市共报告感染性腹泻病例2926例,发病率为63.31/10万,2岁以下儿童占报告总数的36.64%,发病数高的月份是11月,发病数和发病率高的均是汝城县;病原监测111份,阳性检出率为22.52%,菌株有致泻性大肠杆菌(72.00%)、志贺菌(24.00%)、沙门菌(4.00%).结论 2013年郴州市感染性腹泻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菌株以致泻性大肠杆菌为主.

    作者:王艳琴;朱韩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原因及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回顾2013年1月-12月我院1000张住院及门诊处方,分析了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管理对策.结果 共有89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查处方总数的8.9%,包括用法用量不当占46.1%、联合用药不当占20.2%、重复用药占18.0%、溶媒选择不当占12.4%、药物选择不当占3.4%,其中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占82.0%;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由医师因素、药师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及社会因素等导致.结论 为改善乡村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建设合理用药制度,加强行业监管力度,重视医师培训工作,发挥药师防范作用,并重视患者健康宣教.

    作者:霍春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江海街中老年人体质指数与肝功能及脂质之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体质指数与肝功能及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共823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研究对象基本资料、身高、体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指标值,计算体质指数(BMI)并进行体重分组,对各组肝功能、血脂水平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不同体重组TC均数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0.177,P=0.910),TG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0,P=0.000),不同体重组ALT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792,P=0.000);Pearson相关分析50岁以上中老人ALT值分别与BMI和TG之间皆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187,0.158,P值分别为0.008,0.000),并且不认为ALT与TC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控制体重一定程度上能控制高甘油三酯型高脂血症,对保护肝功能亦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卡;赖秀华;李天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健康促进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促进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对照组7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给与一般心理支持治疗,观察组7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促进疗法.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24周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MR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进行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定.结果 入组时两组间SDSS MRSS GQOLI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4周时SDSS MRSS GQO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心理健康促进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孟艳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从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首先按照年龄大小分为A组(1个月至1岁)140例,B组(>1~3岁)160例,AB两组内再随机分成观察组150例(来源于A组:70例,B组:80例)与对照组150例(来源于A组:70例,B组:80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出现腹泻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片,出现腹泻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服用该药物.观察指标包括腹泻发生率、治疗总体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3项.结果 观察 组腹泻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腹泻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中观察组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中的观察组(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于1~3岁年龄的小儿AA)预防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雯;幸黔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用医德考评管理系统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 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医德医风考评管理系统,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有效、可操作的医德医风考评机制.方法 设立医德医风电子考评系统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和考评办公室,每月定期收集全体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指标加减分情况,输入管理系统并每月公示结果,年底对全体医务人员统一进行年度考核(包括个人自评、科室评价、单位评价).结果 整个医德医风考评过程实现操作规范化、信息化,过程无纸化,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实现考核“公平、公开、公正”,提高了医德医风考评管理水平,促进了中心行风建设,医务人员对医德医风更加重视.结论 医德医风考评管理系统的使用,规范了医德工作管理,创新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作者:李建道;张焕军;赖黛黛;陈青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天津市社区医务人员肺结核防治知识干预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社区医务人员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评价相关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并通过达到有效的干预途径以提高社区医务人员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为肺结核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天津市南开区13家社区医院的300名医务人员,设计肺结核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培训,干预前后都采取问卷调查医务人员对肺结核的知、信、行三个方面的内容,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五项核心信息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5.74%和100%;对结核病患者的态度调查发现“同情他们并希望帮助他们”的态度持有率分别为65%和76%;对结核病患者采取“支持和帮助他们”的行为持有率分别为63%和100%.结论 在社区医疗机构开展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具有成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长久、持续地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发现和正确有效治疗肺结核病的能力.

    作者:成秉来;张姝;宋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自发性气胸应用三种不同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利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第二组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第三组采用一次性带针胸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疗效比较方面,第一组与第三组总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第二组的总有效率,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肺复张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方面,堵管率比 较,第一组与第三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第二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感染率、皮下气肿率比较,第二组与第三组两组相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低于第一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带针胸管引流术的效果较为满意,适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叶凯文;张深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用除数法和捕获—再捕获法估算男同性恋浮现率

    目的 初步了解男同性恋人群数量,为控制艾滋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同时采用除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在10天内对莱芜市8个男同性恋活动场所展开计数调查.结果 除数法计数结果为1192人,估算男同性恋浮现率为0.26%;捕获—再捕获法结果为1121人(95 %CI为937~1105),估算浮现率为0.24%,两种方法的估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除数法易于操作,进展顺利,结果可信度较高,但花费较大;捕获—再捕获法用时短,花费低.两种方法可以满足对男同性恋浮现人数的估计.

    作者:王加坤;时振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车祸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车祸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效果,为临床采取合理治疗和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车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采用更具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睡眠质量量表,得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车祸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车祸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都存在疾病不确定感及睡眠质量低下的问题,临床开展更具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坦度螺酮治疗心肌梗死后并发焦虑症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坦度罗酮干预治疗心肌梗死治疗后并发焦虑症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心肌梗死治疗后焦虑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治疗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坦度罗酮(律康),10m~30mg/日,每4周复诊1次,每次复查心电图、判断临床疗效,测定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 vs 8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48.P<0.05);观察组治疗后SCL-90评分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坦度罗酮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治疗后焦虑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刘宏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的探讨

    目的 介绍北京羊坊店社区卫生中心建立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的具体方法和工作流程,并探讨该服务模式对社区康复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以康复学会、三级医院康复专家为指导,社区卫生康复中心为重点,中心下属社区站为依托的三级社区康复网络服务.并制定了社区康复网络服务工作流程,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宣教.对该服务网络运行6个月前后社区康复患者接受康复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运行6个月后接受社区各种康复服务的患者月均人次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接受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北京羊坊店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康复网络服务模式对社区康复患者有良好的管理效果.

    作者:金秀慧;朱学庆;姜英;李秋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服务团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预后及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门诊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给予健康教育、营养治疗、体育锻炼、电子档案,每人每年不少于4次或以上的空腹血糖检测和随访,并制定详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9.1±1.8)(10.4±2.5)mmol/l]与干预组[(6.2±1.2)(8.1±1.8)mmol/1]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占41.43%,死亡2例.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占22.14%,无死亡病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对2型糖尿病的二、三级预防有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丁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乌司他丁40万U溶于3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2次/d;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总有效率对照组显72.73%,观察组96.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703.7±62.2)、(670.0±61.1) ng/ml]与实验组[(432.3±63.6)、(488.7±55.8)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再发疼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VCF)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后再发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12月采用PVP治疗OVCF的327例(462个椎体)患者,对其中再次入院31例患者的病因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行相应治疗.结果 31例患者再次入院,其中女27例,男4例,年龄61 ~87岁,平均(73.4±8.7)岁.伤椎填充不佳4例,再发骨折18例,伤椎充填不佳合并临近椎体再骨折1例,转移性肿瘤5例,脊柱结核2例,原因不明1例,随访1~5年,平均(2.1±0.7)年,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3例,轻微缓解2例,死亡1例.结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行PVP后再发疼痛患者以再发骨折为常见病因,部分患者需要同轴活检术才能明确病因,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唐振华;桂红利;伍正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长沙地区诺如病毒基因型分析

    目的 确定长沙地区引起急性胃肠炎诺如病毒的类型.方法 从128例腹泻患者粪便中,提取RNA.将RNA进行逆转录、扩增、测序,并通过构建基因进化树进行分析导致长沙地区患者感染的诺如病毒的主要种类.结果 63个样品中含有诺如病毒,分别为GⅡ-3、GⅡ-4、GⅡ-12三种类型,其中GⅡ-4为主要病原体.结论 在长沙地区,诺如病毒GⅡ-4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的主要致病株.GⅡ-4基因进化快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毒株.

    作者:漆辉洲;钟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