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弱精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情况研究

陈杰翔;李利

关键词:弱精症, 男性不育, 精子, DNA完整性, 精浆弹性硬蛋白酶
摘要:目的 观察弱精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9-2013年就诊的确诊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男性不育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弱精症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法(sperm chromatin structure assay,SCSA)测定精子DNA完整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弱精症组轻、中、重度患者精子活率[(74.7±6.5)%、(63.8±5.7)%、(50.7±6.6)%]、DFI[(13.11±6.20)%、(14.37 ±4.85)%、(17.21±6.11)%]、PMN[(433.27±137.43)、(815.32±265.74)、(1 542.03±327.61) ng/ml]与对照组[(80.2±7.9)%、(7.01±1.53)%、(96.78±76.91)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检测PMN-Elastase浓度及精子DNA损伤程度,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手术中异丙酚静脉注射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局麻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静脉注射异丙酚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宫颈局麻,对照组单单给予静脉注射异丙酚,对比两组各项指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异丙酚首次给药量、追加药量和总药量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宫颈松弛程度观察组为76.7%,对照组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病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流麻醉中异丙酚辅用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永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社区团队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团队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随机选取深圳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服务社区的老年人3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服务;干预组给予社区团队模式管理模式干预,服务时间为2年.干预前后采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估表进行相关生活质量评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86±11)、(94±12)、(85±10)、(76±11)、(81±17)、(72±12)、(64±9)、(94±14)、(76±1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社区团队对社区老年人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广.

    作者:胡春华;罗洁;李济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弱精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情况研究

    目的 观察弱精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9-2013年就诊的确诊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男性不育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弱精症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法(sperm chromatin structure assay,SCSA)测定精子DNA完整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弱精症组轻、中、重度患者精子活率[(74.7±6.5)%、(63.8±5.7)%、(50.7±6.6)%]、DFI[(13.11±6.20)%、(14.37 ±4.85)%、(17.21±6.11)%]、PMN[(433.27±137.43)、(815.32±265.74)、(1 542.03±327.61) ng/ml]与对照组[(80.2±7.9)%、(7.01±1.53)%、(96.78±76.91)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检测PMN-Elastase浓度及精子DNA损伤程度,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杰翔;李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就诊的孕妇,分为妊娠28周开始锻炼组157人(产前锻炼组),产后开始锻炼组192人(产后锻炼组).选择同期未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学习并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131人.产后42 d、6个月对比三组盆底肌肉肌力、阴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阴道脱垂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锻炼组盆底肌肉张力在产后42 d、6个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锻炼组盆底肌肉张力在产后42 d、6个月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锻炼组压力性尿失禁在产后42d、6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锻炼组压力性尿失禁在产后42d、6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产前锻炼组效果优于产后锻炼组(P<0.05).结论 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障碍有防治作用,有利于产后康复,产前妊娠28周开始锻炼效果更好.

    作者:陈兵;张鲜茜;周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的控制率低,治疗依从性不高,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三种能量提供方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对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三种不同供能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的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肠内供能组、肠外供能组和肠内外联合供能组,每组30例.采集各组患者治疗后第1、14天的外周静脉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血清蛋白、前蛋白,同时记录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呕吐及腹泻等)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供能治疗第14天,肠内外联合供能组免疫球蛋白、前蛋白及白蛋白与肠外供能组、肠内供能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肠内外联合供能组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腹泻及吸入性肺炎6例,肠外功能组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14例、腹泻及吸入性肺炎3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肠内外联合供能是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和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好途径.

    作者:康崇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综合性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及其发病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观察综合性干预对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妊娠12周左右的500名孕妇为研究组,进行一系列预防性干预措施,于产后42 d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0份.随机选取2013年1-7月,进行产后盆地功能筛查的50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5份.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得出8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将8项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样本均数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PPD的发生率为22.63%,研究组为13.88%.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再婚、不良孕产史、婆媳关系差为危险因素,分娩准备充分、PPD宣教、孕妇学校上课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实施综合性干预能有效降低PPD的发生率;再婚、不良孕产史、婆媳关系差为PPD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段丽芳;张振英;刘潇;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rancrcatograph,ERCP)在胆管结石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随机选取98例行ERCP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98例ERCP检查者中,胆总管结石52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经内镜下给予27例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取石成功率96.30%.结论 ERCP在明确诊断胆管结石的同时,进行取石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陆志辉;倪晓明;施明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含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观察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置,TTC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变化,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观察大鼠脑内AQP4含量的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未出现神经症状改变及脑梗死.治疗后,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动物脑组织含水量[(82.06±0.81)%]较对照组[(77.20±1.02)%]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动物脑组织含水量[(79.25±0.90)%]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动物脑组织AQP4含量[(0.65 ±0.06)ng/m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75±0.25)ng/ml](P<0.05),治疗组动物脑组织AQP4含量[(1.11 ±0.19)ng/m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缺血后AQP4表达有关.

    作者:宋连芳;张海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耳穴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效果的时效性分析

    目的 观察耳穴疗法用予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在缓解疼痛方面的时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治疗的首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耳穴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耳穴组手术前一晚给予耳穴压豆.观察起效时间、有效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分组资料采用Ridit分析等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耳穴组与对照组起效时间分别为(10.13±7.79)、(21.25±4.37) min,有效起效时间分别为(18.25±10.09)、(27.16 ±5.72) min,维持时间分别为(210.58 ±45.41)、(96.34±65.35)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耳穴组与对照组起效时间、有效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例数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耳穴疗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起效时间、有效起效时间所需时间短,维持时间长,能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闫智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策略.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积分[(88.68±6.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5.4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1.11%,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汤庆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进行X线及CT扫描检查.术后也均病理确诊为成软骨细胞瘤.将X线检查的结果设为X线组.而CT检查结果设为CT组.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计数资料用x2检验表示,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成骨细胞瘤阳性42例,阴性4例.X线检查阳性38例,阴性8例,其中2例误诊为阴性,6例误诊为阳性.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89.5% (34/38),特异性为12.5% (1/8);CT检查阳性45例,阴性1例,其中3例误诊为阴性.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3% (42/45),特异性为100.0%(1/1).CT检查敏感性稍高于X线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检查特异性显著高于X线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及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CT检查较X线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临床应结合两者的诊断优势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尹炳旺;麦游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痛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社区健康体检查出的42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持续1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后,痛风患者血尿酸(421.5±33.7)μmol/L、尿素氮(9.2±2.1) mmol/L、血胆固醇含量(6.5±1.3) mmol/L均较健康教育前(357.8±22.1)μmol/L、(5.8±1.7)、(4.6±0.9)mmol/L显著下降;痛风疾病的病因(88.1%)、发病机制(83.3%)、诱发因素(92.9%)、服药及注意事项(95.2%)、预防知识(92.9%)等知识知晓率均较健康教育前(28.6%、11.9%、42.9%、35.7%、38.1%)有明显提高;规律服药(95.2%)、定期检查(100.0%)、控制饮食(90.5%)、戒烟限酒(83.3%)、合理锻炼(85.7%)等治疗依从性均较健康教育前(69.0%、76.2%、52.4%、35.7%、40.5%)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痛风患者血尿酸、尿素氮、血胆固醇含量等的控制,提高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78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78例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2h/次.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首次80mg静脉推注,随后给予8 mg/h的静脉滴注.两组治疗3d后,均改为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1次/d,20 mg/次,1个月为1个疗程.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 d、4 ~30 d、31 d~3个月的再次出血率(7.69%、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51%、5.13%、2.5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了再出血的风险,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鸣宇;毛爱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肌内注射,5 ~10 mg/次,4~6 h后重复注射,总剂量≤40 mg.观察组给予盐酸齐拉西酮片口服,20mg/次,2次/d,餐时服用,视病情可适当增大剂量,大剂量为80 mg/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 表(PAN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1、2、4、8周观察组PANSS评分[(60.3±9.3)、(52.7±6.6)、(47.4±4.4)、(37.6±4.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50.0%)(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

    作者:韩树红;史文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145例病人,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与实验组74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和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1年后调查随访统计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服务,病人出院后,病区护士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及干预.采用服药依从性统计表、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定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满意率对照组88.7%,实验组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评分[(29.6±5.3)、(10.9±3.5)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满意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春;李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589例产科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每位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及感染相关的因素.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8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5.8%.5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27.8%)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率高(29.4%).剖宫产感染率高10.3%,与其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3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多(21株).结论 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后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了感染概率.医院感染与产科住院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病种及细菌等因素相关.

    作者:买卫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纳米碳示踪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下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实施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9例患者创腔内均发现浅淋巴管显现,显影时间快为注射后5 min,慢40 min.黑色淋巴液溢出点4~8处,分别予以结扎.术后3d引流量20~180 ml.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达一期愈合,未见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2例患者出现轻微下肢水肿,穿弹力袜3个月及锻炼后好转.结论 纳米碳示踪用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预防术后淋巴漏、皮下积液所致的切口愈合不良.

    作者:丁红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Ki67、PCNA、PTE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Ki67、PCNA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Ⅰ~CINⅢ)、2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22例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组织中Ki67、PCNA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Ki67、PCNA蛋白的表达强度从CINⅠ~CINⅢ组到SCC组逐渐增强,而PTEN蛋白表达下降,Ki67、PCNA表达呈正相关,Ki67、PCNA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随着病变级别的升高(从CIN Ⅰ-CINⅢ到SCC),Ki67、PCNA的表达是逐渐增强,而PTEN下降,提示它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CIN转归的指标.

    作者:曾杰;张铭艳;杨建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分散片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就诊的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予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0.4g/次,2次/d,2周后改为0.4g/次,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玉屏风散口服,5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0 d.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种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分散片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罗勇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