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刘永辉

关键词:异丙酚, 利多卡因, 宫颈旁局麻, 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手术中异丙酚静脉注射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局麻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静脉注射异丙酚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宫颈局麻,对照组单单给予静脉注射异丙酚,对比两组各项指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异丙酚首次给药量、追加药量和总药量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宫颈松弛程度观察组为76.7%,对照组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病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流麻醉中异丙酚辅用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可临床推广使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rancrcatograph,ERCP)在胆管结石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6月随机选取98例行ERCP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98例ERCP检查者中,胆总管结石52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经内镜下给予27例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取石成功率96.30%.结论 ERCP在明确诊断胆管结石的同时,进行取石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陆志辉;倪晓明;施明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中心性肥胖与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以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为指标的中心性肥胖与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对684名社区居民追踪随访3年后,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心性肥胖与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及T2DM发病的关系.结果 WHR异常者发生IGR和T2DM的风险分别是正常者的2.32(95% CI:1.65~3.26)倍和2.48(95% CI:1.09 ~5.63)倍;控制混杂因素后,WHR异常组发生IGR(RR=1.60,95% CI:1.14 ~2.23)和T2DM(RR=1.89,95% CI:1.21 ~2.36)的风险仍然比WHR正常组高.结论 中心性肥胖是IGR及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丽;邵宇涵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社区团队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团队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随机选取深圳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服务社区的老年人3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服务;干预组给予社区团队模式管理模式干预,服务时间为2年.干预前后采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估表进行相关生活质量评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86±11)、(94±12)、(85±10)、(76±11)、(81±17)、(72±12)、(64±9)、(94±14)、(76±1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社区团队对社区老年人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广.

    作者:胡春华;罗洁;李济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疗效及适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1.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观察组患者1年(19.64%)、2年(30.36%)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64%、51.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4%)显著低于对照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上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患者生存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贺志仁;胡建新;古伟光;罗海涛;徐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纳米碳示踪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下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实施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9例患者创腔内均发现浅淋巴管显现,显影时间快为注射后5 min,慢40 min.黑色淋巴液溢出点4~8处,分别予以结扎.术后3d引流量20~180 ml.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达一期愈合,未见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2例患者出现轻微下肢水肿,穿弹力袜3个月及锻炼后好转.结论 纳米碳示踪用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预防术后淋巴漏、皮下积液所致的切口愈合不良.

    作者:丁红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Ki67、PCNA、PTE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Ki67、PCNA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Ⅰ~CINⅢ)、2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22例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组织中Ki67、PCNA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Ki67、PCNA蛋白的表达强度从CINⅠ~CINⅢ组到SCC组逐渐增强,而PTEN蛋白表达下降,Ki67、PCNA表达呈正相关,Ki67、PCNA和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随着病变级别的升高(从CIN Ⅰ-CINⅢ到SCC),Ki67、PCNA的表达是逐渐增强,而PTEN下降,提示它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CIN转归的指标.

    作者:曾杰;张铭艳;杨建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弱精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情况研究

    目的 观察弱精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9-2013年就诊的确诊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男性不育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弱精症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法(sperm chromatin structure assay,SCSA)测定精子DNA完整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弱精症组轻、中、重度患者精子活率[(74.7±6.5)%、(63.8±5.7)%、(50.7±6.6)%]、DFI[(13.11±6.20)%、(14.37 ±4.85)%、(17.21±6.11)%]、PMN[(433.27±137.43)、(815.32±265.74)、(1 542.03±327.61) ng/ml]与对照组[(80.2±7.9)%、(7.01±1.53)%、(96.78±76.91)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检测PMN-Elastase浓度及精子DNA损伤程度,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杰翔;李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的控制率低,治疗依从性不高,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苏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综合性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及其发病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观察综合性干预对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妊娠12周左右的500名孕妇为研究组,进行一系列预防性干预措施,于产后42 d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0份.随机选取2013年1-7月,进行产后盆地功能筛查的50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5份.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得出8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将8项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样本均数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PPD的发生率为22.63%,研究组为13.88%.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再婚、不良孕产史、婆媳关系差为危险因素,分娩准备充分、PPD宣教、孕妇学校上课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实施综合性干预能有效降低PPD的发生率;再婚、不良孕产史、婆媳关系差为PPD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段丽芳;张振英;刘潇;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治疗时给予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手术治疗时给予“Y”型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并记录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2.13±1.21)d,对照组(14.02±1.1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42%,对照组优良率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8.33%,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2.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时,双锁定钢板内固定与“Y”型钢板内固定相比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和远期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谷造华;黄强开;李波;李海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痛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社区健康体检查出的42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持续1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后,痛风患者血尿酸(421.5±33.7)μmol/L、尿素氮(9.2±2.1) mmol/L、血胆固醇含量(6.5±1.3) mmol/L均较健康教育前(357.8±22.1)μmol/L、(5.8±1.7)、(4.6±0.9)mmol/L显著下降;痛风疾病的病因(88.1%)、发病机制(83.3%)、诱发因素(92.9%)、服药及注意事项(95.2%)、预防知识(92.9%)等知识知晓率均较健康教育前(28.6%、11.9%、42.9%、35.7%、38.1%)有明显提高;规律服药(95.2%)、定期检查(100.0%)、控制饮食(90.5%)、戒烟限酒(83.3%)、合理锻炼(85.7%)等治疗依从性均较健康教育前(69.0%、76.2%、52.4%、35.7%、40.5%)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痛风患者血尿酸、尿素氮、血胆固醇含量等的控制,提高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某区出血热发病率

    目的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某区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发病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某区2004-2013年的EHF发病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发病率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 求得某区EHF发病率(1/10方)的灰色预测模型为:Y=-77.2178 e-0.1908(t-1)+91.717 8,拟合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精度好(C=0.27 <0.35,P=1),能够较好地预测EHF发病率的趋势.结论 预测表明2014-2015年某区EHF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强化疫情监测,加大防鼠灭鼠力度,积极推广EHF疫苗接种,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

    作者:王增来;王加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吗啡、地塞米松治疗癌症晚期患者呼吸困难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吗啡、地塞米松缓解癌症晚期患者呼吸困难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癌症晚期呼吸困难患者1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吗啡组62例、地塞米松组51例.吗啡组:初次使用吗啡者,给予吗啡注射液5 mg皮下注射,正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患者,给予吗啡针剂滴定剂量的10%,通常5~10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针剂5 mg静脉推注.对比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疗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吗啡组VAS评分(13.54 ±8.40)分,地塞米松组为(20.58±12.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总有效率77.4%,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5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吗啡用于治疗癌症晚期患者呼吸困难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能改善预计生存期较短的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磊;钟敏钰;郭培中;邱会;但丹;孔娜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人工流产手术中异丙酚静脉注射联合利多卡因宫颈旁局麻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麻醉方式为静脉注射异丙酚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宫颈局麻,对照组单单给予静脉注射异丙酚,对比两组各项指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异丙酚首次给药量、追加药量和总药量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宫颈松弛程度观察组为76.7%,对照组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病情况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流麻醉中异丙酚辅用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永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社康中心规范化管理程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程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对社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0年末新纳入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规范管理3年后,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前后的血压下降幅度、服药率、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收缩压管理前(141.6±10.1)mmHg(1mm Hg=0.133 kPa),管理后(137.5±7.4) mm Hg;舒张压管理前(87.3±7.6)mm Hg,管理后(84.5±5.4)mm Hg.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管理前及2011、2012、2013年管理后,服药率分别为38.0%(76/200)、51.0%(102/200)、89.0% (178/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2012、2013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了血压.

    作者:唐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心理学干预对儿科静脉输液过程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学干预对儿科静脉输液操作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4月收住的患儿3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静脉穿刺,观察组在静脉穿刺时给予心理学干预.对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0.00%,观察组为9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率83.43%,观察组9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心理学干预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率,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胡小娟;丁兆云;张晓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根据子宫内膜厚度选择性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根据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选择不同性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3例,先采用B超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 膜厚度<0.8 cm28例为甲组,子宫内膜厚度≥0.8 cm 35例为乙组.甲组采用雌孕激素与止血治疗相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初始阶段每天3片,出血减少之后逐渐减量,每天口服1片维持3周后撤退性出血.乙组采用单一的孕激素治疗,口服安宫黄体酮,每天6~8 mg,连续治疗两周后撤退性出血.对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测和比较,随访患者阴道流血控制时间和停止时间、阴道流血量.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92.86%,乙组总有效率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3,P> 0.05).两组出血控制时间[甲组(39.2±11.1)h、乙组(40.4±9.85)h]和出血停止时间[甲组(129.7±66.7)h、乙组(138.3±70.92)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5、0.491,均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甲组(0.98±0.07)cm、乙组(0.99±0.11)cm]北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8,P>0.05).结论根据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选择不同性激素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贺艳;谢静雅;詹凤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和氟哌啶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肌内注射,5 ~10 mg/次,4~6 h后重复注射,总剂量≤40 mg.观察组给予盐酸齐拉西酮片口服,20mg/次,2次/d,餐时服用,视病情可适当增大剂量,大剂量为80 mg/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 表(PAN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1、2、4、8周观察组PANSS评分[(60.3±9.3)、(52.7±6.6)、(47.4±4.4)、(37.6±4.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50.0%)(P<0.05).结论 齐拉西酮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轻.

    作者:韩树红;史文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癫痫临床病情观察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均为神经内科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癫痫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两组均实施护理1~2个月,随访1年.调查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率为64.52%,显著高于对照组29.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100.00%,对照组为80.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70.97%,显著高于对照组41.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癫痫治疗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弓高云;卜雅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145例病人,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与实验组74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和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1年后调查随访统计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服务,病人出院后,病区护士每3个月进行1次随访及干预.采用服药依从性统计表、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调查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定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满意率对照组88.7%,实验组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心理社会、精力动机评分[(29.6±5.3)、(10.9±3.5)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满意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春;李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