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临床研究

贺志仁;胡建新;古伟光;罗海涛;徐敏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癌症晚期, 局部复发
摘要:目的 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疗效及适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1.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观察组患者1年(19.64%)、2年(30.36%)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64%、51.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4%)显著低于对照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上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患者生存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疗效及适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51.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观察组患者1年(19.64%)、2年(30.36%)的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4.64%、51.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4%)显著低于对照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上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患者生存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贺志仁;胡建新;古伟光;罗海涛;徐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水通道蛋白4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含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6月,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观察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置,TTC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变化,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观察大鼠脑内AQP4含量的变化.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未出现神经症状改变及脑梗死.治疗后,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动物脑组织含水量[(82.06±0.81)%]较对照组[(77.20±1.02)%]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动物脑组织含水量[(79.25±0.90)%]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动物脑组织AQP4含量[(0.65 ±0.06)ng/m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1.75±0.25)ng/ml](P<0.05),治疗组动物脑组织AQP4含量[(1.11 ±0.19)ng/ml]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缺血后AQP4表达有关.

    作者:宋连芳;张海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某区出血热发病率

    目的 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某区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发病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某区2004-2013年的EHF发病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发病率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 求得某区EHF发病率(1/10方)的灰色预测模型为:Y=-77.2178 e-0.1908(t-1)+91.717 8,拟合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精度好(C=0.27 <0.35,P=1),能够较好地预测EHF发病率的趋势.结论 预测表明2014-2015年某区EHF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强化疫情监测,加大防鼠灭鼠力度,积极推广EHF疫苗接种,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

    作者:王增来;王加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PDCA循环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化疗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策略.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积分[(88.68±6.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5.4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1.11%,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PDCA循环护理模式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汤庆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纳米碳示踪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下肢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实施单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9例患者创腔内均发现浅淋巴管显现,显影时间快为注射后5 min,慢40 min.黑色淋巴液溢出点4~8处,分别予以结扎.术后3d引流量20~180 ml.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达一期愈合,未见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2例患者出现轻微下肢水肿,穿弹力袜3个月及锻炼后好转.结论 纳米碳示踪用于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预防术后淋巴漏、皮下积液所致的切口愈合不良.

    作者:丁红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分散片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就诊的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予匹多莫德分散片口服0.4g/次,2次/d,2周后改为0.4g/次,1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玉屏风散口服,5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0 d.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种疾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分散片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罗勇娣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治疗时给予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手术治疗时给予“Y”型钢板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并记录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2.13±1.21)d,对照组(14.02±1.1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42%,对照组优良率6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8.33%,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2.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时,双锁定钢板内固定与“Y”型钢板内固定相比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和远期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谷造华;黄强开;李波;李海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三种能量提供方式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对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三种不同供能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的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90例,随机分为肠内供能组、肠外供能组和肠内外联合供能组,每组30例.采集各组患者治疗后第1、14天的外周静脉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血清蛋白、前蛋白,同时记录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呕吐及腹泻等)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供能治疗第14天,肠内外联合供能组免疫球蛋白、前蛋白及白蛋白与肠外供能组、肠内供能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肠内外联合供能组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腹泻及吸入性肺炎6例,肠外功能组发生消化道应激性溃疡14例、腹泻及吸入性肺炎32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肠内外联合供能是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和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好途径.

    作者:康崇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青岛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探索影响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并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青岛市15 ~69岁6 206名常住人口进行调查,使用SAS 9.13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青岛市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2.77%,高于全国水平.城市和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分别为18.62%和7.62%.健康素养三个方面和5个维度健康问题素养所有指数城乡存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8个自变量中,文化程度是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青岛市居民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差异较大,其影响因素各有特点,文化程度是共同的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綦斐;李善鹏;刘辉;贾晓蓉;宋宇鑫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10-2013年潍坊市医院透析用水与透析液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潍坊市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污染状况,为保障血液透析安全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透析机反渗水输水管末端透析用水与透析器出口透析液为样本,对潍坊市2010年15家、2011年20家、2012年22家、2013年24家医疗机构展开每年一次的定期监测.对样本采用鲎试剂检测法测定内毒素含量,采用营养琼脂倾注平板法测定菌落总数.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透析用水81份,总合格率为91.4%,逐年合格率分别为100.0%、95.0%、77.3%、95.8%.其中2012年合格率低,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透析液81份,总合格率为93.8%,逐年合格率分别为100.0%、95.0%、81.8%、100.0%.其中2012年合格率低,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3共检测全市5家市级医院、19家县级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162份,其中市级医院合格率为100.0%,县级医院总合格率为88.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47,P<0.05).结论 2010-2013年潍坊市部分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指标存在不合格现象,县级医院问题突出,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血液透析安全.

    作者:陈莹莹;于明明;刘德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综合性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及其发病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观察综合性干预对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妊娠12周左右的500名孕妇为研究组,进行一系列预防性干预措施,于产后42 d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0份.随机选取2013年1-7月,进行产后盆地功能筛查的50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5份.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得出8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将8项相关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样本均数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照组PPD的发生率为22.63%,研究组为13.88%.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再婚、不良孕产史、婆媳关系差为危险因素,分娩准备充分、PPD宣教、孕妇学校上课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实施综合性干预能有效降低PPD的发生率;再婚、不良孕产史、婆媳关系差为PPD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段丽芳;张振英;刘潇;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部分地区2011-2013年腰肌劳损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56.78±7.26) min、(31.73±5.11)ml、(4.75±1.30)d]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9、-7.20、-2.77,均P<0.05).两组优良率(84.00%、94.67%)、并发症发生率(22.67%、8.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在急性阑尾炎普外科手术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英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痛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社区健康体检查出的42例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持续1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后,痛风患者血尿酸(421.5±33.7)μmol/L、尿素氮(9.2±2.1) mmol/L、血胆固醇含量(6.5±1.3) mmol/L均较健康教育前(357.8±22.1)μmol/L、(5.8±1.7)、(4.6±0.9)mmol/L显著下降;痛风疾病的病因(88.1%)、发病机制(83.3%)、诱发因素(92.9%)、服药及注意事项(95.2%)、预防知识(92.9%)等知识知晓率均较健康教育前(28.6%、11.9%、42.9%、35.7%、38.1%)有明显提高;规律服药(95.2%)、定期检查(100.0%)、控制饮食(90.5%)、戒烟限酒(83.3%)、合理锻炼(85.7%)等治疗依从性均较健康教育前(69.0%、76.2%、52.4%、35.7%、40.5%)有明显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痛风患者血尿酸、尿素氮、血胆固醇含量等的控制,提高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589例产科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每位患者的医院感染特点及感染相关的因素.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89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感染率为5.8%.5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27.8%)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率高(29.4%).剖宫产感染率高10.3%,与其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3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多(21株).结论 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后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了感染概率.医院感染与产科住院患者的年龄、感染部位、病种及细菌等因素相关.

    作者:买卫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5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雷贝拉唑40 mg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先以奥曲肽0.1mg静脉注射,然后将奥曲肽0.3mg与120 ml生理盐水混合后微量泵入.两组均连续治疗2d.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止血时间和输血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20.4±4.4)h]、输血量[(1.2±0.4)U]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95.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9,P<0.05).结论 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应用奥曲肽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能够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输血量、提高止血有效率,可作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迎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社区团队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团队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随机选取深圳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服务社区的老年人3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服务;干预组给予社区团队模式管理模式干预,服务时间为2年.干预前后采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估表进行相关生活质量评估.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和健康变化[(86±11)、(94±12)、(85±10)、(76±11)、(81±17)、(72±12)、(64±9)、(94±14)、(76±1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社区团队对社区老年人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推广.

    作者:胡春华;罗洁;李济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弱精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情况研究

    目的 观察弱精症患者精子DNA完整性与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9-2013年就诊的确诊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男性不育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弱精症组,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精浆弹性硬蛋白酶,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法(sperm chromatin structure assay,SCSA)测定精子DNA完整性.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弱精症组轻、中、重度患者精子活率[(74.7±6.5)%、(63.8±5.7)%、(50.7±6.6)%]、DFI[(13.11±6.20)%、(14.37 ±4.85)%、(17.21±6.11)%]、PMN[(433.27±137.43)、(815.32±265.74)、(1 542.03±327.61) ng/ml]与对照组[(80.2±7.9)%、(7.01±1.53)%、(96.78±76.91)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通过检测PMN-Elastase浓度及精子DNA损伤程度,为男性不育的诊断和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作者:陈杰翔;李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6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进行X线及CT扫描检查.术后也均病理确诊为成软骨细胞瘤.将X线检查的结果设为X线组.而CT检查结果设为CT组.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结果差异.计数资料用x2检验表示,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术后经病理确诊成骨细胞瘤阳性42例,阴性4例.X线检查阳性38例,阴性8例,其中2例误诊为阴性,6例误诊为阳性.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89.5% (34/38),特异性为12.5% (1/8);CT检查阳性45例,阴性1例,其中3例误诊为阴性.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3% (42/45),特异性为100.0%(1/1).CT检查敏感性稍高于X线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检查特异性显著高于X线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及CT扫描对诊断成软骨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CT检查较X线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性.临床应结合两者的诊断优势对该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尹炳旺;麦游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吸烟知信行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吸烟的知信行现状,为纠正大学生吸烟行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2013年对某高校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的男女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学生中曾尝试吸烟率为20.5%,现吸烟率为11.5%,其中男生吸烟情况较突出;学生受环境影响较大;部分学生存在认知不协调;28.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加大相关教育和支持.结论 应加强学校内外环境建设,重视学校健康教育的连贯性和同伴教育,为大学生认识香烟、拒绝香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

    作者:刘堃;宋明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根据子宫内膜厚度选择性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根据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选择不同性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3例,先采用B超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 膜厚度<0.8 cm28例为甲组,子宫内膜厚度≥0.8 cm 35例为乙组.甲组采用雌孕激素与止血治疗相联合,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初始阶段每天3片,出血减少之后逐渐减量,每天口服1片维持3周后撤退性出血.乙组采用单一的孕激素治疗,口服安宫黄体酮,每天6~8 mg,连续治疗两周后撤退性出血.对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测和比较,随访患者阴道流血控制时间和停止时间、阴道流血量.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92.86%,乙组总有效率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3,P> 0.05).两组出血控制时间[甲组(39.2±11.1)h、乙组(40.4±9.85)h]和出血停止时间[甲组(129.7±66.7)h、乙组(138.3±70.92)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5、0.491,均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甲组(0.98±0.07)cm、乙组(0.99±0.11)cm]北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8,P>0.05).结论根据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选择不同性激素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贺艳;谢静雅;詹凤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