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新;蔡可可
目的 总结多年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分析多年从医的医案,整理并总结本人对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特色及验案,探析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结果 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血瘀、血虚、寒凝、气滞、肝郁、湿阻或素体本虚,阻碍冲任胞脉气血运行或胞宫失养,出现经期及行经前后小腹部疼痛,故治以畅通气血、荣养胞宫为主,兼顾散寒行气、疏肝解郁、化湿祛痰、补益气血,并介绍了其用药特点.在治疗上,主张辨证论治,用药精简,标本同治.结论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柳艳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自拟海蛸愈糜散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胃镜确诊病例230例,分别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海蛸愈糜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克拉霉素胶囊治疗,2组一个疗程均为7 d,治疗2个疗程复查.结果 治疗组治愈54例,好转5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治愈41例,好转5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4.3%.经统计学处理,2组治疗方法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海蛸愈糜散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较好,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杨维平;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按照指南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柴胡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情况.结果 试验组脘腹胀闷、倦怠乏力、胁肋疼痛、舌苔黄腻、口干口苦、烦躁易怒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8月—2018年2月入住本院的126例急性脑梗死伴头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3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对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头痛积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对2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头痛程度积分、发作频率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予以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头痛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可有效缓解头痛,控制头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使用和大力推广.
作者:王苏琴;徐王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方法 从2015年5月—2017年5月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62例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护理,观察2组患者抑郁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评量表评分(ASA)和依从性.结果 观察抑郁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评量表评分(ASA)均优于对照;总依从性率大于对照组(96.77%>80.65%),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健康宣教护理相比,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改善负性情绪,更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该护理方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值的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许丽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中医症候总积分、总有效率、生活质量[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评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同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P<0.05).2组治疗后的S因子、SS因子、PC因子及RTR/S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76%与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疲劳综合征切中病机,利于消除病因、改善症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国新;蔡可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抑郁症中医证候文献研究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 对近20年有关抑郁症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通过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次录入核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结果 抑郁症患者出现频率≥5%的常见中医证候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肝郁痰阻6个;证候要素有16个,其中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0个.结论 抑郁症常见的中医证候共有6个,通过证候要素对抑郁症进行中医证候的研究,可以找到证与征之间存在的一定规律性的关系,继续深入开展证候要素的研究对抑郁症中医治疗标准化研究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德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温针灸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40例,各予以单纯针刺和温针灸方法治疗,分析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 2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组间予以对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其复发率则显著高于治疗组,2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老年性膝骨关节病实施温针灸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复发,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谢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学颤症范畴;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二级教授马云枝老师从事临床40余年,承古拓新,对于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认为该病的病因为五脏俱虚,尤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主,属本虚标实证;善于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扶正祛邪缓解症状,笔者经过对马云枝老师近几年门诊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用药总结,发现独活寄生汤对延缓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有着明显的作用.
作者:荆雷;马云枝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腕踝针法对紧张型头痛患者的镇痛疗效.方法 将64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腕踝针留置止痛,按照患者的疼痛痛点进行分区,并根据选区原则进行选区,定位后进行针刺,针刺要求患者无酸麻胀痛感,成功后进行医用胶贴固定,留针1 h或以上,长不超过24 h.观察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分别对头痛患者进行评估,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判定疼痛程度并计分,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显效,有效例数大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结论 腕踝针留置法能有效缓解紧张型头痛,其疗效优于药物止痛,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某院不寐病配伍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某院不寐病临床用药实际,分析不寐病临床用药配伍规律和特点,为中药的临床配伍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2220例临床诊断为不寐病或失眠、睡眠障碍的中药处方,利用Excel电子表格等多种工具对处方用药频次,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及君臣配伍情况等方面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院不寐病处方用药中,按药物,首乌藤用药频次高,其次是甘草、酸枣仁、合欢皮、茯苓等;按类别,安神类和补虚类中药用药频次高;按配伍,以安神类为君药的处方多,且安神药所配伍的药物种类多.结论 我院不寐病用药特点明显,合乎中医失眠辨证用药理论,但辨证用药思维略显单一,尚待改进.
作者:罗茂玉;章建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平喘止咳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2日—2017年3月22日期间我院COPD急性加重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平喘止咳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评分(0.29±0.42)分、咳痰评分(0.18±0.32)分、喘息评分(0.19±0.15)分、哮鸣评分(0.33±0.16)分、FEV1/FVC(82.96±3.42)%、FVC(30.54±7.82)L、FEV1(3.86±0.16)L、总有效率(98.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患者实施平喘止咳汤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耿继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另择选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恢复情况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在SAS、SDS评分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在VAS评分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代替常规单一的西医护理实施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环节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钟凌英;何百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桑白皮汤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被临床确诊为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采取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采用桑白皮汤进行治疗)和对照组(用复方氯化钠滴眼液治疗),每组患者皆为30例.治疗1个月之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中医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则为70.0%,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中医治疗组患者泪液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用桑白皮汤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能够提高患者泪液分泌量,改善患者眼部干燥症状.
作者:史孝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综述近年来的以针灸为主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常见疗法.方法 查阅整理有关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献,从针刺、电针、温针灸、穴位注射、电针配合温针灸、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电针配合红外线、针灸配合中药、综合治疗等方面举例论证.结果 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疗效较好.结论 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有良好的疗效,但相关实验研究及机理探寻较少,提出应遵循循证医学,加强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的科学严谨性,进一步探寻其机理,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田琰;王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9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7例,2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综合护理,观察对比2组疗效.结果 干预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能缓解慢性盆腔炎各项症状,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牛保秀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益气解毒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解毒胶囊中黄芪、白术、防风、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益气解毒胶囊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芪、白术、防风及黄芩TLC鉴别图谱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98.5~197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2%,RSD=1.2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有效的控制益气解毒胶囊的质量.
作者:周晓荣;孟霜;冯振宇;赵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阐述大肠癌的疾病特点,明确消化内镜筛查、诊断、治疗早期大肠癌的必要性,以期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阐述1例早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因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消化内镜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结论 消化内镜筛查有利于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应广泛应用.
作者:刘晓芸;崔伯岩;商健;肖铃;高扬;侯松涛;张俊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中药药浴古已有之,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作用于皮肤,利用水温本身对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使腠理疏通,气血调和,脏腑阴阳平衡,较之内服药,具有见效快,舒适,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增加肝脏负担.本文从药浴的历史及其临床应用出发,探讨药浴与少儿养生保健及少儿亚健康调理的关系,指出药浴治疗疾病过程中,少儿没有肌肉注射或静脉输液的紧张和恐惧,使少儿在身心放松、精神愉快中达到治疗疾病、调理亚健康状态、养生保健的目的.
作者:孙德仁;夏慧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奥拉美唑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对比,观察2组的安全性以及疗效.结果 接受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治疗,2组的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但参照组的降低程度低于研究组,P<0.05.在治疗期间,参照组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低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P<0.05.参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0%)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P<0.05.结论 将柴胡疏肝散加减与奥美拉唑联合用于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以明显改善,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较高,建议推广.
作者:李敬杰;张青山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