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

于荣翠

关键词:护理安全, 安全隐患, 管理措施
摘要: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心,是护士长的工作重点,也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护理安全所涉及的面很广,患者的日常护理、护患沟通、病区环境诊疗场所、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各种危急状态下的抢救护理、各种抢救设备的完好状态、各种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等.只有做好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有效地促进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身心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当今社会,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农村以致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经济状况、精神慰藉、人身安全、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身心健康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高一敏;胡正卓;仇子群;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4月对6例门诊或急诊有不同程度腹痛的患者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查.确诊后均应用糖皮质激及对症治疗1~4周.结果 均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3例,血IgE增高4例;大便常规均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红细胞,大便潜血实验均阳性,大便培养全部阴性,无一例发现寄生虫或寄生虫卵;尿常规、肝功、肾功等均正常.1例腹水常规符合渗出液,但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6例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增高,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本病极易与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例相混淆,易误诊及延误治疗.特殊病例更为少见,但提高警惕,充分利用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检查是筛查或诊断嗜酸性胃肠炎的简便、有价值、基本的方法.

    作者:梁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在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4年4月-2010年4月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治疗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的患者50例.结果 术后进行5~3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均在3~8个月内充分愈合,并且没有发现切口感染以及内置物松动和断裂等术后并发症出现,优良率为94.0%.结论 在植骨过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能够明显促进骨愈合,在治疗股骨骨不连或伴骨缺损时有显著地效果.

    作者:刘文华;段兴威;李锦丽;程小芸;邓少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教育改革视阈下关于强化医学生人文医学教育的思考

    强化医学生人文医学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已经成为医学进步和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在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从人文医学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必要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医学生人文医学教育的强化路径.

    作者:王成磊;程乐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胱抑素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2中的成员之一.既往研究表明CysC是评价肾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参与机体诸多的生理、病理过程.而近期研究显示,CysC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中斑块的形成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在当前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发病率愈来愈高的大背景下,本文就CysC与ACS相关性的研究做一概述.

    作者:周丽娟;雷长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峡库区兴山县农村环境卫生及饮用水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兴山县农村环境及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制定新农村卫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调查方案,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全县抽取45个行政村,每村随机抽取5户为调查对象,制定统一调查表,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结果 村80.00%有卫生管理制度;庭院卫生干净占78.65%,一般占20.00%,生活性垃圾随意堆放占51.11%;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7.69%,户卫生厕所占64.00%;村集中式供水占45.89%,水质检测率为14.47%,生活污水处理率为4.45%;户有牲畜栏占94.67%,“四害”较为严重.结论 农村垃圾随意堆放污染严重,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集中式供水存在二次污染,环境卫生状况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王芹;王大军;龚海燕;王承全;姚传汉;万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ELISA二步法检测HBsAg的钩状现象及解决方案

    目的 对现行的HBsAg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sorbent assay,ELISA)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缺陷及解决方案.方法 用现行的ELISA二步法与自行改进ELISA二步法对160例HBeAg阳性样本的HBsAg进行检测.结果 对160例HBeAg阳性样本的HBsAg检测分析,用现行ELISA二步法检测HBsAg有151例呈阳性,9例为阴性.9例HBsAg为阴性的样本中6例是因钩状效应引起的假阴性,3例HBsAg阴性样本经改进方法检测其仍然是阴性.结论 现行的ELISA二步法检测HBsAg仍然存在钩状现象,可以通过对样本血清进行稀释、增加酶标志物用量或增加洗板步骤得到改善和避免.

    作者:冯新国;李新红;欧阳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心脏并发症的护理监护

    目的 探讨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心脏并发症的护理监护重点和急救中的医护配合应变能力.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5月行冠心病介入支架置入术的560例患者,回顾分析心脏并发症发生和救治情况,从中发现冠心病支架置入术中心脏并发症的监护重点,并总结在紧急救治过程中的医护配合应变能力.结果 560例冠心病支架置入病例,术中护理监护发现心律失常20.54%,房性期前收缩4.11%,窦性心动过缓5.54%,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3.93%,心脏传导阻滞2.14%,室性期前收缩4.82%.快速型心律失常3.75%,包括室性心动过速12例和心室颤动9例.低血压3.39%.救治过程中,通过医护的默契配合,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冠心病支架置入术过程中,重视抢救药品和器械的准备,严密手术过程中心脏并发症的护理监护,医护默契配合及时救治低血压和恶性心律失常,是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引进产后康复治疗新模式的探讨

    产后康复是产科的延伸服务,随着产妇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过去的产后康复项目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本文总结了普林格尔治疗仪在全国各家医院的具体应用情况并讨论了其工作原理,以探求建立一整套规范、系统、专业的产后康复模式.

    作者:谭冬梅;张荣秀;李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下行妇科不孕检查及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妇科检查及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12月就诊的不孕女性60例,根据麻醉方式分组,分为EA组、GA组、EGA组各20例,所有患者进行术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mg,开放静脉后进行监护.EA组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T12~L1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试探试剂2%利多卡因,等待阻滞平面出现后加0.75%布比卡因5ml.本组使用哌替啶-氟哌利多进行镇定.视患者情况,体动者可适当加入丙泊酚,注意患者呼吸情况.GA组行静吸复合麻醉,首先以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4μg/kg、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5 mg/kg混合静脉麻醉,插管后接麻醉剂控制呼吸.手术结束前15 min停用异氟醚,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丙泊酚.EGA组首先进行T12~L1间隙硬膜外穿刺插管,待阻滞平面出现后行静脉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通气,其余操作与前两组相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EA组有5例发生体动.EGA组清醒时间[(20.2±3.2)min]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87、4.1102,均P<0.05).EGA组呼吸恢复时间[(8.6 ±3.3)min]、拔管时间[(15.6±2.1)min]均短于G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518、5.001,均P<0.05).结论 联合麻醉对腹腔镜下妇科不孕诊治具有较好麻醉效果,取长补短,患者满意.

    作者:王俊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与预防保健机构技术支持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预防保健机构技术支持与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关系.方法 2010年6-9月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调查青岛市所辖的区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负责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合作关系上,认为目前与社区机构合作关系良好疾控部门有34.7%,妇幼机构有31.9%,社区机构人员中有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0,P<0.05).仅有33.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25.0%妇幼机构将项目技术指导纳入2010年工作计划;疾控部门中72.2%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技术指导时不顺利,妇幼机构中则有68.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53.8%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上级部门协调,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x2=8.107,P<0.05).有58.3%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建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信息报告制度;90.3%的疾控部门工作人员,91.7%的妇幼机构工作人员和87.9%的社区工作人员认为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获得社区项目进展信息有障碍.所调查的1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妇幼保健机构共开展项目技术指导165次,平均(13.75±9.46)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次,平均指导(26.00±16.7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间的合作关系欠佳,两者间的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多不顺利,信息沟通也多存在障碍.

    作者:顾理平;林永峰;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0-2012年收治的110名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住院30d后两组均采用欧洲生活质量协作组癌症核心量表、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定期进行评定分析.计量资料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发生率实验组9.09%,抑郁发生率对照组1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实验组94.54%,满意率对照组7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以血压昼夜节律和乏氏动作指数为指标,观察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SAHS)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选择中重度OSAHS患者55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年龄相当的男性健康志愿者55人为对照组.监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获取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等参数;计算昼夜平均动脉压差和夜间血压下降幅度百分率,定实验对象静息血压和心率后然后进行乏氏动作.实验组给予CPAP治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夜间血压下降,两组平均动脉压差[(4.6 ±4.0)mm Hg与(11.7±3.0)mm Hg(1 mm Hg=0.133k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OSA实验组血压杓型节律53例,占96.4%;对照组血压杓型节律9例,占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进行剧烈的乏氏动作时心率加快较少,乏氏动作后动脉血压上升较少,心率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较长,血压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也较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PAP治疗,实验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乏氏动作后收缩压升高值和血压降至原水平时间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有改善.结论 CPAP能改善OSAHS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纠正部分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对乏氏动作也有有利影响.

    作者:安玉红;赵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在临床对心血管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5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临床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生理、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及评估,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后,患者的心理及情绪问题与治疗前比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常满意对照组38.3%,观察组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辅以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两种采血模式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全血和单采血小板捐献人群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探讨不同献血人群的相对安全性.方法 采用Roche cobas s201血液筛查系统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ELISA检测双试剂均无反应性及仅1种试剂有反应的全血标本和单采血小板标本进行HBV、HCV和HIV三项联合筛查,对两种人群的核酸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进行核酸检测标本163 621例,检出阳性标本110例,阳性检出率为0.067%.全血标本和单采血小板标本中阳性率分别为0.067%和0.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5,P>0.05).结论 对全血和单采血小板捐献人群均应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作者:朱海峰;朱永宝;张妍;唐建华;曹丹;李文超;颜鑫;刘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居民对抗生素的认知与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湖州社区居民对抗生素的认知与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7月一2011年8月对湖州市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98份,问卷有效率99.3%.问卷内容包括抗生素基本知识和抗生素使用及采取措施.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不同年龄段对抗生素的提取源(43.14%、39.90%、23.53%)、抗药性(68.63%、23.06%、58.82%)、使用佳时机(43.14% 、43.01%、19.61%)、对健康的影响(43.14%、40.93%、29.41%)的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人员与非在职人员对抗生素提取源回答正确率、使用时机把握、自行服用、对不良反应的处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对抗生素提取源的回答正确率、抗药性认识、使用佳时机、抗生素存在于食物中对健康的影响、对知识的重视性、严格遵守医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居民中因年龄、在职与否、文化程度不同对抗生素的认知、使用行为有显著差异,且存在认识上的缺陷和使用行为上的误区.因此,可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提高社区居民对抗生素的认知,以减少抗生素滥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作者:黄雅璐;郑海霞;钱凯莉;钱晓芳;金莉娜;蒋培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小组负责制进行护理,入院第1、3、5、7、14天进行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入院后第1、3天,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第53、14天,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量表评分[(82.89 ±9.09)分、(83.98±7.98)分、(89.89 ±9.82)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后第5、7、14天干预组CPIS明显降低[(7.81±3.04)、(6.95±1.97)、(2.80 ±0.1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有助于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

    作者:谭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保健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分析利用保健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自设问卷对980名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道感染症状、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社区医院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保健服务知晓率、保健服务反应性、就诊的便利性、生殖道感染认知、家庭成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等项内容.结果 围绝经期妇女RTI的患病率为38.16%,社区保健服务利用率为43.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社区医院有妇科检查、医疗技术水平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好、RTI病情轻者,趋于利用社区保健卫生服务.结论 泰安市社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率偏低,社会重视不够.加大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力度和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及技术的提高;建立新型的社区生殖健康服务模式是提高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服务利用的关键.

    作者:孙铮;郝艳青;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类胚胎培养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本文根据卫生部“关于修订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相关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的通知,2003 176号文件要求结合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胚胎培养实验室运行4年来的模式,从实验室场所要求、实验室必备设备及设备校验、实验室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等方面系统研究人类胚胎培养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

    作者:韩晓敏;张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取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要求取出IUD绝经后妇女11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6例,A组:于术前3d早、晚各服米非司酮25mg,两次服药间隔12 h,服药前后空腹2h,总量150 mg,手术当日术前2h阴道后穹隆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B组:米索前列醇400μg术前晚置于阴道后穹隆,术前2h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宫颈软化率A组85.7%,B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取器顺利89.3%,B组取器顺利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绝经后妇女取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受术者痛苦,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可作为绝经后妇女取器的术前用药.

    作者:厉彦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