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鲜花
目的 探讨0.25%低密度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的效果及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择期老年膝关节镜手术50例,全部采取单侧腰麻.患者取手术侧(患侧)在上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L3-4间隙,腰穿成功后,以0.25%低密度布比卡因3ml鞘内注射,注射速度0.15ml/s,患者保持手术侧在上体位5~10min.观察记录腰麻起效时间、鞘内注药后5min和高阻滞平面.记录睽麻前及鞘内注药后5、10、20、30 min的SBP、HR变化和低SBP及HR,观察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止血带不良反应和术后头痛并发症情况,记录手术侧高阻滞平面.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全部患者均腰麻成功,阻滞起效时间(36.6±8.5)s,鞘内注药后5 min手术侧中位段高阻滞平面为T12(T11~L1),非手术侧,患者未测出明确阻滞平面;手术侧高阻滞平面T10(T8-12),切皮及关节内保持无痛.与基础值比较鞘内注药后5~30 min各时间SBP和HR无显著改变(P>0.05).无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止血带不良反应、术后头痛和神经损害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4.8±18.6)min.麻醉时间>120 min者硬膜外追加0.75%布比卡因16例.结论 0.25%低密度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作者:何雪明;何文评;阮华辉;冯庆秀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现状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孕妇产前抑郁、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Beck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Q)和相关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564名孕35周以上产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出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4.9%;出现焦虑症状的发生率23.8%.产前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与产前抑郁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缺乏双方父母支持、对顺产和剖腹产的优缺点不了解、担心自己的不良习惯;与产前焦虑相关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缺乏双方父母支持、担心产后避孕问题、本人有严重的痛经或经前紧张综合症、担心丈夫的不良习惯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等(P<0.05).结论 产前抑郁症状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度较低,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缺乏父母的支持、对胎儿健康的担心等因素是影响孕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对孕妇开展产前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夏雷;韩晓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潍坊地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妇女中和未患有该病的妇女中的不同心理特征.方法 选取肥胖型(BMI≥25kg/m2)的育龄期妇女,PCOS组58例,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的躁狂和抑郁等情绪以及情绪、体重指数、不育等影响健康的生活质量(HRQoL)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表现出更强烈的躁狂(P<0.05)和抑郁情绪(P<0.05).尤其是中度躁狂发病率明显增加.PCOS患者在BMI、睾酮、SHBG、FAI和Ferriman-Gallwey评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可通过游离雄激素指数水平来预测躁狂和抑郁的情绪.结论 PCOS与躁狂和抑郁有关.心理疾病会进一步导致不育.因而我们应该关注PCOS患者中的心理疾病和HRQoL.
作者:马丽;戴淑玲;国玉蕊;郎翠红;徐璐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随着基因组医学与转化医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服务的作用初见端倪.通过基因检测获取个体的基因信息,结合生活行为习惯家族史等因素,预测易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趋势,以此达到治未病、防息于未然的健康目的.把已经成熟的基因检测服务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将有助于打破制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三级预防体系进一步前移干预关口.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深入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内科规范治疗期间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收集的资料运用Clolaizzi程序进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主要来自5个方面:实际问题、交往问题、情绪问题、症状问题、照护服务需求问题.结论 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使患者大限度地获得专业化的照护,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郑珊红;姜宝法;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肺结核术后的护理是决定肺结核手术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肺结核手术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标地护理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罗会华;胡小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计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期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5例,急性脑梗死组45例,老年对照组40例.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早晨7:00肘静脉抽血3ml,查MPV、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急性脑梗死组、老年对照组MPV[(10.21±3.15)、(13.44±1.39)、(11.70±1.70) f/L]、Plt[(148.54±39.48)×109/L、(100.66±52.51)×109/L、(131.00±45.50)×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组MPV、Plt发病后2、3周[(11.94±2.18)、(12.00±1.98) f/L、(132.09±40.75)×109/L、(125.54±35.08)×109/L]与发病1 d[(10.21±3.15) f/L、(148.54±39.48)×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小板计数和体积的变化可能与急性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朱维琳;张新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对山东省血液中心2009-2012年机采献血者的流失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机采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 调查对象为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无偿献血者,献血者根据知情同意原则登记相关信息.用唐山计算机软件中的统计模块和Excel2003表格汇总统计献血者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2年共有机采献血者4379人,2010、2011、2012年的流失率分别为60.12%、49.57%、47.51%,2012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945,P<0.05),2011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96,P<0.05).对2009-2011年只在当年来献血的1 988名机采献血者进行流失原因分析,失去联系多占65.69%.流失献血者献血次数≤2次占84.96%.结论 中心机采献血者流失率较高.为减少献血者流失,应加强机采献血者信息登记与更新,及时、全面掌握献血者信息,时刻与献血者保持联系.对献血次数≤2次的机采献血者,应做好献血服务及回访工作,使之成为固定献血者,稳定献血者队伍,降低流失率.
作者:于媛;陈元锋;梁文华;周娟;许建红;林明;竺青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患者24例,对所有患者戴用3个月~3年过程中满意程度进行随访并记录分析.结果 非常满意13例,比较满意6例,一般满意3例,不满意2例.结论 正确的临床诊断、熟练的临床口腔修复技能以及细致精密的临床修复过程是使单颌总义齿固定和稳定的有力保障,有助于下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孔德让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初步探讨IFN-γ诱导小鼠卵泡颗粒细胞DNA损伤及凋亡的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原代颗粒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IFN-γ(1 000 U/ml)处理组及NAC(20 mM)+IFN-γ(1 000 U/ml)联合处理组,处理5d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颗粒细胞的ATM/ATR信号通路中DNA损伤相关蛋白,ROS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IFN-γ组颗粒细胞表达γ-H2AX,而NAC组未见明显γ-H2AX表达;Western blot发现IFN-γ组颗粒细胞γ-H2AX、Chk2和p-Chk2蛋白以及p53和p-p53、Caspase-3等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NAC组中以上蛋白均被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IFN-γ可诱导颗粒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上调,而NAC组颗粒细胞的ROS下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IFN-γ可通过DNA氧化损伤信号引起颗粒细胞凋亡.
作者:吴彬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对北京市东高地社区居民2年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参加2008年健康体检具有年龄、性别、BMI、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资料且无高尿酸血症的北京某社区居民共3 261名作为观察对象,随访2年,2010年进行健康体检收集其基线相关资料,有效人数2 962名.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检出高尿酸血症95例,发病率为3.2%.其中男发病率4.2%,女2.0%,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86,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血症发病率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存在年龄增长趋势(0、1.7%、2.9%、2.0%),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呈增高趋势.另外,男性肥胖人群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一直暴露于超重的人群发病率(5.4%)高,而一直不超重的人群发病率(1.6%)低,前者是后者的3.480倍(2.154 ~5.624),而且男性由无超重变为超重后发病率高(8.6%),其发病风险是保持不超重男性的4.388倍(1.645~11.699),体重增加后男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存在差异.观察终点男性及女性均显示高血脂人群发病率高于血脂正常人群.结合基线高血脂的暴露水平,血脂增高者发病率(5.0%)高,而一直血脂不高者发病率低(2.4%),前者是后者的2.078倍(1.125 ~3.836).基线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4.7%)高于基线无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2.4%)(P<0.05),前者是后者的2.006(1.331 ~3.022)倍.但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老年组人群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4.9%)是非高血压人群发病率(2.8%)的1.810(1.115 ~2.940)倍.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为终点超重、男性、终点高血脂、基线高血压.结论 积极控制中青年男性体重、血脂以及老年人群的血压是预防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超彦;李伟;杨月琳;潘春颖;何晓丽;于大洋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及急救知识的需求愿望,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为降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对兰州市城关区5个社区的298名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意识及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需求现状与获取途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 29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知晓率为45.9%,曾发生过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61例,发病率为20.5%,规律服药且血压正常的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为0.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方法的知晓率为42.6%.298例患者认为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诱因依次是情绪、饮食、服药、天气、运动、时间.89.9%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知识的需求愿望很强烈,但获取途径较局限,医护人员是高血压患者获得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现场急救知识重要渠道.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较高.对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和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率低;政府及有关卫生组织应组织长期、有效的宣传活动,加大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降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君莲;许瑞;韩晓琴;李德芳;曹涛涛;包响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肺外并发症的表现,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为对照1组,选取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2组.同时空腹抽取各组受试者静脉血3ml,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观察组进行药敏试验.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6岁发病多,占44.00%,中度咳嗽占61.00%.患儿平均体温为(39.4±3.4)℃,发热时间平均(8.3±1.6)d.X线摄片可发现左侧肺部出现阴影者42.00%,右侧肺部出现阴影者31.00%,双侧肺部出现阴影者27.00%.观察组息儿血清中IL-6、IL-17、TNF-α水平[(81.21±16.35)、(28.21±7.24)、(32.96±1.74)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1组[(52.62±12.87)、(8.23±2.69)、(10.35±3.65) μmol/L]及对照2组[(33.26±14.21)、(6.58±1.63)、(2.32±1.42)μmol/L],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共分离出肺炎支原体致病菌270株,肺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较敏感,而对卡那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四环素、新霉素、复方磺胺、青霉素G、氨苄霉素耐药性较高.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性器官损害.IL-6、IL-17、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的上升可能是导致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患儿炎症因子水平能有效对患儿病情做出诊断.
作者:高燕枫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8例,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有并发症的对症治疗,定期门诊随访方法.观察组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通过集中授课、面对面指导、座谈、发放手册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1年后对比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和遵医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观察组体重控制、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体育锻炼分别占67.86%、92.86%、71.43%、70.24%、50.00%,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677、51.857、8.086、24.395、11.200,均P<0.05).干预后遵医行为观察组完全遵医、部分遵医、不遵医分别占82.14%、16.67%、1.19%,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5.138、12.706、30.383,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有利于血压控制.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比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7-2010年膝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2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22例.两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中分别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方法.比较两组结石取出成功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评估远期并发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结石取出成功率:观察组96.8%,对照组9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9.7%,对照组1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P<0.05).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03%,对照组1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0,P<0.05).平均住院日:观察组(8.0±2.9)d、对照组(9.0±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优于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是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李福康;盖伟;赵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影响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宫颈功能不全患者55例,均给予宫颈环扎术治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孕周14~18周手术成功率88.57%,无宫内感染;孕周18 ~25周手术成功率50.00%,宫内感染发生率10.00%.孕周14~18周手术成功率高于孕周18 ~25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U形缝合手术成功率70.37%,宫内感染发生率3.70%;Mc Donald环扎手术成功率78.57%,宫内感染发生率3.57%.二者手术成功率、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宫颈长度≥2.5cm手术成功率72.50%,胎膜早破发生率5.00%;宫颈长度< 2.5cm手术成功率26.67%,胎膜早破发生率60.00%.缝合时宫颈长度≥2.5 cm手术成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与宫颈长度< 2.5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时的孕周、缝合时宫颈长度与手术成功率有明显关系.
作者:崔银洁;徐瑞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通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的误诊原因分析,提示要求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紧紧围绕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作出全面分析,避免误诊误治情况的出现.
作者:续龙;井蕾;王俊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1月在益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28例,根据实施的护理模式不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实施急救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急救和护理.记录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Z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并发症等指标数据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又缩短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
作者:郭鲜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合并压疮治疗、护理过程中,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09月12月-2012年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如抗生素、翻身拍背、换药等).试验组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积极开展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患者住院第3、5、7、14天评价效果.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入院后第14天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94.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有助于脑卒中合并压疮治疗.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筛选出一种更适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营养评估工具,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2月神经内科和老年科的232例高龄老年脑卒中患者,分别应用NRS2002及MNA、SGA、MUST、PG-SGA评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计算各个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即Youden指数).结果 应用NRS2002、MNA、SGA、MUST、PG-SGA筛查出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分别为21.6% 、22.1%、27.7%、13.3%、16.4%,通过ROC分析得出MNA、SGA、PG-SGA、MUST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0.821、0.839、0.728;敏感度95.4%、89.4%、92.6%、83.7%;特异度96.9%、92.3%、86.4%、91.6%,其中MN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方法.结论 MNA是用于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评估的可靠手段,简单易行,适用于临床.
作者: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