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

朱维琳;张新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 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计数, 应激状态
摘要: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计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期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5例,急性脑梗死组45例,老年对照组40例.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早晨7:00肘静脉抽血3ml,查MPV、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急性脑梗死组、老年对照组MPV[(10.21±3.15)、(13.44±1.39)、(11.70±1.70) f/L]、Plt[(148.54±39.48)×109/L、(100.66±52.51)×109/L、(131.00±45.50)×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组MPV、Plt发病后2、3周[(11.94±2.18)、(12.00±1.98) f/L、(132.09±40.75)×109/L、(125.54±35.08)×109/L]与发病1 d[(10.21±3.15) f/L、(148.54±39.48)×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小板计数和体积的变化可能与急性应激状态有关.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PNPLA3 rs738409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的关系.方法 利用计算机在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Embase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PNPLA3 rs738409基因多态性与NAFLD发生的相关文献,并应用RevMan5.0软件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 纳入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11篇,共计NAFLD组1 069例,对照组2 127例.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PNPLA3 rs738409位点GC、CC、GC+CC基因型与NAFLD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0.63(0.36~1.12)、0.22(0.11 ~0.43)、0.50(0.15 ~ 1.66),Z=1.57、4.43、1.13,P>0.05、<0.05、>0.05.各研究的敏感性分析较稳定且无发表偏倚.结论 PNPLA3 rs738409 CC基因型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张耀东;卫海燕;罗淑颖;陈永兴;刘晓景;刘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积分法对两组运动功能进行测评,积分越高功能越好.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法对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测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40.31±6.04)、(28.00±2.17)分]与对照组[(27.34±5.59)、(17.34±2.8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83、21.151,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57.06±5.63)分]与对照组[(42.05±5.3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53,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玲;孟庆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变化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计数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期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组25例,急性脑梗死组45例,老年对照组40例.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早晨7:00肘静脉抽血3ml,查MPV、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组、急性脑梗死组、老年对照组MPV[(10.21±3.15)、(13.44±1.39)、(11.70±1.70) f/L]、Plt[(148.54±39.48)×109/L、(100.66±52.51)×109/L、(131.00±45.50)×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组MPV、Plt发病后2、3周[(11.94±2.18)、(12.00±1.98) f/L、(132.09±40.75)×109/L、(125.54±35.08)×109/L]与发病1 d[(10.21±3.15) f/L、(148.54±39.48)×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小板计数和体积的变化可能与急性应激状态有关.

    作者:朱维琳;张新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肺结核术后护理研究进展

    肺结核术后的护理是决定肺结核手术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肺结核手术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标地护理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罗会华;胡小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从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谈护理教学改革

    实习护士的毕业实习是整个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继续,也是护士适应岗位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临床护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将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护理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适应临床、观念跟不上需要等方面,本文对护理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为提高实习护士临床适应能力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霞;刘国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平度市人民医院收治宫颈功能不全患者55例,均给予宫颈环扎术治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孕周14~18周手术成功率88.57%,无宫内感染;孕周18 ~25周手术成功率50.00%,宫内感染发生率10.00%.孕周14~18周手术成功率高于孕周18 ~25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U形缝合手术成功率70.37%,宫内感染发生率3.70%;Mc Donald环扎手术成功率78.57%,宫内感染发生率3.57%.二者手术成功率、宫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宫颈长度≥2.5cm手术成功率72.50%,胎膜早破发生率5.00%;宫颈长度< 2.5cm手术成功率26.67%,胎膜早破发生率60.00%.缝合时宫颈长度≥2.5 cm手术成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与宫颈长度< 2.5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时的孕周、缝合时宫颈长度与手术成功率有明显关系.

    作者:崔银洁;徐瑞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莱芜市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对莱芜市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本地区的防治策略,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方法 2011年1月1日-2012年5月1日在莱芜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1年内PFD筛查的女性1574例,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一般情况、产科史、家族史、既往疾病及手术史)、妇科检查,对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壁脱垂相关因素经单因素分析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危因素.结果 筛选出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年龄(≥40岁占39.22%)、体力劳动强度(重体力劳动者占32.77%)、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次占38.20%)、慢性咳嗽史(有慢性咳嗽史占25.58%)、未上过孕妇学校(19.13%);阴道脱垂的高危因素:年龄(≥40岁占78.43%)、体力劳动强度(重体力劳动者占85.71%)、BMI(≥28 kg/m2占85.19%)、分娩方式(阴道分娩≥2次占85.11%)、盆腔手术史(75.00%).结论 注重号召适龄婚育、适度体力劳动、提倡计划生育、积极防治慢性疾病如咳嗽等、进一步扩大孕妇学校影响力,争取使所有的孕妇都接受科学规范的孕期产后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冬梅;吕晓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对比大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对比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7-2010年膝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患者2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22例.两组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中分别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方法.比较两组结石取出成功率、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评估远期并发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结石取出成功率:观察组96.8%,对照组9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9.7%,对照组1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P<0.05).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03%,对照组1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0,P<0.05).平均住院日:观察组(8.0±2.9)d、对照组(9.0±3.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优于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是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李福康;盖伟;赵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社会支持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与产前抑郁、焦虑状况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现状及社会心理因素对孕妇产前抑郁、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Beck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Q)和相关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564名孕35周以上产前孕妇进行调查.结果 孕妇出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4.9%;出现焦虑症状的发生率23.8%.产前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与产前抑郁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缺乏双方父母支持、对顺产和剖腹产的优缺点不了解、担心自己的不良习惯;与产前焦虑相关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有:缺乏双方父母支持、担心产后避孕问题、本人有严重的痛经或经前紧张综合症、担心丈夫的不良习惯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等(P<0.05).结论 产前抑郁症状的发生与社会支持度较低,及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缺乏父母的支持、对胎儿健康的担心等因素是影响孕妇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对孕妇开展产前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作者:夏雷;韩晓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北京市东高地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北京市东高地社区居民2年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参加2008年健康体检具有年龄、性别、BMI、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资料且无高尿酸血症的北京某社区居民共3 261名作为观察对象,随访2年,2010年进行健康体检收集其基线相关资料,有效人数2 962名.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危险因素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检出高尿酸血症95例,发病率为3.2%.其中男发病率4.2%,女2.0%,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86,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血症发病率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存在年龄增长趋势(0、1.7%、2.9%、2.0%),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女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呈增高趋势.另外,男性肥胖人群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一直暴露于超重的人群发病率(5.4%)高,而一直不超重的人群发病率(1.6%)低,前者是后者的3.480倍(2.154 ~5.624),而且男性由无超重变为超重后发病率高(8.6%),其发病风险是保持不超重男性的4.388倍(1.645~11.699),体重增加后男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存在差异.观察终点男性及女性均显示高血脂人群发病率高于血脂正常人群.结合基线高血脂的暴露水平,血脂增高者发病率(5.0%)高,而一直血脂不高者发病率低(2.4%),前者是后者的2.078倍(1.125 ~3.836).基线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4.7%)高于基线无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2.4%)(P<0.05),前者是后者的2.006(1.331 ~3.022)倍.但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老年组人群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4.9%)是非高血压人群发病率(2.8%)的1.810(1.115 ~2.940)倍.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为终点超重、男性、终点高血脂、基线高血压.结论 积极控制中青年男性体重、血脂以及老年人群的血压是预防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超彦;李伟;杨月琳;潘春颖;何晓丽;于大洋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0.25%低密度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老年膝关节镜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0.25%低密度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的效果及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择期老年膝关节镜手术50例,全部采取单侧腰麻.患者取手术侧(患侧)在上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点L3-4间隙,腰穿成功后,以0.25%低密度布比卡因3ml鞘内注射,注射速度0.15ml/s,患者保持手术侧在上体位5~10min.观察记录腰麻起效时间、鞘内注药后5min和高阻滞平面.记录睽麻前及鞘内注药后5、10、20、30 min的SBP、HR变化和低SBP及HR,观察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止血带不良反应和术后头痛并发症情况,记录手术侧高阻滞平面.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全部患者均腰麻成功,阻滞起效时间(36.6±8.5)s,鞘内注药后5 min手术侧中位段高阻滞平面为T12(T11~L1),非手术侧,患者未测出明确阻滞平面;手术侧高阻滞平面T10(T8-12),切皮及关节内保持无痛.与基础值比较鞘内注药后5~30 min各时间SBP和HR无显著改变(P>0.05).无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和止血带不良反应、术后头痛和神经损害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94.8±18.6)min.麻醉时间>120 min者硬膜外追加0.75%布比卡因16例.结论 0.25%低密度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应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效果确切,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

    作者:何雪明;何文评;阮华辉;冯庆秀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对3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手术,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实践证明,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李成香;何忠军;牛德刚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药学服务对住院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以临床药师为主导的药学服务对住院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2月住院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医生常规开药及患者自行服药的方法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药学服务为干预措施对患者用药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药物使用数量及治疗费用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学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前,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75、0.436,均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31、13.232,均P<0.05).且药物使用数量和治疗费用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服用药物种数分别为(4.45±2.16)种和(4.33 ±2.11)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4,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用药种类明显下降,平均服用药物种数为(3.62±1.35)种,低于干预前的(4.39±2.03)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1,P<0.05).结论 以药学服务为干预措施对住院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药物使用数量和治疗费用,使血压控制得到明显改善,既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作者:黄少平;胡伟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生活方式与体重相关激素调控研究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本文介绍几种不限制热量摄入来减轻体重的生活方式,包括常量的营养元素组成的膳食、进食频率、运动、睡眠和心理压力等,研究体重控制激素如Ghrelin、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和瘦素等如何调控这些生活方式的相关因素促使体重减轻.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9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及急救知识的需求愿望,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为降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对兰州市城关区5个社区的298名高血压患者的基本资料、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意识及对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需求现状与获取途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 29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知晓率为45.9%,曾发生过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61例,发病率为20.5%,规律服药且血压正常的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为0.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方法的知晓率为42.6%.298例患者认为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诱因依次是情绪、饮食、服药、天气、运动、时间.89.9%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现场急救知识的需求愿望很强烈,但获取途径较局限,医护人员是高血压患者获得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现场急救知识重要渠道.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病率较高.对高血压急症基本知识和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率低;政府及有关卫生组织应组织长期、有效的宣传活动,加大高血压急症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降低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发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余君莲;许瑞;韩晓琴;李德芳;曹涛涛;包响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评估的比较

    目的 筛选出一种更适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营养评估工具,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2月神经内科和老年科的232例高龄老年脑卒中患者,分别应用NRS2002及MNA、SGA、MUST、PG-SGA评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计算各个量表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和正确诊断指数(即Youden指数).结果 应用NRS2002、MNA、SGA、MUST、PG-SGA筛查出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分别为21.6% 、22.1%、27.7%、13.3%、16.4%,通过ROC分析得出MNA、SGA、PG-SGA、MUST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0.821、0.839、0.728;敏感度95.4%、89.4%、92.6%、83.7%;特异度96.9%、92.3%、86.4%、91.6%,其中MN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方法.结论 MNA是用于老年住院脑卒中患者营养评估的可靠手段,简单易行,适用于临床.

    作者: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009-2012年山东省血液中心机采献血者队伍流失情况调查

    目的 对山东省血液中心2009-2012年机采献血者的流失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机采献血者招募与保留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 调查对象为2009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捐献机采成分血的无偿献血者,献血者根据知情同意原则登记相关信息.用唐山计算机软件中的统计模块和Excel2003表格汇总统计献血者资料,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9-2012年共有机采献血者4379人,2010、2011、2012年的流失率分别为60.12%、49.57%、47.51%,2012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945,P<0.05),2011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96,P<0.05).对2009-2011年只在当年来献血的1 988名机采献血者进行流失原因分析,失去联系多占65.69%.流失献血者献血次数≤2次占84.96%.结论 中心机采献血者流失率较高.为减少献血者流失,应加强机采献血者信息登记与更新,及时、全面掌握献血者信息,时刻与献血者保持联系.对献血次数≤2次的机采献血者,应做好献血服务及回访工作,使之成为固定献血者,稳定献血者队伍,降低流失率.

    作者:于媛;陈元锋;梁文华;周娟;许建红;林明;竺青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8例,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有并发症的对症治疗,定期门诊随访方法.观察组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通过集中授课、面对面指导、座谈、发放手册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1年后对比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和遵医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观察组体重控制、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体育锻炼分别占67.86%、92.86%、71.43%、70.24%、50.00%,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677、51.857、8.086、24.395、11.200,均P<0.05).干预后遵医行为观察组完全遵医、部分遵医、不遵医分别占82.14%、16.67%、1.19%,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5.138、12.706、30.383,均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有利于血压控制.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丁苯酞对帕金森病大鼠脑组织Bax、TH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丁苯酞(3-n-butyl phthalide,NBP)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动物模型黑质Bax、TH表达的影响,以探讨NBP对帕金森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2012年4-10月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PD组立体定向注入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NBP组立体定向注入6-OHDA,NBP溶液灌胃4周,直至处死;对照组立体定向注入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处死后制作快速冷冻切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Bax、TH阳性细胞数,用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Bax mRNA、TH mRNA的阳性细胞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三组大鼠中正常组未见旋转大鼠,>6r/min PD组18只,NBP组7只,NBP组比PD组显著减少(P<0.05).免疫组化法各组都检测到了Bax、TH的阳性细胞表达,结果示NBP组术侧黑质Bax阳性神经元数量(35.1±6.4)较PD组明显下降(99.5±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BP组术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95.8±9.4)较PD组(53.6±9.5)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ISH法各组都检测到了Bax mRNA、TH mRNA的阳性细胞表达,结果示 NBP组术侧黑质Bax 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23.7±6.3)较PD组(54.5±7.8)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BP组术侧黑质TH 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48.8±7.5)较PD组(29.4±5.2)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P能够降低Bax的表达,增加TH的表达,对PD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赵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前列腺癌骨转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分析

    通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的误诊原因分析,提示要求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紧紧围绕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作出全面分析,避免误诊误治情况的出现.

    作者:续龙;井蕾;王俊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