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玲
目的 研究RA对宫颈癌Hela细胞中Cx26和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RA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培养Hela细胞,用计数法和MTT比色法观察并比较不同浓度R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情况,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ela细胞中Cx26和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RA抑制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与RA浓度相关.②Cx26和Cx43蛋白定位于Hela细胞的胞膜和胞质,RA组Cx26和Cx43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A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Cx26和Cx43的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马永臻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极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开同)和常规低蛋白饮食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Ⅳ期中的作用,评估其对钙磷代谢和PTH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24例CKD.患者,肌酐清除率低于30ml/min,随机分为两组,极低蛋白饮食+开同组(VLPD+ Ket组)和低蛋白饮食组(LPD组),每组12例患者,观察4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营养状态均得到充分维持,游离钙在VLPD+ Ket组无明显变化,LPD组趋于下降;血磷在VLPD+ Ket组下降[(1.48±0.16) mmol/L和(1.29±0.36) mmol/L,P<0.05],LPD组无变化.LPD组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升高[(241±138)pg/ml和(494±390) pg/ml,P<0.01],该参数与钙呈负相关(r=-0.75,P=0.02),而与磷星正相关(r=0.71,P=0.03).结论 VLPD+ Ket能维持CKD IV期患者正常的营养状况,同时还具有改善钙磷代谢、降低尿素氮和稳定PTH的作用,进一步预防和降低肾性骨病的发生,有明显底预防和降低肾性骨病发生的作用.
作者:王琳;王方铭;毕可波;崔星蕾;于卫红;张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脓毒症是一组与严重感染相关的综合征,目前仍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症.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发生抗炎和促炎反应,终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细胞因子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作为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在体内能起到抗炎作用,减轻脓毒症对组织、器官的损害,而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作者:杨磊波;陈仙;赵小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究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随近视屈光度变化的特点及对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3年6月62例(106眼)近视眼患者,分为低、中、高度3组和对照组25例33眼,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研究近视眼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的相关性,并比较各近视组与正常组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差别,及鼻、上、颞、下4个象限的分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特点.计量资料用采用t检验.近视眼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之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低、中、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分别为(116.52±9.60)、(116.96±7.89)、(102.13±12.54)um,对照组平均RNFL厚度测量值为(109.45±8.29) μrn.高度近视组平均RNFL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平均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屈光度成负相关关系(r=-0.534,P<0.05).低度近视组只有鼻侧RNFL厚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鼻侧RNFL厚度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下方也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上方、下方及鼻侧RNFL厚度均变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上方、下方和鼻侧RNFL厚度分别与中度近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眼平均RNFL厚度随屈光度的增加而减少,分区分析可以发现:除颞侧外,上、下及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与平均相一致.对近视眼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指标结合RNFL厚度下降辅助诊断早期青光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调查大庆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的知晓、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究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以大庆石油管理局总医院集团下属的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JY中心和YW中心)作为调查点,将在2012年8月13-24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或咨询的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回收有效问卷199份.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听说过拔火罐、针灸、推拿技术的人中,过去1年的使用率分别为:22.0%、11.4%和18.9%.两个社区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过去1年使用过中医适宜技术的人中,约54.7%的人认为中医药的不良反应小,明显高于未使用者的33.7% (P <0.05).仅有25.1%认为中医适宜技术的费用便宜,有39.7%的居民认为中医适宜技术的价格昂贵.仅用过中药疗法的人中69.23%的人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而仅使用非中药(的人中79.0%的人对疗效表示满意.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须优先选择在居民中知晓率相对较高、效果显著而且费用低廉的中医技术.
作者:杨艳芬;郭宇超;李宗儒;王艳红;程欣;陈思禹;胡筱;马霭雯;韩慧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究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 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护理,穴位敷贴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夏季三伏、冬季三九第1天各贴敷1次,共6次.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穴位敷贴组在中医证侯积分(P<0.05)、生活质量评分(P<0.05)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肺功能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敷贴能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异构前列腺素是花生四烯酸在生物膜上通过自由基催化发生过氧化作用而形成.它是反映脂质过氧化作用特异性标志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是机体内调节血压的重要体系,能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水平.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活化1型受体参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促进异构前列腺素生成.而异构前列腺素增强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效应.异构前列腺素既能监测机体氧化应激动态变化过程,也能成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指向标.
作者:刘甲湘;匡希斌 刊期: 2013年第24期
miRNA是内源性表达的多效性非编码小RNA,通过序列特异性与同源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3 '非翻译区靶向相互作用,使mRNA裂解或抑制其蛋白翻译,进而抑制转录后的基因表达,作为基因表达的强力调控因子已经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门.
作者:周角凡;李国庆 刊期: 2013年第24期
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骨科是清远粤北地区第一家开展无痛病房工作,启动无痛护理体系,更新医、护、患无痛观念,建立系统的无痛管理模式.骨科无痛病房的建立,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术后的康复[1].对骨科专科护理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疼痛的管理不甚理想[2].因此做好无痛病房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我科从2011年1月建立骨科无痛病房,每季度对无痛病房管理进行检查,对影响的因素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确保了患者疼痛控制的质量及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彩霞;欧阳红先;陈向军;谢杏桃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青浦区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青浦区AEFI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青浦区2012年共报告AEFI586例,报告发生率为136.56例/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581例(99.15%),异常反应4例(0.68%),偶合征1例(0.17%);较多分布在5~8月(49.66%);主要为发热(50.34)和局部红肿(33.96%);报告发生数较多的产品有白百破、流脑A群、流感菌(HIB);报告发生率居前3位的产品是:五联、白百破、流脑A群.586例AEFI中,治愈584例,好转2例.结论 青浦区AEFI监测敏感性较高,但仍需要加强AEFI监测工作,应进一步强化预防接种规范操作,注重公众沟通.
作者:项俭;仲文江;费金花;倪春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对比经阴道超声和经腹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8例,患者均做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比.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63.63%,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较经腹超声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通过对柳江县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监测,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柳江县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各个监测点采集8大类市售食品共206份,其中2011年采集市售食品96份,2012年采集市售食品1 10份,进行相应的致病菌检测,结果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6份抽检食品中共分离出致病菌1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阪崎肠杆菌2株,腊样芽孢杆菌11株,总检出率为8.25%.熟肉制品和生榨果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污染严重,不合格样品比例分别为58.33%和83.33%.结论 柳江县居民的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其中熟制米面制品和生榨鲜果汁等自制食品的卫生质量较差,应加强此类食品的卫生监督,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宋蕴如;刘一 刊期: 2013年第24期
Meige综合征又称特发性眼睑痉挛-口下颌部肌张力障碍综合征,临床并不少见,但因目前尚无系统的诊断和治疗纲要,并且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充分,故极易被误诊.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神经科近收治1例Meige综合征患者,现将报告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严炜;赵建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3年3月就诊的6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期间所有研究对象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前、治疗7d后,69例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VAS疼痛评分分别为(7.29±1.34)、(2.35±0.4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d后优良率为89.86%.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它的发生机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与难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跟房颤的发病密切相关,其基因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可增加外向电流,导致离子通道的电重构,影响动作电位,进而增加房颤的发生,特别是心肌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琪瑶;唐惠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衣据.方法 将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2012年2月到2013年1月门诊小儿急性呼吸道感病人抽血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并对所有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2081例受检病例中,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747例,阳性率35.9%,男性1280例,抗体阳性416例,阳性率32.5%,女性801例,抗体阳性者331例,阳性率41.3%,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②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P<0.05),0~3岁组阳性率小为26.3%,其次为3~6岁组阳性率为53.2%,>6岁组阳性率大为66.4%.③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季节有显明差异(P<0.05),夏季低,为25.2%,冬季高为48.6%,春季和秋季分别为32.1%及33.9%,两季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以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病例中,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且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具有季节性.
作者:吴香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苏州城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人力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的建议和措施.方法 分层抽样选择辖区内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卫生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相关的人力状况,找出影响因素.结果 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配置不足,区属社区和医院社区组成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人员配置要优于民营社区.结论 应将基层社区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纳入疾控体系建设区域规划,进一步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促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
作者:顾君;金建华;褚兆洪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常规CT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确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发病6h内的临床症状和CT征象.结果 32例首次CT异常表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11例,脑实质密度减低17例,局部脑肿胀8例,局限性脑沟变窄或消失7例,双侧基底池不对称4例,双侧外侧裂池不对称10例,首次CT提示及确诊为超急性期脑梗死者有18例.结论 常规CT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重要诊断价值和指导作用.
作者:冷洪伟;孙红花;张红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降钙素(PCT)、内皮素(ET)以及胃酸在应激性胃肠黏膜损伤中的变化情况及其对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2h、手术结束时、术后4h、术后24h、术后48h以及术后72h动态观察患者胃酸变化及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PCT及ET的水平.结果 20例患者手术结束时患者胃内pH值显著高于术前,并予在术后4h达到高峰,于术后48h回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前术后PCT、ET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胃酸分泌显著增加,胃酸、ET及PCT可能是引起胃肠黏膜损伤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其水平变化可有效预测患者术后胃肠黏膜损伤发生情况,为临床术后防治胃肠黏膜损伤诊治提高指导.
作者:朱映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家长课堂对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知识、态度、行为(KAP)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家长课堂形式对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一年级新生家长举办面对面接种证查验知识讲座,分别调查干预前后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KAP及疫苗全程补种率.结果 干预前后新生家长对接种证查验认知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新生家长对接种证查验工作的态度得到改善,新生家长更加积极主动寻求健康的接种证查验行为.结论 家长课堂可有效干预新生家长接种证查验知识,态度、行为,有利于提高接种证查验工作质量.
作者:韩仲祥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