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雁霞;刘斌钰;刘斌焰;刘宏;李丽芬
慢性病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区卫生工作管理者应在社区人才培养、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同时也需要政府干预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本文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关于慢性病的现状、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做好慢性病管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社区卫生工作现状,分析原因,提出一些加强和改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措施.
作者:冯维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同时也对传统护理质量管理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指标来评定护理效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护理工作内涵,护理质量效果评价应从病人满意率,临床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工作对医院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每一名患者获得特定程序的优质服务目标.
作者:张艳君;何志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利多卡因属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穿透性急扩散性也较强,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常用于表面阻滞和硬脊膜外麻醉.用于硬脊膜外麻醉的浓度为1%~2%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0.5g[1],利多卡因也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也较为常见.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两种,其中毒性反应占不良反应的98%以上,而过敏反应仅占不良反应的1%以下.临床上还有使用极小剂量即出现严重毒性反应症状的高敏反应,但极为罕见[2].2009年11月玉山县中医院手术室发生一例因使用利多卡因作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出现高敏毒性反应,而致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例,因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复苏成功,现将其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敏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本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94株肺炎克雷伯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94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氨苄青霉素91.49%、复方SMZ 89.3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5.7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57%、头孢呋辛43.62%、头孢噻肟57.45%、头孢他啶40.43%,头孢哌酮/舒巴坦13.83%、头孢吡肟32.98%、亚胺培南3.19%、阿米卡星8.51%和左氧氟沙星15.96%.结论本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形式严峻,临床可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杨波;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山东省泰安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以期为改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五大科室的102名护士(均为女性),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RSA)与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和学历的护士的心理弹性分别不同(均P <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与SCL-90呈负相关(r=-0.21~-0.67,P<0.05,P<0.01).结论 护士心理弹性与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且心理弹性低的护士,其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增强护士的心理弹性,以利于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作者:韩光香;宫庆慧;李玉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讨论心电图在诊断症状不典型心肌梗塞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不典型心肌梗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经心电图检查的患者终经血清生化检查及临床诊断证实均为急性心肌梗塞,符合率100%.结论 心电图检查可以在不典型心肌梗塞发生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吕雅静;王晓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低温等离子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对96例肥厚性鼻炎(CRS)患者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下鼻甲减容手术,采用视觉类比法(VAS)对96例CRS患者主观鼻塞症状进行评分,判定疗效.结果 随访1年96例患者治愈96例(100%),手术后患者鼻通气显著改善.结论 低温等离子技术在CRS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真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社区护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发展社区护理,拓展护理服务,社区护理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热点[1],市场对社区护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当今社区护士数量不足、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无法满足社区护理事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正确引导本科护生投身社区日趋体现出其必要性.
作者:金晶;姚金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供给诱导需求现象是指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拥有并且利用他们的信息优势去影响需求以谋取利益,是在医疗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良现象,同时也是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其直接危害是在浪费医疗资源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了医源性疾病.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医疗需求缺乏弹性、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医生受利益的激励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降低供给诱导需求现象发生的措施是在加强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督的同时,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的医疗消费理念,并对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实行薪金制.
作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肾动态显像在指导治疗临床-病理分离的IgA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病理学证实为IgA肾病而临床表现轻微患者62例,对其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损害程度进行LEE氏分级.全部患者均接受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计算出灌注指数(PI)、肾小球滤过率(GFR)、20min清除率(C20)分析不同病理分级之间显像指标与病理积分间的关系.结果 PI与血管损害积分正相关(P <0.01)GFR与肾小球损害(P<0.01)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P<0.05)呈负相关,C20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P<0.01)呈负相关.结论 肾动态显像结果与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相关、能较好地反映病理损伤的进程,对指导治疗临床-病理分离的IgA肾病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丽雅;张鹏;吕学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颌面部为人体之表露部位,暴力,交通事故,灼伤,爆炸意外等均可引起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损伤.此部位的外伤,常合并颅脑损伤、大失血,容易并发呼吸及吞咽等功能障碍甚至毁容等.颌面外伤是否能及时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愈后,泰安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自2007~2009年共收治颌面外伤568例,通过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昝立静;刘义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护患关系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的质量可以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疾病的转归.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尽快恢复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地参与治疗、护理和康复活动.良好的护患关系也为护理人员创造了愉快、舒畅的工作氛围,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并对患者的康复起着促进作用.
作者:范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有机磷农药为近代有机化学发展的产物,是高 效农业杀虫剂,对人和动物均有剧毒.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药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加.由于有机磷农药杀虫力强,易于生产,至今仍是我国生产和使用的主农药.因其毒性强,使用上管理不严,防护措施不力,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我们调取从2007年6月~2010年8月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206例,现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马新怀;杨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腰椎小关节(facet joint of lumbar)是腰椎后柱的重要结构之一,它与椎体共同维持着腰椎的稳定与运动.因此,当小关节发生退变或其形态学改变,必将影响腰椎的稳定性,可导致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椎弓峡部裂等疾病的发生.腰椎小关节在维持腰椎稳定的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现就腰椎滑脱与小关节形态学变化的关系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朱晓琳;孔庆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广泛性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30例)和丁螺环酮组(30例),分别口服帕罗西汀和丁螺环酮.应用HAMA、TESS量表在疗后1、2、4、6周进行疗效及其副反应评定.结果 帕罗西汀的痊愈率(60.0%)高于丁螺环酮(53.3%),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显效率(93.3%)与丁螺环酮(90.0%)相近.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副作用发生率低而轻微.
作者:陈庆学;杨秀成;何呈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适形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对鼻咽癌治疗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2007年1月60名鼻咽癌患者,采用静态或动态IMRT技术,全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结果 3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7%、88.3%、78.3%和80%,放疗结束后3个月Ⅰ级、Ⅱ级和Ⅲ级口干反应分别为21例占35%、36例占60%和3例占5%.结论 调强放疗技术能对治疗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取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并能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和急性治疗反应,提高治疗的生存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魏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并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其疗效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的植骨方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共6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住院病人,比较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板间植骨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的术后即时及随访的临床效果,并根据影像学、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64例病人术后随访12个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术后后凸成角丢失少,内固定失效率低,与椎板间植骨组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能即时增加椎体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有效纠正椎体畸形,减少椎体再压缩及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等并发症,使患者早期活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预防矫正丢失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鹏;王丽雅;魏开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检测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拟开腹手术患者40例纳入研究.依年龄将患者分为2组:老年组(20例)与非老年组(20例).患者人手术室后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并吸入异氟烷1 ~1.5低肺泡浓度(MAC)维持麻醉.麻醉前及麻醉后2、4、24h采集患者肘静脉血3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Aβ(1-40).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麻醉前血清Aβ(1-40)水平分别为(5.13±1.96)μg/ml和(3.56±0.7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麻醉后2、4、24 h Aβ(1-40)水平均增高,2组间各时间点血清Aβ(1-4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若老年人血浆Aβ水平围术期升高且手术后24h持续维持于较高水平,预示着可能发生POCD.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因车祸、工伤引起的胫骨骨折病人逐渐增多,病情也愈发复杂,临床上迫切要求医生开展新技术治疗胫骨创伤骨折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system,LISS)是一种钢板螺丝系统,具有固定螺钉、成角稳定、创伤小的特点,对治疗胫骨骨折,包括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干骨折,效果较好.
作者:韩杰;谢晓琴;杨杰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会阴侧切是产科助产常见的一种手术,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会阴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并提高新生儿质量.然而会阴侧切也会给产妇带来一系列身体创伤和心理影响,我们对2010年1~6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行会阴侧切的218例产妇采取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良好,并与2009年1~6月自然分娩会阴侧切的223例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分会阴侧切产妇为两组:实验组为2010年1~6月自然分娩会阴侧切护理干预产妇218例,对照组为2009年1~6月自然分娩会阴侧切产妇223例,,两组产妇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于爱玲;崔锦美;孙明芳;刘新新;肖新政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