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病人肝动脉栓塞术后护理体会

聂林贞

关键词:肝癌, 肝动脉栓塞术, 手术后期护理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肝癌[1],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导管技术和导引穿刺技术的进步,肝动脉栓塞术(TAE术)已开辟了治疗肝癌的一条新途径.TAE术能延长那些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二期手术的机会.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徐州市2007-2010年婴幼儿生长发育纵向监测研究

    目的 了解徐州市黄山社区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现状,发现婴幼儿生长发育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方法 对黄山社区2007年1月-2008年12月出生的474例婴幼儿进行生长发育纵向监测.结果 得到了黄山社区0~3岁各月龄组男、女体重、身长的均值、标准差及体重、身长的增长值,与90年代比较,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提高,与WHO标准值也基本一致.结论 徐州市黄山社区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良好.

    作者:许金丽;陈默;夏红玲;洪银慧;孙会;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卫生服务市场供给诱导需求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供给诱导需求现象是指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拥有并且利用他们的信息优势去影响需求以谋取利益,是在医疗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不良现象,同时也是医疗服务的基本特征.其直接危害是在浪费医疗资源的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了医源性疾病.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医疗需求缺乏弹性、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医生受利益的激励和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而降低供给诱导需求现象发生的措施是在加强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督的同时,引导消费者树立健康的医疗消费理念,并对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实行薪金制.

    作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LISS钢板在胫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因车祸、工伤引起的胫骨骨折病人逐渐增多,病情也愈发复杂,临床上迫切要求医生开展新技术治疗胫骨创伤骨折病人,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system,LISS)是一种钢板螺丝系统,具有固定螺钉、成角稳定、创伤小的特点,对治疗胫骨骨折,包括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干骨折,效果较好.

    作者:韩杰;谢晓琴;杨杰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石河子市6个月内婴儿喂养情况的队列研究

    目的 为了解石河子市婴儿6个月内的喂养现状.方法 对2007~2010年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石河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05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逐月进行电话随访至6个月,了解其婴儿的喂养情况.结果 一周内水(糖水)的添加比例为37.5%;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为72.9%,纯母乳喂养率为1.0%;6月龄时添加过至少一种辅食的比例为99.0%,辅食添加的时间多集中在4~6个月之间.结论石河子市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6个月前添加辅食现象普遍.婴儿喂养方式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对该地区医护人员和婴儿父母进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辅食添加的培训.

    作者:乔丽娟;刘萍;于萍;王艳;李新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及护理注意事项

    男性乳腺癌较为罕见,而且作为男性患者很难接受患病的现实,因此,对其实施护理过程中,应掌握男性乳腺癌护理的注意事项;同时,患者的负面心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因此,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也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张洪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社区卫生工作中的慢性病管理探析

    慢性病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社区卫生工作管理者应在社区人才培养、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同时也需要政府干预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本文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关于慢性病的现状、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做好慢性病管理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社区卫生工作现状,分析原因,提出一些加强和改善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措施.

    作者:冯维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期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组.每组10只.试验期为18W.正常组始终喂饲普通饲料;模型组前8W喂饲普通饲料+高胆固醇,后8W喂饲普通饲料;缬沙坦组前8W喂饲普通饲料+高胆固醇,后8W喂饲普通饲料+缬沙坦.实验期间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TC)含量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清除脂质过氧化产物的酶起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结果 缬沙坦具有明显降低血中TC、TG、LDL、升高HDL以及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缩小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结论 缬沙坦除具有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外,还对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清除治疗作用.

    作者:孙宝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产后失血性休克的防护体会

    胎儿娩出后产妇2h内失血量超过400ml或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的首要措施.平度市人民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26例产后出血量≥1500ml的产妇,现将其救护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6例产后出血并发失血性休克的产妇中在本院分娩的20例,由外院转入的6例,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7例,顺产19例,剖宫产7例;产后2h内17例(65.4%),2h后9例(34.6%);子宫收缩乏力17例(65.4%),胎盘因素6例(23.1%),软产道裂伤3例(11.5%).其中前置胎盘4例,重度子痫前期3例,合并贫血2例,疤痕子宫2例,死胎1例,妊娠期糖尿病1例,急性脂肪肝1例,胎盘植入1例.经积极救治23例治愈,2例死亡,1例转上级医院.

    作者:于桂兰;胡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本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采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94株肺炎克雷伯菌,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94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氨苄青霉素91.49%、复方SMZ 89.3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5.7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57%、头孢呋辛43.62%、头孢噻肟57.45%、头孢他啶40.43%,头孢哌酮/舒巴坦13.83%、头孢吡肟32.98%、亚胺培南3.19%、阿米卡星8.51%和左氧氟沙星15.96%.结论本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形式严峻,临床可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作者:杨波;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弓根内固定并不同植骨方法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并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其疗效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的植骨方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骨外科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共6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住院病人,比较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椎板间植骨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的术后即时及随访的临床效果,并根据影像学、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64例病人术后随访12个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术后后凸成角丢失少,内固定失效率低,与椎板间植骨组和单纯内固定无植骨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能即时增加椎体骨容量和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有效纠正椎体畸形,减少椎体再压缩及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断杆等并发症,使患者早期活动,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预防矫正丢失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鹏;王丽雅;魏开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心电图在不典型心肌梗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讨论心电图在诊断症状不典型心肌梗塞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不典型心肌梗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经心电图检查的患者终经血清生化检查及临床诊断证实均为急性心肌梗塞,符合率100%.结论 心电图检查可以在不典型心肌梗塞发生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吕雅静;王晓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整体护理进行质量效果评价分析

    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同时也对传统护理质量管理和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指标来评定护理效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护理工作内涵,护理质量效果评价应从病人满意率,临床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工作对医院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每一名患者获得特定程序的优质服务目标.

    作者:张艳君;何志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保留棘上韧带的全椎板截骨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保留棘上韧带的全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成形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集泰安市中心医院骨科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所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中有随诊记录的72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24例,手术采取全椎板截骨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B组21例,手术采取全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C组27例,手术采取保留棘上韧带的全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此病.比较3组病例术后3个月及24个月的腰椎稳定性及JOA评分系统改善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是否有显著意义.结果 随访3个月时3组病例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别,随访24个月B,C组病例腰椎稳定性与1组病例有显著性差别,B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JOA评分系统改善率的比较,3个月时三组间的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手术方式都取得明显的手术效果,24个月时三组间的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保留棘上韧带的全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显露充分,减压彻底可靠,可明显减少术后腰椎的失稳,尽量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的发生.

    作者:高磊;魏开斌;叶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院护士心理弹性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山东省泰安市某三甲医院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以期为改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五大科室的102名护士(均为女性),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The 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RSA)与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和学历的护士的心理弹性分别不同(均P <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与SCL-90呈负相关(r=-0.21~-0.67,P<0.05,P<0.01).结论 护士心理弹性与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且心理弹性低的护士,其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医院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增强护士的心理弹性,以利于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作者:韩光香;宫庆慧;李玉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肝癌病人肝动脉栓塞术后护理体会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肝癌[1],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导管技术和导引穿刺技术的进步,肝动脉栓塞术(TAE术)已开辟了治疗肝癌的一条新途径.TAE术能延长那些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二期手术的机会.

    作者:聂林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腰椎滑脱与小关节形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腰椎小关节(facet joint of lumbar)是腰椎后柱的重要结构之一,它与椎体共同维持着腰椎的稳定与运动.因此,当小关节发生退变或其形态学改变,必将影响腰椎的稳定性,可导致腰椎滑脱、腰椎退变、椎弓峡部裂等疾病的发生.腰椎小关节在维持腰椎稳定的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现就腰椎滑脱与小关节形态学变化的关系的有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朱晓琳;孔庆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适形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对鼻咽癌治疗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选取2004年10月-2007年1月60名鼻咽癌患者,采用静态或动态IMRT技术,全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结果 3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7%、88.3%、78.3%和80%,放疗结束后3个月Ⅰ级、Ⅱ级和Ⅲ级口干反应分别为21例占35%、36例占60%和3例占5%.结论 调强放疗技术能对治疗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取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并能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和急性治疗反应,提高治疗的生存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魏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全麻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对比研究

    目的 检测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关系.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拟开腹手术患者40例纳入研究.依年龄将患者分为2组:老年组(20例)与非老年组(20例).患者人手术室后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并吸入异氟烷1 ~1.5低肺泡浓度(MAC)维持麻醉.麻醉前及麻醉后2、4、24h采集患者肘静脉血3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Aβ(1-40).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麻醉前血清Aβ(1-40)水平分别为(5.13±1.96)μg/ml和(3.56±0.7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麻醉后2、4、24 h Aβ(1-40)水平均增高,2组间各时间点血清Aβ(1-4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若老年人血浆Aβ水平围术期升高且手术后24h持续维持于较高水平,预示着可能发生POCD.

    作者:赵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颌面部为人体之表露部位,暴力,交通事故,灼伤,爆炸意外等均可引起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损伤.此部位的外伤,常合并颅脑损伤、大失血,容易并发呼吸及吞咽等功能障碍甚至毁容等.颌面外伤是否能及时得当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愈后,泰安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自2007~2009年共收治颌面外伤568例,通过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昝立静;刘义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的质量可以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疾病的转归.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尽快恢复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积极地参与治疗、护理和康复活动.良好的护患关系也为护理人员创造了愉快、舒畅的工作氛围,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前提,并对患者的康复起着促进作用.

    作者:范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