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石玉荣;高娜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肾病综合症, 患者, 细胞毒性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 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 临床表现, 共同作用, 高脂血症, 反复发作, 多种因素, 毒副作用, 病理类型, 可发展, 痛苦, 水肿, 激素, 典型, 病程
摘要:肾病综合征(N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病理类型不同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高脂血症.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加之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学校的需求及教育模式研究进展

    孕妇学校作为各级医院孕产期教育的重要环节,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1],不仅可以满足孕产妇的知识需求而且影响到孕产妇个体健康行为,从而使孕妇在整个孕产期的身心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状态,有利于保证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随着孕产妇及其家人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高,孕妇学校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因此笔者就孕妇学校需求及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彩霞;霍圆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纤溶酶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纤溶酶治疗糖尿病性合并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98例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注射用纤溶酶100U加入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对照组则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用法均1次/日,连用2周,其余治疗相同.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血液纤维蛋白原(Fb)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纤维蛋白原(Fb)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纤溶酶对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的近期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液纤维蛋白原(Fb)含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新萍;张馨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改良

    目的 研究一种低创伤、高造模成功率的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通过采用右侧卧位进行手术,在脊柱旁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肌肉,挤出肾脏,在靠近腹主动脉处,应用自制银夹狭窄左肾动脉,制备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结果 两组大鼠比较,实验组大鼠手术后三周血压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通过此造模方式,高血压模型成功率能达到75%.结论 通过改良手术部位,并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制作银夹的方法,使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更为简单,不开腹、损伤性小、死亡率低、易行快速且重复性好,造模成功率高于传统造模方法.

    作者:董泽飞;范亚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图书馆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这些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学校校园,对一部分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某高职学院2010年学生图书借阅情况,从另一角度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旨在加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促进高职院校提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静脉进针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对静脉穿刺进针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静脉输液2次以上并同意参加试验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即将第1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实验组(2%利多卡因50m1加红花饮片10 g),第2次静脉输液设置为对照组((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时的进针时间,以评价利多卡因和红花混合液外用在浅静脉穿刺中缩短进针时间的效果,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及疼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结果 观察组进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利多卡因红花液外用能显著缩短静脉穿刺时的进针时间.

    作者:赖江玲;陈风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妊娠期糖尿病MIF表达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 半定量RT-PCR扩增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孕妇腹部皮下脂肪细胞MIF基因;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MIF因子浓度;分析MIF与BMI、TC、TG、LDL、HLDL相关性.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MIF mRNA表达率(0.625+0.17)和血清MIF(3.86 +0.52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结论 MIF是妊娠期糖尿病显著影响因子,MIF与BMI、TC、TG、LDL正相关,与HLDL负相关.

    作者:孙新六;周宝琴;刘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MCRs调节剂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

    肥胖症是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和多种疾病的高风险因素,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等,肥胖症能够显著降低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在2003-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7.1%的美国儿童和青少年超重,32.2%的二十岁以上成人为肥胖症患者.超重和肥胖已经在美国及全世界普遍流行,尤其逐渐增加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症患者更引起广泛的关注[1].肥胖症的普遍流行使得抗肥胖症药物成为许多制药公司研究的热点,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MC)系统是调节能量平衡和食物摄取的重要靶标,其中MC3R拮抗剂和MC4R激动剂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作者:曹永仓;李倡议;李岩;邱彦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社区老年人口腔疾病调查及干预治疗成效

    目的 提高老年人口腔保健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到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延缓口腔老龄化,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人458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干预组指导日常生活口腔保健及增强门诊定期复查等干预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口腔疾病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年后两组患者口腔疾病发生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关心和关爱老年人,指导患者日常生活口腔保健及增强门诊定期复查等干预治疗,从而达到减少口腔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周晓梅;曹建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肾病综合征(N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病理类型不同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伴或不伴高脂血症.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加之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所产生的毒副作用,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

    作者:石玉荣;高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浆内毒素微量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内毒素测定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临床怀疑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420例患者分别进行血浆内毒素和相应部位细菌培养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浆内毒素阳性312例,细菌培养阳性296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毒素阳性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1.89%,大于阳性A组.结论 血浆内毒素监测可以作为临床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为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指导价值,且随着内毒素水平的增高,细菌培养阳性率也增高.

    作者:李玉臣;甘怀静;王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心、脑、肾等脏器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我国由于高血压发病率高、知晓率低、控制率低[2],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提高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的认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武敏;袁海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献血者焦虑心理护理探讨

    临床输血用血液只能取自于健康人群,至今无法制造.<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在献血过程中,特别是初次献血者,会存在焦虑、恐惧、紧张和不安全感等心理因素,从而引发献血不良反应,直接影响采血质量及后继献血的积极性.因此,工作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采血技术,还要有及时准确判断献血者异常心理反应的能力以及心理疏导能力,做好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献血者的信任度,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发展其为固定献血者,提高血液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对献血者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作者:焦方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提高养老机构照护人员职业素养的调查及策略

    目的 通过对托老机构内照护人员的素养调查,探讨提升照护人员素养的方法和途径,为城市养老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沿海某一经济发达的中型城市100多个托老机构中的275位照护人员进行调查,以获取照护人员素养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采用访谈的方式探求照护人员的工作原因和对照护工作的态度.结果 调查发现,从事老人照护职业的主体为女性,且学历普遍很低,很大一部分是未经培训的非专业老年照护人员,总体素养偏低.选择该职业的原因个体差别很大,照护内容比较简单,但普遍认为该职业有现实实用价值.结论 托老机构中照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及素养亟需提高,需要对他们进系统的培训,尤其是老人健身锻炼指导及饮食营养方面的基本知识培训.

    作者:马池芬;蒋玉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以低钾麻痹为突出表现的3例急性三甲基锡中毒报告

    三甲基氯化锡(TMT)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有机化合物,中毒案例报告多见于工作场所中经呼吸道吸人引起的职业性中毒,水源性污染引起的中毒报道相对少见.现将我们所遇一起饮用污染水引起急性TMT中毒事件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女,45岁,建筑工地工人.因头晕、乏力半月,口齿不清、不能行走1天,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半月开始感头晕、无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未查出原因.

    作者:胡智伟;陈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37例牙槽嵴吸收严重不均衡的下颌总义齿修复

    下颌牙列缺失的总义齿修复在临床上属于难度较高的修复,修改次数较多,常有固位欠佳和牙槽嵴黏膜压痛等临床症状.患者较易出现焦急烦躁等情绪,导致配合较差,因此更增加了临床医生的操作难度.我们通过调合、二次印模、模型填倒凹、义齿减径、中立区排牙、基托充分伸展和形成良好的磨光面外形,取领记录时参考旧义齿高度,适当低于垂直距离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作者:李铁军;刘晓花;张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枸杞多糖对肝损伤小鼠总胆红素和NO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CCL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给小鼠口服枸杞多糖100 Mg.kg-1.d-1;用苯甲酸钠-咖啡因比色法测定血清中总胆红素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结果 枸杞多糖能有效地降低CCL引起的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一氧化氮的含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明显减轻CCL,对肝组织的损伤.结论 枸杞多糖具有抗CCL所致小鼠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邢雁霞;刘宏;刘斌钰;刘斌焰;李丽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抑郁症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4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两组分别于观察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两组Hamilton评分前后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研究组部分项目Hamilton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患者预后.

    作者:孔凡贞;吴冠会;黄丽君;黎玮琴;陆培芳;杜向东;薛雅卓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标准化护理体系建立与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建立标准化护理体系探索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 根据山东省标准化护理规定制定各项护理服务操作、语言交流、健康规范和业务学习的流程与质量标准.选取上消化道出血及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两组质量考核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士仪表语言行为、病房护理、基础护理与一级护理质量专业技能健康指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对住院病人进行全程标准化护理服务可以达到病人、医生、护士多方面满意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孙乃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降压药联合应用及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的医嘱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EH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包括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并随访观察8周后总有效率、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血压维持正常、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合理生活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59.2%、对照组57.1%,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9.2%)显著低于对照组(49.4%)(P<0.01),观察组不良心理明显好转率(84.5%)显著高于对照组(13.6%)(P<0.01).②随访8周后,观察组医嘱依从率、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率、血压维持正常率、生活态度积极乐观率、合理生活率及总有效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14.2%)显著低于对照组(31.2%)(P<0.01).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EH患者的心理变化,提高医嘱依从、相关知识知晓与掌握及合理生活率,血压维持正常,生活态度积极乐观,从而使EH患者的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薄磊;杨文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生儿黄疽对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对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方法 追踪观察600例新生儿黄疽患儿9月龄和18月龄发育商,由于胆红素毒性,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我们对发育商低于正常的婴幼儿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新生儿黄疸对颅神经的损害.结果 (1)轻度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发育商没有影响;(2)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对婴幼儿发育商有影响.结论 对于重度新生儿胆红素血症应积极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

    作者:郝英;王小莹;李梅;林丽娟;刘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