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术后自体组织Ⅰ期乳房重建的研究进展

张德杰;陈祥锦

关键词:乳腺癌, 乳房重建, 自体组织, 腹直肌肌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下腹部皮瓣
摘要: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术后乳房缺失给患者生活、工作、心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社会适应性.伴随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利用自体组织进行乳腺癌术后Ⅰ期或延期乳房重建成为可能,且相对延期乳房重建而言,Ⅰ期乳房再造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术后美容效果,已成为乳腺癌手术的组成部分.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该项技术并未得到较为普遍的实施,且医疗设备及外科手术技术也存在尚需改进之处,重建后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长期困扰外科医师,甚至影响了部分医疗单位该手术的进一步开展.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研究进展,寻求适应不同人群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希望为国内该项手术的开展提供借鉴.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液的细节管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本操作,也是急诊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本文就输液过程中的细节管理进行分析,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作者:郑军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微量注射泵注射生长抑素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护理

    目的 探讨微量注射泵注射生长抑素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将2008年8月-2011年2月32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微量注射泵注射生长抑素治疗及护理.结果 有效21例,有效率65.625%;无效11例,无效率34.375%.结论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强调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注射速度及操作规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保证成功抢救患者和更好地进行后续治疗及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朱玉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盐城市亭湖区890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

    目的 探讨盐城市亭湖区890名儿童龋齿的发病情况,为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4~7岁儿童890名,龋齿诊断依据高等医学专科妇幼保健专业教材,填写个案调查卡,边询问边检查.检查方法主要依靠视诊.结果 890名儿童患龋率45.28%,市区幼儿园儿童患龋率41.60%,城郊幼儿园儿童患龋率50.26%;坚持早晚刷牙患龋率为36.16%,不刷牙患龋率为61.55%;吃糖果、甜食多患龋率77.54%,吃糖果、甜食少患龋率28.06%;龋齿发病情况与儿童家长文化程度关系不密切.结论 应定期举办口腔保健卫生知识专题讲座,大力宣传保护乳牙的重要性,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施桂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非心源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之一,按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否与心脏本身有关,可分为心源性心律失常与非心源性心律失常,该文总结了非心源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一次和分次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一次和分次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4例慢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一次根管充填,对照组采用分次根管充填.结果 术后3d疼痛发生率治疗组为35.7%,对照组为13.2%;术后1年成功率对照组为92.1%,治疗组为92.9%.结论 与分次根管充填相比一次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疗程短,术中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控制适应证,可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取得长期稳定的疗效.

    作者:周小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检验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的发病特点.方法 选择110例被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观察用药前后发生腹泻的情况.结果 用药前腹泻发病率为16.4%,用药后腹泻发病率为40.9%.用药后婴幼儿组病毒性腹泻19例,真菌性腹泻7例;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均为细菌性腹泻.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且以病毒性腹泻为主,学龄前及学龄期患儿以细菌性腹泻为主.

    作者:汪伟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山东省血友病综合关怀工作模式探讨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体内缺乏凝血因子八或九,导致血液凝固异常,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沉重的负担.血友病综合关怀是对血友病患者及家庭进行全面的治疗、护理及生活指导,从而全面实现血友病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减轻血友病的危害.通过对山东省血友病综合关怀工作模式的总结,探讨一种新的、适合国情的综合关怀工作模式,以提高血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作者:李信业;张心声;房云海;安立;张雪芹;滕彬;程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对392例尿路感染患者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用K-B 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3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1%,革兰阳性菌占29.1%,真菌占1.8%.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42.6%病原菌出现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低.结论 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许艳;王淑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社区护士在预防给药错误中的作用

    本文通过指出社区护士在社区护理工作中错误给药的表现,分析导致给药错误的因素,提出应对给药错误的措施,对于防止护士出现给药错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蕾;樊少晶;黄玮;陈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也称退行性关节病、骨质增生、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按有否明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和继发性OA;按关节分布可分为局限性和全身性OA;按是否伴有症状可分为症状性和无症状性(放射学)OA.本章主要讨论原发性症状性OA.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胃息肉恶性病变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胃息肉恶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 对105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胃息肉恶性病变的主要因素有腺瘤性息肉(18.3%)、息肉>2 cm (47.4%)、息肉基底部面积增加、胃粘膜病变严重等.结论 对胃息肉进行病理分析时,应高度重视腺瘤性息肉、息肉大小、基底面积的大小和胃粘膜病变,以争取尽早发现胃息肉的恶性病变.

    作者:王景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28例采用动结果 结果 力髋螺钉内固定术,56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 手术时间1.5 h,平均出血量150 ml.优68例,良8例,可8例,优良率90.47%.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1例发生股骨头切割,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3例发生股骨头切割,无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根据其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内固定方法,以确保获得可靠的疗效.

    作者:国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压变异性与脑卒中预防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预防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高血压脑卒中高危患者进行血压及BPV控制,并总结分析.结果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及独立的危险因素,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对照研究已经证实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长期的治疗,有效控制血压及BPV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脑卒中发生后80%以上的患者24h内血压值偏高,血压能否调控在一个合理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转归及预后.故临床上应密切了解BPV及相关知识并指导治疗,更好地预防脑卒中发生.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容易损害靶器官,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损害越重,更容易发生脑卒中.

    作者:郭爱;柳茵;刘维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政府职能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作为一项政府主导下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只有承担起筹资、制度设计、宣传发动、监督管理、立法等职能,才能促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梦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某钢铁企业3968名工人乙型肝炎病毒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莱芜市某钢铁企业工人乙型肝炎病毒学检测情况,并对HBsAg感染情况及ALT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速率法进行HBsAg和ALT的检测.结果 3968名工人HBsAg阳性率为0.98%,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者的ALT异常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莱芜市某钢铁企业工人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肝疫苗接种及健康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新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玻璃酸钠联合两种药物治疗社区老年膝骨关节炎疗效对比

    目的 对玻璃酸钠联合两种药物治疗社区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8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3组均常规给予健康教育,治疗1组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同时给予尼美舒利,治疗2组在第1周和第4周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的同时加入得宝松,对照组仅给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结果 治疗1组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6.3%;治疗2组显效率为85.2%,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率为18.5%,总有效率为结果 74.1%.结论 玻璃酸钠联合甾体类激素关节内用药对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悦;古道遣;古晓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乳腺癌术后自体组织Ⅰ期乳房重建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术后乳房缺失给患者生活、工作、心理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社会适应性.伴随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利用自体组织进行乳腺癌术后Ⅰ期或延期乳房重建成为可能,且相对延期乳房重建而言,Ⅰ期乳房再造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术后美容效果,已成为乳腺癌手术的组成部分.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该项技术并未得到较为普遍的实施,且医疗设备及外科手术技术也存在尚需改进之处,重建后皮瓣坏死等并发症长期困扰外科医师,甚至影响了部分医疗单位该手术的进一步开展.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研究进展,寻求适应不同人群的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希望为国内该项手术的开展提供借鉴.

    作者:张德杰;陈祥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乳腺癌不同静脉通路化疗相关并发症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癌3种静脉通路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1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采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B组采用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C组采用普通留置针.结果 3组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留置时间A组为( 155.0±12.8)d,B组为(56.3±9.1)d,C组为(5.0±1.1)d.并发症发病率A组为16.3%,B组为32.1%,C组为71.8%.结论 乳腺癌不同静脉通路化疗时,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明显少于经锁骨上或下静脉置管和普通留置针,而且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有利于血管的保护.

    作者:张永丽;李翠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38例采用中两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2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培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部分,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医生的申请、标本的采集、标本送检处理等部分,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夏映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