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红;徐智策
患者,女,20岁,未婚,幼教.患者5年前正值青春期,进食较多,略肥胖,同学说她脸大,便觉难看,看到一报纸上说用手指抠咽喉部诱发呕吐、将食物呕出来能减肥,自此经常饭后抠咽喉部催吐,但吐完后控制不住想大量进食,有时能1次进食1斤多馒头并喝2000 ml饮料,之后又怕体重增加、会不漂亮,再进行呕吐.
作者:高新艳;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Jacobs等报道了世界首例腹腔镜结肠手术,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来,腹腔镜逐渐被运用于结直肠肿瘤手术中.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自身的不断完善以及业界对该技术的更好运用与掌握,特别是超声刀、腔内切割闭合器等高科技器械的出现,使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手术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近远期疗效已得到美国关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的证实[1].
作者:曹洪涛;张成武;窦拉加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就诊顺序2:1比例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法,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 g,香附10 g,川芎10 g,陈皮10 g,枳壳10 g,芍药12 g,青皮10 g,郁金10 g,丹参15 g,甘草6 g)为协定处方.对照组34例,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胆囊超声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49例(72.06%)、对照组15例(44.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urhpy征改善情况、胆囊壁毛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气郁型慢性胆囊炎疗效较好.
作者:刘秀林;刘丽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50%[1],因此食管癌术后尽早发现该并发症、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5~2009年食管癌术后共出现5例吻合口瘘,均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患者全部痊愈,死亡率为0,报道如下.
作者:姜素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肱动脉压与中心动脉压(CABP)一致,但自2003年欧洲高血压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和高血压指南出版后,认为中心动脉压与周围动脉压并不完全一致,大量证据支持中心动脉压在病理生理学上的重要性;有独立于外周动脉压的预测价值;支持中心动脉压的血流动力学是一个新的治疗靶点[1].
作者:陈火梅;杨希立;许兆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对儿科门诊处方进行评价分析,以了解我院儿科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08年7月~2008年12月儿科门诊处方3948张,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和综合评估.结果 使用处方的患儿平均年龄3.16岁,平均药费70.95元,平均用药3.67种,注射剂使用率53.72%,抗菌药物使用率68.31%,抗菌药物联合抗病毒药物使用率16.05%.结论 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药师应真正肩负起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为促进合理用药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殷娟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经内镜食道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和药物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09例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以药物止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EVL.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0.4%.死亡率治疗组为3.8%,低于对照组的19.6%.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VL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有条件者可酌情选用.
作者:徐东勋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北方秋冬型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6年以前仅见于我国长江以南诸省,主要为夏季型.山东地区自1986年首次在蒙阴发现秋冬型恙虫病流行以来,已成为危害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1].由于儿童恙虫病在北方不多见,属于新发现的传染病,对此病的护理报道不多.2008年9~12月,我科共收治恙虫病儿童10例,经过治疗护理,10例病儿均痊愈出院.为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魏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血管支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但由此产生的并发症也日益显露出来.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引发内皮层剥脱,导致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细胞外基质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反应,造成支架内再狭窄.本文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与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化的关系及支架涂层材料对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化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张辉;谭小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影响住院患儿康复的因素很多,但人们往往只注意医院的治疗和护理,忽视了陪护人员及患儿本身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对患儿康复的影响.本文对104例住院患儿设置5项软指标并进行观察,以探讨影响患儿康复的因素.
作者:满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小儿腹泻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一般秋季较为流行,起因一般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治疗方法很多,但普遍使用的还是抗生素类.我科近3年来应用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连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与双嘧达莫联合应用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技能训练对农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农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行综合技能训练,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对策,采用自制依从性量表和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病人在治疗初期、治疗后3个月和出院后3个月进行评定.结果 实行综合技能训练的实验组在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恢复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农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综合技能训练,病人治疗依从性、社会功能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杨凤莲;张继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在对英华公司船员体检过程中,我们发现船员的尿液潜血试验显阳性者较多.为此,我们对2009年10~11月在本院体检的500名船员尿潜血试验进行了检测,同时对500名陆岸体检人员的该项目进行检测,并将两组人群的总阳性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船员的阳性率远高于陆岸体检人员的阳性率,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邵昆;张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解威胁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2007~2009年我院死因网络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3例死亡病例中男性652例(65.00%),女性351例(35.00%),男女性别比为1.86:1.死亡人数多的年龄组为70~79岁组(26.82%),其次为60~69岁组(17.05%),少的为10~19岁组(1.79%).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死因顺位的前3位.结论 男性死亡人数多于女性;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华菊;陈顺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与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给药结合全身抗结核治疗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在进行全身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镜局部清洗给药,与单纯全身抗结核治疗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对比,第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例总有效率46.88%;第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第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内膜结核经全身抗结核治疗辅以支气管镜局部给药,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抗结核治疗.使用支气管镜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并规范操作,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任彬;尹凤鸣;冯经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检出率、知晓率逐年增高,人们对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认识也逐步深入,控制率也有所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治疗也较为积极,但对治疗过程中易发生的急性并发症低血糖,却极易忽视.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及时发现低血糖,早期明确诊断非常有必要.现将我院近2年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的36例低血糖报道如下.
作者:潘虹;李轶群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家庭病床是为适合在家庭进行治疗和管理而就地建立的病床,它把医、护、患、家庭联系在一起,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位于一体,是社区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病床的开设,方便了患者,解决了患者住院、陪护、饮食、资金等困难,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在脱离不开日常家庭环境和亲人的关怀下,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从而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了社会效益.近年来我社区开展家庭病床护理,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原发性高血压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常见慢性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社区人群开展综合干预措施,能较为有效地控制人群高血压[1],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对近年来老年高血压丰十区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甘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了解日照市无偿献血者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方法 2005~2009年日照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共计46 720名,应用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使用ELISA方法检测抗-HCV.结果 共检测出抗-HCV阳性者85名,平均阳性率为0.18%.每年抗-HCV阳性检出率依次为0.23%、0.20%、0.20%、0.15%、0.14%.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率有逐年降低趋势.检测无偿献血者是筛检出抗-HCV阳性的重要途径.
作者:田洛青;古金龙;陈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围绝经期是女性自生育旺盛的成熟期逐渐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转折期,是女性脆弱的生命阶段[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步入围绝经期的妇女越来越多.我国围绝经期妇女年龄一般在40~55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女性在社会上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面临着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易导致身心功能失调.
作者:杨苏惠;李士静;刘怡芝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