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心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与手法矫治

唐勇;谷茉莉;于红;邓金田;张慧

关键词:综合, 病因分析, 形态学改变, 现报道如下, 假性心脏病, 胸椎, 体位改变, 随机选取, 手法矫治, 颈部运动, 呼吸困难, 烦躁不安, 胸骨后, 心前区, 颈椎病, 功能性, 眩晕, 胸痛, 胸闷, 疼痛
摘要:颈椎病继发胸闷、胸痛(常出现在心前区或胸骨后),可突发也可缓慢发生,多在颈部运动或体位改变时诱发,有时伴呼吸困难、心慌、烦躁不安、眩晕或下枕部痛等,疼痛多持续30 min以上,称之为脊心综合征[1],又叫功能性或假性心脏病.为探讨颈胸椎解剖形态学改变与脊心综合征的关系,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随机选取50例脊心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颈胸椎形态学的研究及手法矫治.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气囊压力的应用观察

    目的 判断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的大小是否合适.方法 对60例经口气管插管和4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进行测量.结果 实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明显高于推荐的理想压力值(P<0.01);实际的注入气体量明显高于理想压力所需要的注入气体量(P<0.01).结论 应对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和注气量进行监测和调整,以减少气管导管对气管黏膜的损伤.

    作者:范怀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垂体瘤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36例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发生水钠平衡紊乱的患者进行分析并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36例血钠紊乱患者中低血钠症29例,高钠血症7例,治疗后1例死亡,1例出现多发脑梗塞致残,其余均恢复正常;28例多尿或尿崩症病人除1例外均在1月内尿量恢复正常.结论 垂体瘤术后水钠平衡紊乱病因复杂,根据病因及血钠检测水平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作者:张建林;苏吉春;朱宁喜;付鹏;宁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宽QRS波群心动过速48例临床分析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WRT)是指QRs时间>0.12s的心动过速,是心血管内科常见并急需紧急处理的急症,诊断及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我院于2005~2008年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48例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高龄手术患者手术室护士人性化护理体会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逐渐来临,高龄患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日渐增多.老年患者由于体内各种重要器官已出现退行性变化,生理储备能力有限,并且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器质性病变,导致机体调节功能减退,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差,手术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1].我院手术室自2007年起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方面处于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娟岩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胆总管结石行ERCP及其相关治疗的护理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治疗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或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属介入和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可重复、恢复快、疗效肯定,在临床诊治胰胆疾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2005年10月~2009年6月对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予以ERCP检查及其相关治疗(EST或ENBD),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乃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以人为本加速社区医院全面建设的体会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改革不断深入、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社区医院必需适应新形势,加速医院全面建设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就目前上海市社区医院状况,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作者:黄秀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3例临床观察

    近二十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塞(AMI)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二甲以下基层医院,溶栓治疗仍然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溶栓治疗1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劳若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妇产科病人的临床心理护理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概念的重新认识,现代医学护理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运用心理护理,使护患双方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心理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已为广大医护人员认同和接受.

    作者:罗小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依那普利、硫酸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32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6年8月~2009年2月应用依那普利、硫酸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亚雄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小儿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了98例急性阑尾炎的患儿,男50例,女48例,男女比例没有明显的差别.小的2岁,大的13岁.采用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平均住院10.4 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邢秀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细针穿吸肺部包块细胞病理学分析

    目前,检查肺部包块的方法很多,经皮肺穿刺是常用的手段之一.而CT引导经皮肺穿刺的准确性及阳性率较透视下穿刺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降低了并发症.

    作者:江强;朱琳;李龙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奎屯地区食管癌600例临床分析

    .2%;单纯放射治疗组52.2%、28.3%;单纯化学治疗组29.4%、8.8%;手术后放射治疗组79.4%、42.3%;手术后化学治疗组72.6%、29.8%;放射治疗加化学治疗组57.5%、21.3%;营养支持组12.0%、2.6%.结论 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单纯放射治疗可以取得相同的疗效,但后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手术后行辅助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

    作者:山长平;郭建文;班新能;魏江萍;冯志刚;殷晓娟;龚耀;刘长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广州市海珠区7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报表分析与干预措施

    意外伤害是指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伤害,包括运输事故、跌落伤、无生命机械力伤害、有生命机械力伤害、淹溺、窒息等.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已列入社区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州市已将7岁以下儿童的意外伤害监测工作纳入每年妇幼卫生工作督导内容,笔者收集自开展监测工作以来的报表数据加以初步分析,为今后监测工作总结经验,并为上级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作者:李玉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应变效应的观察及护理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期间若出现心血管急性病变,常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现将我科2007年6月~2008年2月对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鲁春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精神科护士与内科护士焦虑和抑郁的调查分析

    焦虑和抑郁是一种负性情绪,是对压力的一种常见的异常心理反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竞争压力增加,人们对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作者:邹灵芳;张锦萍;李玲;吴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多发性创伤的早期急救与护理

    多发性创伤多数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挤压伤等所致,在同一受伤原因打击下,伤者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到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伤者病情危急,伤情变化快,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快速的诊断、急救与护理是降低其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自2007年以来,抢救多发性创伤43例,现将有关急救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董影华;张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康莱特治疗肺癌23例疗效观察

    肺癌晚期患者,需要进行综合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而同时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大,患者难以耐受,我院同时加用康莱特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跃进;乔致芬;张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正常妊娠妇女血脂水平分析和临床意义

    TG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产褥期妇女常伴有血脂增高,临床医生应结合临床和妊娠生理,密切注意孕妇血脂变化,及时地指导孕妇孕期、产褥期保健和合理营养膳食.

    作者:黄旭珊;匡芳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报道

    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又名Dieulafoy病,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造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疾病之一[1],其特点为:出血部位隐匿,出血量大,易反复发作;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本人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薄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婴幼儿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引起,又称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发病高峰在秋季,临床表现为频繁呕吐、腹泻和发热,严重者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酸中毒而发生生命危险.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符国儒;李锦春;李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