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刘丽;李琳;刘莉

关键词:
摘要:产后疼痛是产科常见、蕈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产后疼痛的原因有多种,虽然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对产妇造成痛苦,而且可能产生不良情绪,影响产后恢复,危害母婴健康.为此笔者在临床上分析了产后疼痛的原因,初步探索了减轻产妇产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中的作用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一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在各类手术中,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及时准确发现深静脉血栓的部位、范围及阻塞程度.

    作者:南淑伟;张理玲;孙琦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小儿静脉穿刺要点及保护措施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但是小儿往往因血管充盈度差、暴露不清晰、患儿不合作、固定不好、护士操作技术水平以及家长期望值高等诸多因素,使静脉穿刺不能顺利进行,以至于延长患儿的治愈和康复时间,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作者:黄春辉;黄丽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12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中易发生肺栓塞且易误诊漏诊,当合并恶性肿瘤时,肺栓塞的诊断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笔者回顾性分析老年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12例,旨在进一步探讨老年肺栓塞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报道如下:

    作者:徐伟;张晓红;靳艳辉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探讨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要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因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就必须提高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CPAT),即患者对医嘱执行的程度.因此,笔者对2004年来治疗的120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提高高血压的治愈率和控制率,降低其致残率和致死率.

    作者:贾桂花;侯爱君;聂玉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浦口区2005~2008年出生缺陷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2005~2008年浦口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用现况研究方法.对目标人群自2005~2008年实施全出生人口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为8.82‰,前5位分别是:多指(趾)、足外翻、先天性脑积水、外耳道畸形、神经管畸形;围产儿死亡率为7.94‰.结论 加强宣教,加强婚前、孕前保健,加强产前检查、产前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周小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MR弥散加权成像对梗阻早期患者肾脏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序列观察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弥散运动的一种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DWI除了可以直接观察组织信号改变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弥散差值的计算,有利于对病变进行量化分析[1].

    作者:韩明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防治及护理分析

    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是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手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1],常因手术后皮瓣坏死、积液而影响术后及时化疗.

    作者:金永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急性肺栓塞诊疗现状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美国每年有60万PE病人,其中1/3终死亡[1].在我国PE患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而在高原环境因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使血液黏滞度增加,导致PE发病率增加.由于PE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之客观诊断技术和设施受限.

    作者:王伟;达嘎;李勇;武建英;姚兵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微探头超声内镜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及淋巴结具有跳跃转移的特点,目前疗效仍不理想[1].尽管在分期标准上尚存争议,但治疗前的准确分期,已被公认可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2].

    作者:陈洁;张召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探索Ⅰ期经肛门Soave改良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康复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目前国内临床治疗此病多采用开腹手术,术中出血多,创伤大,病程长,患儿不易耐受.手术前后护理难度大,康复效果差,并发症多.

    作者:郝玉梅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术中急性肺栓塞致患者死亡1例

    患者,男,69岁,体重66 kg,因车祸致左下肢挤压疼痛肿胀.门诊X光片示左胫腓骨骨折,门诊医师以左胫腓骨骨折、左下肢软组织挤压伤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7年,糖尿病病史6年,自行间断服药,未行系统治疗.

    作者:段斌斌;刘雅静;刘大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骨保护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骨保护素(OPG)作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超家族的新成员,具有降低破骨细胞分化和增加骨密度的功能.OPGmRNA的组织分布广泛,其高水平的表达,不仅存在于肝、心、肺、肾、胃、小肠、皮肤、脑、脊髓和骨骼等组织中,而且还存在于各种骨髓基质细胞系、成骨细胞系、内皮细胞、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细胞中.

    作者:邓大庆;全智华;刘江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黛力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丸.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对患者进行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时照组(P<0.01),HAMD评分和S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不仅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邹立华;李惠;蒙巍;陈小丹;戚璟莹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及展望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是一个老年人口多,发展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且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增.

    作者:祁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2004~2008年淄博市孕产妇死亡情况调查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医疗卫生乍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已受到世界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笔者对淄博市2004~2008年的孕产妇死亡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更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

    作者:王荫红;边鹏;王茜云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住院患儿家长维护用药安全行为调查分析

    在儿童意外伤害中,药物相关原因占很大比重[1].家长是维护患儿用药安全的主体,为了解住院患儿家长维护患儿药物治疗安全行为情况,笔者于2009年1月~5月对泰安市3家市级以上医院的160例患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玉莹;冯伟;万学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反复发生慢性呼吸衰竭和肺性脑病,以常规的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和呼吸兴奋剂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而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虽能有效改善通气,降低呼吸功,纠正呼吸衰竭,但会增加病人痛苦,产生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均难以接受和配合,并且大大增加住院费用.

    作者:周敏;周国祥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致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常好发于小腿深静脉(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肌肉静脉窦)以及心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2].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超声诊断分析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临床上以单侧疝为主,但合并对侧隐匿性斜疝者诊断困难易造成漏诊,笔者自2000年应用彩超诊断隐匿性斜疝,漏诊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连波;李磐志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硫酸镁、654-2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45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目前认为是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笔者对自2004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COPD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严国胜;徐明旗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