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钩活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8例疗效分析

郑继明

关键词:术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现报告如下, 总有效率, 中医中药, 多发病, 常见病, 牵引, 临床, 按摩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牵引、按摩、中医中药等治疗,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院从2006年1月~2008年2月采用钩活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8例,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89.65%,现报告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泰安市岱岳区外来妇女HBV感染状况调查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播性疾病,在我国流行广泛,是严重影响我国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泰安市岱岳区外来妇女HBV感染状况,有利于科学制定乙肝防治规划.我们对岱岳区所属的部分常住农村外来妇女进行HBV血清学调查.

    作者:孙涛;侯佩强;韩彬;徐玉萍;陆娟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异丙酚、七氟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七氟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过程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苏醒各时段时间、术后24 h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在T3、T4、T5时点P组的MAP较低,HR较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PONV发生率P组低于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完全,而前者与后者相比,PONV发生率低.

    作者:史会建;孙小珊;李国华;刘东水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7年10月,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600例为观察组;2006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传统模式分娩的产妇6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缩短,产妇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明显下降(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传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50例CT诊断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骶髂关节炎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僵硬,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出现严重的功能受限.本病以20~30岁青少年男性多发,有明显家族性发病倾向,为临床上难治性疾病.骶髂关节炎是AS早的病理特征之一[1],故骶髂关节是先发病的部位,且CT分辨率高,因而骶髂关节CT检查对于发现早期AS,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辉;魏锦慧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颈髓损伤病人便秘的护理

    颈髓损伤的病人大多并发截瘫.截瘫的病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排便异常,以便秘为常见[1].我科自2006年起对颈髓损伤并发便秘的患者给予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梅;王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原因,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整体随机抽样,对800名大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男教师81.75±11.07高于女教师79.73±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在5年以下79.34±13.64、6~10年80.21±12.23、11~15年81.17±12.16、15年以上80.41±15.3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历为专科81.04±11.17、本科81.74±12.13、硕士80.87±11.02、博士79.41±12.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称为助教78.03±12.31、讲师81.72±11.81、副教授79.53±11.62、教授80.11±12.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性别、年龄、职称、专业对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作者:周末;陈江兵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盐酸曲安奈德注射致局部皮肤色素脱失1例报道

    患者女,47岁,左腕桡侧疼痛2周,诊断为拇伸肌腱腱鞘炎(左侧).门诊行盐酸曲安奈德抗炎液局部痛点鞘内注射治疗2次,2次之间相隔1周,治疗药物配方:盐酸曲安奈德(又名确炎缩松,浙江仙琚制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4ml,2%利多卡因0.5 ml,加注射用水至2 ml.治疗1次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2次治疗后痊愈.

    作者:罗虎;王卫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qd;对照组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注射液2 g,静脉滴注,bid,疗程均为7~10 d.结果治疗组和时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和3.33%.两组间的上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王荣;付永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前置胎盘101例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官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其典型症状为无痛性阴道流血[1],出血与宫缩的关系报道不多.我们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入院的101例前置胎盘做临床观察分析,结果发现71.2%前置胎盘患者阴道流血伴有宫缩,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仙梅;王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ofchildren,RRI)是一种常见病,国内资料显示,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占就诊总人数的60%左右,呼吸道感染中RRI比例占10%左右[1-2].现对我科2005年9月~2007年4月收治的8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5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资料分析比较如下.

    作者:熊春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隐蔽部位鼻出血的定位与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隐蔽部位鼻出血常见的出血位置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隐蔽部位鼻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依次为:下鼻道穹隆部及内外侧壁59例(64.1%),鼻顶嗅区15例(16.3%),鼻中隔后端7例(7.6%),中下鼻甲、鼻底4例(4.3%),中鼻道后方2例(2.2%),未检出出血部位5例(5.4%).4例行局部填塞,其余皆行微波热凝,其中4例先行局部填塞,4例先行鼻中隔矫正术.87例(94.6%)一次治愈,5例(5.4%)二次内镜检查止血治愈,总有效率100%.结论隐蔽部位鼻出血常见部位为下鼻道穹隆、内外侧壁和鼻顶部嗅区,鼻内镜检查加微波热凝是治疗隐蔽部位鼻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洪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51例疗效观察

    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奥曲肽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但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报道较少,此类出血病因复杂,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一.我院2002年11月~2006年9月应用奥曲肽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5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政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母婴同室人数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关系及原因探讨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床位设置数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同室但床位设置不同的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感染发病率为1.14%,其中同室内安置1对、2对、3对、4~6对母婴的发病率分别为0.20%、0.39%、1.05%、1.54%,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结论改善母婴同室的住院环境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执行严格的探视制度,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是降低母婴同室内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庆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产前诊断中超声检查的价值探讨

    目的 发现部分漏诊的胎儿畸形并检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提示胎位、胎盘、羊水、脐带缠绕及脐血流情况等以指导分娩.方法在整个妊娠期进行3~4次超声检查可以满足临床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要求.结果产前诊断超声可以发现所有胎儿畸形的80%,胎儿染色体异常,常合并有形态学上的异常,超声可提供线索,做进一步的检查.结论每个孕妇妊娠时均有发生胎儿先天缺陷的可能,故孕期应进行必要的产前诊断.

    作者:程仁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基层医院脑卒中单元建设试析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可高达70%以上.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随着医疗科学的进步,对脑卒中的诊疗研究在不断加大规模.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被循证医学结论证明是治疗脑卒中有效的方法.如何建立和运行这一新的病人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从事脑血管病医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2].

    作者:钟道利;辛凡永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漯河市双龙社区老年人糖尿病眼病患病现状调查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死亡谱正在发生变化,以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导致我国社区居民致病、致残及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

    作者:谷华丽;郭光峰;王宇雷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云南白药、明胶海绵用于拔牙术后止血临床观察

    拔牙术后出血是拔牙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关于拔牙后出血原因分析与处理的文献有很多论述,也提出了很多预防措施,其中提到局部处理用云南白药充填牙窝,但对具体疗效没有做出评价[1].拔牙术后止血是拔牙术后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之一,笔者自2000~2007年分别应用含云南白药消毒纱布棉卷及单纯消毒纱布棉卷、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拔牙创止血,选取门诊892例拔牙病例,对其疗效进行比较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席俊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Sp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Sp1在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p1的表达.结果 Sp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7%,明显高于在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21.1%)及正常胃粘膜组织(10.0%)中的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Sp1蛋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对于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成秀梅;冯一中;袁苏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104例脑梗死住院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常见的原因.为探讨脑梗死发病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8月间以脑梗死为第一诊断的住院病人104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费建堂;华颖华;冯雪芳;陈伟忠;张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 创伤性膈疝12例诊治分析

    创伤性膈疝是钝性或贯通性损伤致膈肌破裂,腹腔内部分脏器经膈肌破口进入胸腔所致.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发展,创伤性膈疝有增多的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各异,尤其是合并其它严重损伤者,极易漏诊和误诊,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我院1990年1月~2007年6月收治12例创伤性膈疝,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化;齐显峰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