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俊明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 ofchildren,RRI)是一种常见病,国内资料显示,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病例占就诊总人数的60%左右,呼吸道感染中RRI比例占10%左右[1-2].现对我科2005年9月~2007年4月收治的8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和5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资料分析比较如下.
作者:熊春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Orem自理模式可使脑卒中患者得到护士补偿和满足治疗性的自我照顾需要,同时患者也从护士的知识和行为中完善了自我照顾的机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重新适应.他们的权利和尊严得到更高程度的尊重.我科应用该原理对1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增强了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马元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常见的原因.为探讨脑梗死发病因素,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1~8月间以脑梗死为第一诊断的住院病人104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费建堂;华颖华;冯雪芳;陈伟忠;张国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常出现高血糖症,但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的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治疗康复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鲜见报道.本研究选择了1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血糖水平与上述因素的临床关系.
作者:徐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其中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半小时,于第1天和第8天;卡培他滨2500mg/m<'2>分早、晚两次口服,连用14天,休息7天,每21天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接受3~5个周期化疗.结果 25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入组本临床研究,疗效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5例,进展7例.总缓解率为52.0%(13/25),完全缓解率为12.%(3/25),部分缓解率为40.0%(10/25),稳定率为20.0%(5/25),进展率为28.0%(7/25).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全组平均随访16个月,有效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个月,至随访结束,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率高,毒性反应轻.
作者:于焕欣;毋永娟;尹岩伟;王亚兰;张海琴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态度、行为情况,探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进行现况调查.结果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2.6%,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总正确率为67.6%,而赞同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的有29.4%.结论应加强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让广大居民完整地了解艾滋病知识,坚定信念,转变态度,加强安全性教育.
作者:黄志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病理学作为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发展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了使我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短暂的学校学习期间能更多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分析推理、准确判断等综合能力,毕业后能真正成为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文章根据病理学教学特点,阐述课堂教学改革,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柏桦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领域向生物、心理、社会领域扩展.医护人员的形象、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对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医护人员学习职业礼仪,提高整体素质,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服务,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作者:马丽丽;张潇潇;范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死亡谱正在发生变化,以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导致我国社区居民致病、致残及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
作者:谷华丽;郭光峰;王宇雷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近年来,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年增加,同时,由于临床医生的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使得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母儿结局明显改善.目前,糖代谢异常孕妇常见的合并症是巨大儿、子痫前期和早产,但大多数糖代谢异常者经过孕期血糖控制和严密监测,母儿结局较好[1].现将2007年7月~12月在我院产前门诊进行产检的170例孕妇健康服务的情况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徐虹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脾脏肿瘤临床较少见,随着CT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脾脏肿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对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我们将2001年1月~2006年9月,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脾脏肿瘤共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蒋健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沐舒坦对<36周早产儿预防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方法对<36周、>27周早产儿应用沐舒坦每次7.5 mg/kg,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预防治疗NRDS 24例,与同期的24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血氧浓度及转归.结果治疗组NRDS发生率33.3%,对照组发生率66.7%,经统计学处理具有临床显著差异(P<0.01).治疗3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45.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应用沫舒坦可达到预防NRDS的目的 ,明显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李慧荣;魏晓晔;贺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子宫切除术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即B组(0.2 mg/ml布托啡诺)和BK组(0.2mg/ml布托啡诺+2 mg/ml氯胺酮混合液).手术结束时接上镇痛泵,参数设置:负荷量1 ml,背景剂量1 ml/h,指令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 h疼痛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布托啡诺总用量以及忍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BK组术后4、8、12、24 h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K组术后24 h布托啡诺总用量较B组减少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嗜睡发生率分别为BK组10%、B组18%.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能增强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无明显氯胺酮相关的副作用.
作者:陈华军;薛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患者男,22岁,大学生.因夜间不明原因晕厥1次而就诊.追问病史,该患者于夜间起床小便时在卫生间晕倒,意识丧失,约2分钟后自行苏醒,醒后意识活动如常.晕倒前无心慌、出汗等现象.睡前饮食正常,既往健康,无糖尿病史及类似疾病史发作,未服用可能引起血糖降低的药物.查体:T 36.3C,P 76次/分,R 18次/分,BP 110/70 mm Hg.
作者:路伟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比的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7年10月,由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产妇600例为观察组;2006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传统模式分娩的产妇6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缩短,产妇手术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明显下降(P<0.01),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全程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加强了医患间的沟通与信任,提高了产科医疗及服务质量,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黄传芬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高职大学生乙肝认知水平,为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确定抽样调查专业,以专业为单位随机抽出班级为终调查对象.设计调查表,培训调查员,到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学生乙肝基本常识认知正确率为42.5%,护理专业学生认知正确率明显高于非护理专业学生(x<'2>=17.01,P<0.01).高职学生对乙肝的预防知识较缺乏,特别是关于乙肝病人的传播途径和隔离方法二个问题,护理专业正确率为29.4%和8.8%,其它专业仅5.2%和1.9%.结论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乙肝预防教育,将之纳入学校整个健康教育工作中去.
作者:董玛莉;邵鑫丹;赵碧茹;饶和平;邱惠萍;黄慧霞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可表现为目前所知的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伤常见,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9月药物性肝病(DILD)共149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秦浩歌;杨霞;张凤丹;张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七氟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过程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苏醒各时段时间、术后24 h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结果在T3、T4、T5时点P组的MAP较低,HR较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PONV发生率P组低于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完全,而前者与后者相比,PONV发生率低.
作者:史会建;孙小珊;李国华;刘东水 刊期: 2008年第19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传播性疾病,在我国流行广泛,是严重影响我国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泰安市岱岳区外来妇女HBV感染状况,有利于科学制定乙肝防治规划.我们对岱岳区所属的部分常住农村外来妇女进行HBV血清学调查.
作者:孙涛;侯佩强;韩彬;徐玉萍;陆娟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qd;对照组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注射液2 g,静脉滴注,bid,疗程均为7~10 d.结果治疗组和时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和3.33%.两组间的上述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高,安全性好.
作者:王荣;付永勇 刊期: 200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