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焕欣;毋永娟;尹岩伟;王亚兰;张海琴
自2006年6月~2008年5月,我院共收治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所致的持续植物生存状态患者46例,经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和精心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经芳;魏代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Orem自理模式可使脑卒中患者得到护士补偿和满足治疗性的自我照顾需要,同时患者也从护士的知识和行为中完善了自我照顾的机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重新适应.他们的权利和尊严得到更高程度的尊重.我科应用该原理对10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增强了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马元玲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常出现高血糖症,但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的性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治疗康复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鲜见报道.本研究选择了1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血糖水平与上述因素的临床关系.
作者:徐岩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母婴同室床位设置数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因素,探讨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同室但床位设置不同的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母婴同室的新生儿感染发病率为1.14%,其中同室内安置1对、2对、3对、4~6对母婴的发病率分别为0.20%、0.39%、1.05%、1.54%,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结论改善母婴同室的住院环境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执行严格的探视制度,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是降低母婴同室内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庆春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门诊行乳腺包块切除手术,在确保安全、无痛和术程顺利的同时,要求麻醉起效快、平稳,不良反应少,术后病人苏醒快,安全离院时间短.本文旨在观察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该类手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姜建利;席琳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领域向生物、心理、社会领域扩展.医护人员的形象、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对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医护人员学习职业礼仪,提高整体素质,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服务,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作者:马丽丽;张潇潇;范丽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评估子宫切除术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布托啡诺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即B组(0.2 mg/ml布托啡诺)和BK组(0.2mg/ml布托啡诺+2 mg/ml氯胺酮混合液).手术结束时接上镇痛泵,参数设置:负荷量1 ml,背景剂量1 ml/h,指令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并记录术后4、8、12、24 h疼痛评分(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布托啡诺总用量以及忍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BK组术后4、8、12、24 h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BK组术后24 h布托啡诺总用量较B组减少4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嗜睡发生率分别为BK组10%、B组18%.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能增强布托啡诺的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无明显氯胺酮相关的副作用.
作者:陈华军;薛涛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奥曲肽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但对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报道较少,此类出血病因复杂,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一.我院2002年11月~2006年9月应用奥曲肽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5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政文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晚期产后大出血亦称继发性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内发病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1],是产科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虽然不高,但若失血过多可致重度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则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21例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Sp1在胃癌及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胃腺癌组织、19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因胃良性病变行部分切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p1的表达.结果 Sp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7%,明显高于在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21.1%)及正常胃粘膜组织(10.0%)中的表达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Sp1蛋白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对于评价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成秀梅;冯一中;袁苏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在使用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肝脏损害.可表现为目前所知的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以急性肝损伤常见,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和防治的重点.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9月药物性肝病(DILD)共149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秦浩歌;杨霞;张凤丹;张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发现部分漏诊的胎儿畸形并检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提示胎位、胎盘、羊水、脐带缠绕及脐血流情况等以指导分娩.方法在整个妊娠期进行3~4次超声检查可以满足临床观察胎儿生长发育的要求.结果产前诊断超声可以发现所有胎儿畸形的80%,胎儿染色体异常,常合并有形态学上的异常,超声可提供线索,做进一步的检查.结论每个孕妇妊娠时均有发生胎儿先天缺陷的可能,故孕期应进行必要的产前诊断.
作者:程仁英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分析泰安市托幼机构卫生状况,为托幼机构的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室内空气细菌总数采用平板沉降法、托幼人员的手及物体表面采用棉拭子涂抹法采样,做细菌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样品533份,总合格率81.99%.2001年、2002年、2003年合格率分别为68.67%、78.45%、95.05%,年度比呈递增趋势.不同性质的托幼机构卫生合格率存在差异,其中医院办幼儿园合格率高,达91.81%;工厂办幼儿因合格率低,为72.68%.结论本调查样本平均合格率较高,应进一步对托幼机构加强卫生知识宣传与培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新峰;邱静;刘运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先天性喉喘鸣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但比较容易造成误诊,延误疾病治疗的佳时机.我们将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7例误诊的先天性喉喘鸣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磊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及人类的大量资料表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保护作用[1].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巢产生的雌激素逐渐减少.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受更年期雌激素不稳定性的影响,处于更年期女性临界高血压常有反复,因此,必须重视对更年期女性临界高血压的关注.
作者:林梅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head,ANFH)是临床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可防止股骨头坏死的进一步发展,进而防止股骨头塌陷,恢复关节功能.X线摄片、CT、MRI是其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MRI应用较晚,但MRI对ANFH的早期诊断敏感、特异,敏感性达到100%[1].本文收集一组早期ANFH病例,共25例,30个股骨头,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进一步明确早期ANFH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岑炳奎 刊期: 2008年第19期
换药是外科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换药室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伤口,在换药过程中与污染的器械物品及患者的血液、脓液、伤口渗液以及化学消毒剂、紫外线等密切接触,是医院中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因此为了使换药室护士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感染危险因索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我院采取以下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娟 刊期: 2008年第19期
颈髓损伤的病人大多并发截瘫.截瘫的病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排便异常,以便秘为常见[1].我科自2006年起对颈髓损伤并发便秘的患者给予护理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梅;王永红 刊期: 2008年第19期
脾脏肿瘤临床较少见,随着CT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脾脏肿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对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我们将2001年1月~2006年9月,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脾脏肿瘤共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蒋健强 刊期: 200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聚焦超声治疗技术治疗宫颈糜烂患者609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疗效.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治愈率为44.01%,总有效率达到94.42%,宫颈糜烂程度越轻治愈率越高.轻度、中度糜烂治愈率明显高于重度.术后阴道流液和血性分泌物量少、时间短,治愈后宫颈恢复常态,无瘢痕形成.结论聚焦超声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可供临床医生选择的治疗宫颈糜烂的新方法.
作者:王春佟;刘月合;赵芳玲;张淑静 刊期: 2008年第19期